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如果毀滅

正文 第四章 一個意外的調令 文 / 既往胡來

    我的運動天賦,從小就有些名氣,學校的運動會,我是班裡主要的分源。不客氣的說,每屆校運會我一個人拿到的分,可以改變整個級部校運會的總分排名。我最喜歡的運動是足球,素來就是校足球隊的主力。這些優秀的體育天賦,自然被我帶到大學,特別在長跑方面的耐力跟韌性,一定引起了急需有專業知識的勞動力的考古隊的注意。

    考古系的女生是稀缺資源,出來野外考古的女生就更稀有了,我開挖的這個探方一共三個人,就有一個學姐。這樣一來,我和另一個學長的工作量,自然加大了。好在對我這樣一個初次參加野外考古的學生來說,好奇心戰勝了疲勞感,特別是當第一件物出土後,那種成就感叫我忘卻了疲憊。

    這次考古歷時數月,出土了大量鐵器,銅器,和一些完整的瓷器,瓦罐。同時這個古城鎮也被證實,是絲綢古路上的一個驛站。但是那種巨大的鼎狀青銅器卻沒有新的發現,似乎這個古城鎮裡也僅有那一件。

    隨著這次考古工作的收尾,我又回到了學校。這次考古活動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的行動力受到了普遍認可,在大學的剩下幾年裡,我被不斷調到各個考古隊。我的大學生涯,幾乎是在各個考古隊中度過的。

    考古報告就是我的畢業論,之後,我留校了,作為助教加入了jd的考古隊。

    或許是出於對我行動力的認可,我幾乎長年奔波在野外考古現場,或進行野外勘測。對於考古學這門學問,卻沒有時間去深入的研究。而且我的第一次考古活動,似乎就那樣結束了,我甚至都沒有看到過那份考古報告。

    事情就是這樣,當你要忘記一件事情的時候,而這件事又是你命中注定的痛的話,它就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在你的面前。

    當時,我正在三峽地區帶著幾個有經驗的考古隊員和一批學生,在搜集和整理當地的古跡資料。因為三峽大壩的論證工作已經結束,這一帶的大量古跡將會沉入水底,這段時間,也是對三峽地區最後的考古機會。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電話把我調到了新疆。

    在庫爾勒一下飛機,一輛軍用吉普,就拉著我出了城。前排座上是兩個軍人,包括一個司機,很客氣,很沉默,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有說。我坐在後排,旁邊坐著接機的同事,宋貴龍。那個曾經在甘肅考古活動**事過的考古隊長。他很客氣的向我問好,然後很自認的問起,我的那個項目在三峽的進展,可是我問他叫我過來的目的時,他笑著搖搖頭。

    「到了地方,有人會告訴你。」這是我得到的唯一答案。

    我對他的這個答覆自然是極端不滿,可是我當時更疑惑的是現場的兩個軍人。那個司機還比較好解釋,因為某些考古工作,特別是環境惡劣的考古工作,我們會通過地方政府或上級部門,得到來自部隊的幫助。可是那個坐在司機旁邊的軍官,從接機時就一直陪在我跟宋貴龍身邊,見到我也只是微笑著握握手,名字都是宋貴龍給介紹的。可是他卻一直陪在我倆身邊,微笑著給我莫名的壓迫感。

    後視鏡的角度很微妙,他可以不必回頭就看清楚後排座上我倆的表情動作。當然,這個角度也讓我對他的表情一覽無餘,他始終通過後視鏡微笑的看著我,很和善,很虛偽。

    我跟宋貴龍的話題始終在三峽和其他的一些考古項目上,甚至他還開起了一些**的玩笑,可是一路上始終未提此行的目的。我又不傻,自然在片刻時間裡就明白,這個軍官此行的主要任務,是來監督我倆的。這就叫我對我的這個調令產生了些許不安和濃厚的興趣。畢竟那個時候我還年輕,對危險的認識不夠,也可能是我天性中的特點或者說缺陷吧。

    路很長。軍用吉普車出了庫爾勒,上了一條往烏魯木齊方向的國道。我這些年一直在野外考古,但是很少來這種乾旱的地方。特別是近兩年,一直在三峽地區進行搶救性考古工作。三峽地區的濕熱環境,跟新疆乾燥的高溫給人的感覺反差極大。這輛軍用吉普車不是老式202軍用吉普,車體更寬,土黃色的外塗,噪音要少很多速度也很快。四個車門上的窗都搖下來了,乾熱的風吹在臉上,感覺不到一絲舒爽,吸進肺的空氣,彷彿帶著火,每一次呼吸都能感覺到體內的水分被淘去一些。儘管酷熱難耐,臉上和身上卻沒有一滴汗流下來。在這種乾燥的環境中,汗形不成汗滴就被蒸發了。

    宋貴龍顯然早有所料,在吉普車出城不久,就遞給我一瓶水。「三到五天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這幾天最難熬,適應過來就好了。」宋貴龍說完笑著拍拍我的肩頭。

    我們做野外考古工作的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膚色較深,特別是臉上的皮膚不會細膩,這都是長年風吹日曬造成的。今天我看到宋貴龍,看到他一臉的古銅色,都覺得自己可以稱作小白臉了,儘管我的臉也在這幾年黑了不少。我喝了一口水,看著他,笑著點頭表示謝意的時候,忽然想到,他這個臉色,怕是在這裡待了很長時間吧。

    我這些年參與的考古工作,大都在我國的西南地區,這與個人興趣和個人特長無關,而是院校和物管理局統一安排的。這些年我去過很多地方,可是西出絲綢古路的考古工作,只有在校學習時參加過的一次經歷,此後就沒有接觸過。後來留校加入過無數考古隊,從一個寂寂無聞的考古隊員,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獨自帶隊進行考古的帶頭人,可以說也接觸到了一些隱秘的東西。可是新疆一帶的考古工作一直是個空白點,就連我這個在重大考古會議上都有發言權的人,也不知道那邊有任何考古活動。

    這幾年我見過宋貴龍幾次,不過都是在院校或物部門有重大活動的時候,見面也很匆忙,在相互通氣的時候,我記得他好像在西安一帶做地質勘察,好像是在協助西安地質勘探局工作,我們jd也有一些人被借調過去了。當然,這都是他透露的,目前來看,這些都是障眼法,他應該一直在這裡,而且還應該有其

    其他人。我在心裡默默地梳理起這些年不常見面,又臉色最深的那些同行來。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