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堪比皇宮的劉府,馬伕不由感慨,坊間傳聞劉焉富可敵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的士兵也皆是身穿銀盔銀甲,看起來倒是頗為壯觀。一眼望去,馬伕估計但就站在這道路兩旁的士兵就有上萬人!
看來劉焉今天不僅是要接受各路諸侯的恭賀,而且還要讓天下的諸侯們看看他的甲兵之勝!
望著那擺放於道路兩旁的案幾與銀樽,馬伕此時正估摸著按照張楊的身份,他們可以坐在哪裡。
隨著劉范走了三里之後,劉范突然指著兩個位子道:「還請兩位入座!」
馬伕和張雄先後入座之後,就有士兵跑到劉范的面前嘀咕了幾句。劉范聽後,歉意十足地對馬伕等人道:「賓客接踵而至,恕我不能陪各位了,還請各位見諒!」
馬伕連忙道:「請便!」
劉范走後,站立在馬伕旁邊的雲鷹附在他的耳邊細說了一番,馬伕會意,一眼望去,如果劉焉在那高台之上宴請各路諸侯以及達官貴人的話,那也就意味著劉焉離他們至少有一千五百米遠的距離。而這其中還包括上百層的台階。
如此遠的距離,要想殺劉焉真是太難了!就在馬伕苦思良計的時候,就有劉府的人前來登記張雄帶來的金銀財寶,登記之後,就有士兵將其抬走。
當那登記之人看到馬伕腰間掛著的寶劍時,道:「這把寶劍應該是贈送之物吧?不然的話,按照太傅定下的規矩,任何賓客都不能帶著兵器入內的。」
馬伕微微一笑道:「確實是張太守贈送給劉太傅的,不過張太守特別囑咐,這把寶劍一定要親自送到劉太傅的手上,因為這寶劍中還藏有劉太傅非常感興趣的秘密。」
那登記之人似信非信地道:「此後當真?」
馬伕道:「你就和劉太傅說當年子房初遇黃石公時所得之物即可!並告訴他此寶劍名叫『刃天』。」
那登記之人聽他這麼說,只好先去稟報劉焉。
而張雄面對案幾上相繼被端到案几上的美味佳餚,早就保持不住,大吃大喝起來了,所以對於馬伕所說的這些事,他竟是充耳不聞。
倒是那楊丑覺察出馬伕此行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是苦於他們皆被毒藥控制,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話說那登記之人急匆匆地求見正在穿朝廷特意為楊焉製作的太傅官服,楊焉有些不耐煩地道:「大驚小怪什麼?有事快說!」
待那登記之人將馬伕之言說了一番之後,劉焉十分感興趣,立即招來張魯及楊氏兄弟。
據傳那張魯乃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的孫子,其母親擅長養生,很有姿色,又擅長「鬼道」,經常出入劉府。那張魯因此得到劉焉的恩寵,最近新升為督義司馬。
而那楊氏兄弟乃是楊柏和楊松。楊柏乃劉焉麾下大將,而那楊松則是劉焉的麾下謀士,楊氏在是漢中世族大姓,而楊松也算是楊氏領袖之一。此二人現在雖然同時效力於劉焉,但是和張魯的私交甚好,經常相聚於張府把酒言歡。劉焉見幾人到齊之後,率先將登記人所說之言告訴了他們,然後道:「張司馬,你乃留侯之後,對於此事可有什麼看法?」
張魯道:「世人早有傳言每逢天下大亂之時,《黃石天書》就會現世。秦末天下大亂,祖上在機緣巧合之下巧遇黃石公,黃石公考驗完祖上之後認為他是救世之才,所以就贈予他《黃石天書》,祖上也正是憑藉著這本書幫助高祖皇帝建立了千秋偉業。但是自從天下大定之後,此天書又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甚至連我們張氏也無人知曉。現在天下大亂,又有了天書的消息,這是上蒼要幫助主公成就千秋大業,真是可喜可賀呀!」
劉焉哈哈大笑道:「誠如張司馬所言,既然是上蒼賜給我天書,我又焉有拒絕之理,那就讓張太守的人當著天下眾達官貴人的面將其呈現上來。」
張松琢磨了良久之後道:「刃天,此乃大吉之名呀!看來這把寶劍也是上天賜予主公的,也許只有主公才能配擁有如此霸氣的寶劍!」
被張松這麼一說,劉焉更是樂開了懷:「好!此番我同時擁有這兩件寶貝,一定能夠踏平西平,滅了那馬伕!」
楊柏細想之下,總感覺情況有點不對頭,連忙進言道:「主公和那張太守向來沒有什麼交往,此番他同時進獻這兩件寶貝,肯定是居心叵測呀!還望主公細想之後再做定奪!」
劉焉道:「楊將軍多想了!此番天下有名有姓的諸侯都派人來益州恭賀於我,都已知道我和董相聯合滅馬伕之事。而我早就聽聞虎牢關大戰之後,那張楊『棄暗投明』,和呂將軍的私交甚好。早就聽聞張太守對馬伕恨之入骨,所以他此番獻上這樣的寶貝,無非就是想和我劉某人聯合,徹底滅了那馬伕,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
楊柏聽他這麼說後,只得道:「雖然如此,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末將還是增派兵馬於主公身旁吧。」
劉焉連忙搖手道:「千萬不要再增兵了,現在劉府裡裡外外已經有近兩萬精兵把守,誰敢造次?如果我們還繼續增兵的話,那豈不是讓天下諸侯嘲笑我們沒有底氣?」
楊柏聽他這麼說以後,便不再多言。
待各路諸侯所派之人都到齊之後,劉焉竟然和他的幾個兒子、謀士及將軍們一起頭裹著白布出現在了百層高台之上。
張雄看到這種場面之後,竟然主動對馬伕道:「難道劉太傅就這麼急著去滅那馬伕?這明明是大喜的曰子,這當著天下人的面裹著白布未免有點不合時宜了吧?」
馬伕微微一笑:「這個就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了!你還是先管管你自己吧!」
張雄一愣,馬伕則是繼續道:「待會我會去呈獻刃天寶劍並向劉太傅說張太守想和他聯手共討馬伕之事。說完之後,我們在這大吃一頓,然後盡快離開劉府。」
張雄立即道:「此言正和我意!這裡人多,在這裡呆久了也沒什麼意思,只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將解藥給我們?」
「如果你們不吃解藥的話,恐怕連今天晚上都活不過,所以如果想活命的話,就老老實實地聽話,我讓你們往東的話,你們就不准往西!」
張雄唯唯諾諾地答應著,而馬伕則是頗為高興地舉起酒杯示意了一下張雄。
張雄見馬伕竟然敬他酒,立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而就在此時,只聽那劉焉大聲說,而早就站立在道路兩旁的士兵一個個傳說劉焉之言,這樣馬伕才聽到劉焉所說的內容:「諸位,承蒙諸位看得起我劉某人,來到益州!前番我兒劉璋奉天子之命討伐逆賊馬伕,但是那馬伕竟然使用妖術荼毒我五萬大軍!而後又蒙馬騰的背叛,導致我五萬大軍損失慘重!幸賴天子及董相明鑒,不僅沒有怪罪,而且還厚加封賞楊某及楊某的幾個兒子!楊某現在雖然貴為大漢太傅,位極人臣,但是每當夜裡,耳邊就會想起那死去的將士們的呼喊,他們在讓楊某替他們報仇!他們在讓楊某無論如何都要滅了那馬伕!今天,楊某帶著我的幾個兒子以及將士們發誓,如若不滅馬伕,我們誓不回益州!」
馬伕聽到劉焉這麼一番慷慨激昂的話之後,回頭望了望一直站立在他身後的雲鷹,雲鷹看到他轉頭之後,輕聲道:「有沒有被嚇住?」
馬伕微微一笑,轉過了身體,繼續聽劉焉發「牢搔」。
劉焉繼續道:「諸位,今曰有願意和劉某一起出兵討伐馬伕的可向楊某說明,楊某一定和大家戮力合作,先滅馬伕這個妖人,再滅馬騰那個叛徒。」
劉焉此話一出,台下應者不計其數,馬伕此事方才意識到自己的仇恨值已經爆表了。
在劉焉又鼓舞動員了以後,馬伕一眼望去,但見益州的眾將士個個精神抖擻,面露殺氣,像是恨不得要把馬伕給生吞活剝了。
馬伕頗為無奈地搖了搖頭,現在的這種局面對他太不利了。今天若能殺了那劉焉倒也好說,但是如若不能成功的話,那他今後的麻煩可就大了!
待劉焉看到台下的場面之後,他端起酒杯道:「諸位,今天楊某代死去的將士們敬各位一杯!多謝各位捐獻金銀財寶,讓我大軍有足夠的糧草和兵器,此番那馬伕必敗!」
「必敗!必敗!必敗……」
劉焉話音剛落,呼喊聲不絕於耳。馬伕不得不稱讚劉焉的這一招著實高,本來眾人都是來送禮的,說白了就是想來巴結巴結他,但是他這一說可倒好了,天下諸侯像是瞬時和他站在了同一條船上一般,只要此戰他能夠大敗馬伕的話,那現在送禮的人全部都是大功臣!
而就在馬伕琢磨著怎麼才能夠化解這種局面的時候,他突然聽到有人大喊道:「有請張太守之子!」
張雄剛要起來,馬伕立即瞪了他一眼道:「老實在這呆著,剩下的事我代勞了!」
張雄見那馬伕一臉的殺氣,頓時縮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大吃大喝起來,也許現在只有大吃大喝才能緩解他那惶恐的內心……(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