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滅黃巾劉虞入幽,救安平玄德南下
再說劉備見到火起,立刻帶著騎兵衝殺過來。
關羽、張飛、希傑、張繼四人也帶著士兵衝了進來,與劉備的騎兵合在一起。
黃巾渠帥鄧茂,正好整頓黃巾賊朝著起火之處趕來。
兩軍狹路相遇,鄧茂氣的哇呀呀怪叫著便朝劉備衝殺過來。
看到鄧茂拍馬衝向劉備,關羽勃然大怒,大喝一聲,縱馬而出,一掄冷艷鋸徑直朝著鄧茂劈了下去。
鄧茂慌忙舉兵刃相迎。
耳輪中就聽見「卡嚓」一聲,鄧茂心中一驚,正欲觀看,卻見一個白花花的亮光朝著自己面門而來。
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躲閃的餘地,眼睜睜的望著那亮光越來越近……
「唰!」帶著風聲,冷艷鋸便將鄧茂劈成了兩半……
剛剛交戰,賊首便被斬首,黃巾賊副將韓孫、孟凡早已被關羽猶如天神一般的神威鎮住。
兩人在後面低聲交換了意見,忽然大聲喊道:「住手!」
這一聲,竟然喝止周圍的嘈雜聲。
不光黃巾賊停了下來,就連漢軍士兵也停了下來。
只見韓孫、孟凡二人大聲說道:「天軍已到,鄧茂已死。我等又豈是天軍的對手?不如放下手中的武器,懇求這位將軍放我們一條生路!」
說完,二人跳下戰馬,來到關羽面前。
「這位將軍,我二人因瘟疫、飢餓不得不加入太平道。今見將軍驚為天人,故勸服部眾,願意歸降,還望將軍首肯。」韓孫懇切的說道。
關羽沉下丹鳳眼,說道:「某大哥在此,你們是生是死,還要請示大哥才能斷絕。」
這時,劉備縱馬來到前面,說道:「雲長,他們都是貧困百姓,都是朝廷昏暗,才致使他們流離失所,飽受瘟疫。今他二人有意歸降,便饒了他們吧!」
「全憑大哥做主。」關羽說完,提刀立馬,守在劉備身側。
劉備這才對韓孫、孟凡說道:「你二人可是這方亂民的首領?」
「回大人的話,草民韓孫,他叫孟凡,我二人乃此方的魁首,是剛剛這位將軍殺死的那個渠帥的副將。」韓孫回答道。
原來如此!
劉備想了一想,又問道:「我問你們,你們可是真心歸降?」
韓孫、孟凡二人慌忙挺直腰,直跪在地上,懇切的說道:「大人,七尺男兒焉能言而無信?!我二人現在發誓,願以性命追隨大人。」
「好!既然你們是真心歸降,我便免了你們罪過。你們去把隊伍收整一下。」劉備看二人一臉誠懇,便答應了下來。
「多謝主公。」二人見劉備答應,立刻改變了稱呼。
希傑、張繼欲帶兵上去:「大人,讓我們殺上去……」
劉備伸手攔住,說道:「他們都是貧困百姓,既然有人願意帶著他們歸順朝廷,我們又何必為難呢?」
「大人說的是。」
不一會,韓孫、孟凡二人便帶著幾個人過來,向劉備交令。
韓孫向劉備匯報了這三萬餘黃巾賊的情況。
剛剛戰死約一千餘人,剩餘士兵八千,老弱婦孺兩萬餘人。
劉備吩咐韓孫,讓他轉告那些老弱婦孺,包括士兵裡面不遠當兵的,可以從涿州府衙領取一部分糧食,在涿州附近安家落戶。
又讓孟凡整頓投降的士兵。
就這樣,劉備收整了幽州的黃巾賊,殺死了黃巾賊渠帥鄧茂和副將程遠志,收降了其副將魁首韓孫和孟凡,納降了黃巾賊精壯士兵三千多人。
次日,劉備等人回到了涿州城。
鄒靖見劉備大獲全勝,設宴款待眾人。
在席間,鄒靖拿出一份書遞給劉備。
原來,幽州刺史郭勳、太守劉衛被殺,朝廷派遣太常劉虞前來接任幽州刺史。
到任之後,劉虞立刻派人來調鄒靖,命令他帶領兵馬趕往右北平與公孫瓚會合,然後一起收復幽州東部被黃巾賊佔領的地方,平定東部的叛亂。
信中沒有提到劉備,因為劉備這個平陰校尉是太守劉衛冊封的,而不是朝廷上冊封。說白了,他還在也不過是一記白丁。平陰縣令這個官職,倒是朝廷冊封的,不過,劉備是因為劉衛冊封了他平陰校尉之後,讓他領平陰令。這是有區別的。
鄒靖留高沛和劉備守涿州,便帶著兵馬趕往右北平。
劉備已經想通了要想在這個亂世之中掙出一個功名,必須擁有一支自己的勢力。所以,他加緊了對新納降的那三千多黃巾賊訓練。
他要打造出一支精銳的兵馬,然後趕往南方平叛黃巾賊。
果然,沒過多久,一個衣衫破爛,風塵僕僕的人跟在韓孫身後闖進了劉備的營房。
「主公,安平國被黃巾賊佔領了。安平王危在旦夕!」韓孫急促的說道。劉備關切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兒?」
這時,跟在韓孫身後的那人便把情況向劉備訴說一遍。
&n
bsp;原來,安平王劉續被安平黃巾賊渠帥程達捉獲,安平國王府被黃巾賊佔領。
相國樂隱帶著郡兵逃到了城外,便派出親兵出來求救。
奈何四處都是黃巾賊,很多親兵被黃巾賊捉住殺了。
他還算幸運,一路騎馬奔馳,跑到這裡,被韓孫所救。
安平王?!
他乃我族宗親,必須去解救!
劉備打定主意,立刻吩咐道:「馬上整頓兵馬,備足乾糧,一個時辰後出發!」
「是!」韓孫答應一聲,轉身下去。
劉備趕往高沛那裡,向高沛辭行。
高沛一聽,什麼?你要走?
他可就急了:「什麼?你走了,我怎麼辦?你給我留多少兵馬?」
劉備答曰:「高將軍,你麾下有兵馬三千,難道還不夠守城的嗎?兵曹大人將這三千兵馬的訓練交給了你,難道你不能訓練好嘛?」
「你……」被劉備噎了一下子,他氣的說不出話來。
趁這個檔口,劉備離開那裡,回到自己營中。
六千兵馬。
一千騎兵,八百精湛步兵,四千斧頭兵,這就是目前劉備的全部家當。
救人如救火,一刻不得耽誤!
一看準備停當,劉備翻身上馬,便帶著兵馬離開了涿州城。
安平距離涿州八百餘里。
他們急行軍走了兩天兩夜,知道第三天的傍晚,才看到安平城。
安平城外,三五百名王府衛士守著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不時討論著什麼。
忽然有人來報:「國相大人,北面來了一支兵馬,大約六七千人!」原來,這老人就是安平國的相國樂隱。
一聽有兵馬趕來,樂隱大喜,急忙站了起來,抓住那人問道:「你可看清楚了?」
「是的!阿三還在隊伍前面呢?!」
樂隱興奮的有些語無倫次了:「太好了!這下子有救了!上天保佑呀!……」
半晌,他才回過神來,吩咐道:「你們收拾一下,隨我去迎接救兵!!」
那些侍衛們趕緊收拾起來。
太陽的日頭越來越毒了,劉備他們一路上揮汗如雨,卻沒有停歇一刻。
忽然,他看到前面緩緩行來一隊人。
「那些是什麼人?」他向那報信之人問道。
報信之人看了一眼,趕緊說道:「大人,那是我們的國相樂隱大人。」
「原來是樂隱大人!」劉備回頭吩咐道,「你等先在此等候。雲長、翼德,你們隨我去見見國相樂大人。」
說完,他帶著關羽、張飛二人跟在送信之人身後,前去見樂隱。
見到樂隱,他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自己。
樂隱一聽,原來救兵的將領還是皇族後裔,中山靖王之後。他心中暗暗記了下來。
二人寒暄一陣,劉備又問了問城中黃巾賊的情況。
樂隱告訴他,城中黃巾賊的渠帥叫程達,為人十分凶殘。他有兩名副將,他們又稱為魁首,一個叫周倉,一個叫裴安。
安平的黃巾賊勢力好像是三個大方組成的,大概三萬多人,全部聽令於程達。
劉備問道:「這兩天可有向城中派人打聽過王上的消息?」
「派人去了幾次,但是他們看管太緊,沒有打聽到什麼可靠的消息!」樂隱說道,「總體情況就是這些,不知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破敵之策?!目前敵軍人多勢眾,遠非我等能比!我倒是有一些想法,卻不知那個更為合適!」劉備說道。
一聽劉備有想法,樂隱趕緊說道:「願聞其詳。」
「但不知城中防禦如何?城池可有修整?」
「那城破之日,亂民把南面城牆推到了!後來他們佔領了城池,又把那裡堵上了!」
「那就是說,我們攻城的話比較困難了?!」
「不錯!」
「既然如此,那便好辦了!」劉備說著,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大人曾告訴我,他們正在張榜捉拿你等。那麼,只要你們出現,他們就會派人前來捉捕。大人,你們只需如此這般,如此這般……」
劉備一邊說著,一邊在地上畫著
樂隱時不時的點頭。
良久,兩人才商議完事。
劉備回到自己營中,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他把兵馬分成了六支隊伍。
他帶領一千騎兵為一隊,關羽引八百精湛步兵為二隊,張飛引一千步兵為三隊,拓跋雲野引一千步兵為四隊,希傑、韓孫引一千步兵為五隊,張繼、孟凡引一千步兵為六隊。
且看劉備如何攻破安平城,救出安平王劉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