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找回已被嚇壞、一直躲在遠處小心張望的桂百枝,又拉起了還在一旁洩憤的老周,唐衛軒等人繼續出發。
遠遠看去,三個「倭兵」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儒生和半大小子,倒是非常的怪異。好在孫世祿的身上穿的也不是正式的明軍號衣,看上去和朝鮮士族也倒十分相似。
就這樣,又左拐右拐了一陣,再轉過前面的街角,就是長慶門前了。
唐衛軒吩咐幾人先躲在自己身後,然後悄悄地從街角邊慢慢探出半個腦袋。剛看到長慶門的城門,唐衛軒的心裡就涼了一半,原來這長慶門的守衛兵士雖然不多,但是城門早已閉合。
同時,眼前還有一件讓他更沒有想到的事情。
那就是這長慶門的守衛軍士,居然都是一身朝鮮軍士的裝扮,這讓唐衛軒不禁目瞪口呆!
等到唐衛軒回過頭來,帶著一臉的詫異,身後的眾人見此雖不知到底長慶門情況如何,但也都心裡明白突圍出去恐怕絕非易事了。
程本舉實在沉不住氣,也探過身來,慢慢地露出半個腦袋,要親眼看看這長慶門到底怎麼了。
「天殺的朝鮮人!」程本舉剛縮回街角,就開始低聲咒罵:「朝廷裡的風傳果然不假,這些朝鮮人壓根兒就是和倭寇合起伙來在平壤挖好了坑,等著我們來踩的!」說著,把惡狠狠的眼神瞪向了身邊唯一的一個朝鮮人——全身微微發抖的桂百枝。
真的是這樣嗎?唐衛軒的心裡這時也泛起了嘀咕。
仔細回想一下,上個月初,平壤還未失守的時候,遼東的鎮撫使林大人就曾親自來平壤查看過倭國入寇的情況。其實,也正是由於這位鎮撫使林大人,作為大明唯一一個親赴朝鮮、且親眼見過局勢的高級官員,他所上奏給朝廷的奏折,才讓本來還在激烈爭論是否要派兵朝鮮的朝中諸大臣,最終倒向了派兵援朝的決策。
就算番邦朝鮮暗通倭國,居心叵測,林大人總不會也一起裡通賣國吧。何況,從義州城出發之前,朝鮮諸位王公大臣們的狼狽不堪與那些朝鮮百姓、難民們的艱辛苦澀,唐衛軒至今仍是歷歷在目。要說那都是為了誘我大明軍隊深入敵境而演的一出假戲,也未免演得太過了些……
縱使在之前唐衛軒對此也曾有過懷疑的念頭,尤其是在百花樓中聽老周說起也有朝鮮軍士混於倭兵中襲擊明軍的時候,但是,在經歷過桂月香奉送佈防圖和捨命掩護三人之後,這種想法就逐漸煙消雲散了。
或者說,在自己的內心中,根本就不願意接受桂月香自始至終會欺騙自己的想法吧。
嗯,沒錯,還是仔細看看再說吧。
唐衛軒一邊暗自想著,一邊再次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去,又細心觀察了一下守衛長慶門的軍士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人的確不是倭寇假扮的,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守衛軍士們手握兵刃的姿勢和無精打采的神態,與自己一路上所遇到的倭兵相比,實在是大相逕庭,差距懸殊。
外在的服飾可以裝扮,但一個人、一支軍隊的氣質和細節卻是假冒不來的。
那麼,這些人大概應該是戰敗後投降倭國的朝鮮士兵吧。
想到這裡,唐衛軒好像突然明白了之前桂月香在告知長慶門防備鬆懈時那欲言又止的神態,想必,她也是羞於啟齒這些叛國投敵的朝鮮同胞吧。
唉,想到桂月香臨別時那楚楚動人的樣子,唐衛軒心中又禁不住一陣感慨,也不知自己日後還能否有機會,可以再一睹這異邦奇女子的芳容了。
看著唐衛軒杵在街角,一臉的悵惘,其餘幾人自然不知他心裡正念叨著桂月香,只當他是在歎息敵人防守嚴密,難以突圍。
聽程本舉說守門的是朝鮮軍士,老周雖然驚訝,但回想到自己之前的所見,很快就恢復成一臉見怪不怪的表情。
孫世祿倒是覺得難以置信,禁不住也擠上前,探出半個腦袋,看了一眼長慶門的情況。
「真的是朝鮮人?!」孫世祿也是大吃一驚。
「有了,我有辦法讓咱們出去了!」突然想到什麼的孫世祿敏捷地回過身子來,一臉興奮的表情。
大家的目光嘩啦一下子都聚到孫世祿的身上。
孫世祿向著三人道:「三位將軍,你們就繼續假扮倭寇。而我這身打扮,也可以直接扮作朝鮮人。然後我們就直接走上去,對守軍說是三位將軍奉命要出城,下令這些朝鮮守軍打開城門。這不比我們強行衝殺要好得多嗎?」
這倒是個好辦法,唐衛軒點了點頭,的確,這城門如今早已關閉,幾個人如果想像之前那樣用武力強攻的話,
即便那些朝鮮軍士真的不堪一擊,但畢竟城門上還有手持弓箭的敵人在居高臨下,可以任意瞄準三人。更不要提三人還得帶上幾乎手無寸鐵的孫世祿,以及柔弱嬌小的桂百枝了。嗯,看來也只有這個辦法值得一試了。
「可是咱們不懂朝鮮話啊,」程本舉憂心忡忡道,「他們怎麼聽得懂咱們的命令?」
「這個,程將軍倒是不必擔心,碰巧在下就懂朝鮮話,」孫世祿笑著回答道,「所以此番才隨軍前來。」
三人聽了不禁大喜。正待依此計而行時,老周突然又多補充問了一句,「孫通譯,你是否也懂倭語?這些朝鮮軍既投降聽命於倭軍,用倭語下令應該效果更好。」
對啊,唐衛軒和程本舉也覺得老周此話有理。但是孫世祿卻滿臉無奈的一攤雙手,「別說我了,咱們整個大明懂倭語的也沒有幾個。」
好吧,事已至此,也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唐衛軒三人匆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倭軍甲冑,把兵器也都插回鞘內收好。
孫世祿乾脆棄了兵器,反正真打起來,自己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就這樣,做好了最後的準備,一行人深吸一口氣,稍稍平復一下胸中劇烈的心跳,就鼓起勇氣,硬著頭皮,走出了街角。
當先是唐衛軒三人盡量大模大樣學著倭寇行走的姿勢和步伐,後面是一身儒生服飾、兩手空空的孫世祿,拉著桂百枝的小手。
五個人就這樣,一步步邁向了即將決定命運的長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