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84章 雜家一定要他死 文 / 冷月寒殺

    那個穿著火紅色鴛鴦戰襖的儒中年人苦笑一聲,然後說道:「沒想到我戚繼光的第一戰就是昔日的袍澤打,不過也好,也算是和過去做個告別吧。只是沒有想到,我們大明這麼快就要滅亡了,而且是亡於異族之手。與其讓百姓遭受異族屠戮,倒不如讓大人你得了江山,想必大人一定會善待百姓。」

    說到這裡,他是一陣唏噓。

    「那是當然,本王向你保證,一定會善待百姓。」

    呂巖微笑著說道。

    為了做通這個名將的思想工作,他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畢竟這是一名值得後人尊敬的名將,即使他有辦法強令他攻打明軍,但是他也不希望那麼做,他希望戚繼光能夠真心實意地幫他。

    眾位沒有猜錯,這個中年人就是有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戚家軍的締造者。

    戚家軍終究還是需要他來指揮,只有在他手裡,戚家軍才是一支真正百戰百勝的軍隊。

    而戚家軍自正式成軍以來未逢一敗,以4500餘人斬敵,是一支真正的百戰百勝的軍隊。

    於是他就耗費一千點戰功將其復活。

    很快就城門打開,然後一名名穿著火紅色鴛鴦戰襖的戚家軍源源不斷地湧了出來。

    看到這裡,張嘉策不由一臉的疑惑。

    敵人難道就這麼有信心,竟然膽敢和他進行野外決戰。

    但是隨著湧出的士兵得越來越多,他的臉就綠了,這哪是幾百名步軍,現在這數量至少上千了。

    而且看樣子,這還遠沒有到頭。

    他猜得沒錯,目前呂巖手裡有著二千五百名戚家軍與兩千名玄甲精騎。

    再加上那些水手和怯薛、鐵鷹銳士,總兵力約在5000名左右。

    城內的一個小院子裡,一個年青人透過門縫看著門外那源源不斷的士兵也是滿臉的蒼白。

    「公子,這可如何是好,這呂賊不知道從何處弄來了這許多士兵,恐怕張副將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啊,我們還要不要按照約定配和他們奪取城門。」

    一個平民裝扮的管家說道。

    「不用了,呂賊的手下一向精銳異常,這些官軍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就是奪了城門也沒用。」

    那名年青人搖了搖頭說道。

    看來他還得留著有用之身,以待朝廷大軍前來圍剿,這次應該是不行了。

    一想這裡,他就極為不甘,這呂賊到底是怎麼將如此之多的精兵弄進城的。

    他早已在城門附近安插了探子,沒有發現這些士兵進城啊。

    2500戚家軍和2000名玄甲精騎終於在城外擺開了陣勢,當真是兵勢雄壯,旌旗如林,令人望而生畏。

    看到這裡,張嘉策簡直就是氣急敗壞。

    這就是敵人兵力不足?這就是敵人實力空虛?

    如果這叫敵人兵力不足,那他叫什麼。

    恐怕敵人的騎兵一個衝鋒就能將他的大軍給衝垮。

    「把張家那個送信的給我帶過來。」

    張嘉策大怒道。

    很快就有一個嘴巴下邊長著黑痣的年青人就被帶了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敵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兵馬?你不是說只有不到800兵馬嗎?」

    張嘉策指著遠處那4500名士兵說道。

    「這個……這個小人不知,可能是敵人剛剛獲得的增援。」

    黑痣青年人也是傻眼了,敵人怎麼突然有了這麼多士兵。

    他出發的時候,敵人的確只有不滿800名士兵啊。

    「拉下去,膽敢謊報軍情,斬首。」

    張嘉策冷冷地說道。

    「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冤枉啊!」

    黑痣年青人連忙大喊道。

    但是張嘉策哪裡還聽得進他的話,周邊也是無人願意為他說情。

    很快這個黑痣年青人就被推出去砍掉了腦袋。

    雖然斬了這個信使的腦袋,但是張嘉策還是餘怒未消。

    他四處看了一眼,發現周圍的士兵個個都是士氣低落,有的雙腿都在顫動,這不由讓他歎了一口氣。

    這時候敵人城頭旌旗招展,那些玄甲精騎分成二隊,然後向明軍的左右兩翼移動。

    而那些步軍也開始向前移動,一門門的車載佛郎機和將軍炮緩緩地向明軍大陣開來。

    看到這裡,張嘉策連忙讓大軍擺出一個回字大陣。

    但是他的部下分屬不同的系統,這裡有水師官兵,有衛所士兵,急切之間,哪裡能夠配合完好。

    一時之間,那些官兵紛紛叫罵不休,大陣幾乎處處都是破綻。

    看得張嘉策心頭冰涼一片,完了!徹底地完了!

    事情的發展沒有出乎他的預料!

    那些玄甲精騎瞄準了幾處破綻,然後就開始衝陣。

    兩千名騎兵同時衝陣的景象絕對是氣勢驚人,足以撼天動地。

    這些從來沒有和大股騎兵做過戰的明軍都是嚇得雙腿顫抖,有些褲襠裡出現了黃色的液體都不自知。

    他們都知道必須躲開,如果不躲開的話就會被戰馬給撞死。

    一時之間,明軍的陣中人心浮動,很多人都是眼光閃爍,開始找起了退路。

    很快那些騎兵衝到了弓箭射程之內,一時之間大量的箭雨源源不斷的射入明軍的陣內。

    「啊!」

    「啊!」

    「……」

    明軍的陣內頓時響起了陣陣的慘叫聲,一些早已被嚇破了膽的明軍立刻拋下了手中的武器開始逃跑。

    張嘉策見勢不妙,早已帶著他的親兵開始了逃跑。

    只要這些親兵還在,他就有東山再起的本錢,就算是朝廷真的要處分也不敢太重。

    一些逃跑的士兵看到張嘉策的旗幟向後移動,也紛紛大聲喊道:「張大人逃跑了!張大人逃跑了!」

    聽到主將開始逃跑,那些剩下勉強支撐的士兵也沒有了任何士氣,紛紛開始逃跑。

    看到敵人開始逃跑,那些騎兵更加開心。

    接下來就是騎兵衝陣,正確地說現在已經根本沒有什麼陣勢了,他們只需要銜尾追殺就行了。

    騎兵一旦開始衝鋒就很難停下來,他們能做的就是衝鋒再衝鋒,殺光眼前的敵人再停下來。

    面對2000名騎兵的衝鋒,這些明軍幾乎沒有任何阻擋之力。

    接下來就是一面倒的屠殺,那些騎兵衝到明軍後邊,然後利用馬匹的衝勢用馬槊將他們刺死,一些受傷倒地的明軍則被後邊的馬匹給活活踏死。

    僅僅不到半刻鐘後,明軍的兵陣就再也看不到了,所餘的就是一地的屍體。

    騎兵的衝鋒實在是太猛,呂巖就是想收手也來不及。

    將那些步兵全部幹掉後,這些騎兵就開始對逃跑的張嘉策進行了追殺。

    看到這裡,呂巖不由歎了口氣。

    難怪古人一直這麼重視騎兵,騎兵的威力的確驚人。

    而中國就算是到了二戰時期,仍然有著騎兵的編制。

    「玄甲精騎果然不愧是天下強兵。」

    戚繼光歎了口氣說道。

    這一戰戚家軍未開一槍就大獲全勝,實在是勝得太過容易。

    賈詡卻微微一笑,正確的說不是玄甲精騎太強,而是這支明軍太弱才對。

    福建的明軍從來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騎兵做戰,再加上承平已久,而且剋扣糧餉,士氣一向不高,面對如狼似虎的玄甲精騎不可能是對手。

    這一戰呂巖殲敵3500餘,繳獲無數。

    一些明軍的確打算跪地投降,但是騎兵大規模衝鋒之下,哪裡顧得了這些投降的明軍。

    如果閃避這些投降的明軍,萬一撞到了旁邊的騎兵怎麼辦?

    於是騎兵過處,到處都是明軍的屍體。

    對此呂巖也是無可奈何。

    沒過多久,那些抵達月港的艦隊也派人前來聯繫,已經攻佔月港,並且消滅了明軍留守的艦船。

    呂巖立刻命令士兵們帶著火藥和彈丸前去月港為這支艦隊提供補給,這支艦隊因為連續做戰,各種物資都快要見底了。

    同時下令戚繼光率領2000名戚家軍和2000名玄甲精騎以及大批的物資補給北上,和李靖匯合後,繼續向福建北路進攻。

    必要的時候,可以攻進浙江境內。

    佔領一座沿海的縣城,然後以這座縣城為中心,消滅浙江的明軍。

    呂巖一向認為應當將戰略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他相信朝廷是一定會調集大軍前來圍剿的。

    與其等待朝廷集齊重兵前來圍剿,不如主動出擊,在敵人集結完成之前消滅敵人。

    大明由於地域廣大,即使是八百里加急,將消息從福建傳到京師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即使朝廷決定會剿了,再將命令傳達下去。

    那些明軍籌集糧餉,然後準備出征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他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來消滅大量的明軍。

    至於他的任務則是進攻那些堅城,進攻堅城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些都是急不來的。

    好在他有紅夷大炮,想必攻下這些城池並不難。

    *****

    *****

    北京紫禁城,魏忠賢看著手裡的一份消息氣得混身發抖。

    「雜家一定要他死!雜家發誓一定要他死!!!」

    魏忠賢將手中的書撕得粉碎吼道。

    竟然敢說雜家是權閹,而且要讓皇帝殺了雜家。

    簡直是是可忍,敦不可忍。

    前段時間呂巖入寇的消息終於傳到了京師。

    一支遼東精銳由於欠餉竟

    然下海做了海賊可是轟動了整個朝堂,說起來簡直就是打朝廷的臉啊。

    朝廷專門對此進事行了討論,雖然那些東林黨,楚黨,浙黨等意見經常不同,但是在這件事上意見卻出奇地一致,那就是應該以招撫為止。

    原因就是遼東大敗,大明在遼東幾乎已無盡寸之地,而朝廷簡直到了自土木堡之變以來最危急的情況。

    面對這種女真人隨時可能派遣大軍入關,北京朝不保夕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招撫。

    畢竟女真人萬一打到了北京城下,對他們誰都沒處。

    現在大明的武將死得已經夠多了,能保一個是一個。

    與其花費錢糧前去會剿,倒不如招撫得好。

    到底是一個打過勝仗的武將,招撫了直接送到遼東和女真人拚命多好。

    不管是戰死還是打了勝仗,朝廷總之不會虧本。

    就連他魏忠賢也是難得同意了此事。

    但是沒想到招撫的命令還沒有發出去,事情就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呂巖竟然膽敢起兵勤王清君側,而且自封秦王,要他魏忠賢的腦袋。

    這還如何了得!

    一想到這裡,魏忠賢就感覺再也做不住了。

    那些東林黨一向自詡正人君子,不屑和他這個權閹來往。

    雖然他們不一定同意放過呂巖,但是利用此事對他大肆攻訐是免不了的。

    魏忠賢覺得這件事處理不好,自已在朝堂的勢力一定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說不定還會惹得聖上不快。

    不過呂巖犯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不該惹到客氏。

    天啟帝對客氏有多麼寵信只有他最清楚,那簡直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他魏忠賢和客氏比起來,那簡直就是拍馬都比不上。

    只要他找到了客氏,然後和她一齊向皇上哭訴,他相信皇上一定會勃然大怒,然後下令調集大軍會剿呂巖的。

    ***

    非常感謝輝月之靈和英如風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