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戲裝山河

《》章 節目錄 第50章 文 / 君子在野

    忽近忽遠的茶歌聽著讓人傷心,沈疏竹卻很興奮,搖著扇子加快了步速,三人在小徑穿行,轉眼就到了茶園盡頭的農家小院。

    莫青荷這幾日在沈家住著,所到之處一直是滿眼的繁華和熱鬧,乍一進了這間院子,只覺得眼目清涼。院子不大,打掃的很乾淨,水磨牆根種著幾叢方竹,糊窗的棉紙搖曳著竹影,院中放兩隻石鼓凳和一張圓石桌,南方常下雨,石凳摸起來冰涼涼潮乎乎的,院子傍山而建,前有茶園後有孤山,倒真是一處絕妙的避世居所。

    沈疏竹不等兩人,率先穿過石板路叩響了門扉,莫青荷想跟上去,沈培楠一把拉住他,笑道:「等一等。」說完就著石凳坐下,翹起二郎腿,一副要看好戲的神態,莫青荷不知道他什麼意思,也跟著在對面坐下來。

    黑漆門扉從裡面打開,沈疏竹轉頭朝兩人使了個眼色,一撩長衫邁了進去。

    門扉又輕輕關上了。

    兩人在竹圃邊坐著等待,清風徐來,茶歌如泣,到處幽靜極了,莫青荷見周圍無人,笑嘻嘻的攥住沈培楠放在桌上的手,問道:「裡面住的那位,是怎樣的女先生?」

    沈培楠安慰似的拍了拍莫青荷的手背,道:「是二嫂。」

    說完故意板著臉,等著莫青荷的反應,果然,這句話立刻起了反作用,莫青荷刷的一下把手抽了回來,緊張的望著沈培楠:「那,我,我就不進去了吧。」

    他想到了曼妮,心中叫苦道好不容易把沈家親戚參拜了一個遍,總算能過幾天安生日子了,卻又來了一位二嫂。沈培楠看他嚇得臉都綠了,大笑道:「我說你這兩天怎麼格外聽話,原來是被家裡人嚇的。」

    「你可以放心,這位二嫂脾氣很溫柔,又有才華,當初二哥就是為了追求她,不知寫了多少酸掉牙的情詩。」沈培楠壓低了聲音,撫摸著莫青荷無名指套著的鑽石戒指,「我想帶你多見一見家裡人,要是真打了仗,你跟著他們,雖然受些欺負,但總比跟你那位靠不住的師兄要強得多。」

    莫青荷噢了一聲,訕訕的點了點頭。這件事他已經跟沈培楠商議過很多次,他想跟著隊伍,沈培楠卻怎麼都不肯,聲稱軍紀嚴格、不准帶家眷,莫青荷辯駁說可以應徵入伍,被沈培楠狠狠嘲笑了一通,堅決否定了。

    莫青荷認為他不遵守諾言,感到很失望,但轉念一想,自己進部隊,要是給他當副官,兩人的關係是瞞不住的,算是帶頭違反軍紀,要是離了沈培楠從士兵做起,根本沒有上級敢帶他,子彈無眼,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都付不起這責任。

    想來想去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便惆悵的歎了一口氣。

    隔窗傳來一男一女的說話聲,初時很溫柔,不知說起了什麼話題,兩人越說聲音越高,最後好像爭吵了起來,用的是方言,莫青荷聽不懂他們交談的內容,但卻察覺了話語裡的火藥味,他望著窗欞,用眼神向沈培楠詢問:二嫂不是脾氣溫柔嗎?怎麼回事?

    沈培楠也很詫異,站起來對莫青荷道:「走,進去看看。」

    話音剛落,小屋的門彭的一聲開了,沈疏竹一臉慍怒,白皙的臉漲得通紅,狠狠搖著手中的扇子邁了出來,回頭朝裡喊道:「你少給我裝清高,明明是兩廂情願的事,現在說的像我們家欺男霸女一樣,有本事你就在山上住著,一直住到老死也別進我家門,我倒要看看,你那位未婚夫願不願意把大煙膏子退回來,把你娶回去!」

    他邊說邊後退,冷不丁被門檻絆了個踉蹌,一屁股坐在地上,折扇飛出去老遠,在濕泥地面滾了幾滾,還沒等站起來,又傳來一聲巨響,小屋的門被光的關上了。

    沈疏竹撿起折扇,撣了撣布衫的土,頭也不回的沿小徑大步走了,小屋的窗欞下傳來低低的啜泣聲。

    莫青荷目瞪口呆的望著沈疏竹離去的背影,心想怪不得沈太太著急上火,沈家的兄弟真是一個德行。沈培楠按了按他的肩膀,低聲道:「你進屋等著,我去把二哥找回來。」

    莫青荷急道:「我還不認識她!」

    話音未落,沈培楠已經走遠了。

    莫青荷沒有辦法,站在門口猶豫了一會兒,深吸一口氣,推門走了進去。

    室內光線明亮,一踏進去,各種陳設盡收眼底。一反沈家親眷的洋派,這間小屋採用舊式風格,佈置的雅致極了,四面牆壁都用白紙裱糊,牆上掛一副騎牛童子的畫軸,正對門貼了一張宣紙,上書「清古齋主人」五個字,字跡娟秀溫婉,一看就是女子所書。陳設簡單樸素,只有一張矮榻,臨窗放一張木桌,擺著筆墨紙硯和一隻煤氣燈,一名穿藍竹布衫的短髮姑娘伏案啜泣,細瘦青白的手緊緊抓著一本線狀書。

    窗戶被撐起一條縫,微風掛著案上的書冊,竹影在縫隙裡搖搖晃晃。

    莫青荷跟一名哭泣著的姑娘共處一室,感到十分很尷尬,他想,沈家人都是惹不起的角色,娶的也都是些惹不起的夫人,現在沈培楠不在,他不能再冒失激怒了對方,連走路的聲音都放輕了,走到離姑娘近一些的地方,躬身叫了一句沈二太太,安靜的等著。

    那姑娘聽見聲音,慢慢抬起頭。

    等看清她的臉,莫青荷吃了一驚,心說她可真年輕,不過十八|九歲,沈疏竹跟她在一起,活像舊學堂裡的先生跟女學生。她長得不算美,最多算清秀,身材清瘦,小圓臉,嘴唇薄薄的,耳朵也薄薄的,就連眼皮也是薄薄的一層。

    她見有外人進屋,用手背擦了擦眼淚,開口道:「你是誰?」

    莫青荷不大自在,這姑娘的聲音太細而太柔了,好似龍井新抽的嫩芽生長著的軟白絨毛,沒有一絲沈家人張揚的做派,他走過去,掏出一塊白手絹遞給她擦眼淚,提起桌上的一隻梨皮方壺,摸了摸壺身,感覺水還熱著,就斟了一杯送進姑娘手裡。

    伺候人他很有一套,這段時間也被沈培楠磨得耐性越來越好,見那姑娘還低頭飲泣,便站在一邊靜靜等待,一直等她平靜下來,才微笑道:「我是跟著沈三爺的。」

    他瞥了一眼桌上的書籍,有一本手抄詩稿裝訂樸素,署著「清古齋主人:陸婉怡」一行小字,想到剛才她與沈疏竹爭執的情景,心裡有些疑惑,就輕輕問道:「我該叫您沈二太太,還是陸小姐?」

    這句話不知怎的觸動了陸婉怡,她閉目抽噎了一會兒,兩隻手交疊放在腹前,淺淺鞠了一躬:「……叫我陸小姐吧。」

    莫青荷點了點頭。()

    這句話說完就冷了場。

    他其實很尷尬,這位小姐太文靜了,簡直是古典小說裡走出來的江南才女,既不像北京大學那些活潑大方的女大學生,又不像闊人家抽大煙的寂寞姨太太或約了姐妹兄弟一起來聽戲的大家小姐,莫青荷的性格偏於率真,很少接觸這樣婉約的人物,何況她正默默的啜泣,一時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陸婉儀抬頭望著窗紙上的竹影,眼中汪著淚,因而浮現出一種幻夢般的哀傷,她的聲音也像在做夢:「沈家只有那位飄萍小姐的人品可以結交,我為什麼要上趕著做什麼沈二太太?」

    莫青荷更不知道說些什麼了,斟酌了一會兒,小心道:「沈二少爺很有才學,聽說也非常浪漫多情……」

    「翩然一隻雲中鶴,飛來飛去宰相家,有沒有才學,又有什麼用?」陸婉儀一隻手撐著桌案,一閉眼睛,兩頰滾下兩行淚,她在憂傷中掙扎,「多情?要不是當初我輕信了他詩中的情感,自以為遇上知己,要不然怎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她沉吟了一會兒,輕輕念著:「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莫青荷張大了嘴,無可奈何的回頭望著從門口投射進房間的陽光,盼望沈培楠快些回來,他想,他是注定與詩人沒有緣分的,還是土匪比較討人喜歡。

    他默默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口接一口的啜飲,沈培楠和沈疏竹不知去了哪裡,半天都沒有動靜。

    陸婉儀喟然一聲,頹然的坐了下來,兩人靜默的太久,讓莫青荷都不好意思了,便笑道:「我不是沈家人,陸小姐要是有憋在心中難受的事,不方便對二少爺說的,可以對我講一講,從前沈三爺也不愛說話,時間長了,什麼廢話都要跟我念叨,心情好了不少,可見有一位聽眾的重要性。」

    陸婉儀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一邊流淚,一邊真的開了口。

    大約是在山中清寂的太久,她遠比莫青荷想像的要健談,她談起她守舊的家庭,爺爺是一名前清遺老,父母早在許多年為她訂了婚,臨嫁人卻知道未婚夫是一名大煙鬼,她在鬱鬱之中寫文章遣懷,經報社的朋友引薦認識了沈疏竹,他剛與結髮妻子離異,兩人一見如故,互訴衷腸,甚至用筆名在書刊雜誌上公開示愛。

    及至談婚論嫁,沈疏竹用一箱雲南煙土收買了那大煙鬼,對方早窮到一塊煙膏都買不起了,歡天喜地的答應退婚,大煙鬼的父母卻寧死不放棄這一門好親事,指責沈疏竹勾引良家女子,天天堵在沈家門口要討說法,鬧到滿城風雨,陸婉儀的父母認為女兒敗壞家風,放出的口風說如果陸婉儀執意嫁入沈家,就要與她斷絕關係;而沈老太太那邊,一開始就對這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猶猶豫豫,見陸婉儀的親戚們鬧騰的厲害,就一份好感也沒了。

    沈疏竹是個風花雪月的多情種子,根本不願應付這樣一個爛攤子,心裡一煩索性也甩手不管。被逼無奈,陸婉儀在孤山尋了一處小院,過起了遠離紅塵的生活。

    她細數著與沈疏竹戀愛的種種甜蜜與痛苦,起身打開窗戶,目光空空茫茫的望著遠處起伏的青山,輕聲道:「我是絕不會妥協的,更不會為了他與父母斷絕關係,去討好他的父母兄弟,一個女子,為愛情壞了名聲已經罪大惡極,再拋棄自尊受男人施捨,豈不是連活著都不配了?」

    莫青荷認為自己不屬於她說的品格高尚的一類人,覺得時間分外難熬,還不如回家打牌跳舞,無意識的朝窗外望了望,又給兩人的茶杯斟滿了水,等著沈培楠回來接他。

    窗外又響起一陣嗚嗚咽咽的茶歌,一隊衣衫襤褸的農人走了過去,莫青荷問道:「他們在唱什麼?」

    陸婉儀聽了一會兒,道:「是《龍井謠》,這兩年城裡鬧運動,又要上門板罷市又要抵制日貨,春茶賣不出去,茶農的日子不好過。」

    陸婉儀不想轉移話題,她轉過頭,蒙著煙雨的眼睛望著莫青荷,悲傷的說:「你快樂嗎?」

    莫青荷正端著茶杯喝茶,一口水嗆住了,急忙掏出手絹,捂著嘴猛烈咳嗽,他好容易緩過勁來,急忙為自己的失態道歉。陸婉儀不介意,她擺弄著手腕上的一隻銀鐲子,把手絹從鐲子裡穿過來拉過去:「我聽說沈家人都很難相處,你跟的那位沈三少爺,過去還曾為槍殺伶人進過監獄,你不怕嗎?」

    莫青荷想著沈培楠睡著的樣子,覺得心裡暖極了,搖頭道:「我很愛他。」

    陸婉儀睜大了眼睛,急切道:「那他對你呢?」

    莫青荷笑了笑:「還算不差,但不像我希望的那樣。」

    他說完就看見陸婉儀神情哀慟,她緊緊握著手中的一本書,袖口露出瘦的像竹節似的兩隻手腕,肩膀簌簌抖動著,眼睛裡汪著水,好像又要哭了。

    莫青荷暗道不好,這簡直是兩口虎跑泉,急忙補充:「我很知足,我們這些人不能像你們,有資格講求清高傲骨,我們要紅,全仗著相貌名聲吸引有錢人來捧,等攢夠了資本,就能開班子堂子帶徒弟,混得好還能躋身名流,再用不著看人臉色,是很令人嚮往的一件事。」

    他嘴上這麼說,心中打著小算盤,心想他要把沈培楠帶到延安,帶到新的世界裡去,他希望到時候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他面前,訴說自己怎樣痛苦而矛盾的愛著他,他想告訴沈培楠,自己不是他養的鳥兒,也不需要他的庇護,哪怕前方是硝煙和戰火,他都可以陪他走下去。

    儘管他還沉浸在信仰的迷惑中沒有找到答案,但是他已經開始學著隱藏,學著再不急切的向任何人剖白他熾熱而純真的感情了,他掏出一隻小鏡子遞到陸婉儀手裡,示意她擦拭臉上的淚痕,柔聲道:「憑沈家人的脾氣,你就算硬扛到死,他們也是不會來遷就的,最多是慢慢忘了你。你要是愛著二少爺,不如進了門,一切都能從長計議。」

    莫青荷一抬眼,看見鏡子背面映出的自己的影像,齊整漂亮的少爺,眼裡含著一絲笑,既陌生又眼熟,不像他自己,倒像他那個不成器的小師弟。

    他這麼想著,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陸婉儀白皙的臉泛著潮紅,兩隻手攥著手絹,翻來覆去的絞擰,低聲道:「不能,我絕不能……」她站起來,細瘦的胳膊撐著牆壁,藍竹布衫子虛飄飄的掛在身上,瘦的肩膀都突出來,她掙扎了許久,長長的歎了一聲,像把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重新呼了出去氣,悲傷的望著莫青荷,道:「怪不得連沈家那位脾氣出了名的三少爺都寵著你,你的眼睛,讓人看到就充滿希望。」

    莫青荷覺得這句話該是誇自己,但那過於戲劇化的口吻讓他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無奈的又朝門口看了一眼,心說那兩位大少爺再不出現,他就要酸死這裡了。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連天夜夜心。」陸婉儀低低的吟哦,轉向莫青荷,「我不知道你是怎樣忍受的,你不知道,我的母親,我的父親,疏竹萬事不操心的脾氣,他的母親和父親,還那個大煙鬼,我見過他,他瘦的只剩骨頭,挖塌了院牆,像狗一樣到處找他以前藏得那塊大煙膏,我沒得選,但我的心又不能讓我屈服,我害怕一旦屈服,就要沉下去,跟他們一樣,就像外面那些茶農一樣沉到爛泥裡去,你分不清哪一部分是他們,哪一部分是你自己……」

    她用兩手摀住臉,低低的哭出來,莫青荷不敢再在凳子上坐著喝茶了,只好走過去,有一下沒一下的拍她的後背,輕輕道:「我都知道,我都經歷過。」

    他大膽的握住陸婉儀的一隻手:「你不能只看著眼前,要向遠處看,你心裡要存著一個比生、死、愛情和自尊更大的目標,像創造世界一樣大的目標,你想著它,無論怎樣艱難的境況,都不會把你拖下去。」

    窗外又傳來了竹聲和淒淒哀哀的採茶曲,不遠處有一名梳著麻花辮的姑娘正好奇的往小院張望,小院雅致而清潔,那姑娘穿著一件褪了色的紅布褂子,陽光從她背後照耀下來,把亂蓬蓬的辮子鍍上一圈光的金邊,連飄擺的碎頭髮也成了金色,那麼暖,那麼柔和。

    莫青荷想,他們需要這樣的力量,需要一個新的時代終將會來臨的信念,無論它是對是錯,是善良或罪惡,是不是空頭支票。生活越痛苦,人們的心越是掙扎,這種信念就越發強大,最終將以摧枯拉朽、雷霆萬鈞之氣概將一切焚燬,國民不需要思考,也沒有能力思考,國民不需要表達感情,生活也已不允許他們表達感情,他們只想張開雙手,滿懷虛無縹緲的憧憬,迎接一場浩蕩變革的到來。

    天下先有大破才能大立,戰爭是災難的源泉,庶民的憤怒是改朝換代的引魂之聲。

    茶園的小徑傳來腳步聲,莫青荷瞥見沈培楠的身影,沈疏竹不情不願的跟在後面。

    他顧不上陸婉儀了,起身撫平身上的衣褶,三步並作兩步跑了出去,穿過散發清香的龍井茶蓬,像在北平時一樣放鬆自在的撞進了沈培楠的懷裡,小徑路窄,沈培楠沒站穩,連帶著沈疏竹一起,嘩啦啦的栽進了樹叢裡,落了滿頭滿臉的茶樹葉子。

    沈培楠坐起來,看著一臉無辜表情的莫青荷,氣的抬手在他腦袋上拍了一把,罵道:「小崽子得了失心瘋嗎!」

    莫青荷笑嘻嘻的把他倆一一拉起來,突然看見沈培楠手裡拎了好幾個油紙包,還有一條碩大的鮮鯉魚,嘴巴一張一合,他驚喜的眨巴了兩下眼睛,搶過魚道:「西湖醋魚!」

    沈培楠把他一把扛到肩上,莫青荷拎著撲騰的魚,他扛著撲騰的莫青荷,大步往小屋走去,沈疏竹拍了拍屁股沾的泥土和茶樹葉子,低罵了句莫名其妙,滿臉不耐煩的跟在後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