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虎豹騎

正文 第159回:六弊端 文 / 易空

    回到大堂之後的馬伕讓郭嘉繼續介紹其他三道。

    據郭嘉所說,馬伕帶兵退入漢中所經過的棧道就是位於褒斜道上。其乃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褒斜道大約興起於殷周時期,作為幹道則始於漢。據《史記?河渠書》介紹,「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褒斜道沿途多峽谷險段,人煙稀少,行旅艱難,「素號畏途」。但由於線路較短,從斜谷口到褒谷口只有四五百里路程,距離長安又較近,因此,是歷代戰爭中使用最頻繁的交通幹道之一。

    儻駱道亦是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其為先秦舊道,因北口在駱峪,南口在儻峪,故名。儻駱道入漢中、益州最為近捷,但要數次翻越分水嶺,沿途又多老林,人煙稀少,十分艱險,故作為驛道的時間很短,主要是作為行軍偏道使用。

    作為關中地區通往漢中、益州的交通幹道之一的子午道,因從子午峪進山,故名。也有人說,北方曰子,南方曰午,「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其亦為先秦舊道,高帝元年,漢高祖「從杜南入蝕中」,而「蝕,入漢中道川谷名」,也就是走的子午道。西漢末年,王莽當政,因立為皇后的女兒「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子午道之名始於此。子午道迂迴曲折,谷深山高,十分艱險,亦主要是行軍偏道。

    聽郭嘉把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介紹完之後,馬伕道:「按照先生所說。如果要想讓漢中獨立於亂世之中的話,此四道必須要派重兵把守不可。」

    郭嘉哈哈大笑道:「天降險道於漢中,又何需重兵把守?此四道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道,只要修築工事,四道皆派猛將防守。定可保無虞!」

    馬伕點了點頭後道:「既然如此,待全軍休整半月之後,我們再佈置修築工事,防守之事。目前,我們剛得漢中,還得有勞各位將軍領兵分守之。」

    眾將聽後,自是無異言。

    就在馬伕準備繼續請教郭嘉的時候,侍奉趙雲的奴婢突然來報說趙雲已經醒了。

    馬伕聽後喜出望外,立即帶著眾將一起去看望趙雲。

    趙雲一見馬伕親自前來。連忙要下榻,馬伕上前一把按住他道:「你有傷在身,切勿亂動!」

    趙雲頗為感激地道:「子龍讓各位費心了。」

    看著他滿臉蒼白,馬伕道:「瞧你這話說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你這不也是為了我才受如此重傷的嗎?只是下次不准你再這樣不要命地拼。」

    趙雲微微一笑道:「情勢使然,如今主公平安歸來,而漢中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真是可喜可賀呀!」

    馬伕聽後。十分勉強地笑了笑,畢竟現在還有一個人沒有回來。而他則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趙雲見馬伕似乎有心事,連忙問:「難道有人還沒有回來?」

    馬伕道:「都回來了,你現在所有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好好養傷!先好好休息吧,我們先出去了!」

    馬伕走出趙雲的房間後,再次囑咐侍候趙雲的奴婢。讓他們務必要照顧好趙雲。

    回到大堂之後,馬伕道:「如今這太守府已經落入我們手中,本將軍欲將太守府改名為『敬天府』,民為天,必須敬。不知各位以為如何呀?」

    郭嘉拍手稱讚道:「孟子有云『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將軍有如此眼界,真是可喜可賀呀。」

    楊阜亦表示贊同,不過他馬上又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如今我們奪取漢中名不正,言不順,勢必會引起天下諸侯的聲討,這可如何是好?況且從弟楊岳現在正在遊說各諸侯,如果有哪路諸侯怒而扣楊岳的話,也勢必會成為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馬伕略思之後,亦覺得這卻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他問郭嘉道:「先生,如若本將軍上書一封,就說漢中太守預謀造反,本將軍得知此情況後,興義兵滅之,不知何如?」

    郭嘉哈哈大笑道:「此事不難,事由可以依將軍所說,但是應該讓漢中有權勢的世家聯名上書,表奏將軍為漢中太守,如此一來,那董卓定然是不得不從。」

    馬伕暗思如果他自己表奏的話則很有可能引起董卓的反彈,但是要是漢中的世家門表奏的話,那可就不一定了。畢竟這會從一定程度上向董卓表明他現在不僅奪下了漢中,而且還拉攏了人心。作為一個從來沒有表示過自己臣服於天子的一方諸侯,此次借漢中表表忠心,馬伕覺得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馬伕對楊阜道:「軍師,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只是對於那些世家,一定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切不可逼迫他們。如今漢中初定,各位務必要約束好自己的手下,小心從事!」

    眾人聽後,皆是領命。

    當敬天府的大堂之上只剩下馬伕和郭嘉之後,馬伕意味深長地對郭嘉道:「此次馬某能夠順利奪下漢中,先生真是居功甚偉,馬某真不知如何回報!」

    郭嘉哈哈大笑道:「此漢中乃上天賜給將軍的,和我郭某可沒有什麼關係。雖然說將軍現在已經取得漢中了,但是有句話不知道當不當講?」

    馬伕笑道:「還望先生直言,馬伕必當洗耳恭聽。」

    郭嘉道:「依郭某之見,將軍是有志於天下之人,但是一則將軍出身卑微……」說到這,郭嘉有意地看了看馬伕,待看到他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之後,他才繼續道:「二則名諱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三則軍隊等級一片混亂;四則獎賞太過隨便;五則同鄉同黨之人俱任重職者甚多;六則糧餉緊靠那些金銀財寶,稅負不清,田地不明,雖憤恨世家,但是又懼群起而反你……」

    馬伕聽郭嘉推心置腹地說了這些,直接愣在了那裡,他說的這幾點確實皆戳中了馬伕的要害。

    但是以前總是忙於戰事,未曾得到片刻安寧,雖然對一些弊端已經有所認識,但是他根本沒有深入思考過。如今郭嘉直接當著他的面提出來,他心中有種對這些潛在弊端的畏懼,但是同時也十分高興。

    「先生如願留下的話,馬伕一切願聽先生的建議!」馬伕雙手抱拳,言真意切地說道。

    郭嘉笑道:「將軍果然大度!要是換做一般的諸侯恐怕即使沒殺郭某,也會將郭某驅逐出境了。將軍有這種胸懷,何愁大事不愁。只是郭某智謀有限,這些問題郭某也不能解決。」

    馬伕從他這語句之中已經揣摩到了他的心思。與其說他智謀有限,倒不如說他現在還沒有確定最終要不要留在漢中為他效力。

    對於郭嘉的這種心理,馬伕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他看來,一旦郭嘉願意輔佐他的話,一定會至死不渝。

    「咳咳……咳咳……咳咳……」

    習慣於假咳的馬伕突然聽到郭嘉的一連串劇烈的咳嗽聲之後,他抬頭一看,郭嘉此時竟然滿臉蒼白。這可把馬伕給嚇壞了,他趕緊讓人去喊大夫。而他則是扶著郭嘉到了他的房間。

    待郭嘉躺到床上之後,馬伕給他蓋上了被子,並頗為急迫地問道:「先生,你這是怎麼了?」

    郭嘉深呼了一口氣後,斷斷續續地吐著字,但是那聲音實在是太小,以至於馬伕根本沒有聽到他在說什麼。

    待大夫來了之後,馬伕立即讓其趕緊給郭嘉把脈。把脈良久之後,那大夫頗為無奈地搖了搖頭。

    馬伕見狀,一把將那大夫揪到門外道:「先生到底是怎麼了?剛才不還好好的嗎?」

    大夫道:「此病在下真是為所未聞,見所未見,至於他能不能好起來,恐怕就要聽天由命了!」

    「什麼?」馬伕瞪著豹眼看著大夫:「不管怎樣,你都要把他給醫治好!不然本將軍要了你的小命!」

    在馬伕的印象中,據史料記載,郭嘉短命,但是馬伕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好好的人說倒下就倒下。

    對於這麼一個有大智謀的人,馬伕覺得上天對他真是太不公平了,郭嘉現在既然就在他身邊,他是無論如何也要醫治好他這病。

    大夫見馬伕雙眼沖血,早已是沒了三魂,連忙道:「在下一定盡力,一定盡力!」

    「不是盡力,而是無論如何都要治好先生!不然的話,本將軍就讓給先生陪葬!」

    「是!是!在下一定治好他。」

    其實這大夫這命也夠苦的,前番趙雲重傷,馬伕就下達命令,如若治不好趙雲,他就要命喪黃泉,這番郭嘉突然出現這狀況,如若他治不好的話,他就要去陪葬。

    趙雲這麼快就醒來無疑是讓他一直懸著的心落地了,但是面對著郭嘉,他真是十分無奈,畢竟他連他是什麼病情都不瞭解。

    馬伕見他還在那裡發愣,大吼一聲道:「還不趕緊去想辦法!本將軍會讓軍師去尋找漢中所有有名的大夫的,到時候你和他們一起想法!如若能夠徹底治了先生這病,本將軍一定會厚賞於你們的。」

    這種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依然沒能打消大夫心中的恐懼,不過無論如何,既然是為他們看病,他早就做好了心裡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