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二章 :德黑蘭—饕餮們的盛宴(一) 文 / 紅綠配

    位於遼闊的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幾乎保護這個古老帝國的所有海陸邊界,據說諾亞賴以延續人類展的方舟在那場毀滅性的大洪水之後就擱淺在那海拔56o4米的達馬萬德山上。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雖然逃脫了上帝的審判,但是諾亞的子孫們依舊無法終止彼此之間的殺戮。而就在位於達馬萬德山西南不過7o公里的地方,今天巴列維帝國的都德黑蘭便不過是13世紀蒙古大軍西征之時波斯人的避難所而已。

    歲月抹去了那些「上帝之鞭」留下的道道血痕,今天的德黑蘭早已成為了伊朗高原之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光華甚至令左右世界的巨頭們也不遠萬里的會聚於此。不過這一榮耀對於年輕的君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而言卻實在沒有什麼可炫耀的,因為來自蘇聯、英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三國元之所以屈尊降貴的來到這邊名義上仍在自己統治之下的國土並非是因為伊朗的立場對於這場幾乎席捲了整個世界的戰爭有多麼重要,而僅僅是由於處於大英帝國和沙俄古老勢力分界線上的德黑蘭對於誰來說都可以認定為是自己的主場。

    年僅22歲的禮薩.巴列維可以說是被蘇聯坦克的履帶和英國艦隊的炮口送上皇座的。在此之前,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帝國一直在他的父親—老牌軍事強人—禮薩沙赫.巴列維的統治之下。之所以說伊朗帝國古老,是因為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便已經盛極一時,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其影響力甚至直達愛琴海沿岸地區。但是與延續千年的輝煌相比,由禮薩沙赫一手創立的巴列維皇朝的歷史卻相對要短暫的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身為波斯帝國哥薩克騎兵軍團司令的禮薩沙赫才在英國人的支持下終結了腐朽沒落的愷加皇朝,正式黃袍加身。

    作為一名開國君王,禮薩沙赫表現可以說還算稱職。在統治伊朗的18年裡,他推行了一系列改善交通運輸、實行工業化的政策,並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他終究不過是一個英國政府扶植的傀儡。為了維持產地使用費對自己政府運作的支持,他始終無法剝奪英伊石油公司石油開特許權,更離不開英國承包公司在展公用事業方面的協助。

    為了改變這一困境,禮薩沙赫不得不爭取與英國在全世界競爭霸權的其他歐洲強國的支持。而禮薩沙赫先選擇的是蘇聯,儘管在列寧時代,仍處在內戰之中的蘇聯便曾支持過以庫切克汗為的伊朗**與禮薩沙赫逐鹿高原。但是畢竟到了斯大林時代,這個來自格魯吉亞神學院的獨裁者更關心如何迅的通過貿易恢復國力。

    不過好景不長,很快禮薩沙赫便現與由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德國建立同盟更符合伊朗的利益。於是從1936年開始對德貿易便迅凌駕於對蘇貿易之上。而1938年由於禮薩沙赫逮捕了7o名伊朗**的成員,並驅逐了18名蘇聯外交官,伊朗和莫斯科的關係更是一落千丈。此後由德國生產的工業產品源源不斷的輸入伊朗,而換回的不過是毛皮和棉花。

    在德國的支持之下,德黑蘭穩步推進著自身的工業化和武裝力量的現代化。而大批混雜在技術人員之中的第三帝國特工,也隨之湧入德黑蘭。幾乎在所有的重要工廠,特別是電站、煉鋼廠、紡織品貿易部門以及郵電部門,到處都可看到他們。就像他們的前輩、有著「波斯的勞倫斯」之稱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駐波斯領事瓦思穆斯所作的那樣,柏林迫切希望利用禮薩沙赫所推行的民族主義和排外政策在中東打入一個戰略楔子。

    伊朗倒向軸心國對於英國和蘇聯而言都將是一場災難。對於倫敦而言,一支以德國武器武裝起來、且充滿敵意的伊朗軍隊不僅將令「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殖民地體系的西部邊境永無寧日,更可怕的是英國將會失去在伊朗南部經營多年的石油生產基地。而對於莫斯科而言,阿巴丹的石油雖然同樣充滿著誘惑。但是如果伊朗站在了德國一方,那麼蘇維埃聯盟最為虛弱的腹腔—整個裡海沿岸便將暴露在第三帝國的兵鋒之下。

    其實在禮薩.巴列維看來,自己的父親未必是想真的把伊朗捆綁在軸心國的戰車之上。事實上禮薩沙赫對希特勒並無好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土耳其的德國人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態度有所耳聞,而身為一個在伊朗高原上一呼百諾的獨裁者,禮薩沙赫面對著一心想成為「萬王之王」的希特勒更不會自在。

    和其他處於殖民地邊緣的亞洲國家一樣,禮薩沙赫僅僅是希望利用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為自己的國家贏得更多的實惠而已。但是禮薩沙赫終究不是他所崇拜的「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除了沒有後者的「下一場大戰必須站在英國一邊」的遠見之外,禮薩沙赫也缺乏左右逢源的外交手腕。

    隨著歐洲大陸戰雲密佈,禮薩沙赫先是煽動國民的排外情緒,用示威遊行來向英國施壓,迫使英伊石油公司提升開採伊朗石油的產地使用費。同時又同時索回了19世紀被英國人奪走的巴林島。而對於蘇聯,除了堅決鎮壓受蘇聯操縱的伊朗**,禮薩沙赫倒是在194o年授意自己的政府與莫斯科簽定了新的商約,不過這更多的是為了能在英國皇家海軍對納粹德國實行全面封鎖之後,可以假道蘇聯的國土繼續獲得來自德國的工業產品而已。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希特勒沒有選擇在1941年向蘇聯動突然進攻的話。禮薩沙赫還可以延續他的王權夢,畢竟當時的伊朗雖然算不上強大,但陸軍也有12萬之眾,空軍擁有各型飛機也不下4oo多架。雖然無力與大英帝國正面抗衡。但是此刻正焦頭爛額的倫敦也無心在中東地區再燃戰火。但是隨著德國陸軍的戰車隆隆的向蘇聯的腹地挺進,對表面中立但實際上正逐漸倒向軸心國的德黑蘭實行「換馬」的方案便擺到了斯大林和丘吉爾的案前。

    對伊朗實行南北夾擊的公開理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英美通過伊朗國土直達裡海的援蘇物資通道,畢竟德國間諜能輕而易舉地摧毀縱貫伊朗鐵路。這條鐵路沿途經過眾多的隧道和橋樑,一座大橋或一條重要隧道的破壞,意味著這條鐵路至少癱瘓幾個月。但正式的顧慮卻是德國陸軍在「巴巴羅沙」行動之初所取得輝煌戰果,已經令德**隊通過高加索的群山,進入伊朗境內,攫取波斯灣的石油和煉油廠,切斷英國海軍和空軍最大的燃料供應來源,並進而進攻印度隨時可能成為現實。

    雖然同樣深陷大戰之中,但是憑藉著雄厚的國力,英、蘇聯手擊潰伊朗的國防力量卻並非難事。從兩**隊越過邊境到伊朗國民議會被迫宣佈禮薩沙赫國王遜位,前後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在一路向德黑蘭挺進的英國和蘇聯軍隊的身後,規模不大的伊朗空軍和海軍已經不復存在,其陸軍部隊也被打得潰不成軍。而在懷揣著一小包伊朗國土而流亡海外的父親身後,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不得不接過了由仇敵遞來的皇冠。

    之所以選擇維持巴列維的統治,其實無非只是一個道義的問題,英蘇兩國明確表示,他們的軍隊駐紮伊朗「絕不意味著軍事佔領」,同時保證尊重伊朗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但是這些口頭和紙面上的承諾終究只是一句空話。在蘇聯和英國所控制的區域之內,對伊朗的瓜分事實上已經在進行了。在伊朗南部英國人一方面肅清德國特工和親德酋長,一方面支持各部落的分裂活動,以對抗德黑蘭的中央政府。而蘇聯人則趕走了北方各省的伊朗總督,用自己的親信取而代之,將這些地方完全置於自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控制之下,同時莫斯科還支持由伊朗**展而來的「伊朗人民黨」在北部地區展勢力、擴大地盤。

    而禮薩.巴列維唯一可以期待的只能是1942年1月29日,伊朗與英國和蘇聯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條約明確保證在對德戰爭結束6個月之內英國和蘇聯的駐軍將全部撤出伊朗。而那一天似乎伴隨著庫爾斯克上空的驚雷已經不再是那麼的遙不可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