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院子裡,此時的氣氛卻是同竹樓那邊截然相反,袁漠打了招呼一走,馮正柏就找上了馮正松說了合作一事。不過鑒於馮楊氏的為人,馮正柏並未將繅車的事一併和盤托出,只是說打算先買一架繅車從小處做起。
饒是如此,馮楊氏也是立馬提了反對意見,她不願意做那等投入巨大一時半會兒看不到成效的笨事;也可以說,她已經被跌落雲端的落差感嚇得不敢再輕易付出全部的身家。
馮正松本來就屬於沒什麼魄力的人,加上意志也薄弱,剛剛被兄弟提起來的雄心壯志立馬就歇了下去,反過來勸馮正柏認命,「正柏,爹和娘都還屍骨未寒,難不成你想要我們踏他們的後塵?咱們的孩子還小,我們有個萬一,孩子們要怎麼過?」
他這一說,馮廖氏便低下頭去擦眼淚,氣得馮正柏就是一瞪眼:「大哥,你說的什麼傻話?就是因為爹和娘死得不甘心,我們更是要讓爹娘在九泉之下知道我們馮家不是那等容易被擊垮的。」
「算了吧,我怕到時候連這院子和現在的好日子都保不住?」馮楊氏乾脆冷著臉開始撤去飯桌上的碗筷,擺明了結束這個話題。
馮正柏被這兩口子一人一句給堵得心裡忒不是滋味,只得訕訕起身:「大哥,我怎麼覺得你還沒小妹看得明白。」
這話可惹著今兒一直心裡不痛快的馮楊氏了,啪的一聲重重將碗扣在桌上:「正柏,敢情你今晚上這臨時起意都是初晴起的ど蛾子?我問你,當初是誰死去活來就是要嫁給商潘安害得我們家和常家差點成仇人的?咱們家倉庫被火燒個精光,又是誰回娘家說婆家沒有絲線讓我們趕著織錦交差的?她倒是看得明白,看得明白怎麼沒在爹娘重病的時候回家看上一眼?現在倒好,落得被商家當破鞋就丟了出來,還帶個別人的拖油瓶!現在你想起聽她的了,小心最後也落個……」
「大嫂。」眼看著馮楊氏越說越惡毒,馮廖氏不由輕聲喊了一句,阻止了馮楊氏叫囂又默默抹了抹眼角。
馮正柏面沉如水,看了看自己妻子,又看了眼神情依舊忿忿的馮楊氏,再看向馮正松:「大哥,旁的我們暫且不說,你就說這生意你做還是不做?」
「這個……」馮正松抬眼正好對上媳婦殺人似的眼神,身子一哆嗦,擺了擺手:「算了吧,我打算去淺水灘那邊買上幾畝好田佃出去也能賺個嚼用,原本打算叫你一起去的,現下看來你是鐵了心要做生意也不強拉著你了。日後,你好自為之吧。」
「正柏,別怪大嫂醜話說在前頭。當初回了止馬壩分家的時候我們一家四十兩銀子你是知道的,現下我和你大哥買了田地手頭可就啥都沒有了,你大侄子的學費都指著下一茬蠶繭上蔟了出,以後可就真的各過各的小日子了。」馮楊氏生怕日後馮正柏銀錢不夠用了再來找她們拆借,連忙將路子也馮正柏斷絕。
馮正柏也硬氣,都說到這一步了還計較什麼臉面,也是被氣得夠嗆,乾脆指著五間正房直接分了家:「大嫂一直問那多出來的堂屋要怎麼分,不如今天就分個清楚。堂屋連同你們那邊兩間全都歸你們,明兒就找個泥瓦匠來把院壩中間砌堵牆,以後兩家子吃肉吃糠都毫不相干。」
見他說得決絕,馮正松還想緩和兩句,可惜馮楊氏一直吊著不分正屋不就為了多出來的那間大堂屋嗎?現下到了手,她巴不得和馮正柏一家分開,免得有時候想給孩子吃頓好的還要端到院壩裡去。當下也一拍桌子:「成!待會兒把堂屋樓上的木頭分下,院後的自留地乾脆也分清楚些。」
馮家院子裡鬧了這麼一出,第二天一早馮處暑就一字不漏地轉達到了馮初晴的面前。八歲的馮處暑正是對是非對錯敏感的年紀,說完見姑姑許久沒回應不禁有些困惑:「姑姑,你別怪我娘,她只是不知道姑姑你比我以前的先生還要聰明懂得多。」
馮初晴綻顏一笑,「姑姑以前不懂事做了許多錯事,所以你娘才會對姑姑有所不滿,這是很正常的。但姑姑現在已經知道錯了,在積極改正,希望處暑和弟弟妹妹們都別學姑姑都長成大人了才開始悔改。」
「嗯,姑姑,我知道了。姑姑,我娘說萬年鎮的私塾束脩不貴,下次趕萬年鎮就要送我去私塾唸書,我能不能只跟著姑姑學識字不去私塾啊?」馮處暑這孩子之前在益州城是專門找了先生上門啟蒙學了兩年多詩書的,說話行事倒是有幾分君子之風,比弟弟妹妹懂事多了,知道馮初晴的教學比私塾裡都要易學好懂,不由滿心的不捨。
馮初晴可是知道自己這兩把刷子給小朋友啟蒙培養培養反應力邏輯思維還能應付,更高深的東西就要這時代的私塾先生才能教導了,要是馮處暑這番話說給馮楊氏聽到指不定還能生出什麼事端來,念及此,連忙端出幼兒園暖心阿姨的架勢教導馮處暑道:「姑姑只會讀《三字經》和《百家姓》,私塾先生可是能教你考秀才做大官的。處暑想不想以後有出息做個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小孩子嘛都曾經有個夢,馮處暑的夢想就是做個清如水的好官,馮初晴利用這一點輕而易舉就將小孩子的思想給掰正了。這才讓孩子們在竹樓院子裡玩積木做遊戲,她則擺開架勢開始做那副雙面鯉魚繡。
既然是打算做座屏擺件,底布自然要選擇輕薄的軟緞。馮初晴選的軟緞並非純白色,而是帶著淡淡的湖水藍,顏色極淡,就像是湖藍色的煙霧在白絲緞上繚繞,單是錦緞紡織工藝都讓她不由叫一聲絕,這還只是一般錦緞織造廠出品,也難怪蜀錦會成為上貢貢品了。
摸到這樣得軟緞,心靈都會得到昇華,拿出事先用削得細細的炭筆在紙上繪製的初稿,馮初晴開始在軟緞上佈局構圖,用她自己特殊的繡線記號法來記錄鯉魚的首尾、水草的高低、以及水波紋的起伏;做到心眼手合一的最高境界。
她不知道,坐在繡架後微微低頭專心理線、繡花的她和平日精神氣十足的
孩子王完全像是兩個人,沉靜、優、溫婉如仙,讓袁漠癡癡的看著,癡癡的看著……,全然忘了時間,忘了身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