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能修武

正文 第一一六章 機構改革結構調整 文 / 願望先生

    江城一路上又指導了喬小耀一番落英神劍掌,那是黃老邪的獨家法門,配合甩棍用出,堪稱執法最佳伴侶。

    「老江,你是怎麼把人辦公室弄塌的,有沒有留下證據?」江城對這種行為貌似很感興趣。

    「你就那麼肯定是我做的?」單雲還不準備坦白。

    「切,你當我傻啊,你不說我也知道,你肯定用了念力!」江城喜歡調侃單雲。

    「知道你還說出來,我可沒拆!我只是出於對原單位的留戀,在走之前拿走了我個人最喜歡的幾塊磚,誰知道那些磚都他嗎是承重牆啊!證據?就算他們也擁有攝像頭,我也沒出現在倒塌現場不是?」單雲笑的很陰險。

    這傢伙仗著副門主的身份,愣是要求江城將其送去員工口中的藍翔進行了一番培訓,於是時不時能將「單位」「承重牆」等專業術語用的嫻熟無比。

    第二天一早,江城不得不召集所有人開會,分析形勢,安排防禦部署。

    這是全體大會,除了喬小耀帶隊巡邏外全體員工參加了會議。

    人雖然都坐在辦公樓大會議室,會議現場卻不是在此召開,真正的會議地點在新東方大禮堂。

    江城等一眾高層在主席台就坐,江城居中,黃玉宛、單雲、張二蛋、李木白、林大大、林曉曉、魏風在旁。

    本來作為客座長老的李安哲和李玉春也要上台,但他們給出的理由讓江城苦笑不得——這麼多人,怪難為情的!

    只好在下面安排了第一排的位置給他們。魏風現在暫時出任人事主管,始終對普通員工他最是知根知底。

    現在光看表面,張二蛋這廝最像領導,頭髮梳理的井井有條,顯示出田尋很會持家很有背後女人的潛質。張二蛋有點得瑟,將身子完全放進舒服的皮椅,像極了聽匯報。

    兩個議程,一是如何應對複雜多變的金州局勢,如何應對各方敵對勢力明的暗的騷擾;二是精武門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討論。

    會議由常務副門主單雲主持,對於和江城的身份對調,單雲顯得適應很快,根本沒需要心理輔導或者深入談心,自然而然就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看著眾員工噤若寒蟬,沒有提議的思想準備和理論功底,江城於是宣佈,在這兩個話題討論出結果之前,不準備離開學校,將由黃老師進行全天候的思想教育。

    還是沒人發言,這可是江城能想出來最惡毒的懲戒措施,不信問問同學,要是每天全天候只上馬列毛概鄧論,是不是堪比十大酷刑!

    在休會期間,黃玉宛悄聲對江城說也許應該調整一下討論內容的順序。

    江城依言照做,這才發現,果然是自己的打開方式不對!

    「江門主,我想問一下,精武門準備以什麼為主?商業?武功?建築?還是別的?」李木白老子李安哲是個聰明人,要不當年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打下殷實家底,就是那人前「江門主」的稱呼,怎麼都不願意改,說公是公私是私。

    「呃,應該是全方位發展吧!」江城如是回答。

    「那就是了,我覺得現在精武門的定位有問題!職責不清,部門混亂,主次也不清,要說規劃,我想現在首先應該做的,是調整結構!」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安哲的思想已經無限接近現代思想,能夠提出調整結構,會是普通人?

    江城一朝聞道,當然捨不得死,解散會議,召集高層開了小會。

    形成了一個初步決議:維持精武門全方位發展戰略不變,設行政部、武裝部、參謀部、商業部、外務部。

    行政部相當於辦公室、人事、財務、後勤等職能的綜合體,出乎意料,由林曉曉任部長,這可是黃玉宛親自提名並予以保證的,田尋任副部長;武裝部則是精武門的主體,在這個危險的世界,武力是保障是威懾是基石,喬小耀任部長;參謀部相當於幕僚機構,一人計短,精武門要發展,離不開群策群力,需要高智商人才,現在主要還只有一個下設機構就是美聯社,情報和參謀不分家,由門主准夫人黃玉宛暫時兼任部長,展小毛任副部長;商業部則一望可知是負責賺錢負責養家的部門,現有產業罐頭廠、採石場、水泥廠都屬於該部管轄,今後但凡涉及盈利涉及交易的都劃入此部門,林大大任部長;外務部負責對外聯繫和溝通,江城早已認識到外交內聯的重要性,準備策反王不肥來擔任部長。

    特別設立了一個顧問團,為精武門提供方向性指引,事實已經證明李安哲、李玉春尚能發揮「餘熱」,其實就是相當於其他門派的長老會。

    根據魏風一段時間的摸底和調查,除去前期抽往保安部的三十六人,剩下的一百九十三人中,有四十名有志於進入武裝部修習武功,有十六人才智尚可能夠進入參謀部,有十二人口才形象佳可勝任外聯工作,有女孩十八名可以劃入行政部,其餘一百零七人或不喜練武或喜歡經商則全部交給了林大大。

    值得驚喜的是,在這一百零七人中,出了一個奇葩,是讓人感動的那種,竟然看出了蓋房子大有可為,主動希望能夠成立建築隊,這個人名叫潘石毅,他很看好今後的建築行業,相信想精武門這樣的建築群才將是今後社會的主流。於是精武門建築隊成功建立,話說這潘石毅還頗有才能,響應者眾,建築隊剛成立,就拉起了六十八人的隊伍!

    雖然細分了機構,但是江城有一條特別規定,不管身在哪個部,只要想練武,隨時可到武裝部學習,學到多少全靠自己,贏得一片掌聲。

    武裝部採取班級梯次,共分九級,按實力劃分,其實江城早就想弄這樣一個層次,

    什麼一流二流高手的劃分,太過籠統,差距過大,索性就夥同單雲和黃玉宛初步建立了精武門特有的分級體系。

    一年級到九年級,分別對應初出茅廬、登堂入室、駕輕就熟、小有所成、千錘百煉、融會貫通、爐火純青、出類拔萃、登峰造極幾個境界,江城三人自認到了出類拔萃階段,在往上准先天時才能堪堪稱之為登峰造極。

    當然,劃分境界必須要有好聽的名字,要不然登峰造極早就白曰飛昇羽化成仙去也,暫時來說江城只能簡單劃分先天以下的層次,先天以後?總得有個參考吧。

    目前來說這九個層次相當於義務教育階段,先天那層是高中,破碎級當然就是大學。你想啊,破碎了虛空,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不久是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嗎?

    還有就是故有的那種傳承體制被江城無情篡改,主要是基於不習慣和怨念,你想啊,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動心將自己所學傳授出去,一個八十老者,大徒弟都六十了,突然想要收一個年輕人做關門弟子,到時候大徒弟的徒弟都四十老幾了,得喊這個關門弟子做師叔,容易岔輩!

    還是學校體制靠譜點,以後精武門只論屆別,不攀輩分,學長學弟,學姐學妹稱呼即可,當然,要是你長期留級人為拖年歲就怨不得人了。

    目前為止,精武門有八年級成員三名,江城、單雲、黃玉宛。

    五年級喬小耀、魏風。

    四年級三十六天罡。

    三年級張二蛋、李木白、展小毛,李木白那游離於體系之外尚未曝光的實力不予認可,但是相信在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等高端武學的幫助下,他們很快能夠實現跳級。

    二年級林大大兄妹加田尋母女,呃,話說這母女同班怎麼說?不過江城想起以前地球上七老八十的老奶奶還讀研究生,祖孫同班都有可能也就不再介懷。

    新近的四十名隊員整體入讀一年級,話說喬小耀這廝也不知是走狗屎運還是慧眼如炬,一個選拔就將原猛虎幫的骨幹戰力一網打盡,剩下這些都是些莊稼把式,靠逞勇鬥狠入伙的主。

    江城可恥地抄襲了重玄門的體系,兄弟相稱,不設導師,其實主要是江城想不出誰可以當老師。武功靠兄弟相傳,互促互進!

    六七年級暫時空缺,江城也發現自己的精武門好像人手看上去很多,實際戰力不足啊!

    至於年級劃分,江城等人頗費了一番心思,還好處於深層夢境之中,不虞時間流逝。

    一年級(初出茅廬)畢業標準:找到氣感,體內形成循環體系;二年級(登堂入室)畢業標準:完整的內功運行體系,初步掌握招式練法;三年級(駕輕就熟)畢業標準:能夠將練法轉化為打法,熟練度堆積階段;四年級(小有所成)畢業標準:能夠實現招式與心法的初步配合,將內力加持於招式;五年級(千錘百煉)畢業標準:嫻熟掌握各種戰鬥技巧,能夠將招式練到骨子裡,抬手即可施展;六年級(融會貫通)畢業標準:掌握招式內涵,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簡單來說給你一把刀要你施展劍法,要能夠做到變通做到自行適應。

    七年級(爐火純青)畢業標準:主要講究使用兵器、拳腳以及其他一切動作的結合,所會招式不拘泥於常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不同修改和變異,使之更加滿足戰鬥所需。

    八年級(出類拔萃)畢業標準:主要考核戰鬥意識,這是天生的,學武為了什麼?不是表演,而是在戰鬥中取勝,從七年級到八年級是一道坎,空有戰鬥技術沒有戰鬥意識是無法畢業的,在合適的時候用出合適的動作,為什麼說動作而不是招式?就是因為戰鬥意識是不拘泥與招式的,關鍵時刻像莊稼漢一樣一嘴巴兜過去,只要能扇到,都是好球!

    九年級就連門派最高武力江城等人都還沒有達到,拿什麼定?而作為升級試的考官,通常都有高一年級的學長擔綱,自己覺得實力達到了,自行考試晉級。學長三人為一組,最少要通過兩名學長的認可方可晉級,考核方式可以是打樁,也可能是和學長比試。

    當然還有一種晉級方式,那就是內力水平超標,前提是你要能做到一力降十會,靠內力秒殺同級同學,可以稍稍降低對於招式的考核標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招式不達標、內力同樣不達標,但是你能夠同時戰勝三名同學,那麼恭喜你,你晉級了,並且會被門主重點關注,這就是不錯過戰鬥意識狂人的最好辦法。

    有人說內力為什麼不作為考核標準,說實話,在初級階段,學武之人就能比拚內力?那內力也太不值錢了。

    甚至可以說江城等人所定的這套標準,是用於武功招式的促進,不是每個人都有張無忌那種天賦,看一遍別人的招式就能掌握精髓隨手使出,歸根結蒂,武林中人比武大多還是比的招式,內力作為一種加持和輔助存在,如果你有機緣一來就擁有廣博無比數百年的內力,那麼恭喜,隨便吧,作為軟妹幣玩家,你大可頂著傷害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