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東塔上空的這場空戰只是一場小規模的空戰,並沒引起什麼人的關注不過這裡並不包含日本。這件事在日本引起反響可以稱為巨大。消息傳回日本國內,不僅引起了日本陸軍的關注,更引起了日本海軍的重視。日本海軍非常注重飛機這種新型武器,日本海軍是世界上第一個裝備航空母艦的海軍。當然,以當時日本的航空技術,航空母艦上裝載的飛機的主要作用是用於偵察,其次是做為支援力量支援陸軍的作戰。針對海上目標,他的作用僅僅是投放魚類。
但東塔空戰,讓日本海軍意識到了他的航空力量和華夏的差距。讓他們感到遺憾的是這場空戰,日本方面沒有留下倖存者,無從瞭解在空戰中,華夏飛機的相關數據。但是,這不妨礙他們確認日本在航空領域,遠遠落後華夏的事實。四十比零,就是最好的註腳。
和日本海軍能坦然承認和華夏在航空領域有差距不同的,是日本陸軍的態度。日本陸軍認為,這是由於陸軍在過去沒有重視航空力量的建設引發的,由於華夏比日本重視航空力量的使用,所以,在戰術上和飛行員的個人技術上都要優於日本。
想要我們承認支那空軍比我們強嗎?那怎麼可以,這會動搖軍心的。在常規武器上,我們已經落後了,現在又冒出來支那在別的武器上也領先,這讓我們的士兵們還有什麼信心去打仗?
不過有一點他們是步調一致地,那就是要求中島、三菱等飛機製造公司,加快新機型的開發和生產。駐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大使館武官們也都接到了同一個命令,從美國和歐洲引進各種新型的航空技術。
讓楊寰宇意外的事又發生了,由於日本到處尋找先進的航空技術,終於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隨後,華夏國防軍在華夏沿海大量修建空軍基地的事也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基地周邊儘管防衛嚴密,可飛機的起降藏不住不是。於是,華夏大力發展空軍的行為,落入了全世界的眼裡。繼日本之後,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也都開始投入巨資發展空軍,一場世界性的軍備競賽就這樣被悄然引發。
楊寰宇現在可沒功夫管這些。隨著沿海這些空軍基地的陸續建成,華夏向日本宣戰的條件逐漸成熟了。1925年十二月,在綏遠整編完畢的第二十三軍所屬國防軍第七十三師湯玉麟部和第七十五師姜登選部,奉命通過西伯利亞鐵路調往俄國的哈巴羅夫斯克。駐紮在賽音山達的國防軍第八裝甲師吳石部調往直隸的唐山。
1926年一月一日元旦,經華夏國會批准,總統曹錕宣佈華夏對日本國宣戰。隨後,國防軍總司令楊寰宇發佈命令,任命新任的國防軍副總司令張漢卿為東北戰區司令官,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蔣志清為東北戰區參謀長。
具體作戰任務,由在遠東的國防軍第四裝甲師、第五十七裝甲師、第七十三師、第七十五師、第七十九師、第八十師以及空軍第二師組成的遠東集團軍,和在京津戰區的國防軍第八裝甲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十五師、第四十師、第四十八師、第五十一師和唐山空軍基地的國防軍空軍第四師組成直隸集團軍承擔。遠東集團軍司令由第一裝甲軍軍長徐庭瑤出任,白崇禧任參謀長。直隸集團軍司令由第八裝甲師師長吳石出任,第二師師長馬良兼任參謀長。
國防軍副總司令吳佩孚繼續坐鎮庫倫,指揮國防軍第五十八裝甲師、第五師、第七師、第七十二師和空軍第一師警戒大興安嶺一線,防止日軍西竄。分散在東北的特戰小隊,向北撤退,經海參崴歸建。
隱忍了幾年的國防軍終於再次露出了獠牙。首先發起進攻的,就是徐庭瑤率領的遠東集團軍。楊寰宇選在這個時候宣戰,也是有道理的。組成遠東集團軍的部隊,是長期駐紮在蒙古的徐庭瑤的兩個裝甲師和原東北軍的部隊。
徐庭瑤的部隊駐紮在蒙古,對北方的嚴寒早已完全適應。由北向南,氣候逐漸轉暖,行動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原東北軍的官兵,更是常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作戰,適應起來也同樣毫無問題。相比之下,日本軍隊面對國防軍的裝甲部隊,除非依托長白山脈和大興安嶺進行周旋。但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進山就和送死沒什麼區別了。不能進山,日軍就只能龜縮在松嫩平原上。可想在平原上阻擋裝甲部隊的進攻,結局那也只能是呵呵了。
悲劇的是,但華夏宣佈宣戰之後,日本人還真的就在哈爾濱的外圍構築防禦工事呢。因為他們不知道華夏有裝甲部隊,更想不到,遠東集團軍有兩個裝甲師,近四百輛坦克。
關東軍率領植田廉吉在得知華夏宣戰後,第一的感覺就是大事不妙。在日本陸軍,沒人會想到華夏會宣戰。儘管在膠東半島,日本陸軍曾吃過一次虧,可他們依舊認為華夏是不敢主動宣戰的。他們不相信,以華夏目前的工業能力,能夠支持國防軍的消耗。還有一個原因是,華夏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支像樣的艦隊。還不具有跨海作戰的能力。相反,日本是保有一支亞洲第一的海軍的,以華夏如此漫長的海岸線上,日本海軍可以在任意一點向華夏發動進攻。
不過,植田廉吉很清楚,華夏既然有底氣宣戰,那一定是有了對付日本軍隊的把握。植田廉吉才不會以為華夏的決策者會腦殘到頭腦一熱就一拍腦門,就做出宣戰的決定的。
但是,華夏軍隊會採用什麼樣的進攻手段呢?植田廉吉實在有點抓瞎。思前想後,植田廉吉決定向國內求援,要求海軍派出艦隊,進入渤海灣。利用海軍艦隊的大炮和飛機,協助陸軍守住錦州。??〔本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