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農家子的方圓天地

正文 第4章 一份合同 文 / 焱碟

    那時候手裡有個小一萬的那叫萬元戶,說話都要比別人有底氣些。

    過年的時候因為手裡有了小錢,初媽媽買了很多奶糖和餅乾,又給全家人置了一身行頭,可把愛吃甜食又愛美的初美的冒泡,也不再抱怨父母把自己扔在爺爺奶奶家沒搭理的事情了。

    初爸爸和初媽媽對現在的情況還挺滿意,打算初武開學了接著去做這個小生意。初武卻又動起了腦筋,早晚會有人認識到這個小本生意的好處,他記得他在市裡復讀的那年富原鎮中學校門口的攤子就多了起來,他還因此怨念了好長一段時間自己沒選擇的吃了三年糖三角的事情。

    真到那時就不值得讓媽媽為了一點薄利去辛苦。而且他能想像到外邊的世界正在日新月異,這個小攤離自己成為富二代的目標可是遠的很。

    「大隊(是村民對村委會的稱呼,沿襲了生產隊時的習慣老一輩的都那麼叫)打算用地給我頂工資呢,你說我們要那麼多地有什麼用,我們倆又種不過來。」在年後第一次去了村支書家回來後,初爸爸不由沮喪的向初媽媽抱怨。

    初媽媽也對這個決定不怎麼高興。「大隊每年那麼多農牧業稅就連兩個老師的工資都給不起嗎?」

    初武聽到這裡終於想起來了。初爸爸和初媽媽婚後,初爸爸就在村上的小學擔任了教師。那時候小學教師叫民辦教師,都是村裡負責付工資的。初爸爸做了11年的民辦教師,每年年末要工資都像一場拉鋸戰。那時候初爸爸的工資一個月40塊錢,一年480塊錢。就這麼些錢,村委會也會「沒現錢啊、真沒辦法啊」的拖,調子拉的老長。

    因為還有兩個孩子要養,總不能每年巴巴的等這種還不一定能拿上的工資,在初武初二的時候初爸爸終於撂了挑子。想想應該是去年的事情,只不過在重生的初武印象裡爸爸當老師是很久遠的事,一時沒有想起來。

    「那咱們就要地唄。」初武插口道。

    「要地?要了地也伺候不過來。我和你媽媽兩個人起早貪黑能忙過來現在分到的地就不錯了,鏟不出來,種上了也會荒了。再說就我們村這坨子地要是不下雨都沒辦法澆水,種多少賠多少。」

    此時,種地純粹是力氣活。以後會出來的播種機、除草劑、收割機連做夢都想不到,至少如今這個地方是沒有的。父母兩個人種上七八十畝地已經就很忙。

    可是初武前幾天想到的下一步計劃就是以有地為前提的,現在送上門來的地怎麼可能不要。一定要說服爸爸從大隊那裡拿上地才行。

    「是啊,要了地咱們種不過來,也賣不出去,大隊不是整人呢嗎?」初媽媽發愁。

    要說石頭村這個地方,人少地多,可以說是富原鎮所屬的村子裡人均耕地最多的一個村。解放前這地方普遍人少地多,村子之間大片的草牧場,根本就沒有明確的屬地劃分。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日亦明確,人口多起來了,開荒種地越來普遍,這臨近村子的邊界劃分開始顯得重要起來。但那麼多年下來都沒有個明確的邊界,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能劃分的所有村子滿意。

    清官難斷家務事,鎮上也沒能拿出個大家都滿意的章程,最後這地主要是靠武力劃分的。

    兩村之間有土地糾紛,好!叫上村子裡的青壯年打一架,落跑的就是輸了。石頭村雖然人少,但是對外的時候出了名的團結,大小群架十餘場打下來硬是一場沒輸,成了如今場面。雖然說石頭村百分之九十都是坨子地,但是架不住多呀,所以在靠地吃飯的方圓百里石頭村還算富村了。

    但也正是因為多,石頭村就沒有說是需要買地種的,村裡分的都種不過來呢。外邊或許有人想買的,可是此時以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農村,你在離家百八十里遠的地方種地,一天時間還不夠趕路的。所以說在石頭村如今一畝地10塊錢,愣是沒人買。也難怪初爸爸和初媽媽發愁。

    「前兩天還有大仙說是今年雙龍出海會大旱呢。」初媽媽又添了一句。

    「別聽人胡說八道,你還是念過高中的呢!」初爸爸嗤之以鼻。

    雙龍出海就是會大旱的意思,村裡人相信一條龍的時候會風調雨順,兩條龍就會互相推諉不幹活的說法。初武是知道未來幾年會大旱,現在村民常種的豆類農作物不耐旱。到時肯定掙不到錢。可那是他經歷過。可是有大仙這麼說,預見了大旱,也不知道真有鬼神之說還是這個人蒙的。

    「爸,去年收麻黃的人來了嗎?」初武問。

    「來了,你和你媽擺攤,我也跟著瞎忙,就沒顧上挖麻黃去。聽說現在都2毛錢一斤拉,要是挖上一天也是不少錢。」

    「那要不咱們種麻黃怎麼樣?」初武提議。這就是他想要地的原因了。麻黃是耐旱的植物,石頭村的坨子地也很適合麻黃生長,前些年野生麻黃到處都是,但經不住每年挖。而且挖的人多了有些不人就會貪圖近利,為了壓秤深挖麻黃根,挖死了。最近幾年麻黃已經不如從前多。

    「那能行?」初媽媽大眼睛一閃一閃的顯然來了興趣,自從去年聽了兒子的話去擺攤掙上錢以後,初媽媽就覺得自己兒子是個有思量的,對他說的一些提議也更加上心起來。

    「行的,怎麼不行。麻黃跟韭菜一樣,多年生植物。咱們下上兩年力氣就能每年等收割了,要是大隊真要用地頂工資,那咱們就再加點錢要上咱們屋後邊和西邊的一片地,怎麼也有個200多畝,10畝地地弄好了就是1萬多斤麻黃,怎麼也能賣上2000塊錢,那200多畝呢?」

    「而且麻黃苗咱們自己就能挖來,根本就是無本買賣。」

    這回初爸爸也認真思考起來。兒子說的也不是沒道理。「那栽苗、養護的頭兩年我和

    和你媽哪能顧得上?」

    「可以請短工,咱媽不是擺攤存了點,先用上那個。200多畝地雇個20人忙上十天怎麼也能栽完,後續除草什麼的,一個人一天15塊的工錢,用不了多少錢。但是收入是可以預期的。」

    「而且,麻黃耐旱,今年不是說雙龍出海嗎?」初武誘導。

    初爸爸雖然嘴上說不信這迷信的說法,但是鄉下人祖祖輩輩都有流傳下來的鬼怪傳說,潛意識裡還是有那麼幾分顧慮。

    過了幾天初爸爸終於做了決定,要出發去隊上。初媽媽這回二話不說就跟了上去。初爸爸這個人,有些愛面子又心軟,寧可自己吃虧也聽不得別人在那邊說軟話,初媽媽深知這一點,這回關係著家裡的大計,非要跟著去才能放心。

    兩個人在隊裡整整待了多半天的時間,成功拿回了一份合同書。

    他們家正好在石頭村最西邊,前後都沒有人家,初爸爸這回還是聽取了兒子的建議,下了大決心,以50年為期,用3萬塊錢的價格承包了家裡往西200多畝的地,再加上他們家周圍本來就無償種著的20多畝,就有了220多畝的空間。

    初武沒想到這個地拿下來的比自己想的還便宜和容易,就上前細問初爸爸是怎麼回事,初爸爸拽拽的,顯然也對這個結果比較滿意。

    「小孩子別管,你念好你的書就行了。」口氣卻一點都不嚴厲。

    初武又磨了兩句,初媽媽先沒忍住開始細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