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120章 攻城 文 / 冷月寒殺

    無論南京城牆上的大臣們如何恐懼痛罵,無論李三才如何苦苦哀求,呂巖始終沒有改變進攻南京的打算。

    他帶著手下一干將領和侍衛來到了後世的紫金山腳下,這上邊埋葬著明太祖朱元璋。

    看到這裡,無論是李三才還是魏廣微都是感到雙腿直打顫。

    你打算攻打南京城就算了,難道你還打算攻打皇陵。

    要是太祖的皇陵被打了下來,那麼天都要塌了。

    於是李三才連忙問道:「秦王你可是打算攻打皇陵?」

    呂巖搖了搖頭,「太祖皇帝是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我怎麼會攻打他的陵墓。」

    李三才和魏廣微先是一怔,然後一臉古怪地看著呂巖,很難想像這種話竟然是從一位反賊的口中說出來。

    呂巖歎了口氣,在後世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自古以來江山得位之正,無人可以超過朱元璋,那是因為朱元璋將漢族從異族的手中解救了出來。

    雖然經過滿清的大量抹黑,將朱元璋進行種種醜化。

    但是這絕對掩蓋不了朱元璋對漢族立下的種種功績。

    如果可以的話,他倒是想上山給朱元璋上柱香,但是恐怕山上的那些守不會歡迎他。

    「你們難道不打算回到南京城去嗎?我可以讓我的士兵放你們進去。」

    呂巖微帶壞笑地對李三才和魏廣微說道。

    李三才和魏廣微臉色一紅,然後連忙搖了搖頭。

    呂巖的大軍很快就要發動對南京城的進攻,他們又如何願意回去南京城。

    萬一南京城被他打了下來,說不定他們還不會死在亂兵之中。

    於是李三才說道:「不,我們打算留在這裡勸說秦王你能夠和朝廷議和。」

    這個時候李三才也不說招撫了,這個時候再說招撫就是笑話了。

    呂巖懶得搭理他們。就任由他們跟著他。

    如果他們要是敢囉嗦的話,他是絕對不介意將他們趕回南京城的。

    在這期間,李三才還向提出了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無錫大牢裡關押著上百名東林黨師生。李三才希望他能夠放過這些師生。

    對此呂巖感到非常為難。

    自古以來,特別是在中國。人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

    自漢代一直到明清,人都是整個中國的統治階級,享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雖說明面上皇族是中國的統治者,但是事實上統治中國的一直是人集團。

    他們雖然做出了一些惡行,但是也同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古化。

    比如唐詩,宋詞,幾乎所有關於學方面的成就都是由這個團體來創造的。

    甚至連明末一些火器的改進那些士大夫也參與了進來,最典型的就是孫元化。

    對於中國的古化。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比如倭國就很崇拜唐朝化,也特別喜歡三國,三國遊戲被他們做得滿世界都是,可能連中國人都未必有日本人瞭解三國。

    而朝國也自稱繼承了明朝的化,對於明朝,從朝鮮的史書記載來看都是發自內心的崇拜,對明朝動輒以父母之邦稱謂,沒有絲毫的作偽。

    同時他們對現在的中國化充滿了鄙視,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化。

    因為很多人連四書五經都沒讀過,他們對於中國的古化不僅不瞭解。反而只會跟風一味的抹黑,覺得這是封建糟粕。

    這些人中很多只瞭解子曰和一些唐詩宋詞,甚至只瞭解一些四大名著。以為這些才是真正的中國化。

    卻不知道在正統士大夫的眼中,無論是詩詞還是小說,都只是小道而已。

    詩詞還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化的一部,有些還非常不錯,比如《正氣歌》,《滿江紅》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

    但是現在天祥和岳飛已經被開除了民族英雄的隊伍,因此只能讓外人鄙夷不已。

    被後人捧為聖典的四大名著在那些傳統的士大夫看來。根本就是連檯面都上不得的東西,最多只能算是消遣的讀物而已。

    有些甚至連讀物都算上。只能算是淫詞艷曲而已。

    將這些當成中國的古化,完全是對中國古化的侮辱。

    中國的古化的精華應該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菜根譚》,王陽明的心學,這些足以開宗立派的東西才真正算得上是優秀的中國古化。

    可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東西竟然被人刻意地遺忘,四大名著反而成了中國古化的象徵,真是可笑可悲可歎。

    至於為什麼中國的化會被理解成這個樣子,當然是事情的背後有著非常複雜的背景。

    而且由於人掌史書,很多史書都是由人記載,他們的某些著作會被後世當成研究當時的史料所用,因此人集團歷來也被統治者所忌。

    有些統治者總是喜歡阿諛奉承,容不得一句惡言,對於那些罵自己的人,甚至懷念舊朝的人

    動輒打殺。

    也有的統治者做了一些壞事,又不喜歡這些事這些事記於史書之上。

    於是對人進行抹黑、打壓,迫害,甚至是殺害,各種明面上的招數,擺不上檯面的陰招,幾乎是一招接一招。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恨不能徹底地消滅這個團體。

    完全可以說,人絕對是多災多難的一個群體。

    但是呂巖卻知道,在這個年代想要治國就得靠人這個團體。

    因為這是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不可能人人都識字。

    你如果想在這裡搞人民民*主專政,然後找一個不識字的農民或者工人來當縣太爺,那我要說的就是你根本就是個混球。

    連狀子都看不懂,你怎麼去斷案,還不是任由那些滑吏玩弄。

    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當時時代的特徵。不能像王莽那樣在漢朝的時候就搞解放奴隸,這樣只能讓後世的人笑話。

    所以呂巖並不打算過於得罪人這個集團,反而他仍然像是明朝那樣繼續重用人。

    但是他們在呂巖的大軍佔領無錫時不停地抹黑他的軍隊。這就讓呂巖感到無法容忍了。

    事實上呂巖認為那些軍隊做的沒錯,剛剛佔領一座城市時的確是穩定壓倒一切。

    任何膽敢在這個時候試圖攪風攪雨的人都應該被人以雷霆手段消滅掉。

    那些東林黨自以為在民眾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就可以隨便抹黑他的軍隊,這是呂巖絕對無法接受的。

    但是將他們殺了又有些處罰太重,因此呂巖乾脆決定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先將他們全部發配到台灣,然後再發配到南洋,斷了他們這輩子的仕途之路,想必能夠讓他們感到後悔終生。

    只要不將他們殺了,史書也不會怎麼寫他的不是。

    得知呂巖的決定後,李三才簡直感到如同五雷轟頂。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那些士子?

    他們可都是東林黨的忠實支持者。將來要入朝為官的。

    於是他接連向呂巖勸諫,認為他應該對讀書人寬大為懷,只有這樣才是一位仁君的風範。

    但是來自後世的呂巖哪裡會被這些小把戲給騙倒。

    寬大也有個限度,非常時期應行非常之事。

    現在正值馬上打天下之時,可不是講究法律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對那些心懷異心的人寬大,將來還不被他們騎到頭上拉屎拉尿。

    因此他斷然拒絕了李三才,並且將他趕了出去。

    告訴他再敢煩他,就別他不客氣。

    *****

    *****

    第二天,呂巖的士兵用完飯後就開始構建炮台。

    呂巖讓他們將炮台盡量建得高一點,先居高臨下幹掉南京城頭的火炮再說。

    沒辦法。咱欺負就是你的炮打不遠。

    數千人不停地勞作嚇壞了城頭上的明朝大臣們,看到這裡,他們當然知道呂巖想要幹什麼。

    但是此刻的他們又能幹什麼呢?率兵主動出擊?恐怕沒有一個人有這種膽量。

    於是只能看著外邊的炮台越建越高。最後超過了城頭。

    然後那些紅夷大炮不停地開火,將南京城頭的火炮一一敲掉。

    就連城頭的一些明軍也被炮彈給砸中,一時之間明軍紛紛視上城牆為畏途。

    到了此時,那些勳貴和重臣們都知道到了生死關頭。

    於是紛紛撒出了大筆的銀子獎勵給那些軍士,希望他們能夠奮勇做戰,守好南京城。

    得到了大筆的銀子後,那些軍士們果然是士氣大增。

    但是接下來呂巖又開始修建炮台了,這次的炮台距離南京城更近。

    距離南京城的城牆只有兩百步而已。

    在這種距離上,火炮的威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再加上這些火炮都是艦船中層和下層的口徑最大的重炮。每一炮都能對城牆造成巨大的傷害。

    而且為了攻下南京城,呂巖調來的火炮數量非常多。足足有四百門之多。

    看到南京城外那四百門火炮,那些勳貴和官員都是感覺頭皮發麻。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於是接下來猛烈的炮擊就開始了。400門火炮同時開炮的聲音絕對是驚天動地。

    大量的炮彈不停地砸在南京城的城牆上,砸得城牆上的磚石不停地掉落。

    看這這裡,那些軍士都是恐慌無比,本來剛剛高漲的士氣再次低落了下來。

    南京城中的勳貴和高官們也都是無比的絕望,他們知道這樣下去,南京城的城牆被轟塌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他們都只能不停地祈禱,希望朝廷趕緊派人前來救援他們。(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