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科技狂人

正文 第0199章 power架構cpu 文 / 傑奏

    關芝琳的恃寵而驕,被唐煥一番管教後,剛剛冒頭便被打壓了下去。—].

    不管關芝琳上學用心與否,父母為其提供的教育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唐煥不想讓對方浪費了這樣的積累,早就幫她聯繫了一家美國的學校繼續深造,順便也能經常和那邊的母親和弟弟見面。

    至於工作問題,兼職幹著就行了,她才十八歲,再讀個三四年的書也不遲。

    如此一來,也免得見識淺薄,光靠臉吃飯了。

    唐煥耐心地把各種厲害關係分析清楚了,關芝琳最後便乖乖地聽從了,這總算讓佔盡了便宜的男人,良心安穩了不少。

    等念頭通達、身心俱爽的唐煥,再次坐到辦公室的時候,市場部門送過來的一份文件,不僅讓他皺了一下眉頭,在辦公領域的文字處理產品方面,王安電腦和方圓電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王安的文字處理機不屬於個人電腦的範疇,而是一種軟硬件配合的終端裝置,對中文支持的不錯,稱得上是一個老牌的拳頭產品了,ibm的同類產品都被其打敗了,目前和在亞太地區銷售的配備了wordeasy文字處理軟件的方圓電腦,正好處於競爭關係。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唐煥當初曾經在美國拜訪過王安,試圖尋求合作,但卻未能如願,不曾想現在倒成了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

    一廂情願地想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無疑非常幼稚可笑。還是靜觀其變吧。反正方圓電腦不怕挑戰。而且文字處理只是眾多應用當中的一個而已,利潤最大的還是數據庫ebase。

    恰好周偉焜也從大陸回來了,便坐到一起聊了一下那邊的情況。

    在燕京、滬城、羊城圍繞當地高校設立的計算機技術中心已經順利組建完畢,同時生意也開展的不錯。

    哲儒香江公司在大陸的用人規則非常靈活,並非僅僅局限於大學生,那些底子不錯的高考落榜生也在考慮範圍內,因為現在的用人標準非常簡單,經過短期培訓。會用電腦就行,更專業一點的問題,自然會由香江這邊的員工出面解決。

    畢竟,現在高考這一關真的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而等勝利者進入大學之後便成了天子驕子,畢業之後國家負責分配工作,抱上了金飯碗,觀念裡未必瞧得上資本家的公司,哲儒沒有必要鑽那個牛角尖。

    再說了,由於長期封鎖的原因。目前階段的大陸年輕人,對電腦認識有限。說是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不為過。

    雖然起點很低,但他們掌握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非常高,往往在拿到一本資料後,連著幾個通宵看完,這種拼勁讓周偉焜驚異不已。

    「寒門學子嘛,不難理解。」唐煥笑了笑。

    目前他在大陸那邊能做的具體事情不多,只希望在大批知青返鄉所帶來的就業壓力下,一些生活窘迫但有才華的年輕人,能夠抓住自己提供的機會,得到一個待遇不錯的就業崗位,進而改善背後整個家庭的生存狀態吧。

    對於唐煥來講,給自己賺多少錢已經沒有挑戰性了,自然想要做點沒風險有難度的事情。

    偉人為什麼稱之為偉人,其中一點應該就是能在一個時代裡改善無數人的生存狀態吧,唐煥雖然自認為做不到,但效仿一下總是能讓他在這個時空更有意義一些。

    「眼看著就要過端午節了,你也不要太勞累了,在香江這邊休息一下。」唐煥拿起那份關於王安電腦的市場報告遞了過去,「和對方競爭歸競爭,但不要把臉撕破了,留個餘地,沒準將來我們還要合作呢。」

    「這個情況,我比較瞭解,會叮囑下面的人注意一下的。」周偉焜翻了一下文件,點頭答應。

    哲儒香江公司的業務思路很清晰,就是不斷擴張市場佔有率,唐煥很快便把自己關心的事情過問完畢了,他突然想起來,這個時間段,邵逸夫要正式入主tvb了吧。

    負責電視劇、唱片、電影業務的胡音夢去了寶島,兩人的行程正好錯開了,唐煥想要瞭解香江娛樂圈最近動態的話,還得另外找人。

    也不知道王精的《千王之王》拍攝得怎麼樣了,唐煥剛打算聯繫一下對方,夏普現任社長佐伯旭,傳過來一個私人邀請,身體狀況日漸惡化的夏普創始人早川德次,想要見他一面。

    唐煥沒有猶豫,當即答應了下來,他並不驚訝對方和自己的親近,不說哲儒和夏普之間日益聯繫緊密的商業利益,僅就個人關係而言,也達到了這個程度,這還要歸功於唐煥的外語才能,雖然和早川德次交往不多,但已經讓其完全理解了it的發展趨勢。

    當唐煥在日本大阪見到87歲的早川德次的時候,他從對方已經暮氣沉沉的眼神裡看到了其來日不多了,估計早川德次本人也預感到了這一點。

    會見的場所就在夏普的總部,佐伯旭和其他重要高層都作陪,規格可謂隆重,而唐煥也從早川德次話裡話外的意思中聽明白了,這位老人是在發揮自己的餘熱,希望哲儒和夏普的合作關係能夠長久維繫下去。

    當然了,被如此器重,根子在於唐煥正在研發的risc架構的cpu,其牛叉之處已經被夏普方面充分意識到了。

    這個項目的技術基礎來源於前世裡ibm的performanceoptimizationwithenhancedrisc——power即增強risc性能優化架構,唐煥為了做到絕密,甚至都沒有起研發代號,只以處理器小組代稱。

    在原本時空裡,power架構起源於ibm在1974年開始的一個計劃,即創造一個至少可以每秒處理300路通話的大型電話交換網絡,而預想中每路通話需要處理20000個指令,以便達到即時回應,與之配套的,需要一個速度為12mips的處理器,這個指標在當時非常有難度。

    好在ibm從來就不缺技術精英,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需要完全模仿同時期處理器的那種複雜設計,因為這部機器只需要處理i/o、暫存器加法、在暫存器和內存間傳輸數據即可,不需要用來處理大量數學運算的特殊指令。

    至於複雜運算的每個步驟,都可以用簡單的指令來取代,而所有的簡單指令,都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這就是精簡指令設計的理念,即risc。

    不過,ibm這個電話交換網絡計劃在還沒有搞出原型之前,就於1975年被中止了。但為這個計劃所設計的處理器,被認為將會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通用型處理器,因此被保留下來,後續工作在湯瑪斯?華生研究中心的801號樓繼續進行,也就是801計劃。

    到了1990年2月,第一部採用了power架構的ibm電腦,即「riscsystem/6000」或稱之為「rs/6000」面世了。

    rs/6000分成工作站和服務器兩個等級,分別稱作powerstation和powerserver,其使用的中央處理器便被稱作「power」cpu。

    這也就是常說的power第一代,並在之後不斷升級,甚至在十幾年後演化到了power8。

    這個時期,英特爾的cpu已經賣得如火如荼了,ibm也隨之認識到了,如果將自用的芯片賣給其他系統製造商,也許能將power變成一個廣泛使用的架構。

    於是在1991年,apple即蘋果電腦公司、ibm、motorola即摩托羅拉,以三家公司名稱的首字母命名,組成了aim聯盟,共同構建aim聯盟平台,由power架構發展出了新的cpu,即powerpc。

    蘋果電腦的cpu,這才得以從已經落伍的摩托羅拉mc68000,換到了powerpc,並誕生了powermacintosh系列、powerbook系列、ibook系列、imac系列、emac系列等等的產品。

    至於喬布斯後來拋棄了powerpc,把蘋果電腦的cpu換成英特爾的酷睿,則並非完全由於諸如筆記本電腦功耗等等的技術原因。

    從power架構衍生出來的cpu還有很多,比如索尼的遊戲機playstation3所使用的cell處理器。

    目前ibm還在對自己的risc處理器進行各種論證,但唐煥已經站在power架構的肩膀上開始實際研發了,這個時間差不言而喻,而早川德次也早被唐煥直接用日語所描述的前景忽悠住了。

    拋出種種其它因素,像早川德次這樣對自己事業全身心投入的人,還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唐煥在談論公事的間隙,也問候了對方的健康情況,但他心裡已經預料到了,按照歷史軌跡發展,這個月夏普便要徹底改朝換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