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科技狂人

正文 第0209章 接連而來的感謝 文 / 傑奏

    置地確實掉進了自己挖的坑,增購行動的火爆勢頭,居然後來居上地超過了包船王。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remenxs-

    可玩金融資本幾百年了的英國佬顯然更加老練,眼見著風向不對,與自己當初設計的目標背道而馳,便連忙以各種借口拖延交易,等到了6月24日,星期二傍晚過後,便宣稱增購暫告一個段落,九龍倉的股票竟然在次日復牌了。

    似乎,九龍倉最後爭奪戰,仍然按照歷史慣性,在這個時間點上,落下了帷幕。

    但一塊石頭扔進水塘裡所激起的漣漪,哪能那麼快地恢復平靜。

    比如,九龍倉股價並沒有像前世裡那樣快速下跌,仍然維持在停盤前將近80港元的價位,顯然,市面上流通比例已經所剩不多的九龍倉投資者們,仍然僥倖地以為,還會有下文。

    置地的增購行動可謂是戛然而止,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是否有市場欺詐的嫌疑,外界對此議論紛紛,而香江證券監理處也在輿論的壓力之下,繼續進行討論。

    都說西方之所以發達,在於商業行為當中尊重契約精神,換而言之,恪守遊戲規則,但要是認為這便等價於公平,那就太傻太天真了。如同媒體報道新聞一樣,真相往往只是一部分,而且還可能是接受者所期望的那一部分,這都是最高明的迷惑人的手段。

    利用信息不對稱,規則爛熟於心的老鳥,把對規則一知半解的菜鳥玩弄於股掌之間。沒有哪個人不喜歡這麼幹。

    現在。怡和主席紐壁堅。置地常務董事鮑富達,以及一些高級顧問,正在商討,怎麼在規則框架內,找到一個說得過去的借口,將這次已經失敗的增購行動,徹底完結掉,同時躲過當下輿論的聲討。

    從匯豐那裡籌集巨額資金的包船王。光是以90港元的價格,從唐煥那裡購入百分之十三的九龍倉股票,就動用了11.7億港元。

    如此大規模的現金流動,自然逃不過有心之人的耳目,何況香江的英資本來就彼此勾連複雜,尤其像怡和這樣的老牌洋行更是如此,紐壁堅就擔任了匯豐銀行董事。

    包船王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無非就是,使其信息獲取延遲靠後,讓怡和知道得晚一些。結果就在這個難能可貴的時間差裡,置地捏著鼻子。拖拖拉拉地增購了幾百萬股九龍倉的股票。

    要知道,怡和是靠年初把金門大廈賣給佳寧集團,同時賣掉英國一些物業,才湊夠本錢撐起來這個佈局的,如今偷雞不成蝕把米,怎麼向股東,尤其是凱撒克家族交代?

    「這個華鼎投資公司,拿到如此多的九龍倉股票,你們就一絲察覺都沒有?」大為惱火的紐壁堅,對於這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一直都耿耿於懷。

    「沒辦法,這個世界總是不缺少聰明人,或許人家早就發現到了這個商機而且有這個實力呢?」鮑富達無奈地歎了口氣,「不要糾結這個了,還是趕緊想出來一個善後的辦法吧。」

    討論來討論去,這些商業精英們,也沒有找到一個萬全之策,不過倒是達成了一個共識,不能任由外界繼續議論紛紛下去了,要轉移輿論的關注點,別總追著怡和咬,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只能把水攪混了,把另外一個當事者包船王也拖進來。

    說置地涉嫌交易欺詐,對方還故意隱瞞重大交易事項呢,最可能的是,他們已經悄悄地掌握了九龍倉的控制權,那麼就應該向其它九龍倉股東提出「局部收購」。

    「先這麼應對吧,這位船王不是實力雄厚,能籌集資金麼,就用這個問題難為一下他。」

    紐壁堅冷笑一聲,心裡對包船王得到九龍倉控制權後仍然按住消息不發,導致置地高價增購成了無用功的行為更加生氣,大家說好的陽謀呢?

    「順便把匯豐也拉進來,他們這些傢伙,實在太唯利是圖了。」紐壁堅恨恨地說道。

    怡和所商量出來的應對措施,外人自然無法得知,不過唐煥從這幾天輿論的變化,對比著前世的資料,也能猜出來個七七八八。

    不過,這些紛擾與自己無關,他已經抽身事外了,接下來在香江的主要資本關注點,是大騙子佳寧集團,以及置地與怡和的下一步動態。

    可能第一次資本遊戲玩得太順手,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刺激得唐煥越發精力旺盛,趙雅之、關芝琳兩女被他輪番折騰得高掛免戰牌,遠遠地避開了兩處住所。

    好在唐煥有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忙乎,過剩的精力這才找到了宣洩的地方。

    相比於前世裡的慘勝,包船王現在既贏了裡子,又贏了面子,自然領唐煥的人情,特意提出,他要到哲儒香江公司來參觀一下。

    而唐煥對於這次接待工作極為重視,他和霍老闆交往密切,對方算是第一位重量級的華資富商訪客,但畢竟這裡面有人情因素,倒是包船王是憑借真本事拉過來的。

    既然要被參觀,唐煥自然要展示出自己事業的實力來,做到有實際的東西可看,於是他把一樓的產品展示廳重新佈置了一番,同時配好講解資料。

    另外,唐煥還在會議室裡裝備了柯達的幻燈片投影機,雖然比不上幾十年後電腦ppt、投影儀等等組成的高級會議系統,倒也足夠用於現階段的演示了。

    唐煥陪著包船王,親自擔任講解,憑著舌綻蓮花的溝通技巧,讓這位老人從門外漢的完全陌生,變成了初窺門徑的見習生。

    尤其在會議室裡,唐煥用幻燈片,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微型計算機在公司業務流程中的作用。而且重點談到了傳統公用電話交換網和基於計算機的通訊技術相結合之後的廣闊前景。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我此行大開眼界了。」包船王開懷大笑。「小唐這麼賣力氣地給我這個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不強的老頭子講解高科技,肯定有所打算吧,要不然對不起你那個精明的腦袋瓜。」

    「我就是一個賣電腦的,這是給您做營銷工作呢。」唐煥也跟著哈哈大笑,然後話鋒一轉,壓低聲音說道:「當然了,也有個小目的,就是希望您老幫忙關注一下業內的最新動態。比如公用事業。」

    「公用事業?」包船王有些疑惑地反問了一句。

    吳光正反應很快,隨即接過了話頭,「唐老弟不會是看中了香江電話公司吧?」

    「確實對它比較感興趣,因為我需要一個技術應用的平台。」唐煥坦誠地微微頷首。

    原本時空裡,在紐璧堅和置地常務董事兼總經理鮑富達主持下,置地大灑金錢,積極擴張,試圖重建和鞏固怡和在香江商界的領導地位,其中就包括在1981年收購香江電話公司三成半股權,成為大股東。

    可以說。他們的投資眼光是值得肯定的。歷史悠久的香江電話公司,早在1925年便獲得了官方准許的本地電話網絡五十年的專營權。

    不過。有關專營權受二戰日軍入侵的影響,一度中斷,在戰後才得以恢復。

    等到了1968年,香江電話公司又獲得了從1975年開始生效的額外二十年專營權,並在1981年決定在香江市內鋪設光纖主幹網,為日後的數據通訊業發展奠下基礎。

    除了老本行固定電話業務,香江電話公司還在1983年,通過旗下子公司municationserviceslimited——csl即通訊服務有限公司,開始提供移動通訊服務。

    但香江電話公司的通訊專營權,只限於香江本地,對外通訊則由cable&wireless即大東電報局負責。

    怡和決定將業務重心移出香江後,便在1984年將手中香江電話公司的股份賣給了英國大東電報局,而大東電報局在1988年完全收購香江電話公司後,將兩家公司合併組成了香江電訊有限公司,即香江電訊。

    1994年,香江的固網線路達到三百萬條,香港電話號碼更是在1995年升級為八位,但香江電話公司的專營權也在同年到期,不能再繼續壟斷香江固網業務了,需要面對其他新加入的競爭者的競爭。

    至於香江電話公司的最後命運,則是在各種因素作用下,於2000被趁著科技股熱潮崛起的李澤楷,通過盈科數碼動力,借貸110億美元巨額資金,將其收入囊中,合併成為電訊盈科。

    不管怎麼說,在1995年之前,香江電話公司憑借專營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能夠將其掌控並成為一個平台,正好可以讓唐煥將計算機和通訊相結合的技術施展一番,比如現在那個只會嗶嗶的尋呼機應用,他到時候也有動力搞一下了。

    像香江電話公司這種優質資產,並不是隨便就能在經濟危機當中通過趁火打劫拿到手的,還是得依靠堂堂正正地收購行動來取得控制權。

    見唐煥是這個打算,包船王不禁恍然地一笑,「小唐做事可真有氣魄啊。」

    「我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美國,不必依靠匯豐,進而有些生意可以通過突然襲擊做到先發優勢,所以還要請您代為保密。」唐煥意有所指地說了一句。

    包船王點了點頭,「過度依賴匯豐,確實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接下來是午宴,賓主盡歡之後,包船王告辭離開,吳光正則留下來談了一筆生意,「唐老弟,你的高科技產品如此先進,我們打算採購一批,好提高辦公效率。」

    「顧客至上,哲儒的產品和服務,一定會讓你滿意的。」又一個明星客戶,這就是接連而來的感謝了,唐煥心裡嘀咕了一句後,滿面春風地保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