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科技狂人

正文 第0169章 關於ipo的爭吵 文 / 傑奏

    他忍著不耐煩,和對方說了一陣子話,直到馬庫拉走了進來,「羅伯特,到我辦公室繼續討論——唐也來了,那正好一起吧。」

    羅伯特似乎有些不情願,不過還是點頭答應了,唐煥也懶得問什麼事情,隨著馬庫拉來到了董事會主席的辦公室,發現喬布斯、斯科特以及其他幾位蘋果董事也在。

    沒等三人坐下,喬布斯便一臉不爽地對羅伯特說道:「你不是在華爾街很有關係麼,趕緊再去找另外一家承銷商來。」

    「摩根士丹利就已經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了。」羅伯特悶聲回答。

    一聽他們的對話內容,唐煥便猜到了,這是在討論蘋果股票上市的事情,不過看起來氣氛並不怎麼和諧。

    原來,做為個人電腦這個新興產業的領頭羊,蘋果公司的很多境遇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ipo也是如此,剛和找來的承銷商摩根士丹利接觸不久,便直接在發行價的問題上發生了巨大的分歧。

    摩根士丹利這幫人極其保守,在評估過了諸如淨資產之類的數據後,給出的每股單價為12美元,當即便惹來了公司創立者和最早一批風險投資者的不滿,喬布斯更是跳腳開噴,「我們如此偉大的一家新興科技公司,在你們這些銀行家眼裡就這麼沒價值?」

    可想而知,最後雙方是如何地不歡而散。

    唐煥揉了揉眉心,暗自嘀咕,喬布斯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對來自華爾街的精英們一點都不客氣。

    在他看來。羅伯特說得並非沒有道理,當下階段,被財經界俗稱為「大摩」的摩根士丹利,應該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了,它和高盛等等公司。在華爾街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摩根士丹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當時美國被經濟危機折騰成了大蕭條,大多數人將經濟崩潰的原因歸罪於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

    為了抑制投機,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即《1933年銀行法》。

    其中的規定之一便是,將以存款貸款業務為主的商業銀行。和靠玩證券盈利的投資銀行完全隔離開來,形成了一種類似於防火牆的機制。

    這項法案最終迫使j.p.摩根公司放棄了投資銀行業務,轉變成為一家單一的商業銀行。

    如此選擇的原因是在當時,相對於投資銀行業務,商業銀行的商業貸款服務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

    同時。公司的管理者們認為,未來政_治環境終將改變,並促使《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被取消,到了那時候,做為一家商業銀行的j.p.摩根公司,可以迅速地恢復投資銀行業務,反之則會困難重重。

    於是在1935年,j.p.摩根公司徹底關閉了投資銀行部門。

    合夥人亨瑞?摩根,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約翰?摩根的孫子。與哈羅德?斯坦利,帶領公司的投資銀行家們建立了一家新的證券公司,命名為摩根士丹利。並於1941年,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合作夥伴。

    這幫精英們對於未來的把握可謂非常地準確,《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規定確實在被逐步取消和替代,

    比如允許聯邦儲備系統調節存儲賬號的利息,被1980年儲蓄機構解除管制和貨幣控制法取消了。

    原本時空裡,禁止銀行控股公司擁有其它金融公司的規定。也被1999年生效的金融服務法現代化法案取消了。

    可以說,這種改變幾乎是必然的。因為美國如此隔離了,而歐洲國家卻沒有效仿。自然而然地會在競爭當中佔據一定的優勢。

    但隨著像百貨公司一樣,不管什麼金融業務都涉足的銀行控股公司的大行其道,潛在的風險也在增加,好在可以通過全球化進行轉移,死道友不死貧道嘛,從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後期開始的世界資本市場動盪,未必與此無關。

    在這些具有遠見卓識的金融精英們的帶領下,摩根士丹利的發展速度可想而知。

    被這樣的大佬認可,具有操作上市的價值,蘋果應該高興才是,怎麼能為一點小問題就隨隨便便地拍桌子呢。

    要知道,這幫玩金融的傢伙已經開始不講所謂的風度了,以前幫委託人實施收購的時候,還會盡量吸引或者說服被收購方同意,絕不會公開地強行兼併,堪稱文明規範了,可在進入1970年代之後,直接就是霸王硬上弓地惡意收購了。

    比如1974年7月,在投資銀行界信譽最好的摩根士丹利,首先發難,代表其加拿大客戶國際鎳鉻公司即inco,參與了企圖惡意收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池製造商電儲電池公司即esb的行動。

    有唱白臉的,就有唱紅臉的,在這次收購當中,高盛打著「反收購顧問」的旗幟,參與了進來

    esb在得知摩根士丹利的敵對意圖後,趕緊打電話給當時掌管高盛公司兼併收購部的弗裡曼德,請求他的幫忙。

    第二天上午九點,弗裡曼德便坐在了位於費城的esb公司老闆的辦公室。

    當他得知競購價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漲9美元時,便建議esb用「白武士」的辦法對付inco,或進行反托拉斯訴訟。

    在高盛和白武士的協助下最終付出了41美元的高價,esb的股東們手中的股票則上漲了100%。

    從這件事開始,首先是摩根士丹利,然後是第一波士頓,都充當了惡意收購者的角色,而高盛則是反惡意收購的支柱,共同上演了一起起收購與反收購鬥爭的戲碼。

    參與惡意併購的摩根士丹利,獲得了破紀錄的收入;高盛幫助那些遭受惡意收購的公司,請來友好競價者即白武士,參與競價、抬高收購價格或採取反托拉斯訴訟,用以狙擊惡意收購者,同樣也是名利雙收。

    從中不難看出,這些投資銀行家們,就和原告被告通吃的律師類似,不管是扮演惡魔還是扮演天使,都照樣大把賺錢,能量大著呢。

    注定進入股市的蘋果,要學會習慣規則,交好人家。要知道,你在未來會被對方捧上市值7000億美元的神壇,成為美國史上市值超過這個數字的第一家公司。

    所以,不管摩根士丹利要你躺著還是趴著,都得送上笑臉,不能使小性子,更犯不著交惡了。

    有分歧,可以撒撒嬌嘛,另外也可以一女許兩家地再勾搭一個。

    在唐煥記憶當中,前世裡負責蘋果ip0的就有兩家投資銀行:一家是傳統的華爾街公司摩根士丹利,另一家是舊金山的hambredit&quist即漢博奎斯特。

    後者之後還曾經幫助h即基因泰克、scape即網景、即亞馬遜等等公司,成功地進行了ipo,可謂成績斐然,並最終被摩根大通看好,收歸帳下。

    由此可見,漢博奎斯特對於蘋果這樣的新興科技公司的價值,有著更積極的認識。

    唐煥思索之間,辦公室內的爭吵也趨於激烈,甚至有人惡意地揣測,「摩根士丹利給出這樣一個價格,該不是想仗著自己實力雄厚,包銷我們的股票,轉手倒給其他投資銀行,從中大發其財吧。」

    「沒有必要如此懷疑摩根士丹利的專業性吧?」從中牽線搭橋的羅伯特,既鬱悶又委屈,「至於選擇包銷發行方式,還是代理發行方式,不也沒來得及討論麼。」

    聽到這裡,唐煥一皺眉頭,心說你們就算摸著石頭過河,也沒必要如此進展緩慢吧。

    不過摩根士丹利確實過於保守了,價格給的非常不合適。要知道,在這個時空裡,自己可是通過辦公軟件和功能擴展卡,把蘋果二代機的應用領域極大地拓展開來了,遠非市場上那些常常被拿來玩遊戲的其它類型個人電腦可比。

    而且在原本時空裡有著清晰的數據參照,蘋果股票上市當日,銀行家們最終定下來的股價可是一股22美元,等到了當天收盤的時候,股價便已經漲到了29美元。

    兩者之間的差距未免太大了,按照唐煥的預測,蘋果股票的發行價怎麼也得25美元以上吧,要不然,哥上蹦下跳地為蘋果做了那麼多,圖個啥。

    馬庫拉注意到了唐煥的神情變化,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開口問道:「唐,對於ipo,你有什麼看法?」

    唐煥可不想像眼前這樣無謂地爭吵而浪費時間,有這個工夫,哥還不如回家給孩子換尿布呢,於是他當仁不讓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各位,我想大家應該首先平心靜氣一下。蘋果公司如果成功上市的話,那就是為個人電腦這個行業開了先河。既然沒有前例可循,那麼摩根士丹利按照保守的思維,給出了傳統的評估,也就不足為怪了。」

    剛才吵得口乾舌燥的喬布斯,已經潤好了喉嚨,他瞧著有段子日子沒有對噴的唐煥問道:「那按照你的意思,接受摩根士丹利的價格?」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