第019章總督江南(四)
就在張振宇內心很是沮喪的時候。一個叫金聖歎的十九歲書生道:「盟主。據我所知。這個張振岳在遼東可是抗擊建奴的大英雄啊。他怎麼會是閹黨。」
「此言差異。我原也以為擊殺建奴的張振岳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現在看來這種欺世盜名之徒和李成梁、熊廷弼之流並無區別。不過是個一味鑽營之徒罷了。這樣的宵小幸進之人。我輩當人人爭先。奮而驅逐之」吳昌時也是煽動人心的高手。這個長相風流筆挺的傢伙這個時候成功的調動了現場的氣氛。聽得張振岳自己都覺得自己不是個東西了。
看著現場眾人紛紛表達對自己這個三合一總督的高度不滿。張振岳突然有一種韋小寶參加殺龜大會的感覺。只不過這一次他演得不是韋小寶。而是吳三桂。
張振岳是十八日秘密抵達南京誠意伯府。拜見了勳貴劉孔昭的。隨後為了安定南直隸的局面。張振岳調整了這次在江南的行動方針。
他覺得劉孔昭的話並非沒有道理。南京是勳貴集中的地方。而南直隸所屬十四府大多也是南京六部所轄。自己雖然兼著南京兵部尚書的位置。但那是為了練兵。可不是為了掌控南京。就算是自己現在的職務。在這南京的地面上也不過是和南京留守太久和南京留守勳臣三分天下而已。所以張振岳果斷決定。繞開南京的勳貴。暫時不要去觸動這些江南實權派的利益。為此張振岳還特別下了兩個命令。第一是請示朝廷。將自己的東南總督府、東南海關總督府、以及東南礦稅總督府一起設在南直隸蘇州府。第二是命令總督車隊不要去鳳陽。轉水路直奔蘇州。東南總督名下各府官員到蘇州見上官。
此外。劉孔昭出於好意。還給了張振岳一個江南地方名門大族的名單。其中就包括蘇州府昆山縣顧家、蘇州府太倉州吳家、蘇州府常熟縣錢家、安慶府桐城縣方家、浙江紹興府余姚縣黃家……簡單來說。這些家族都是有聯通的。能不招惹就不招惹為好。
張振岳卻是看到了一堆堆金山。在等著自己去搬。
二十日。張振岳又先行出發去蘇州了。路過常州府時。突然看到錦衣衛例行的線報。說是江南士子在常州無錫東林書院集會。欲對總督不利。
出於好奇。張振岳決定去參加這次集會。至於進入會場這不難。偽造一份名帖對於錦衣衛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而張振岳的身份也就被定為河南南陽府新進舉人朱威。然後拿著偽造的名帖和蕭嚴等人大喇喇的坐進了東林書院。看著別人聲討自己。這一幕實在是有點詭異。
和在茶樓一樣。張振岳未置一辭。就帶著蕭嚴出來了。
蕭嚴到是什麼激動。他扯著張振岳的袖子道:「大哥。這些士子誤會您了。咱們根本就不是閹黨啊。要不我們現在回去。好生和他們解釋一下。不然您這總督還怎麼做得下去。」
張振岳搖搖頭道:「二弟。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可以解釋清楚的。有些事情卻是永遠都解釋不清楚的。而能否解釋清楚的關鍵。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不在於你的口才如何。也不在於事情本身的興致如何。而是取決於你希望接受你解釋的對象是否接受你的解釋。你明白嗎。」
蕭嚴一聽就有點暈。想了一下道:「大哥。你的意思是他們不會接受我們的解釋。可是大哥。我們真的不是閹黨啊。」
張振岳苦笑了一下道:「二弟啊。你怎麼還不明白。我們是不是閹黨的標準。並不是和魏忠賢的關係如何。而是我們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如果我們和他們衝突了。那麼我們不是閹黨也是閹黨了。甚至這世上沒有閹黨。我們也會被稱呼為邪黨。」
看到蕭嚴還有些不甘心。張振岳點醒道:「二弟啊。大丈夫於世。做什麼取決於本心就好。何必在乎別人說什麼。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了。那別人憑得是什麼。天下清議盡歸東林。你要當真。你就輸了。走。別想了。我們還要趕去蘇州。」
其實張振岳心裡最驚訝的不是自己成為江南士林的眾矢之的。而是復社的提前誕生。自己雖然歷史讀得不精。但是復社出現於崇禎年間。號稱小東林的事情他可是清楚記得的。可現在居然就這麼堂而皇之在自己面前成立呢。
看來自己又一次不小心改變了歷史。張振岳忍不住歎口氣道……
蘇州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佔地二百多畝。元代時為大弘寺。明代正德初年(16世紀初)。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中亙積水。浚治成池。瀰漫處「望若湖泊」。園多隙地。綴為花圃、竹叢、果園、桃林。建築物則稀疏錯落。共有堂、樓、亭、軒等三十一景。形成一個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廣袤二百餘畝。茂樹曲池。勝甲吳下」。嘉靖十二年(1533)。徵明依園中景物繪圖三十一幅。各系以詩。並作《王氏拙政園記》。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賭博將園輸給閶門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他「以己意增損而失其真」。此後。徐氏在拙政園居住長達百餘年之久。後徐氏子孫亦衰落。園漸荒廢。
張振岳讀高中的時候通過語課知道中國有這麼個極具代表性的園林建築。所以他一到蘇州。就決定把總督府設在這個著名的園子裡。
可是一到地方他就傻眼了。這徐家在拙政園住滿拜年。卻是無力維持下去。園中已經是雜草叢生。房屋也略顯破敗。張振岳原本想著這麼大的園子起碼得花個十幾萬才買的下來。可是沒想到他還沒開口。徐家後人就提出五千兩銀子。將這偌大的園子轉手。
這絕對是划算的交易。實際上順治年間。這個園子賣給海寧陳家的時候可是足足二千黃金……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