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征服好萊塢

正文 第429章 最佳女配角 文 / 鳳兮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瑪麗·斯圖亞特》,橫掃英國電影學院獎,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以及男主角。

    奧斯卡前哨戰的最後一戰落下帷幕。

    在前哨戰的金球獎當中,法雷利電影公司出品的人物傳記電影《伊爾瑪·格雷澤》笑到了最後,導演托馬斯·安德森拿下金球獎最佳導演,影片《伊爾瑪·格雷澤》斬獲劇情類最佳影片。

    電影《伊爾瑪·格雷澤》的強勢延續到了之後的廣播影評人協會獎上,雖然電影《伊爾瑪·格雷澤》的主演,英國女星凱拉·奈特莉,在最佳女主角的競爭當中,惜敗給了《溫柔知我心》當中的桑德拉·布洛克。但是,電影《伊爾瑪·伊爾瑪》收穫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在這一站仍然是最大的贏家。

    然而到了各大工會獎獎項揭曉的時刻,戰局急轉而下,電影《伊爾瑪·格雷澤》僅僅在美國編劇工會獎上面,斬獲了最佳電影原創劇本的獎項。

    美國導演工會獎的爭奪當中,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的導演,英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擊敗了保羅·托馬斯·安德森,詹姆斯·卡梅隆,斯派克·李,山姆·曼德斯等人,收穫了最佳導演的獎盃。

    製片人工會獎則把備受關注的最佳電影獎項,授予了韋恩斯坦國際影業的溫情大戲《溫柔知我心》。

    在最受觀眾期待的演員工會獎上,電影《第四中學》則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環球影業出品,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執導,黑人影星摩根·弗裡曼和黑人女星維奧拉·戴維斯領銜主演的催淚電影《第四中學》,在演員工會獎上,包攬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在最佳男配角的獎項爭奪當中,《溫柔知我心》裡面的布蘭登·羅斯,擊敗了《伊爾瑪·格雷澤》當中的傑克·吉倫哈爾,把獎盃收入囊中。

    最佳女配角的獎項則毫無懸念,屬於英國女星蕾切爾·薇姿。她在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當中,出演了瑪麗女王的宿敵,英國著名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回首所有的奧斯卡前哨戰,華納兄弟電影《瑪麗·斯圖亞特》,法雷利影片《伊爾瑪·格雷澤》,環球影業出品的《第四中學》均有在奧斯卡上斬獲大獎的機會。

    雖然在頒獎季後半期的各大工會獎上,法雷利電影公司的衝擊奧斯卡作品《伊爾瑪·格雷澤》忽然掉鏈子,陷入崩盤的狀態。但是,陳天陽即使拉攏哈維·韋恩斯坦的前僱員,委內瑞拉美女諾拉參與最後的奧斯卡攻勢。

    諾拉聰明地利用了《伊爾瑪·格雷澤》備受猶太團體關注的這一優勢,成功說服猶太傳媒大亨,薩默·雷石東為這部電影宣傳造勢。之後就連魯伯特·默多克都發動他遍佈全美的媒體為《伊爾瑪·格雷澤》造勢。

    猶太人在美國傳媒界幾乎占統治地位,這麼一來,其他競爭對手在宣傳上完敗給了《伊爾瑪·格雷澤》。

    熟悉奧斯卡套路的諾拉認為,經過媒體的地毯式的宣傳,電影《伊爾瑪·格雷澤》在奧斯卡評委們的心中佔據了一定的位置。

    「這樣至少可以拉到百分之十六的評委的選票。」

    當然到底會鹿死誰手,由於今年的前哨戰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只能期待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了。

    由於今年的優秀電影作品扎堆,在奧斯卡前哨戰當中,各大影片也戰得難分難解,因此人們有理由相信,這會是奧斯卡金像獎上,收視率較高的一屆奧斯卡了。

    2月29日,奧斯卡金像獎如期在杜比劇院拉開大幕。

    今年的主持人是著名的黑人女星,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的常青樹,烏比·哥德堡,烏比曾經多次主持奧斯卡金像獎。

    由於反映種族題材的電影《第四中學》,一直都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熱門電影,選擇黑人主持人,讓人不禁懷疑,這是暗示電影《第四中學》會在奧斯卡上全勝而歸。

    奧斯卡金像獎一上來就頒發了最佳女配角的獎盃,因為這一獎項在整個頒獎季幾乎都被英國女星蕾切爾·薇姿獲得,因此這次蕾切爾·薇姿獲獎可以說是幾無懸念。

    最佳女配角的競爭在蕾切爾·薇姿,娜塔莉·波特曼,卡梅隆·迪亞茲,格溫妮絲·帕特洛和阿曼達·塞弗裡德五位好萊塢女星當中展開,最終,在頒獎季當中所向披靡的蕾切爾·薇姿毫無意外地獲獎。

    英國女星蕾切爾·薇姿,曾經依靠電影《不朽的園丁》,斬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獎盃,這一次她再次依靠電影《瑪麗·斯圖亞特》,收穫了最佳女配角的獎盃。

    蕾切爾·薇姿的老公就是現任的007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

    在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當中,蕾切爾·薇姿的角色是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在歷史上,瑪麗·斯圖亞特女王正是死在了這位表姑的屠刀之下,伊麗莎白女王擔心瑪麗·斯圖亞特會危害其統治,將瑪麗送上斷頭台。

    伊麗莎白女王與瑪麗·斯圖亞特截然相反,瑪麗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而伊麗莎白則是新教徒,歷來厭惡羅馬教廷利用天主教干涉英倫內政;伊麗莎白一生守身如玉,是童貞女王,而瑪麗·斯圖亞特則放蕩不羈,和多個男人有染;伊麗莎白女王行事果決,心狠手辣,不拘小節,而瑪麗女王則女子情懷,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劇。

    她們雖然是親戚,但是一個是英國女王,一個是蘇格蘭女王,注定了她們是仇敵。

    雖然伊麗莎白女王不費吹灰之力做掉了瑪麗女王,然而她死後,由於終身未嫁,沒有子嗣,她苦

    心經營的都鐸王朝就此畫上了句號;瑪麗和達恩利勳爵的兒子,詹姆士一世因為血統原因,登上了英國的王位。

    詹姆士一世有理由痛恨伊麗莎白女王,她把母親瑪麗的墳墓,遷徙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和伊麗莎白女王做鄰居,兩個人的墳墓僅僅間隔九米的距離

    在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當中,伊麗莎白一世自然是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個角色的扮演者,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其實最早鍾情於澳大利亞影星凱特·布蘭切特。

    誰是好萊塢電影歷史上伊麗莎白一世最好的扮演者呢?答案極有可能就是凱特·布蘭切特,她分別在1999年和2008年,出演了電影《伊麗莎白》和《伊麗莎白:黃金年代》,兩次依靠伊麗莎白一世拿到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有鑒於凱特·布蘭切特表演伊麗莎白一世可謂是經驗豐富,雷德利·斯科特第一時間就邀請了凱特·布蘭切特,但是凱特·布蘭切特婉拒了雷德利·斯科特的邀請。

    凱特·布蘭切特在回復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子郵件當中,寫道:「尊敬的雷德利·斯科特先生,我非常期待和你的合作,然而,我演伊麗莎白一世女王這個角色,已經很多年了,也到了一定的瓶頸期,我不想再一次坐上皇位,戴上王冠。」

    凱特·布蘭切特轉而向雷德利·斯科特推薦了英國女星蕾切爾·薇姿,就這樣,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當中英國女王人選最終出爐。

    如果最終凱特·布蘭切特點頭同意加盟電影《瑪麗·斯圖亞特》劇組,那麼這部電影將完全成為澳大利亞人的天下,想想看妮可·基德曼+凱特·布蘭切特的組合……

    因此有娛樂媒體分析認為,凱特·布蘭奇特和妮可·基德曼同為出身澳大利亞的奧斯卡影后得主,凱特·布蘭切特不甘心在電影當中為妮可·基德曼出任配角,因此果斷拒絕了雷德利·斯科特的邀請。

    這麼分析也不無道理,就蕾切爾·薇姿出演的伊麗莎白一世在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的戲份來看,的確少得可憐,只有不到十八分鐘的戲份。

    而妮可·基德曼則從女王的十五歲一直演到走進墳墓,表演層次跨越了法國王妃,蘇格蘭女王和落魄囚徒等多個人生階段。

    同為影后,妮可·基德曼在一部電影裡面過足了戲癮,凱特·布蘭切特卻充當綠葉,還是演反派,那麼凱特·布蘭切特尊貴的「女王之心」,自然是會有牴觸情緒的了。

    凱特·布蘭切特的辭演和力薦,成就了蕾切爾·薇姿的第二座奧斯卡小金人。

    蕾切爾·薇姿在獲獎感言裡說道:「謝謝奧斯卡組委會。我要感謝電影《瑪麗·斯圖亞特》的出品方華納兄弟,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他是一位偉大的導演,我非常享受和斯科特先生的合作。

    「我要感謝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亞歷克斯·沃特森,尼古拉斯·霍爾特尤其是妮可·基德曼在電影中的精彩演出,你們的表演幫助我站在領獎台上。

    「感謝我的丈夫丹尼爾·克雷格,感謝女王,最後,我要感謝一位非常特殊的朋友,就是凱特·布蘭切特。很多朋友都知道,凱特·布蘭切特是著名的伊麗莎白一世的螢幕代言人,這個角色就是她的推薦的我,所以說,朋友總是可以幫到你,這句話太對了。謝謝你,凱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