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118章 議和 文 / 冷月寒殺

    鳳陽一戰的結果就像是瘟疫一樣傳了開來,明軍包括邊軍在內,一共六萬大軍在這次戰鬥中遭遇呂巖大軍的伏擊,然後灰飛煙滅。

    這個消息徹底地震撼了整個朝廷,震撼了整個大明。

    正如呂巖他們猜測的一樣,在鳳陽這個特殊的地方,大明輸掉了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爭,想讓人們不亂猜想都難。

    再加上一些人還瘋傳,現在朝廷已經抽調不出任何兵力前去平叛。

    這讓人們更加相信,大明真的到了生死關頭。

    也許只要呂巖輕輕一推,朝廷就會倒下去。

    如果說那些百姓只是猜測的話,朝中的重臣們更加知道現在的朝廷到底有多麼的淒慘。

    以前朝廷對於叛軍還有著一定的心理優勢,畢竟那些失敗的只是內地的軍隊,也許那些叛軍並不是精銳邊軍的對手。

    但是現在連邊軍都失敗了,朝臣們已經拿叛軍沒有任何辦法。

    再加上邊關已經發現女真人的大軍,山東和西南也有叛亂,朝堂中的大臣們都是恐慌到了極點。

    他們已經調不出任何兵力前去平叛了。

    如果呂巖揮軍北上,那麼將絕對是勢如破竹,他甚至有能力一直打到北京城下,然後和大明展開最後的決戰。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他現在竟然願意和大明聯手抗金。

    他一定是腦袋被驢踢了!

    不知道多少朝臣充滿惡意地想道。

    這花花江山就在眼前,他竟然就這麼放棄了。

    真是……不可救藥啊。

    天啟帝得到鳳陽兵敗的消息更是嚇得直接暈了過去,難道大明的江山將會斷送在他的手裡。

    幸運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呂巖竟然停手了。

    朱由校只能高呼這一定是祖宗保佑。

    於是他連忙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對於此事,朝中諸公都是一邊倒的支持議和。

    因為大明實在是派不出任何兵力了。

    如果不議和的話,那麼呂巖就會繼續佔領那些這力空虛的地方。

    女真人也可能會入關,這簡直就是要了大明的老命了。

    對於閹黨也是大力支持,魏忠賢敢保證,如果明軍再敗幾仗,朱由校脾氣再好,也會砍了他的腦袋祭旗。

    最重要的是呂巖派人讓魏廣微給他傳信,保證不會提出要他腦袋這種條件。

    這才是促使魏公公最後同意和談的理由。

    最近因為呂巖清君側這件事,他魏公公至少瘦了十幾斤。

    他已經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有睡過好覺了,而且經常夢到朱由校砍掉他的腦袋送給呂巖的情景。

    可憐的魏公公再也受不了這種日子了,這種日子還是越早結束越好。

    「只是和呂巖議合,我們到底應該給他什麼身份。藩王還是國主?」

    人老心不老,總想著更進一步的禮部尚書顧秉謙站出來說道。

    聽到這裡,很多朝臣又沉默了。

    這關係到朝廷的體面,如果封呂巖為總兵,那麼他肯定不會答應。

    畢竟他手握重兵,已經到了完全可以推翻朝廷的地步,再封他為總兵根本就是侮辱人。

    但是封他為藩王他會答應嗎?

    恐怕呂巖的想法更加可能是自立為王,甚至可能是自立為帝。

    「我大明的祖制是不割地,如果他自立為王,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和他進行議和的。」

    這時候有名大臣站出來說道。

    很多人都點了點頭,大明的祖制一向都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

    如果呂巖要自立為王,而朱由校答應了下來,那麼朱由校就是違反了祖制。

    「微臣以為將我們的難處說給他,想必他會理解的。」

    這個時候內閣首輔葉向高站出來說道。

    對於葉向高的話很多人都表示懷疑,呂巖會答應嗎?

    「另外我們可以下嫁一位公主給呂巖,以確保在我們的實力恢復之前,呂巖不會再次對我們用兵。」

    葉向高繼續說道。

    「和親?不!朕絕不答應!我大明立國兩百多年,從來都是不和親的!」

    朱由校幾乎是想也不想地斷然否認道。

    「咳……咳……」

    葉向高忍不住咳嗽了一聲,然後說道:「其實呂巖並不是外族,他是正統的漢人。只有嫁給了外族,那才叫和親。」

    聽到這裡,朱由校不由一陣啞然,說的也是啊。

    「現在呂巖的實力過於強大,如果能夠有個人在他身邊勸說他不要對朝廷興兵,那麼對於朝廷有著極大的好處。」

    葉向高向眾人解說起下嫁公主的好處。

    其實他是不想說這些事的,這些話一定會引起皇帝的

    不快。

    但是身為朝廷首輔,這些事情他不出來承擔責任,又有誰願意來承擔這種責任。

    所以葉向高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件事說清楚,哪怕朱由校不喜他也要說。

    朱由校也清楚葉向高的意思,不就是美人計嗎?

    如果那個公主能夠呂巖誕下幾個子嗣,然後讓他繼承王位。

    那麼將來大明即使被滅,那些朱家的子孫恐怕也不會受到大規模的屠殺。

    就像唐朝對於隋朝一樣。

    一想到這裡,朱由校就心動了。

    他覺得自己做了很多錯事,現在是時候彌補了。

    他自己的性命他可以不顧,但是那麼多朱家的子孫他卻不得不為他們考慮。

    「而且江南是真正的膏腴之地,即使將公主嫁過去,也不用擔心公主受苦。」

    葉向高繼續說道。

    「朕明白,這件事朕准了。」

    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繼續再說。

    他終於提前感受到了他弟弟崇禎的痛苦,這種命運不由人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朕同意議和,朕也同意下嫁公主,朕也同意聯合抗金。」

    說到這裡,朱由校一臉的痛苦,淚水止不住地從他的臉上流了下來。

    皇帝當到他的這個份上實在是一種恥辱。

    「臣等罪該萬死,無法為聖上解憂!」

    這個時候有個大臣痛哭流涕地磕起頭來。

    「臣等萬死……」

    「臣等萬死……」

    越來越多的大臣們也一起跪下來痛哭流涕起來。

    於是朝堂上出現了一副非常感人的君臣抱頭痛哭的場景。

    好不容易眾人才止住痛哭,商議了一些細節後才散朝。

    ****

    非常感謝反對的話和獨孤求書有進無退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