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46章 軍功為王 文 / 冷月寒殺

    眾人不由面面相覷,這個是不是太誇張了。

    「大人,這個有點小題大作了吧。只是為了一點糧食就要去佔領台灣。」

    蒙括說道。

    「不!這個一點也不誇張!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糧食產地,一旦大明掐斷我們的糧食來源,我們只能屈服於大明。」

    呂巖搖了搖頭說道。

    他沒有忘記後世袁崇煥是怎麼對付毛龍的,不就是掐斷他的糧食供給嗎?

    皮島雖大,但是本身並不產糧。

    沒有了糧食,你兵再強有什麼用。

    除非你短期內能佔領一個國家,比如攻佔朝鮮,從朝鮮奪取大量的糧食。

    呂巖也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但是這和呂巖的戰略並不相符。

    至少朝鮮表面上對大明是恭順的,攻打朝鮮出師無名。

    但是只要控制了東南亞的貿易,那麼呂巖將會獲得源源不斷的銀子。

    上輩子鄭芝龍一年能獲得多少銀子,國內資料都是語焉不詳,國外資料卻是記載得非常詳細。

    鄭芝龍每艘船抽3000兩銀子的保護費,也就是說一年大約有1000萬兩的收入。

    大明一年的白銀稅收是多少?也不過是400萬到500萬而已。

    什麼叫富可敵國?這才叫真正的富可敵國。

    只要控制了東南亞的航運,別說幾千士兵,就是幾萬士兵,幾十萬他也養得起。

    「佔領台灣只是我的第一步,它是我們殖民東南亞的一個前哨站。擁有一定的實力後,我會南下解決呂宋的西班牙人,佔領整個呂宋。然後視情況解決占城、爪哇或者澳門,當我們解決這些後,我就會東征倭國,徹底地解決倭國這個後患。」

    說到這裡,呂巖的表情相當的凶狠。

    無論是呂宋的西班牙人還是爪哇的荷蘭人,都對華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既然來到了這裡,當然得狠狠地報復他們了。

    還有倭國雖小,但是這個國家奉行以鄰為壑的政策,志在征服中國和朝鮮。給後世給中國和朝鮮造成了數千萬人民的傷亡。

    如果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倭國,呂巖絕對不介意對它下些狠手。

    「大人你打算放棄你的這個職位嗎?」

    薛仁貴問道。

    「沒錯,武將不能輕離駐地,守備雖好,但是卻讓我不能自由行動。想要攻下呂宋,必須我親自出馬才行。這裡有你們在就夠了,我將來會需要你們運送各種物資繞過明朝的海禁。除此之外我可能還會需要你們運送些難民充實台灣和東南亞。」

    呂巖說道。

    這些人留駐東江鎮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以上述之外,他們還可以代為採購涉及火藥、鉛丸、鋼鐵等軍事物資,代銷一些搶來的贓物,以及代刷戰功等等。

    他們是他和明朝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鈕帶。

    霸王他們點頭表示明白。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改革軍功制度。」

    聽到這裡,眾人不由豎起了耳朵。

    一個國家的軍功制度往往關係著一個國家的強弱,就像是秦國,非常重視軍功,這也鑄就了秦國的強大。

    而呂巖一直希望打造一個類似秦國那樣的軍功制度,沒有那樣嚴苛,但是完全可以將軍人的求戰**釋放出來。

    未來的三個世紀是最重要的三個世紀,這個世界上的列強們滿世界地屠殺當地的土著,然後強x當地的婦女,佔領當地的土地。

    正是因為這三個世紀,才確定了白人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

    因為他們在這三個世紀裡不僅將自己的化傳遍了世界上的每個角落,而且將自己的後裔傳遍了世界各地。

    最典型的比如美洲和澳洲,這些本來是黃種人的居住的地方,但是被白人殺光那裡的土著之後,成了他們的地盤。

    正是因為白人散佈於世界各地,他們的國家佔據著世界的絕大多數,因此白人的化才代表著世界的主流化。

    後世的東方明星一直苦於無法融入世界主流化,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本事,不如西方人。只是因為他接受的化是東方化,無法融入西方的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想要融入世界主流化,這就意味著必須全面放棄自己本國的化,而向西方的化投降。

    這在一些底蘊深厚的大國來看是不可取的,這意味著他們面對西方白人將永遠低下一頭。

    當然一些小國比如某棒子國卻沒有這些顧慮。

    他們本來奉行的就是小國平衡之道,東方強了就跟隨東方,西方強了就跟隨西方,這本來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因此在呂巖看來,想讓中國的化成為世界的主流化是一件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

    那就是讓中國人取代那些白人,讓他們佔領世界各地就行,那樣中國的化自然而然成了世界的主流化。

    「以後我們還是以首級計功,軍功不僅可以換來土地,而且可以換來爵位。」

    呂巖說道。

    />「一名女真人首級計10點戰功,可在台灣換地10畝,或者在呂宋、爪哇、占城等換地30畝。斬殺紅毛番人和倭寇也可計入戰功,一人計10點戰功。漢軍計一點,漢人海盜也計一點。」

    呂巖繼續說道,他一向非常討厭窩裡鬥,因此將漢人的戰功設計得非常低,不鼓勵進行內鬥。

    「戰功除了分地之外,也可用於封爵。目前我只是訂了公、侯、伯、子、男一共五等,每等三級,也就是一共15級爵位。當然,這些是建國以後的事情了,我要說的是現在的戰功都是有用的,就算是朝廷不給大家獎勵,我也會為大家將獎勵給補上。」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多少戰功可以封爵,爵位的待遇是什麼,這些都有待大家一起商討。」

    呂巖終於將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強度,當年商殃改革,造就了秦國的強大。

    隋唐的府兵制,也使得隋唐的軍隊稱雄一世。

    明宋的尊抑武,也導致了明宋軍隊的衰弱。

    所以呂巖希望建立起一個制度,一個即使沒有這些強兵,也能夠讓軍隊自動強大起來的制度,好為將來和白人爭奪世界做準備。

    眾人先是對呂巖拋出這麼多內容有些不適應,但是一說起封爵很多人都是很感興趣。

    特別是蒙括,他建議應該在男爵下邊再加幾個低級爵位,比如說斬殺一級即可封爵,因為他們秦國就是這樣做的。

    呂巖聽了之後,立刻同意了下來,於是又在男爵下邊加了兩級公士和上造。

    只需獲得10點軍功即可獲封最低級的爵位公士,獲得50點軍功既可獲封上造。

    只是呂巖又規定,如果獲封爵位,那麼戰功就清零,也就不能獲得田地了。

    也就是說,一點戰功要麼用於封爵,要麼獲得田地,不可兩者賺得。

    除此之外,爵位也分終身和世襲兩種。

    終身死後爵位不傳子孫,世襲爵位極難獲得,而且傳子孫後會降一級,如果子孫不再立功會一直降到平民為止。

    還有無戰功不得封爵等等。

    最後一直討論了幾個時辰才將這些事情的框架大致地定了下來。

    有了蒙括等人的建議,呂巖相信,一個以軍功為王的,充滿了擴張**的漢人帝國會再次在他手中被締造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