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宦妃傾城:九千歲駕到

正文 159.第159章 懷寧王宗政闕 文 / 蛋淡的疼

    施醉卿身為大夏國第一權臣,在敦商政局動盪之際沒有任何由頭來到敦商,勢必會引起敦商國各方勢力的躁動——戒賢的擔憂,不無道理。

    施醉卿斂了斂眉,悄然隱退到外圍,看著百姓擁戴著戒賢進入繁華的殷城。

    精神領袖的力量向來是不容小覷,宗政家想對戒賢下手也無可厚非——誰讓戒賢不能為己所用,如此一來就只能除去。

    施醉卿若有所思地拍打著折扇,各種仰慕崇拜的聲音此起彼伏,戒賢被眾人包圍著,撐著身體一一回答著百姓的問題,耐心極好,與他唸經誦佛時的表情別無二致。

    法門寺的眾多弟子也聞訊趕來,清一色淡黃色的袈裟從街道飄過,腳下生風,百姓自覺地讓出一條康莊的大道,對為首四位手執法杖的僧人尤為敬重。

    這四僧,法號分別為淨善、淨空、淨真、淨塵,是戒賢門下成就最為突出的弟子,淨得戒賢真傳,早已學業有成遊歷各國宣揚大乘佛法,被稱為什葉四聖,在赤炎大陸小有名氣。

    「阿彌陀佛,見過師父。」,四聖中年歲最長的淨善說道:「師父,法門寺眾位師弟已在寺前,誦經恭迎師父回寺。」

    戒賢蹙眉,板起了臉,「為師不是說過,寺中無論大小事,一切從簡,沒有例外,就算是為師,也當遵守,此次便做罷,爾等記住,往後切莫不可再犯。」

    淨塵道:「師父廣傳佛法,長途辛勞,還兢兢業業傳道弟子們,弟子們恭迎門前是理所應當。」

    戒賢只是歎了一口氣,臉色白的如同一張白紙,身體到底是有些撐不住,晃了晃,險些暈倒。

    四聖忙上前托住戒賢的身子,滿是的擔憂道:「師父,你怎麼了?」

    一旁也有百姓出言詢問。

    戒賢擺了擺手道,扯開泛白的唇,道:「不礙事。」

    淨善道:「師父,你趕路幸苦了,弟子這就扶你回法門寺,好好歇息。」

    「不。」,戒賢堅定地搖頭,目光望向了那紫氣磅礡的揮宏宮廷,「為師要立刻進……」

    戒賢話還未說完,一道渾厚的男中音突兀地插入,「大師回來,怎的不派人通知一聲?本王匆匆趕來迎接,準備不周,還請大師切莫見怪。」

    話音落下,兩隊身著暗紅色錦團祥雲的士兵迅速竄進,將百姓擋開,劈出了一條寬莊大道來,隨後便從其中走出一位男子。

    那男子身著石青色寶相花刻絲錦袍,華貴非凡,頭戴鏤空長玉冠,身形高大,眉目開闊,唇厚眼利,只看這凌厲的裝扮就知道是個厲害的人物,而他自稱本王,又以如此排場出場,自然很容易讓人想到如今權傾敦商的異姓王——懷寧王宗政家。

    而宗政家如今的當家人,就是當朝駙馬宗政陵的庶兄長宗政闕。

    眼前之人,無疑就是宗政闕。

    戒賢的神色不知不覺暗沉了幾分,他頓了頓,隨即神色自若,微微彎腰行禮,「見過王爺。」

    宗政闕故作受寵若驚定托起戒賢的手臂,道:「大師是我頓商的護國神,地位尊崇,這大禮,本王可不敢受。」

    宗政陵眼裡嘴角俱是含笑,態度也極其謙和,但那渾身的凜冽殺氣,連三尺之外的施醉卿也感受到了。

    ——看來她猜得沒錯,在大漠對戒賢下手的,果然是宗政家。

    能鬥過宗政陵這位嫡子繼承爵位,這位懷寧王,可不是什麼小角色。而且看得出,戒賢對宗政闕,也有幾分防備之心。

    以戒賢的聰明才智,顯然也猜出誰才是最想將他處之而後快的人。

    宗政闕將戒賢托起後,戒賢身形晃了下,宗政闕眼中一抹暗色掠過,神色擔憂道:「怎麼,大師是身體不適?」

    「勞王爺擔心,貧僧無礙。」

    「大師臉色如此蒼白,想必是路途辛苦,受了些寒,不如先到本王府上,請太醫過來症症脈。」

    「阿彌陀佛,王爺不必費心,貧僧回法門寺修養些時辰便大好,不必勞師動眾。」,戒賢出聲拒絕。

    「這如何行的通,大師位高貴重,若有個差池,本王如何向皇上交代?如何向敦商百姓交代?且皇上已囑咐本王,大師回國後,必定要以王親貴族的規格好生招待著,本王如何敢違抗皇命?還請大師體諒體諒本王,過府修養些時日,等大師身體健好,才好入宮覲見皇上,如今皇上病重,見到大師安然回國身體必然有所好轉。」

    「這……」,宗政闕以皇帝來壓戒賢,若戒賢不肯前往懷寧王府,顯然有幾分不將皇帝放在眼裡,而宗政闕勢必借此翻臉對他以及法門寺大加為難,而他若是妥協前往王府,勢必會被宗政家軟禁,想要見千金公主一面,難如登天。

    戒賢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而宗政闕,就望著戒賢,同時唇瓣一掠而過森冷的陰笑。

    百姓只知柴米油鹽醬醋茶,哪知政局的風雲暗湧,但四聖是戒賢門下最得真傳的弟子,這些年遊歷在外,見識頗廣,對政局的動盪比起旁人更敏銳幾分——如今敦商皇帝和公主俱是病重,宗政家雖然在敦商是世襲王爵,名門望族,但戒賢在敦商的名氣和民心,卻早已高過宗政家,為宗政家忌憚,這個節骨眼上,戒賢的每一個舉動,對於宗政家而言,都會是一種威脅。

    宗政家若對戒賢動手,整個法門寺都會被牽連。

    淨善毫不遲疑,向前一步道:「如今皇上身體欠佳,王爺身為輔政親王,日理萬機

    ,為國為民奔波忙碌,已是勞心勞力,法門寺怎還敢叨擾王爺,師父想必只是舊疾犯了,回到法門寺,小僧們定會好好照料師傅,師傅身體安康後,才好進宮為皇上祈福,祈禱皇上龍體安康,龍虎聲威。」

    宗政闕聽聞此話,不僅沒有順著台階下,反而臉色一沉,冷聲道:「聽淨善大師的意思,怎麼像是在說本王攬權?」

    淨善寵辱不驚,不卑不亢道:「小僧並無此意,只是師傅離開敦商半年,弟子們甚為想念,法門寺弟子已焚香沐浴,在寺前為師傅誦經去塵,以盡弟子的心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