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攝政王,屬下慌恐

《攝政王,屬下慌恐》序言 第九十八章 朝堂為郡主指婚 文 / 錦影

    何清君輕笑,將那支玉簪珍珠下面的機關設置,詳細形容給他聽,劉伯皺眉,正巧瞧見那夥計拿著金創藥和白布進來。

    劉伯忙道:「老奴不懂機關精巧,簪內有機關,那得靠平春。平春,過來。」

    那個叫平春的將手裡的金創藥和白布放在桌上,走到劉伯身邊,劉伯拉著他對何清君道:「他是我兒子平春,平春,見過何姑娘。」

    劉平春立即給何清君見禮:「何姑娘。」

    何清君愣住,劉伯竟讓他兒子在店裡當打雜夥計?她忙起身還禮:「原來是劉伯的兒子,適才是我失禮了。」她這才正經打量了一下劉平春,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倒是挺俊秀的,就是皮膚微黑了點。

    劉伯讓兒子坐下,叫何清君將那支玉簪裡的機關情形重新說了一遍,然後問道:「你能做出一樣的嗎?」

    劉平春拿起那支未鑲珠的玉簪端詳了片刻,點了點頭,「若要做得一模一樣,得費些時間,天亮前做不成。」

    何清君有點著急,站起來來回踱了幾步道:「劉兄弟,不必一模一樣,只要外形一樣,內裡機關,隨便弄弄就行,關鍵是那顆珍珠要鑲得跟那支真的一樣。」頓了一頓,焦急問道:「這樣需要多久。」

    劉平春想了想,道:「最快也得一個多時辰。」

    何清君咬牙道:「好,我在此等你,請你務必趕緊,我等這支簪救人!」

    劉平春點頭,拿著玉簪往後院去了。

    劉伯則拿起金創藥,道:「你的傷口還在流血,讓老奴為你包紮一下。」何清君輕笑道:「劉伯,不礙事,我自己弄就行,江湖中人沒那麼嬌貴。」

    劉伯瞪眼,道:「姑娘,你現在是與六王爺結髮錦袋的人,豈有不嬌貴之理?千萬莫作賤了自己,我老頭子一大把年紀,足夠當你爹了,你不用害羞。」

    何清君捂臉淚奔了,結髮錦袋這事,有必要時刻提醒她麼?再說,傷在左小臂,又不是傷在要緊部分,她牙根就沒想到害羞!劉伯幹嘛非得提醒她害羞?是不是她太不拘小節了?

    劉伯佯裝作惱,催她:「快點,江湖中人,不是不拘小節嗎?莫要再扭捏害羞。」

    何清君默默無語將袖子挽起,心下狂淚,誰扭捏害羞了?是誰非提醒她該拘一拘小節的?

    劉伯仔細為她清理了一下傷口,塗上金創藥,然後小心為她包紮上白布條,打好結後,無比惋惜地望著她的傷發了會呆,長歎一聲:「一個女子家家的學什麼武,身上留下傷疤……真是難為了六王爺……」咱們六王爺的性福喲!

    何清君聞言,只覺一群烏鴉從頭頂「嘎嘎」飛過,劉伯,你要不要這般齷齪?她身上有傷疤礙了令狐薄什麼事!想看光潔絲滑的身體,翠怡軒裡多的是!她惡劣地暗哼著。

    劉伯的目光不時地瞟瞟她的傷口,跟著就是一陣惋惜歎氣,終於在他第十一次看完傷口歎氣時,何清君也跟著長長歎了一口氣道:「劉伯啊,晚輩十五歲起跟著師父闖蕩江湖,至今快六年了,我身上受過的傷啊,我數數,差點危及性命的大傷有兩處,其他大大小小的傷總有十來處吧,這渾身的傷疤呀……」她學著劉伯感歎著。「當年我掉下懸崖,大腿被一根樹枝橫穿而過,對穿的傷疤呀,極為醜陋呢……

    劉伯登時目登口呆,還曾掉下過懸崖?他就說一個女子學什麼武闖什麼江湖?受恁大的苦,卻沒有一個好前程!

    十幾處傷疤?那怎麼行,他得趕緊飛鴿傳書跟其他人聯繫上,四處查探一下藥王老人的下落……」劉伯,你要去哪裡?「

    劉伯頭也不回地道:」去讓那幫老東西給你找消疤美肌的藥膏!「

    何清君瞬間風化!消疤美肌……劉伯,你到底多有關心你家王爺的婚後生活?

    整個內堂,就只剩下何清君一個人和一盞燈,連懷茶水都沒有……劉伯這待客之道,實在不怎麼樣。

    她自己對著油燈,等啊等啊,終於等得眼皮打架,周公親切邀約。」……何姑娘,何姑娘,玉簪做好了。「

    耳邊有人輕喚,她睜開惺忪的睡眼,定了定神,」哦「了一聲,正巧聽到外頭的敲更聲,已是三更天了,道:」做好了?辛苦劉兄弟了。「掩唇打個哈欠,接過那支玉簪,鑲上珍珠的玉簪與那支真的看不出任何差別,她旋轉著那顆珍珠,果然也聽到」喀「地一聲輕響,將簪花朝上扳開,簪柄也是中空的。

    何清君頓時清醒起來,」好精湛的手藝,只是聽我說說,便做得一模一樣,劉兄弟的手藝當真稱得上是巧奪天工。「

    劉平春不好意思地笑著,搔搔額頭,道:」何姑娘過獎了,因為姑娘要得急,所以這機關只能設計出那個效果,未必能與原來那支一樣。「

    何清君嘖嘖稱讚,」劉兄弟未見過那支玉簪,單憑我這個外行人的講述,就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做出一樣的效果來,實在是厲害之極。「

    劉平春眼裡閃著自豪的光芒,欣然接受她的稱讚。四下看了看:」我爹呢?「」你爹?「何清君一臉無奈,」你爹去找藥膏去了?「」找什麼藥膏?「劉平春不解。

    何清君訕笑,」今夜辛苦劉兄弟了……一會兒你見到劉伯,跟他說一聲,我先去辦事了,未來得及跟他告別……「」好。「劉平春提著燈籠送她出去,」姑娘小心。「

    何清君」嗯「地答了一聲,提氣飛縱,返回四王府。

    瑜王府裡,已經恢復平靜,大門外的侍衛屍體已經盡數抬走,連地上的血跡似乎都被新土掩蓋了。她翻進瑜王府,在高牆房頂上飛快縱躍,府內到處一片沉寂,但是巡邏的隊伍明顯多了,可見王府侍衛已經加強戒備了。

    摸進余紫英的那處院子,看到余紫英房裡依舊亮著燈,從窗上瞧見一個在屋內不停徘徊的影子,看身形,應是余紫英,想來她正在煩惱,如何跟四王爺解釋玉簪丟失一事。

    何清君隱在暗處,四下察看了一番,才悄悄敲了敲窗戶。房內傳來余紫英警惕的聲音低呼道:」誰?「」是我。「何清君壓低聲音道。

    余紫英忙打開窗戶,」你怎麼回來了!王府正四處警備呢。「何清君未回答,直接把玉簪塞進她手裡,」快把這個送回密室,剛做好,那支被蒙面人搶走了。王爺若問起刺客的事,你就說那刺客逼問玉簪的事,然後我出現了,和刺客在外面打起來,其餘的什麼都說不知道。「」把你供出來,是不是太危險了?「余紫英皺眉,表示不贊同。」瑜王府的侍衛長應該已經認出我來了,你若隱瞞,反而容易讓人起疑。「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天晉太子國宴那天跟四王爺進宮的侍從就是這位侍衛長,當時他在華天門旁的休息處核對登記時與她打過招面,應該認識她。」可是……「

    未待余紫英說完,何清君聽到一陣急促腳步聲朝這個院子疾步而來,她悄聲道:」有人來了,你趕緊去尋機將玉簪還回去,記住,你什麼都不知道。「說完,她倏地飛身上房,躲到房脊後身。

    她剛隱好身,便見一群人簇擁著四個人進院。

    其中一人率先衝到余紫英的門口敲門:」阿英,開門。「是四王爺令狐瑜的聲音。

    其餘三人和眾侍衛在離房門不遠處站定。

    余紫英緩緩打開房門,表情潸然欲泣,似乎想偎進他懷裡尋求慰藉,卻看見不遠處的幾位王爺,強自鎮定了一下,」……王爺。「

    說著一行清淚順頰滑下。

    平時跋扈的四王爺語氣竟然十分溫柔,將她摟進懷裡輕拍安撫:」阿英沒事就好。「

    何清君趴在屋頂上,不由得對令狐瑜生了幾分好感,這人雖然害得余紫英家破人亡,對她倒是真心真意的寵愛。藉著旁邊大樹投下的陰影擋住月光,微微抬頭,望了望披著一身月光的令狐薄。

    目光又轉向三王爺令狐靖,到現在為止,他也不過只娶了一位妻子,似乎也無意再娶……這皇家竟然在這一代都變得癡情起來了?」四哥。「熟悉的清潤如泉的聲音響起,」既然英側妃無事,便問問是怎麼回事,也好讓咱們放心回府,難道四哥打算讓我們幾位兄弟在這看著你們夫妻卿卿我我?三哥,六弟,你們說是不是?「

    邊說邊打趣的笑著。

    令狐靖也跟著哈哈大笑,令狐薄微微一笑,跟著點頭,」四哥跟側妃感情真好,羨煞我們這些作兄弟的。「

    余紫英紅著臉掙開令狐瑜,分別朝三位王爺矮身福了福。」阿英,說說是怎麼回事?本王在宮裡得到消息,魂都嚇飛了,也顧不得什麼聯姻不聯姻了,馬上就往府裡趕。「

    余紫英一副心有餘悸的表情,低下頭想了想,才抬頭道:」妾身去王爺書房收拾書案時,一個蒙面男人闖了進來,拿劍逼問妾身什麼玉簪,妾身哪知道什麼玉簪……「

    聽她提及玉簪,令狐瑜跟令狐簫均是面上一變。令狐瑜只道余紫英因三哥和六弟均在,才沒說出是密室裡的那支玉簪,還頗為讚許地朝她點點頭。

    令狐簫看了看狐瑜,暗忖,蒙面男人?」英側妃只看到一個蒙面男人?府裡侍衛傳到宮中的消息是,有兩位刺客,一男一女。「

    余紫英雙目似乎有些茫然,」一男一女?那女子不是刺客啊,那女子像是攝政王身邊的何護衛,是她救了我。「

    三位王爺一齊轉向令狐薄。

    令狐瑜疑惑地問道:」何護衛救了你?「

    余紫英點頭。

    令狐簫反而凝視令狐薄,問道:」六弟,何護衛怎地不在皇宮,反而跑到四哥府上來救人?「

    何清君趴在屋頂,咒罵令狐簫奸詐,只有他故意揪著旁人未曾注意的細節質問。

    令狐瑜頓時反應過來,跟著問道:」老六,你的何護衛不是在皇宮麼,怎麼跑到我府上來?「

    令狐薄睨一眼令狐簫,淡笑坦言:」這個,詳情小弟也不太清楚,只知,她最近在找一支玉簪……數月前,她弄丟了雪瑩郡主的一支玉簪,一直心有不甘,無事的時候,便跟我告假,說要查探玉簪下落,想來是循著什麼線索找到四哥府上了吧。「

    令狐瑜立時語窒,半晌說不上話來。

    何清君在屋頂聽到令狐薄的一番話,差點想起身鼓掌,令狐簫想趁機抓住她的小尾巴,卻被他三言兩語將矛頭轉向四王府。

    令狐簫溫笑著瞧他,」何護衛與那刺客都在找一支玉簪?那玉簪有那麼重要嗎?「他這一悉話倒引起了令狐靖的注意。」老六,南雪瑩丟了支什麼玉簪?裡面藏有什麼重要東西嗎?「

    令狐薄微笑搖頭,」小弟未曾見過那支玉簪,裡面是否藏有什麼重要東西,小弟完全不知曉。倒是四哥那日曾帶人一同圍攻何護衛,不知是否曾見過那支簪?「

    令狐瑜急得臉紅脖子粗,叫道:」老六你什麼意思,難道在說本王趁亂盜走了玉簪不成?「說著目光不由自由的瞟向令狐簫。

    這下連令狐靖都看出他的心虛,便道:」四弟,你當真沒見過麼?「

    令狐瑜怒道:」沒見過就是沒見過!你們來我府上,就是為了落井下石嗎?那麼就都請回吧!「

    令狐簫溫和地笑著,安撫道:」四哥何必動怒,咱們兄弟只是怕府上出事,過來瞧瞧才安心,無人說你拿了那支玉簪,六弟也只是問問你見過玉簪沒有,並無別的意思,是吧,六弟?「

    令狐薄笑而不語。

    令狐簫又道:」是不是何護衛到瑜王府救了英側妃,何護衛為何會出現在四王府,明日見到何護衛,必會見分曉。「

    話音甫落,瑜王府的侍衛長走出人群,向各位王爺團團一揖,道:」各位王爺,小的曾在宮裡見過何護衛,可證明,今日來府裡的一男一女,女的確實是何護衛,小的們追上他們時,他兩人正在牆頂打得不可開交,後來何護衛扔了個什麼物什,被那個蒙面刺客搶走,才得以脫身。「

    令狐瑜面色極為不解:」真是何護衛救的阿英?她有這般好心?「

    余紫英不滿地頓足,嗔道:」王爺難道以為妾身會看錯人?絕不會的,那日在宮裡見了何護衛,我們還說過一會兒話呢,宮裡就一位女護衛,妾身怎麼會認錯呢?「

    令狐簫斜目睨她,似笑非笑:」英側妃不要轉移話題,四哥不是怕你看錯人,而是怕你妄做好人。「

    余紫英面上染了幾分薄怒,直直盯著令狐簫,道:」五王爺平日裡溫文爾雅,斯文有禮,今日為何總是擅自揣度他人之心,唯恐天下不亂?當時那刺客在書房逼問妾身玉簪下落時,若無何護衛相救,妾身如今身在何處尚不自知。小女子不懂什麼大道理,也知受了他人的救命之恩縱是不能報恩,卻也不能顛倒黑白,隱瞞他人的恩惠。「

    環視院內幾位王府,令狐薄依舊一臉風輕雲淡,令狐靖和令狐瑜則點頭贊同。唯有令狐簫仍似笑非笑地看她。」妾身雖然身居府內,卻也聽說,五王爺對何護衛極為欣賞,曾為她作畫,並將她的肖像畫與其他絕色美人一樣收藏起來,為何今日卻對昔時欣賞之人諸多懷疑?五王爺如此咄咄相逼,妾身倒要懷疑五王爺是否是表裡不一了。「

    令狐瑜聞言,踏上前兩步,反手給了她一個響亮耳光,喝道:」賤人,竟敢對五弟如此無禮,反了天了!「

    這一記耳光,不禁打得余紫英唇角流血,心寒徹骨,也令院中數位王爺怔愣當地,更讓屋頂上的何清君險些驚得失足滾下去,虧得正好令狐薄咳嗽了兩聲,才掩蓋了她不小心弄出的輕微動靜。

    明明適才還對她寵愛至骨,摟在懷裡,柔聲細語的安撫,百般恩愛。明明是真情流露,完全不似做偽,何況也沒有做偽的必要,可是下一刻就能翻臉無情,罵她賤人。

    她想,」賤人「二字比那一耳光更令人寒心。

    院內頓時一陣寂靜。

    三王爺令狐靖甚至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臉,如此有力的一個耳光打在那張絕美嬌嫩的臉上該是何等的火辣疼痛?

    令狐簫怔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道:」四哥,你這是要置小弟於何地?英側妃說的沒有錯,小弟今夜確有些失態,對何護衛,小弟也說不上是怎麼回事……「搖了搖頭,」小弟先告辭。「

    說完便轉身離開,他的護衛緊跟著出去。

    在令狐簫轉身那一瞬間,令狐薄微微錯愕,是錯覺嗎?在身旁侍衛手裡的燈籠透出燈光下,他竟看到他眼底閃過一抹疑惑,那是真的疑惑,似乎是他自己被什麼困擾住。

    見令狐簫走遠,令狐薄瞥一眼捂著臉默不作聲的余紫英,雖然院裡燈光不明,但他卻清楚地感覺到她眼裡的恨意,令他下意識地為令狐瑜捏一把汗。」四哥,小弟奉勸你一句,不要讓女人對你寒心,否則,那後果,可能是無可挽回的。「他淡淡地說著,心裡也明白,此話對四哥而言就是對牛彈琴。在四哥眼裡,女人就是解悶排解寂寞的,需要時自然萬分寵愛,妨礙時,便是一劍殺了都不會皺一下眉頭,莫說只是甩她一個耳光了。

    若說余紫英先前還會因四哥的寵愛對他存在一絲幻想,此刻這一耳光,也讓那一絲幻想徹底煙消雲散了。

    對他的話,令狐瑜未聽明白,倒是令狐靖頗有感觸地點了下頭,也覺令狐瑜當眾給英側妃這一耳光,便是他也會覺得心寒。」三哥,咱們也走罷。「

    令狐靖點頭,對令狐瑜道:」四弟,英側妃今夜本就受到驚嚇,你……好好安撫她一下罷。「說完朝他拱手告辭。

    出了瑜王府,令狐靖道:」老六,三哥先送你回宮。「

    令狐薄笑道:」三哥快回府瞇一會罷,再不回去,三嫂該在心中怪我了,我還有點事。「

    令狐靖雙眸打量他半晌,道:」你也不必瞞三哥,你是不是要去找何清君?「

    令狐薄沉默片刻,抬頭看他,道:」她與蒙面刺客大戰一場,一直未回宮,也不知情形如何,不見到她,總是不安心。「」三哥陪你一起去找。「」多謝三哥好意,不過,我大概知道她去了哪裡,所以三哥安心回府便是。「

    令狐靖見狀,輕拍他肩膀一下,上了馬車。

    令狐薄目送三哥的馬車走遠,又遣了自己的車伕趕車先到前面街頭等他,然後負手,披星戴月的緩步行著,走了好一會兒,一條人影出現在他身側。」千歲大老爺。「

    令狐薄側目瞧她,卻一眼看見她左小臂染紅了一片的血袖,臉色倏地沉下,搶過她的左小臂,將袍袖掀上,露出已經包紮好的傷口,心下猛地揪疼,聲音有些沙啞:」你竟然又受傷了?!本王不是告訴你,不要涉險嗎?「

    何清君微微用力,想抽回手臂,卻被他一隻手緊緊抓住手腕,」回答本王!「

    他的聲音明顯惱怒了,」劉伯說得沒錯,女子原就不該習武,不如安分在家裡等著嫁人,總好過令人腸掛肚。「

    何清君訕笑,甩開他:」千歲大老爺也在江湖上混了這麼多年,該知道這點傷,對習武之人來說,不算什麼,何必大驚小怪?什麼叫女子原就不該習武?!「

    令狐薄輕歎,這點皮外傷確實對習武之人來說不值得大驚小怪,可是她不一樣,他就是見不得她受一點傷,他的心會如錐扎般的鈍痛,視線每次落到那包紮的傷口上,心便」砰砰「一陣亂跳,很難受。

    何清君見他眸底儘是痛惜,心中不由得一動,笑了笑,將話題轉開,」千歲大老爺,是在等我吧?「

    令狐薄幾不可聞地哼了一聲,不語。」唉喲,千歲大老爺,你不會是在生小女子的氣吧?有道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你是攝政王,肚裡怎麼也得撐兩艘大船才行,怎地跟屬下一個小女子置氣呢?「

    令狐薄銳目瞪她。

    她雙肩微縮,作討饒狀:」好了好了……屬下知錯了,屬下保證以後盡量不受傷,有危險一定躲到千歲大老爺身後保命!「

    令狐薄聞言忍俊不禁,想像著何清君膽小縮到他背後躲安穩的樣子,不禁失笑,若真有那麼一天,他倒是十分樂意。」你走了便走了,怎地又返回來了?這傷是誰給你包紮的?「

    何清君道:」南雪瑩那支玉簪被那刺客搶走了,我只好去德玉莊找劉伯,將那支未完成的玉簪鑲上珍珠給余紫英送回來,不然若讓四王爺發現了,真有得她受了……劉伯順道就給我包紮了一下。「說到余紫英便想到了她適才挨那一耳光,忍不住搖了搖頭道:」難道男人只當女人是玩物嗎?前一刻可以寵你上天,後一刻便可因為一句話,送你進人間地獄。「

    令狐薄盯著那被雲彩遮忽明忽暗的月亮,良久,才道:」清君,你看這月亮都有陰晴圓缺,何況是人心呢,不要鑽進牛角尖裡,你就當那些不懂得珍惜感情的人,便是那缺了一塊的月亮。「

    何清君也仰頭望月,笑道:」千歲大老爺,你瞧我像鑽牛角尖的人麼?都語無倫次了,這人心能跟月亮比麼?缺了一塊的彎月,一個月裡總有一天會圓起來,但缺了一塊的人心,恐怕窮其一生都圓不起來了。這世上真正幸福的女子有幾個?「

    令狐薄凝視她半晌,然後轉回頭,淡淡地道:」清君,本王不知承諾你什麼,可以讓你完全放下心結,坦然接受本王,你經歷過一次承諾背叛,本王也相信承諾對你而言,不過是花言巧語,故而本王也不敢承諾你一定是最幸福的那個女子。「

    何清君垂下眼皮,正色道:」你,不需要做任何承諾。「對他,不需要任何承諾賭咒,她都是相信的。

    令狐薄輕歎一聲,他相信,此時的她心裡是有他的影子的,但也知她心裡受的傷仍未痊癒,於感情總還是存著牴觸的,想讓她完全放下心結,尚需時日。好在她已在試著接受他,對結髮錦袋也默認了,總算未讓他沮喪到底。

    想起結髮錦袋,他心底不禁脹滿喜悅,他用結髮錦袋顯示自己對這份感情的堅定執著,卻用結髮錦袋困住了她。

    何清君不想再糾結這個話題上,便笑道:」千歲大老爺,你可知,今夜瑜王府的刺客是誰?「

    令狐薄想都未想道:」急於找玉簪的人,除了你,便只有太后了,不用想也猜得出,定是李宗禪。「

    何清君扮個鬼臉道:」就是他,像瘋了一樣,非要跟我拚個你死我活,又被王府侍衛攻擊,結果我們兩個都受了傷,迫不得已,我才扔出了那支真玉簪保命。「

    令狐薄讚許道:」你做得很對,不管什麼情況下,保命是第一位,什麼東西都不值得以命相搏,考慮也周全,知道趁夜去找劉伯將那支玉簪做好,送回給余紫英,保全了她。「

    何清君聞言得意地晃晃腦袋,看看天色,已近四更天了,掩唇打個哈欠道:」說起來還是千歲大老爺奸詐,幾句話就將五王爺的矛頭撥到四王府去。「

    令狐薄勾了下唇角,未置一詞,心下卻想到五哥臨走時的眸底情緒,他今夜確實有些異常。

    兩人披著銀色月光,慢慢走了一會兒。令狐薄忽道:」今夜談起與四公主的聯姻之事,本王提及天晉對本王將要浪跡江湖的打算頗有意見,便提議,讓五哥與天晉結姻,現在想來,五哥一聽到此事時,臉色大變,眼裡無半分喜色。「

    何清君聞言竟心下一喜,吃吃低笑起來,自從結髮錦袋後,她就猜到,他定是早已為自己準備了退路,豈知他只是表明心意和決心,卻一直不說,讓她頗有些忐忑。如今聽他這麼說,那自然是一切都計劃周全了的,不由得心情大好。

    見令狐薄眸底含著深深笑意正一瞬不眨地注視她,便摸摸額頭,收了笑意,裝模作樣地道:」五王爺與四公主聯姻應該是百利而無一害,他為何不願意?再說,他不是最喜歡美人兒嗎?四公主的美貌,當今天下再找不出第二人了吧,他應該很是歡喜才對。「

    邊說邊蹙起眉頭,這個五王爺確實是處處透著詭迷,他若真是避府韜光養晦,便不會到處滲透著他的影子,若有心皇位,這與四公主聯姻便是增強勢力的好機會,他為何不接受?

    兩人走到街頭,坐上在街頭等了半天的馬車,疾馳回宮。回到宮中,已是寅時,還有一個多時辰,便是早朝時間。

    令狐薄進殿之前,問她:」一會兒早朝,你要不要跟去瞧瞧?「

    何清君猶豫著,她倒是極想跟去看看的,但是卻是怕極那幫老臣在她身上借題發揮,到時只怕會令他為難。

    令狐薄看出她心中擔擾,唇角揚了揚,聲音帶著笑意:」回去打個盹,過會兒,我會讓小順子給你送套小太監的衣服,只要你低著頭不要出聲便無事。「

    何清君一時難掩興奮,激動地點點頭。她回房後,便和衣躺到床上,拉過一條薄被搭在身上,想瞇眼休息一會兒,豈知激動之下,竟是睡意全無,便索性坐起,倚在床頭想著兩國聯姻的事,這樣想著想著,反而倚著床頭沉沉睡過去。

    待聽見外面的敲門聲,她反而嚇了一跳,一個激靈跳下床,一時竟忘了自己怎地未脫衣便睡著了。」何護衛。「是小順子的聲音。

    何清君愣了片刻,突然想起來,跳著高竄到門旁,笑咪咪地打開房門,」是來給我送衣服的嗎?「

    小順子笑著點頭,將手裡的衣服往上抬了抬,」何護衛先拿進去試試,若是不合適,我再去換。「

    何清君一把奪過來,關上房門,將太監服套上,不禁一陣發笑,這衣服套在她身上就像是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一般,又寬又大。

    只得將衣服脫下,疊好送出去,」小順子,你就不能找身小點的嗎?我是女子,骨架偏小體形偏瘦,便是你的衣服套在身上都略顯得大了些。「

    小順子嘿嘿笑著,將衣服拿回去,」你再等一會兒。「仔細打量了一下她的身高,轉身走了。

    過了一柱香的時間,他才又棒著一套太監服回來。」這回從保準你穿著合適。「

    何清君笑著將衣服拿進,關上門,進內室試了一下,雖然還是稍顯得寬了些,但長短還是蠻合適的。打開門出去,讓小順子進來看看怎麼樣。

    小順子幫她重新梳了頭髮,給她戴一頂太監冠帽,道:」好了,保準那些大臣們認不出。「

    何清君攬鏡照了照,雖然有些滑稽,卻像極個發育不良的小太監,滿意地點點頭,每日卯時三刻早朝,大臣們寅時便得起床漱洗,坐轎坐車紛紛趕往皇宮,一般卯時正便在宮門處等著,個個都腹中無物,睡眼朦朧的,早朝時目光都在攝政王身上,誰會去注意一個小太監?

    想到此處,放下心來,讓小順子先回去。她洗漱完畢後,便到養義殿外候著。

    不多時,令狐薄身著一身朝服出來,黃公公緊隨其後。看到一身太監打扮的何清君,不由得嗤笑一聲,滿眼戲謔道:」何公公,今兒個你便代替小順子伺候本王早朝罷。「

    何清君自己都忍俊不禁,笑咪咪地道:」謹遵千歲之命!「

    隨著黃公公一聲:」攝政王駕到!「何清君這個小太監緊隨攝政五殿下身後,有生第一次踏進了莊嚴肅穆的乾極殿,微微垂頭,雙目規矩直視,不敢亂瞟。

    令狐薄威風凜凜地坐在龍位右下側的位置。何清君在黃公公的示意下,悄悄站在令狐薄側後方,低垂著頭。」攝政王千歲,千千歲!「眾臣一齊跪拜叩頭。」眾卿平身。「令狐薄伸手示意。」謝攝政王千歲。「眾臣紛紛起身,站定。

    緊接著又傳來一聲:」皇上駕到!「

    令狐薄起身,轉向左後側的殿門,躬身行禮:」皇上萬歲。「

    何清君眼睛不敢亂看,只得低垂著頭,用餘光瞟瞟小皇帝,明皇龍袍加身,頭頂一隻皇冠,踩著四方小步,很有氣勢地坐上那張大大的龍椅。」皇叔免禮。「令狐薄坐下。

    眾臣再一次跪下,叩拜:」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皇帝令狐義伸手在前方一劃:」眾卿平身。「配合那略顯稚氣的聲音,竟令何清君心下暗笑不已:這小皇帝果然被令狐薄教得極為成功,雖然心智上尚不能駕馭朝政,至少氣勢上像極一個皇帝,很有威嚴。

    眾臣高呼:」謝主隆恩!「再次起身。

    何清君心底又想笑了,南宛的大臣也是倒霉,別國的大臣每日上朝,只需要拜一人,他們卻要拜兩人,下跪都是雙份的。

    黃公公扯著嗓子喊了一聲:」有事稟報,無事退朝——「

    此時,左側文官一邊,站出一人,何清君偷偷看了看,若她沒記錯,此人應該是當朝從一品禮部尚書安成剛。」皇上,攝政王,臣有事啟奏。「

    令狐薄點頭道:」說罷。「」昨日臣遇見天晉使臣王裕宏大人,他問臣南宛有無意思選一位公主與他們太子聯姻?「

    令狐薄」噢「地一聲,似是有些驚訝:」天晉竟有意讓他們太子再跟咱們聯姻?安大人是怎麼回答的?「

    安成剛躬身道:」臣答他,未聽攝政王提及。但臣認為,天晉派太子親自來我朝出使,並讓公主親自來和親,極有誠意與我朝化干戈為玉帛,咱們也應拿出些誠意,讓天晉看到我朝打算和談解決吳山的決心。「

    令狐薄看向上方的小皇帝,問道:」皇上怎麼看此事?「

    小皇帝思索了一陣,點頭道:」朕以為安大人說得有道理,既然決心休戰和談吳山,就應同樣拿出些誠意來,那天晉既然有意親上加親,倒是給了我們一次回報的機會。「

    安成剛忙道:」臣先在禮部私下討論過,幾位大人都覺得既然天晉有意為他們太子求親,我們南宛,我們若是回拒了,既傷了兩國和氣,也顯得咱們太小家子氣了,臣等認為親上加親,更利於兩國邦交,更利於解決吳山問題。「

    令狐薄訝然看一眼小皇帝,見這位皇帝侄兒微笑向他眨了一下眼睛,不由得心下一喜,環視朝堂的眾臣,問道:」各位臣工意下如何?「

    定國候鄭康成,先帝太傅萬雲安,三王爺的親舅父岳南來,宰相劉昀祥紛紛出列:」臣等附議。「

    然後令狐薄和小皇帝那一派的臣工紛紛出列:」臣等附議。「

    當朝爵爺、三朝元老楊鴻義跟著出列:」老臣附議。「

    接著這些人的門生都出列附議,如此以來,朝堂百官中除了南氏一黨尚無動靜,其餘都附議贊同。

    何清君偷偷往下看了一眼,未跟著附議的人中,就有白逸揚,不由得偷偷看向他,卻見他似乎正心不在焉地想著心事,彷彿感覺到她的目光一般,他恰好抬眸與她對上,眸裡不見半分驚訝。何清君趕緊低頭垂目,難不成他早就認出了她,所以才未感到驚訝?

    只的小皇帝令狐弘義道:」皇叔,朕也同意指一位公主給天晉太子。「

    令狐薄微微沉吟,」嗯「了一聲,道:」既然如此,便來個親上加親,為天晉太子指一位和親的公主。「

    何清君心下不停地撇嘴翻白眼,這個男人也恁地奸詐,明明是他算計別人,誤導眾人再和一次親,怎地最後反倒像是在天晉和本朝大臣的壓力下不得不同意和親!

    卻聽小皇帝笑著問道:」皇叔可有合適人選?

    令狐薄思量片刻,劍眉緊蹙,望向眾臣,道:「皇室公主,未出嫁的,只有先帝所生的三位小公主,年紀皆不到十歲,委實不到成親年齡,看來只能從宗親貴戚中選一位適嫁女子,封公主出嫁了。各位臣工,可有合適人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