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歷史第一混亂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洲軍 文 / 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

    對於咱們燕王殿下,齊都的百姓感覺是這樣的,燕王殿下到哪裡不尋常的事兒就到哪裡,要是哪天沒有不尋常的事兒發生了,那是沒有了燕王殿下。

    總之因為這望廬山圖的事情,皇帝和王公大臣一個個都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周世忠,這其中最來氣的就要屬郭志昌了,知道這望廬山圖被郭照拿去當聘禮後,郭志昌直接下了一道聖旨宣郭照進宮,至於傳聞中那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具體內容是什麼就沒人知道了。

    大齊歷十二月十五,此時天氣還是很寒冷,此時通往齊都的官道上,出現了如同黑壓壓的一片人影。

    拉進視線,那黑壓壓的一片的人群,每個人身上都穿著黑色的鎧甲,這人群不是別人赫然是奉旨進京的遼洲軍,雖然從遠方看去是黑壓壓的一片,但等真的拉進視線,所有人都會對這軍隊的嚴謹感到震驚。

    走在最前方的是騎兵,可能是為了配黑色的鎧甲,這些騎兵坐下的馬匹也是黑色的寶馬,這些買馬匹雖然不能說沒有一絲雜毛,但是配上穿著黑色鎧甲的士兵還是給人一種莫名的威壓。至於為什麼遼洲軍能湊齊這近三百匹黑色的寶馬,還要得益於原來的遼洲匪身上,身為土匪沒有好馬可是不行,要不軍隊來了可跑不了,現在郭照收復了遼洲匪,這些人有的搖身一變遼洲軍,這馬匹自然也就成為騎兵的戰馬。讓人驚異的是雖然是一人一騎但是這人與馬好像就給人別一種連在一起的感覺。

    等到身穿重甲的重騎兵過後,過來的則是輕騎兵,與重騎兵不同,這些輕騎兵則是身穿白甲,馬匹上也沒有鎧甲來防護,這些騎兵背上背著弓箭,腰間背著利劍和手持長槍,沒有人會懷疑這白色軍的速度與破壞力。

    而在輕重騎兵過後,剩下的則分別是弓箭手,弩車,刀盾兵,大戟士,重步兵,輕步兵等眾多兵種分別四百人的數量共為三千人,浩浩蕩蕩的進入京城。

    而率領著虎狼之師的正是被項羽收復的孫觀,這傢伙自從投降後,一邊兒是感激項羽的恩情,另一邊兒又佩服郭照對治下的治理,自從他們這些土匪加入遼洲的建設後,不但管飯還有錢拿,總之是沒有人再餓死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孫觀對郭照的感激之情那真是不知道怎麼說了,可是孫觀這老傢伙從小就是泥腿子出生,當初起義後來當土匪,基本干的都是打仗的事情,叫他幫忙處理政務他不會,就只會練兵了。

    這傢伙雖然不會啥,但是虛心討教的功夫還是有的,在項羽和高順離開遼洲前這傢伙就拎著好酒好菜去了學習練兵之法了,等到這傢伙笑呵呵的回到軍營,本來以為要輕鬆一陣的遼洲士兵沒有一個有好臉色。由此遼洲軍中的第三練兵狂魔就出現了,跟高順和項羽不同,那兩個傢伙好歹有點兒化,孫觀這傢伙不同,你要是練不好上去就是一頓加罰,你跟他說他也聽不懂,誰叫他沒化。

    前一陣待在遼洲正日復一日嚴謹練兵的孫觀一收到來自齊都的聖旨和郭照親筆的書信,那樂的是兩眼放光啊,娘的孫觀活這麼大了還沒進過齊都呢,更何況還是奉旨進齊都這麼有面子的事情。

    所以孫觀直接把這個好消息通知了全軍的將士,告訴他還有半個月咱們軍隊就要奉旨進京演戲,這演戲的成功也關乎著燕王殿下的面子,要是不成功那咱們燕王殿下就輸了賭約,從此跟皇位拜拜了。

    這消息一出,全軍的將士無不是神色憤慨,一個個都吵著要去齊都,可是遼洲軍的人也不少,單單是高順練出的剿匪軍和項羽留下的鐵血老兵就不止三千這個數,還有一些自認為自己已經很不錯的黑風山土匪。

    這進齊都的是一傳開,進京演戲的事兒誰都想,在加上這裡面又關乎這燕王殿下的賭約。要知道在遼洲人民看來咱們燕王殿下那可是天神下凡,下來救苦救難的,給了我們糧食給了我們衣服,那是我們遼洲千千萬萬人們的大恩人。

    現在燕王殿下跟朝中有一個不長眼的大臣下了賭約,而且是咱們的強項,那咱們絕對不能弱了氣場啊,燕王殿下要是輸了賭約沒面子,那就是咱們沒面子,家中的父母妻兒也會看不起自己,一時間那遼洲軍中所有人都是神色激動,一個個都叫嚷著要報名,必須到齊都。

    要說軍中這麼高的熱情孫觀是挺激動不過也犯了難,通過整編剿匪軍,鐵血老兵和遼洲匪軍,在加上軍隊裁兵增加勞動力,遼洲軍卻依舊還有五萬人,而且這五萬人還都不是吃素的,每一個的年紀都在二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老兵。

    要是遼洲軍有著多年輕力壯的老兵傳出去一定會嚇壞不少人,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遼洲雖然以前匪患嚴重,那也就證明著土匪多啊,這些土匪沒打過仗的幾乎是沒有,這就給遼洲提供了這麼多年輕力壯的老兵了。

    最後出於無奈孫觀還是決定按實力說話,進京演戲的軍隊共劃分為八個兵種,重騎兵,輕騎兵,刀盾兵,大戟士,重步兵,輕步兵,弓箭手。這其中除了輕步兵陣營為六百人,其他各為四百人。

    從內氣離體一層一層的往下篩選,看著手下遞過來的保鏢,孫觀這才發現原來遼洲軍的軍士實力竟然已經達到了這種高度,駐紮在遼洲軍隊中的內氣離體當然只有孫觀一人,而練氣化罡大大小小加起來竟然也有二三十人,這其中有九個當然是高一到高九他們。而最讓孫觀吃驚的是內氣初生的竟然也有五百人。

    遼洲軍的這個實力可是嚇壞了孫觀,要是將這些人抽出來建立一個陣營,那天下精銳的名頭可就真的要易主了,雖然內氣初生不需要太多天賦,但是那也是實打實的內氣,這五百人拉出去的戰鬥力真不是開玩笑的。

    孫觀不知道這五百人有一大伴兒都要歸功於他們遼洲匪軍,自從招安後這些土匪吃飽穿暖後,以前一直瀕臨突破邊緣的傢伙都齊齊突破了。

    最後沒辦法孫觀將實力定在了

    三流高手的層面上,這樣還湊出了三千人,穿上行囊這三千人就浩浩蕩蕩的進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