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梧桐引鳳

正文 第五十七章 清和上學了 文 / 有心相約

    更新時間:2013-11-19

    林妙妙假裝委屈的道:「都怪我,沒拿住,哥哥別生氣了。」

    二丫一瞧,忙在山子和海子的背上一人拍了一下道:「好了,妹妹都道歉了,你們也別在這纏著了,跑了正好,不然回家還得養著,咱們家可沒地方給那小東西住啊。」

    山子嘟嚷道:「娘就喜歡妹妹。」

    林文笑著道:「你們娘喜歡你們的時候,你們都忘了?」

    山子這才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道:「我知道了。」

    五口人到了家,山子和海子都笑著道:「清和哥哥準是不知道咱們回來呢,不然一准就得過來,咱們去叫一聲,清和哥哥不都說想妹妹了嗎!」

    林妙妙被抱了一路,這會腿還有些發麻,自己扶著東西在地上站好道:「大哥、二哥等等我,我也去跟姑姑說一聲。」

    三人緩了一會來到隔壁的時候,張氏正在那繡東西,林妙妙笑著叫了聲:「姑姑,我回來了。」

    張氏抬頭一瞧,三個小傢伙都齊整整的站在那,忙從炕上起來,笑道:「呦,你們這麼快就回來了,妙妙也回來了。」一邊說著一邊上前去抱了林妙妙起來,親了一口。

    林妙妙環視一圈,納悶道:「清和哥哥沒在家嗎?」

    張氏笑著點了點林妙妙的小鼻子,道:「就猜到你一回來就要問這個,你清和哥哥去鎮裡讀書了,就在你小叔叔那個學堂,有你小叔叔照應著,我也能放心些。」

    林妙妙一愣,地上的山子和海子更是嚷道:「清和哥哥都去讀書了,那以後是不是不能陪著我們一塊玩了。」

    張氏笑著道:「你清和哥哥學堂一個月有兩天的休息,平時農忙的時候也有假的,不過你清和哥哥人小,再加上眼瞅著要種地了,我就讓他別回來了,到了新的學堂,總要熟悉一些才好,正好趁著別的學子都回家的時候,讓他跟學堂裡的夫子多熟悉熟悉。」

    林妙妙點了點頭,有些惆悵的看著地上還在叫囂著的兄弟倆,同樣的年紀,清和都去啟蒙了,自己家的兩個哥哥還在家裡呆著呢。

    這樣一想,林妙妙就覺得自家的兩個哥哥也挺聰明的,也應該跟爹娘說一聲,讓他們倆個也應該去讀書。

    林妙妙從張氏身上下來就要往自己家跑,山子和海子見妹妹走了,霍清和又沒在家,也跟張氏告了辭。

    林妙妙進屋的時候,二丫正在燒炕,笑著道:「妙妙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你清和哥哥沒在家呢?」

    林妙妙搖了搖頭,從後面趴在二丫的背上,道:「娘,咱們也送大哥和二哥上學堂吧。」跟著林妙妙跑回來的兄弟倆都在屋外頓住了腳步,兄弟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渴望。

    二丫一怔,把手裡的柴火湊到灶坑裡,然後才回身抱了林妙妙到膝蓋上,道:「怎麼突然想起這個事了?」

    林妙妙悶聲道:「我剛才去姑姑家,姑姑說清和哥哥都去學堂了,娘,大哥和二哥都跟清和哥哥一般大的年紀,我也想讓大哥和二哥去學堂。」

    二丫笑著摸了摸林妙妙的頭道:「你大哥和二哥還小,再說你小叔風在也在學堂呢,等你小叔回來的時候,交給你大哥和二哥也是一樣的。」

    二丫這才知道這丫頭為什麼突然來這麼句話,林武過年回來的時候,張氏就提過讓霍清和上學堂啟蒙的事,因為霍清和年小,就想著送到林武那個學堂去,只是不知道收不收這麼小的孩子,還有就是霍清和自己在外面住,沒人照顧自是不行,就是買個下人的話,也沒個當家的主子在身邊,怕是要受下人的蒙騙,所以就想著讓林武問問,學堂裡可有那種幫工的,這樣平時吃飯都在學堂,再有林武照顧著些,幫工的幫著洗洗衣服,也就行了。

    當時說的時候林武也不知道事能不能成,所以家裡的孩子都不知道這事,林妙妙自打過了年又沒回來,當然更不知道這事了,二丫過年回娘家的時候原本就想著帶上林武的,畢竟就這麼一個小叔子,留在家裡也沒人照顧,就是跟了自己回娘家也沒人說道啥,都知道他們兄弟從小就是相依為命的,可是林武說不去,張氏又說她能照顧林武,讓二丫在娘家多住兩天,這次三丫成親之前,林武趁著月休的時候就回來了一趟,可能是跟張氏提了,那個時候張氏還沒大下定決心,沒想到三丫成親這幾天,林武到是把霍清和帶去。

    二丫摸著林妙妙的頭,想著自家的兩個兒子,她也跟文哥提過,兩孩子是不是也到了啟蒙的年紀,只是家裡銀錢一直不充裕,光應付林武自己就有些吃力了,好在林武是個懂事的,從來不管家裡要多餘的銀錢,都是她和他哥強塞給他,那小子才拿著,要是再供家裡這兩小子,只怕真是力不從心了。文哥當時就跟她說了:等小武每次回來教兩個小子些也就是了,他平時再抽個時候教教,等到趕明兩小子大些,林武那邊能讀什麼樣也能有個定型了,到時候再說。

    林妙妙見二丫沒說話,就知道也有心思送兩個哥哥去,家裡的經濟狀況她不可能不知道,要是按以前來說,必然不能供得起兩個哥哥的,不過她那十兩銀子姥娘都給了娘,用來給兩個哥哥交兩年的束修還有吃飯的錢都是綽綽有餘的。

    林文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就見到兩個兒子一反往常的皮鬧,正站在門口不知道尋思著什麼,媳婦抱著閨女坐在灶坑前不知道想什麼呢。林文笑著道:「這都是幹什麼呢?」

    山子和海子一聽,忙回身叫了聲:「爹!」

    林妙妙也在二丫懷裡叫了聲:「爹。」

    二丫恍過神來,抱著林妙妙起來,看著林文笑著道:「給大伯家的東西送過去了?」

    林文點了點頭道:「大伯一直說咱爹和娘太客氣了,說是什麼時候有空了也去你娘家走走呢,跟爹好好喝兩口。」

    二丫笑著點了點頭道:「我爹也是念著大伯呢,要不是知道大伯家裡事多,恐怕早就來請了。」

    林文一聽也跟著笑了笑,這會才想起剛才娘幾個的樣子,笑著問道:「你們娘幾個這是幹嗎呢,屋裡屋外的都走神了?」

    二丫這才看見門口站著的二個兒子,剛想說沒啥,林妙妙卻搶著開口道:「爹,送大哥和二哥去學堂吧。」

    林文一怔,低頭看了眼兩個兒子,然後又抬頭看了眼二丫,二丫就指了指林妙妙,道:「還不是這丫頭,聽風就是雨的,知道清和去了學堂,就非鬧著讓她大哥和二哥都去學堂呢。」

    林妙妙搖著頭道:「我才沒有呢,大哥和二哥也挺聰明的,去了學堂也能學好些知識,到時候也能給爹娘考個狀元回來。」

    二丫聽了笑道:「你以為這狀元是那菜市場裡的白菜,滿地都是啊,那哪裡是那麼好考的,不然天下學子這麼多,怎麼一次才出那麼一個狀元。」

    林妙妙不以為然,看著林山子和林海子道:「大哥、二哥,我要是讓說服爹娘同意你們上學堂,你們能不能給爹娘考個狀元回來?」

    林海子沒啥信心,沒答話,林山子卻是認真的點了點頭,道:「我若讀書,必要考個狀元回來,給娘請個誥封。」

    林文一巴掌拍了過去道:「你小子,知道什麼是誥封。」

    林山子揚著臉道:「我知道,我聽姑姑說過,就是那得了官的男人給自己的媳婦和娘請的封賞,以後見了官也是有品級的,不必像現在這樣連裡正來了都要點頭哈腰的。」

    二丫聽了一陣感動,林文也有些心動,只是家裡的銀錢,林文抬眼看了看二丫,二丫卻是搖了搖頭,林妙妙突然摟著二丫的脖子道:「娘,姥娘家拿來那十兩銀子應該夠大哥、二哥和小叔讀兩年書了,咱們就讓大哥和二哥也去吧,反正大哥和二哥在家也做不了什麼家務,等以後妙妙大了,妙妙也能掙銀子,到時候妙妙就能供大哥、二哥和小叔讀書了。」

    二丫還是有點不同意,不過這會也沒直接拒絕,笑著道:「好了,咱們先開飯吧,這些事等以後再說,眼瞅著就農忙了,家裡沒人照顧也不行,讓你大哥和二哥在家陪著你,娘和你爹還得下地呢。」

    林妙妙沒辦法,知道這不是一項容易的工程,只能乖乖的從二丫身上下來,跟著大家一塊吃了飯。

    飯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三個孩子都進入了夢鄉,二丫才在被子裡翻了個身,見林文這會也沒睡,二丫一歎,就知道今兒小閨女的話,她爹是走了心了。

    二丫開口道:「文哥,那些銀子我想著留給小武子的,武子童生試過了,眼瞅著就要考童子試了,要是考上了就是秀才了,到時候只怕要答謝恩師啥的,咱家也沒啥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武子與同窗相比總不好太含酸,有這十兩銀子,到時候拿出一半來用來打點禮物也算是能拿得出手了。」

    林文也知道二丫都是為了小武考慮,可是自家的兩個兒子也不能這般耽誤了,想了想道:「小武離童子試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要不就讓兩個兒子先念著,像妙妙說的,有這兩年的時間,咱們還能掙些,到時候我再去山裡多尋些獵物,總能補上來一些。」

    二丫想攔,可又有些張不開嘴,山裡的危險也不好過的,小的獵物不賣錢,大的獵物不好打。

    似乎知道二丫的想法,林文從被窩裡伸出手去握著二丫的手道:「沒事的,我瞅著兩小子也是羨慕的緊,咱們先供一年看看,要是真是個讀書的料,咱們大不了再緊著些,總要讓孩子奔個好前程,要是不是那塊料,也就兩年的時間,就當多認些字了,以後就算是去了鎮裡也不至於被人哄騙了去。」

    林文都這樣說了,二丫也就不會駁了,因為林文是一家之主,一般說的話,二丫都不會反對。

    隔日一早,林文就把決定告訴了家裡的三個孩子,林山子和林海子當時樂得差點沒蹦起來,滿院子的嚷嚷著:「我能上學堂了,我要上學堂了。」

    林妙妙坐在屋裡的炕上,看著兩個哥哥簡單的快樂,眼裡一陣濕濡,以前小孩子們最平平常常的事,如今竟然能讓兩個農家孩子樂成這樣。

    張氏在隔壁聽到了動靜,有些不敢相信,不過出來的時候臉上還是笑意滿面的道:「你們兩個小子瞎嚷嚷啥呢?」

    林山子笑著叫了聲:「姑姑。」才接著道:「我爹和我娘同意讓我們去學堂了。」

    張氏說著話的功夫就轉了過來,開了籬笆扎的院門,就進了院裡,問道:「你娘在屋呢?」

    林山子點了點頭,道:「我爹剛去地裡看看,我娘還在家收拾呢。」

    張氏繞過兩個孩子進了屋,見張氏正在收拾碗筷,一看就是才吃完飯,見她進來,放下手裡的東西就迎了過來,笑著道:「張姐姐咋才過來,早上叫你一塊吃飯,你還不來,家裡就你一人,還開什麼火。」

    張氏笑著道:「反正我也沒事,幹點活就能找點事做,不然一個人呆著也怪沒意思的。」

    頓了一下,張氏才接著道:「我聽山子和海子喊著要上學堂了,可是真的?」

    二丫倒也不瞞張氏,笑著道:「嗯,這不昨天聽說清和去了學堂嗎,妙妙回來就非鬧著要送她兩個哥哥去,我就跟他爹商量了,文哥的意思也行,送兩個小子去,要是能讀進去,就接著讀,要是不是那塊料,就當認認字了,也比我這睜眼瞎強。」

    張氏到也理解林文的想法,既然親弟弟都能供,到了自己兒子這更應該捨出來了。只是林家的銀錢一直都不大充實,這要是再讓兩個兒子都去學堂,只怕銀錢還得湊湊,想了想便問道:「手裡還缺多少,我去給你準備些。」

    二丫開始一怔,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這是問她缺多少銀子呢,一時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張姐姐,不用,這次的銀錢我都準備了。」

    張氏有些不信的道:「早就跟你說了,跟我別見怪,兩個孩子能去學堂這是正事,我原本年前打算送清和的時候就想跟你提一嘴,只是怕你們兩口子多想,所以才沒提,這會既然你們想通了,我自然也是全力支持的。」

    二丫一見張氏是真不相信她們手裡有銀子,一時就拉了張氏坐到了炕上,才指著林妙妙道:「說來家裡這銀子還是這丫頭賺來的,供她兩個哥哥去學堂也是這丫頭的主意。」這般說著就把這銀子的來路說了一遍。

    張氏邊聽邊跟著笑道:「這丫頭到是個有福氣的,不過這事你還是隱著些的好,原我還納悶呢,這兩天你們不是沒在家嗎,那邊還來問過兩回呢,這態度可跟以前是大大的不一樣,說話都是柔聲細氣的,說什麼你們現在發達了,連祖宗都不認了,要不是你們這些年不與那邊往來,何至於一家子人讓人說成是兩個林字來。」

    二丫到還真沒聽說這事,昨天林文出去,林大伯和林大娘都不是那好嚼舌頭的,也沒跟他們學這事,再說他們也沒信那林大郎的媳婦吳氏的話,一向最能扯老婆舌的人,嘴裡說出的話只怕一分真都不好尋,尤其是關於林文家的,別說是他們不信,就是村裡大部分的人都是不信的,那家窮成啥樣都在大家眼裡看著的,當年那麼難,要不是林大伯兩口子幫襯著,只怕這媳婦都娶不上,現在還得咬著牙供著自己的弟弟讀書,要是真有銀子能去承包那荒地種去,要是真有銀子,能連自己家的房子都不好好整修整修,還住著那老屋子。

    有著這樣的想法,林大伯家的人還有村裡遇到的人誰也沒跟他提這事,都知道他們與老宅那邊的關係不睦,大家也不討那沒趣去,相比起吳氏的人員,明顯林文的人員要好一些。

    張氏瞧著二丫一副不知道的表情,拉著二丫的手道:「原我也是不信的,不過那吳氏嘴裡傳出來的跟你說的還真有幾分像,不過要比你這誇大了許多,尤其是那個小少爺,更是讓他誇到了天邊去了,原我還想著,咱們妙妙如何也碰不到那樣的人物,再說咱們妙妙也不曾去過鎮上,這會你一說,我才知道這事竟是真的,那吳氏要麼就在那天看到了妙妙,要麼就是在鎮上聽人說的,回來就當個事的跑了兩回,不過都沒堵到你們家有人,便在村裡傳開了。」

    林妙妙在炕上聽著直憋氣,這都什麼事啊,掙點銀子礙著誰的事了,還沒捂熱乎就有惦記的了。林妙妙嘟著嘴道:「娘,姑姑說的是誰啊,妙妙都不認識?」

    張氏率先笑道:「是村裡的一戶人家,與你們家也沒啥關係,沒來往自然我們妙妙就不認識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