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秦嶺秘事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神工張春碧 文 / 秦嶺少俠

    雖然大內失竊一案早已結案,但元惠宗卻找不回失竊的無字玉璽大印,他非常惆悵。

    提起這無字玉璽大印,還有一段傳奇和與一個絕美、技術高超的玉器世家小姐有關。

    在山巒疊嶂、雲霧重重、景色絕美的秦嶺北麓山腳下,世代居住著一戶玉器世家。這戶人家宅院廣闊,雕樑畫棟,佈置致精美。據這戶人家家譜記載:世代姓張,從南宋年間祖上開始學習、製作玉器。因這個名叫玉飛瀑的秦嶺寶地出產上等玉石,祖上就定居在這裡開始以玉器製作為生,間或也種些農作物和蔬菜。在元惠宗時期,玉器製作手藝已傳承二百多年,是名震天下的玉器世家,天下人尊稱他們為神工張家。

    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關中大旱,瘟疫爆發,地處秦嶺北麓山腳下的玉飛瀑村也無法倖免。雖然水不缺,但瘟疫突然降臨。這個大村近千人被瘟疫奪取生命。神工張家也受到影響,僕人和親族近百人醫治無效離開人世。眼看流民遍地,玉器生意無法維持,莊主張天笑只好留下年近八十的老父母、大哥和還未成年的三個子女,駕著一輛馬車,拉上雕刻玉器的工具,和妻子林音前往大都謀生。

    張家祖傳家業殷實,是當地大戶。所以張天笑把絕大多數糧食和金銀留給在家的人,他和妻子只帶少許盤纏一路向大都奔去。

    路漫漫,其修遠兮。張天笑和妻子林音一路給大戶人家雕刻玉器賺些生活費,一路歷盡坎坷,與至正六年冬終於到達大都。令他們吃驚的是,雖然一路上流民成群結隊,村鎮破落,但大都一派繁華,熱鬧景象。他們很快在大都找到了生路。在大都,一等人蒙古人是上層貴族,他們富有,喜歡各類玉器。但他們不屑於學習玉器鑒別、設計、雕刻和製作技術,認為那是第四等人南人幹的下賤活。而整個大都會玉器加工製作技術的人很少。聽說張天笑會玉器鑒別、設計、製作技術,達官貴人紛紛請他們去府上幹活。很快,張天笑豐富的玉器鑒別知識,精絕的玉器設計和製作技術征服了蒙古人,他們給張天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益。

    憑著巨大的勞務收益和與官員富戶們的良好關係,至正八年初,張天笑和妻子林音在大都麗正門內購買兩間門面成立琢玉坊玉器工坊。在店面開業當天,朝廷許多大官前來祝賀捧場,就連大內總管樸不花也派人送匾來。

    琢玉坊玉器工坊開業後,生意火爆,不但平民百姓、達官貴人經常來光顧、購買或要求幫助加工玉器,就連宮裡的娘娘、太監也經常派人來購買玉器、掛件、擺件等。

    雖然張天笑和妻子是外來人,但大都城內人都知道他關係網大,再加上有宮裡和高官的支持,無人敢欺負他和欺詐他。張天笑和妻子手藝精絕,價錢公道,講究誠信,深受顧客推崇。

    生意穩定後,張天笑雇了兩輛馬車回家接父母和子女。父母年紀大了,堅決不同意到大都來。張天笑只好把老家的一切交給大哥掌管,帶著三名子女和十名族人回到大都。

    生意越來越好,張天笑的應酬也越來越多,眼看許多加工活被積壓,張天笑很著急。但玉器設計、加工專業性很強,一般人根本無法干。張家又有祖訓,玉器技藝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張天笑的妻子林音只能幹些簡單的活,幫不了大忙。這次帶來的十名族人,只有兩名侄子被傳授過加工技藝,但學習時間短,技術不過關,其他族人不是至親無法傳授技藝,只能幹些體力活。

    張天笑是很注重商譽的人,他白天、晚上加班加點幹,也忙不過來,身體也由於長期勞累,一天不如一天。三個子女中,長女張春碧年方十五歲,二子張春雨年方十三歲,三子張春路年方八歲,都一時無法指望。

    父親的勞累和心病被女兒張春碧看在眼裡。張春碧心靈手巧,過目不忘。刺繡、編織等一看就會。雖然父親從沒有給自己教關於玉器的任何技藝。但張春碧多問、多思、多看。經常在父親設計和製作玉器時觀看,時間長了,居然學到不少技藝。

    張春碧找到父親要求學習玉器相關技藝,為父親分憂。張天笑為難了,教給女兒技藝吧,違反了家規;不教吧,生意無法繼續,有損祖上神工張家的聲譽。張春碧對父親說:「國家**都在不停改變,不妥當的家規也應與時俱進。女兒也是張家傳人,憑什麼不能學習玉器技藝?況且這只是一門謀生的技術而已。」林音也對丈夫說:「把技術教給女兒,還是一家人,說不定女兒還能發揚光大這門技藝呢。」張天笑思考了幾天,決定突破祖宗家訓,把玉器技藝全部傳授給女兒。因為張天笑看到只有女兒是學習這門手藝的合格人材;兩個兒子不喜歡這門手藝,也不認真學;兩個侄兒天生愚鈍,學習提高非常慢。

    元至正八年中秋節,張天笑擺設香案,告慰祖宗,正式收女兒張春碧為徒,傳授他祖宗傳下來的玉器鑒別、設計、製作、雕刻、清洗等技藝。

    本身張春碧就掌握了許多玉器方面的專業技藝,加上父親的親傳、手把手教,進步飛快。

    沒有讓父親失望,一年後,張春碧製作出來的各種玉器掛件、擺件、飾品等幾乎與父親做的別無二致。她還獨自開發出玉器山水畫、人物畫,玉器茶具,玉床,玉枕等產品。

    但張天笑不願讓外界人知道琢玉坊玉器工坊裡的產品是女人製作的,怕天下人笑話。他在店面接下活後,拿回家讓女兒在內宅製作。張春碧知道父親的顧慮,也從不在外顯耀自己的技藝。

    神工張家製作的玉器內部都刻有神張二字,非常隱蔽,顧客一般很難看到。只有在遇到假冒產品和顧客疑問時,張家才找出自己的特有標誌,顧客往往會大吃一驚。在玉器內部雕刻很小的神張兩字,當時天下沒有第二人能模仿出來。所以外人想冒充神工張家很難。張春碧為了把自己製作的東西與父親的區別開來,特意在玉器內部神張兩字旁又雕刻一名仙女。神張兩字和仙女圖加起來面積也只有米粒大小,難

    度可想而知。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進入至正十年初夏。張春碧已到花季年齡十七歲,出落的婷婷玉立、美麗漂亮。身高近五尺多,皮膚光滑白皙,身材豐滿迷人。那兩個高挺的圓胸一看使人心跳加速,渾圓、飽滿的臀部更顯身材的曼妙,一頭烏黑的長髮顯得青春靚麗等。

    這一天,天氣較熱,元惠宗喬裝打扮成商人在大都城裡閒逛。兩名太監也化妝成夥計跟隨在左右。十幾名大內侍衛化妝成老百姓,不遠不近地保護著。不知不覺間,元惠宗來到琢玉坊玉器工坊門口,一眼看進去,元惠宗深深被吸引住了。元惠宗邁著官步走進去,看著貨架上的各式玉器製作精品,拿起認真觀察,被震憾了。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普通顧客都讚美琢玉坊玉器工坊裡的玉器件製作精美絕倫,而元惠宗看到的是設計和雕刻技法的獨一無二。元惠宗精通建築設計、圖紙繪製、木器加工製作,技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朝臣們經常讚美,元惠宗也認為自己的技術天下第一。但今天,他徹底佩服了。他雖然不懂玉器製作,但技術有相通的地方:就是頭腦設計的智慧和手法的巧奪天工。

    元惠宗不覺讚美道:「技法一流,思路開闊,精絕大氣。妙哉,妙哉。」

    店老闆張天笑正在店裡研究一方玉石,看如何下手雕刻,能做成什麼東西最妙。聽了元惠宗的讚美後,急忙迎上前來招呼說:「客官過獎了,請坐下喝茶說話。」元惠宗也不客氣,坐下問道:「店家,這些東西都是你們製作的嗎?」張天笑命夥計給元惠宗上茶,答道:「我家世代製作玉器,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設計、製作的。」元惠宗最敬佩手藝高的匠人。馬上站起,施禮道:「店家真不簡單,敢問尊姓大名。」張天笑遞過一杯茶給元惠宗,一邊招呼讓喝茶,一邊說:「我姓張,客官如何稱呼?」元惠宗喝了口茶說:「好茶。我姓魯,人稱魯工。」張天笑說:「魯工想必也是專業人士,必有高見。」元惠宗說:「製作技藝貴在立意、設計、技法、手工、銜接、組合等,從你家的東西看,樣樣俱精。我也酷愛技法,不過是些木工活而已,與你家相差甚遠。」張天笑笑道:「客官所言句句是理,你過謙了。」元惠宗從衣袖內拿出一副雙峰寶塔圖紙,交給張天笑說:「張店家可否製作如此物件?」張天笑細細看圖紙,發現圖紙繪製精準,數據確切,笑道:「如有好玉材,自然能做。」

    元惠宗起身拿出兩個金元寶放在茶桌上說:「這權當是定金,明天我派人送玉材過來,三月後我親來取貨。若滿意,製作費用你隨便收。」元惠宗又叫跟隨進來的兩個太監把身上帶的錢都拿出來,他拿起一把玉壺說:「店家,這些錢買你這把玉壺成嗎?」張天笑拿起兩錠銀子說:「這些就夠了,其餘請拿走。」元惠宗轉身走出店門告辭說:「其餘的就當茶錢。店家不要客氣。我們日後會多有討擾的。」張天笑送元惠宗,元惠宗不讓送,高興地離開了。

    街上驕陽似火,走到鐘樓附近,元惠宗又渴又餓,想買路邊的蜂蜜涼糕吃,但摸兜裡沒有錢了。兩個隨從太監也已身無分。正在尷尬時,大內總管樸不花裝扮成的生意人快步跑過來付賬,大家才開懷吃蜂蜜涼糕。

    元惠宗走後,張天笑非常高興,今天接了個大生意,就早早購買了一些水果、糕點回家去了。

    第二天,元惠宗安排幾名太監把一塊巨大的青玉送到琢玉坊玉器工坊。張天笑急忙命人把這塊玉石運回家,請女兒出來研究。張春碧認真看過圖紙,又圍著青玉丈量好,說出了自己的設計和雕刻思路,張天笑非常贊同。一家人就忙著著手製作。

    張天笑命兩個侄子和兩個兒子給張春碧打下手,日夜加工忙碌。

    張春碧知道這筆大生意一定要讓顧客滿意,就分外用心,不敢耽擱。

    整整近三個月時間,按照客戶提供的圖紙一座巧奪天工的雙峰寶塔雕刻成功了。寶塔形象逼真,三重飛簷玲瓏別緻,就連磚瓦、花飾、木紋、內部傢俱等都雕刻的惟妙惟肖。整件雕刻沒有任何失誤和瑕疵。看著眼前世間罕有的玉器件雙峰寶塔,張天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裡感歎到:我雕刻了這半輩子,還是第一次感歎。女兒真是天才,能有如此技法,不愧為父違背家訓傳授她技藝。我們神工張家後繼有人了。

    張天笑小心翼翼的和侄子們把雙峰寶塔送到店裡,放置好。店門一開,許多顧客紛紛駐足寶塔前讚美感歎。

    中午時分,元惠宗帶領一幫隨從還是商人打扮來到琢玉坊玉器工坊,當看到自己定做的雙峰寶塔後,元惠宗非常激動高興。他命隨從侍衛小心搬走寶塔,他命隨從太監給張店家黃金一百倆、夜明珠一顆做為獎勵。並讚道:「真是神工張家啊,果然名不虛傳。」

    回宮後,元惠宗命太監們把青玉雙峰寶塔放在養心殿,可以時時看到。並親筆手寫詔書:御賜神工張家,天下第一玉器坊。

    當太監們來到琢玉坊玉器工坊宣讀詔書時,張天笑才知道定做雙峰寶塔的是當今皇上。當張春碧看到父親拿回的皇帝詔書後,也感到意外。

    從此後,琢玉坊玉器工坊名揚天下,店內懸掛的元惠宗手書「御賜神工張家,天下第一玉器坊。」無人能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