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之鐵血榮耀

《》章 節目錄 第136章 東北軍易幟 文 / 笑閻羅

    「????載著張家人和張作霖棺木的飛機在武漢漢口的機場降落的時候,張家人被機場上迎接的規格下了一跳。華夏大總統曹錕、華夏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段祺瑞、國防軍總司令楊寰宇等在機場迎候。但當看到以楊寰宇為首的八名國防軍將軍親自為張作霖抬棺時,張家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這是以國士之禮相待了,就算是國葬也不會有這樣高的規格吧。

    張漢卿在楊寰宇的眼裡,也不過就是個紈褲子弟、空心大少。但在東北軍,他的影響力卻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說曹錕和段祺瑞親自前來接靈是出於顧念和張作霖之間的一段香火情的話,楊寰宇親自扶槨就完全是為了更好的收服張漢卿了。此舉不但能獲得張漢卿的歸心,還能得到張作霖的那些老兄弟的感激。

    這事其實是楊寰宇的即興之舉。他本來是到機場,打算乘飛機去張家口的。到了機場才知道,運送張家人和張作霖棺木的飛機已經從張家口再次起飛,前來武漢。這才靈機一動,急忙派人通知段祺瑞和曹錕,在機場上上演了這麼一出收買人心的大戲。

    機場上的儀式做完,張家人以及張作霖的棺木都被送往東湖邊上的一座大宅。這座宅院本來是為國防軍副總司令吳佩孚準備的,因為吳佩孚常年坐鎮庫倫,還沒入住,所以就空著。張家人既然來了,楊寰宇大手一揮,就先撥給張家了。至於吳佩孚,再建一座更好就是了,反正他還要在庫倫呆很久呢。

    忙完迎接的事,楊寰宇直接就在機場乘飛機走了。顏惠慶能給他爭取的時間並不多,他要在和日本人開戰之前,把相關準備工作都做紮實了。海軍的建設無法一蹴而就,但想要提高空軍的實力還是可行的。不僅如此,楊寰宇還打算祭出另一個防禦大殺器—雷達。可要把這些都落到實處,半年還是非常緊張的。

    在楊寰宇的飛機起飛後一個小時,另一架飛機也起飛了。這架飛機裡坐的是楊寰宇的參謀長楊愛源。張家人雖然被救了出來,但在張漢卿那裡的張治中還沒接收到情報。他正在北京城裡和張漢卿扯皮呢。

    前文說過,張漢卿現在也是猶猶豫豫的拿不定主意。做為旁觀者,一句「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說起來很容易。可作為當事人,這份糾結就不用提了。家人親情又豈是那麼容易輕易可以割捨的?更何況,他的部下們又有那個的家不是在東北?只不過,他們的家屬沒有張家那麼受日本人的關注罷啦。所以,張漢卿對待張治中,眼前肯定是不願意談實質性的東西。

    這樣的情況,是很容易讓人想到的。所以,楊寰宇對張治中那裡沒有好消息傳來,也沒有什麼說辭。只是派自己的參謀長在機場迎接張家的儀式上拍的照片沖洗出來後,帶著照片也跑一趟北京。先派一個少將聯絡官,再派一位實權的中將參謀長,也算是變相的施加一點壓力。楊愛源帶的照片,這是明顯的示意,你個人的麻煩已經解決了哦,至於其它人,那可就愛莫能助了。

    要說國防軍送出的這份人情,真的算是非常大了。姜大柱麾下的特種大隊,一共就大約一個營的規模,五百多人清一色的都是軍官。這是從近百萬的國防軍裡選拔出來的尖兵,是楊寰宇的心尖寶貝,輕易不捨得使用的。但這次行動姜大柱就帶去了近一半,最後撤退時,僅陣亡軍官的遺體就有三十多具,掛綵的更是有一百多人。這些掛綵的人裡,有些人傷癒後肯定在特種大隊裡呆不下去了。這樣的損失,無疑會讓楊寰宇感到肉痛。

    一如楊寰宇的預料,當張漢卿看到這些照片,接下來的事就完全不用再*心了。張漢卿最擔心最糾結的問題,國防軍幫他解決了,還有什麼是比這個還大的誠意呢?

    在張漢卿和日本人之間,原來有兩種關係。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和家人陪葬的要挾。現在就只剩一種殺父之仇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張漢卿爽快的明確認可了國防軍對東北軍的改編,甚至沒提其它的任何要求。

    張漢卿現在最急迫的,是馬上飛去武漢,為父親舉辦葬禮,和家人團聚。至於國防軍如何改編東北軍,那就讓楊宇霆和楊愛源這兩個參謀長去商討了。

    隨著東北軍的易幟,國防軍原本兵力空虛的京津和熱河一帶,立即變成了重兵雲集。根據楊愛源的方案,二十萬的東北軍將移駐山東、綏遠等地,整編成兩個軍十個師。第二十二軍,下轄第七十一至七十五師,由孫烈臣擔任軍長。第二十三軍,下轄七十六至八十師,由楊宇霆任軍長。與東三省接壤的熱河、京津防線將有原來在京津戰區和東北軍對峙的國防軍第二師、第三師、第十五師、第四十八師、第五十一師等接防。

    尚在東北的吉林、黑龍江一帶的東北軍如馬占山部等,則要求他們就地構築防線,梯次阻擊日軍。軍需供給則由國防軍從俄國一方輸送。遇到日軍大部隊的話,允許他們撤退。他們的任務就是盡量拖延日軍佔領東北的腳步。

    對還留在東北,暫時無法改編的東北軍殘部的命令是以張漢卿的名義下達的。其實,在這個命令送到馬占山那裡的時候,國防軍的兩個裝甲師,已經在徐庭瑤的率領下,分別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到達了哈巴羅夫斯克和海參崴。只是楊寰宇一點動用他們的意思都沒有。

    這不是楊寰宇放任日本軍隊在東北肆虐,而是他憋著勁要拖到華夏做好準備後對日本宣戰。以現在日本人在東北的那點關東軍和朝鮮軍來說,國防軍的兩個裝甲師就足以橫掃了。但是,若沒有對日本宣戰,那麼,根據以往的條約,華夏依舊無法名正言順的拿回南滿鐵路和旅順等日佔領土。

    未經宣戰,華夏和日本之間只是局部的小衝突。華夏如果單方面毀約,馬上就面臨著美國、英國、法國等列強的反對。而現在,在楊寰宇的規劃裡,海軍還想依托美英的力量來建立。這時候翻臉,明顯不是個好時機。

    當然,拖到向日本宣戰之後,就沒這個顧忌了,交戰國雙方,廢除以往簽訂的條約,那是再正常沒有了,誰也不能說什麼。那麼在準備工作沒做好之前,既然不能宣戰,那就先和日本人拖時間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