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押著三百多俘虜大步行來,將一個五花大綁的中年胖子和五個人拎到姬平面前,指著中年胖子道:「主公,此人便是那胡氏塢塢主胡赤,連同他的五個爪牙,塢中還搜出一百多女子,都是胡赤掠來。」
那中年胖子胡赤大罵道:「爾等何人?竟敢作反造逆!吾與董相國麾下牛將軍有交……」
胡赤話沒說完,就被關羽一腳踹到在地。
這時,四面圍過來的百姓越來越多。
盧植沉聲道:「主公,這四周有不少本土百姓,還有其他堡塢之人。」
姬平點了點頭,沒理會胡赤,朝關羽道:「尋兩個本地年邁的百姓過來。」
很快有兩個戰戰兢兢的老者被帶了過來,姬平溫聲笑道:「長者不必驚慌,我只是有事詢問,不知這胡赤在鄉里名聲如何?」
兩個老者對望了一下,又看了胡赤一眼,訥訥不敢說話。
被押的胡赤眼裡露出冷笑。
姬平抬頭看向關羽,淡淡的笑道:「將這胡赤和五個親信斬了,首級懸於胡氏塢門樓。」
「啊!——爾敢?」那胡赤聽到姬平淡淡的口氣,彷彿是殺一頭豬一般,登時驚怒的慘嚎起來,那兩個老者也身子一震,是睜大了眼。
關羽一聽姬平發了話,便讓親兵拎起胡赤和五個親信,丟到道旁,不待他們反抗,手起刀落,鮮血噴濺,幾個人頭滾落在地。
四周百姓登時靜了下來,都呆呆的看著這個談笑間殺人無情的少年姬平,鴉雀無聲。
盧植低聲道:「主公,何必殺人。此舉恐怕引起本土之人仇視遷徙百姓……」
姬平淡淡的道:「如今形勢,要想讓更多的百姓活下來,建立一片桃源淨土。就必須用重手段剪除雜草。」
這盧植打仗不錯,治理地方也是經驗豐富。但身為大儒,飽讀詩書,手段未免有些仁和。姬平也能察覺出來,盧植的畢生志向其實是想像荀爽、蔡邕一樣,在經學上有所作為,而不在於打仗和治理地方,但如今姬平手下人才還是緊缺,只能讓盧植能者多勞了、
見盧植還要開口勸諫。姬平緩緩道:「這些豪強,私蓄家兵,擄掠民女,他們是違背大漢律例的。」
盧植一愣,隨即眼睛一亮,如果從大漢律例角度講,他是堅決支持姬平的。
姬平轉頭看向四周百姓,這些人中有從雒陽遷徙過來的,但也有很多本土百姓,他深吸了口氣。朗聲道:「諸位長者、百姓,河東郡本是大漢重地,良田千里。牛羊遍野,百姓富庶,但數十年來,先有匈奴屢次劫掠,又有白波復起,更有國賊董卓屯羌胡兵於此,肆意掠奪,致使百姓生活危亡,結堡而居。流亡在外,有田不能種。有家不能全,爾等……苦之久矣!」
眾多百姓默然。便是那些本土百姓看向姬平的眼神也少了幾分牴觸,姬平這一番話道盡了他們的辛酸,無論是遷徙百姓還是本土百姓,在這亂世之中,都是艱難生存,生死不能自主。
姬平沉聲道:「而今本王來到河東,便是要建一方淨土,讓爾等安居樂業,老者在堂頤養天年,幼兒繞膝歡喜無憂,但建立淨土,非一人之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王自有精兵強將禦敵於外,爾等便當按時耕種,不誤農田。但凡有荒田者,吾自有勤民收之!但凡有不法豪強肆意擄掠,吾自有精兵斬之!唯願爾等與吾同心,共建河東淨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共建淨土!」盧植清喝一聲,眼裡滿是堅定。
隨即數千名士兵大喊:「共建淨土!」
接著是遷徙的百姓,最後本土的百姓也有些跟著喊了起來。
待眾人靜下來後,姬平向前幾步,沉聲道:「凡本王治下,田稅,十而稅一。」
「主公!」盧植、袁基和伍瓊幾人都是失聲驚呼,四面百姓也嘩然起來。
自高祖開漢以來,為了與民生息,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十五而稅一及至景之時,又有「田租減半」之詔,採取「三十稅一」的政策,東漢劉秀曾經實行過「十而稅一」,但不久又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
縱觀兩漢賦稅制度,除桓帝、靈帝增加畝稅十錢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稅一」或「三十稅一」的實物地租,所以姬平突然將田稅提升到「十而稅一」,不但引起了盧植等人的驚詫,便是百姓也是嘩然。
嘩亂中,姬平聲音清晰響起:「自今而始,凡本王治下,免除口賦,算賦減半!獻費減半!」
寂靜!喧嘩的百姓登時寂靜了下來。
盧植等官員也是目瞪口呆。
兩漢田稅三十稅一,算是歷史上最低的土地稅,但人頭稅卻極重,人頭稅起於商鞅變法,兩漢沿襲,最主要的是口賦和算賦。
口賦,是對七歲至十四歲的未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繳納「口賦」二十錢,到了桓靈之時,口賦漲到二十三錢。
算賦,是對十五歲至五十六歲以下成年人征的「人頭稅」,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一百二十錢,謂之「一算」,對於商人與奴婢則加倍徵收,每年二百四十錢。為鼓勵生育,女子十五歲到三十歲不結婚者分為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有婦女懷孕者,免其夫算賦一年。
口賦和算賦是人頭稅,是歸大司農,納入國庫,用於治理國家各項費用。
至於獻費,則是一項單獨的賦稅,是繳納給皇室,用於宮廷
費用。
高祖十一年二月下詔:「令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獻,及郡各以其口數率,人歲六十三錢,以給獻費。」
在諸王列侯的封國裡,田租、算賦和口賦由諸王列侯徵收,但要交一部分給皇帝作為獻費或祭祀宗廟的酎金。凡是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獻給』皇帝六十三錢,以供宮廷費用。
這個費用姬平給予減半。並沒有取消,因為他也不知日後宮廷的花費問題,畢竟侍從護衛都需要薪俸。他也不可能去種地經商賺錢,所以暫時減半。而不予取消,免得到時候無錢可用,再加賦引起反彈。
如今姬平雖然加了田稅,卻大大減免了人頭稅,所以四周百姓眼裡無不透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盧植率先拜倒在姬平面前:「王上此舉惠及萬民,萬歲!」
隨後關羽帶頭拜下:「王上萬歲!」
「王上萬歲!」四面百姓跪成一片,呼聲震天。
在宋代之前,包括這個時期。萬歲只是表示人們內心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並非皇帝專用。
姬平加田稅而減人頭稅,並不是沒有考慮。田稅增加,而人頭稅大大降低,並不是沒有深意。
高祖以來,降低田稅而實行人頭重稅,雖然能在初期迅速恢復發展生產,但很快就造成了一個大問題,就是加劇了土地兼併!
因為田稅輕而人頭稅重,刺激了富戶豪強大量兼併土地。因為他們一家的人口是相對固定的,只需要繳納固定的人頭稅,但兼併大量土地。只需繳納較少的田稅,自己便能獲得薄稅的大量收入,所以他們越來越富,土地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少地或無地的農民收入微薄,但一家人口卻不少,收入難以支撐相對沉重的人頭稅,為逃避難以負擔的賦役,他們或托庇豪門。加強了豪強地主的勢力,或淪為流民。成為社會動盪的因素,如黃巾起義。
這樣。大量的編戶齊民從朝廷的戶籍中消失,反而加劇了國家的財政危機。
而姬平減免人頭稅,正是大大降低了農民的負擔,加重田稅,以畝收稅,卻是加大了富戶豪強的稅費,因為他們的土地多。
這樣的政策,一方面能加大對有錢有糧的豪強徵收稅費,平衡土地兼併力度,另一方面能鼓勵百姓從富戶豪強托庇下退出,編入國家戶口,因為減免了人頭稅,田稅只是少量增加,對他們而言,獲得自由,自己種地當然更有好處。
但這種政策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要面對地方豪強的反撲!
這個姬平早已經習慣了,虱子多了不怕癢,反正他不少政策都要抑制豪強,他只要有精兵強將在手,加上科舉選拔人才,加上百姓支持,他怕個鳥!
何況這個田稅也不算高,但凡有公心有良心的世家,自然不會有太大反響,而那些無良、貪婪的豪強,正是他姬平的目標。
看著跪倒一地的官員、將士和百姓,姬平兵沒有讓他們立時起來,而是繼續道:「凡本王治下,嚴禁州郡諸縣濫加賦稅,自今而始,廢刺史一職,設監御史,凡郡,置太守、都尉、監御史。
太守治民、進賢、決訟、檢奸;
都尉掌郡兵,護衛郡縣;
監御史掌監察,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
監御史之下設督郵,以郡分東、南、西、北四部,各監察諸縣。
督郵之下設亭長,監察鄉里。」
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立,也是姬平早有的想法,或者說這種制度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便實行了太守、都尉和監御史制度,西漢沿襲秦法,漢武帝時設刺史,也是主管監察。
但到了漢末,刺史除了監察,漸漸多了一些權力,到了王莽之時,將刺史改為州牧,實現了刺史由監察官到地方官的轉變。隨後地方反抗勢力蜂擁而起反對王莽稱帝,王莽為了鎮壓地方,又給了州牧統軍作戰的權力,已經是行政、軍事、監察合二為一了。
到了東漢建武十八年,依舊制將州牧再改為刺史,但由西漢刺史無固定治所,變為各有駐地,刺史權力也逐漸擴大,又常有派刺史領兵作戰之事,已經沒了刺史設置之初掌監察的本意。
所以姬平廢了刺史,改立監御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