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科技狂人

正文 第0134章 同時進行的兩個計劃 文 / 傑奏

    386研發計劃根據採用cpu的不同,分成了兩個分支:intel8086和mc68000。

    唐煥自然不可能勞民傷財地按照這種差別弄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何況他已經提前搞定了isa總線。

    前世裡的微型計算機技術發展路線是有其道理的,完全可以借鑒過來,將複雜的功能分類後,通過主板上的芯片組隔絕開兩種cpu的差異。

    在芯片組當中,當屬南橋和北橋最為重要,前者用來處理低速信號,通過北橋與中央處理器聯繫;後者用來處理高速信號,比如中央處理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之間的通道。

    當然了,目前的cpu和內存,運行在同一頻率上。

    有了芯片組之後,通用的軟盤驅動器、聲卡、顯卡、鼠標、鍵盤等等設備就都可以交給第三方廠商按照標準生產了,就像讓夏普生產crt顯示器那樣。

    唐煥感覺這種模塊化程度還不夠,又在內存上動了一下腦筋。

    現在的隨機存取存儲器,都是直接焊在了主板上,升級換代很不方便,前世那種內存條是在ibmpc286時代_開始出現的,唐煥決定直接採用這種內存搭載方式。

    他的這些設計意圖,自然會增加實現的難度,但好在目標明確,原型機的順利研發便能證明,一切都還在掌握之中。

    另外,這種唐煥位於最頂層,將整個研發內容模塊化分工下去的方式,也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技術保密。

    現在原型機正在顯示一個動態的飛機,滑翔、飛翔……可謂花樣頻出。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高強度的數據運算,對硬件和軟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這是一個由ma和cpc聯合編譯,在操作系統zerone-dos即哲儒dos上運行的程序。

    很明顯,哲儒dos還不完善,唐煥調整了一下程序運行參數後便死機了。

    「位於硬件層和操作系統之間的bios,也有問題。」在大家低笑聲中,評點了一句的唐煥重新啟動了原型機。

    ……

    大千世界,總會有一些巧合,比如不同的人卻做著類似的事情。

    美國東部,紐約州阿蒙克市,ibm總部。

    不久就要退休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卡裡,正率領著眾多高層,盯著顯示器看,而畫面是一個沒穿衣服的美女圖。

    藍色巨人的精英們口味這麼重麼?

    當然不是了,他們正在看一個項目的演示,其爭議頗大,這才如此興師動眾。

    而這個項目,就是微型計算機,其代號為象棋計劃。

    很快,演示進行到了下一步,換成了一個火箭發射的動畫,比剛才嚴肅正經了不少。

    「各位發表一下看法。」卡裡環視四周,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這次,並沒有人馬上跳出來質疑,這個改變或許與卡裡在近期的大力推動有關,他的態度如此堅決也是有原因的。

    ibm在表面的風光之下,也隱藏著危機。

    它除了要做最壞打算,好應付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外,其自身經營也出現了問題。

    比如整個1970年代的產品線,在1970年推出370系列計算機後,直到1977年才推出新機型。

    雖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公司,但在小型機領域敗給了dec,在文字處理機領域敗給了王安電腦,

    微型計算機方興未艾,中小企業漸漸成為主要用戶,昔日被大型機壟斷的市場,正在細分為若干個條塊,遊戲規則也正隨之發生變化。

    而自大的藍色巨人還懵懂不知,直到1979年的純利潤增長率數據出來後,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負數,才給了整個高層迎頭一棒,集體震驚了一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人電腦市場的蓬勃發展,尤其領頭羊蘋果公司,今年一月份出貨量又上了一個台階,超過了15000台,成長速度實在讓人咋舌。

    深受小沃森器重的卡裡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定,自己在退休之前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於是他把任務交給了通用系統部,一個卡裡為了應對司法部可能的分拆判決,而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新成立的部門,集合了ibm除大型機之外的所有業務。

    事實上,ibm對個人電腦市場的反應速度,已經比原本時空快多了,原因當然是唐煥這個推手,把蘋果電腦捧得太耀眼了,ibm的高層們不得不放下傲慢,開始正視個人電腦。

    卡裡見無人應聲,知道自己有些以勢壓人,招人反感了,於是示意了一下目前象棋計劃的負責人,通用系統部的實驗室主任,比爾·洛沃。

    「整個象棋計劃中,硬件設計我們自己負責,零件供應和軟件設計交給第三方,並且薩姆斯正在藉著市場考察的名義進行秘密接觸,比如生產cpu的英特爾。」

    洛沃一邊小心翼翼地解說著,一邊悄悄觀察著各位資深經理人,他們所組成的管理委員會,目前是ibm最高決策機構,隨便蹦出來一位大爺歪歪嘴,自己的象棋計劃就可能胎死腹中。

    他正擔心著,有個經理人毫不客氣地開口問道:「將來產品如何銷售,也要借助於第三方渠道麼?」

    對於這個問題,洛沃早就考慮過,他點了點頭,「確實可以這樣,現在連鎖形式的計算機商店已經有好幾家了,比如puterland和byteshop,而像searsroebuck這樣的傳統零售商也可以進行合作。至於我們的任務,則主要是廣告宣傳。」

    「那麼售後服務的問題怎麼解決呢?要知道,顧客至上一向是ibm的宗旨。」另外一個經理人追問道。

    「這種微型計算機,其採用的半導體零部件,生產工藝已經非常成熟,可靠性有足夠的保證,故障率很低。像蘋果、唐迪、康懋達這些個人電腦廠商,並沒有受到此類問題的困擾。而且微型計算機的售價較低,顧客不會像大型機用戶那樣對售後有著嚴格的要求。」

    顯然,這個問題,洛沃事先也考慮過了,雖然答案當中有些個人推斷的成分,但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們認可了,並沒再繼續糾纏下去。

    見大家都刷完存在感了,卡裡向自己一手提拔的公司總裁約翰·歐伯爾使了一個眼色,對方會意地輕咳一聲,「既然大家沒有異議了,那麼就給象棋計劃的後續研發調撥更多的資金和研發人員吧。」

    話音剛落,通用系統部的主管便接過了話茬,「目前通用系統部所負責的項目已經足夠多了,資源實在有限,而象棋計劃有別於ibm以往的開發模式,其研發週期和投入並不在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所以通用系統部不打算接受這個項目。」

    這個理由非常地冠冕堂皇,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們開始低聲議論起來,很多人的臉上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

    沒想到被自己的頂頭上司拖了後腿,捅了刀子,洛沃禁不住怒目而視,但卻無可奈何。

    ibm太龐大了,管理機制就是在各種分歧當中爭吵,然後妥協,說句不好聽的話便是「官僚」。

    而且洛沃也猜到了自己的項目為什麼遭受冷遇,這裡面的原因還真不好拿到明面上來講。

    在卡裡強行推動個人電腦項目的時候,通用系統部給出了一個建議,即通過收購一家個人電腦公司,將其產品貼上ibm的商標,再配合著ibm的外設產品銷售,從而進入微型計算機市場,而且還逐一分析了當時的各個廠商,選中了一個目標,做好了一個解決方案。

    但卡裡看到收購目標不是蘋果公司後,便直接否決掉了。在他看來,蘋果公司是當下最好的個人電腦廠商,按照ibm「追求第一」的宗旨,自然要收購蘋果公司了。

    可通用系統部的主管們委屈啊,蘋果公司的股份結構複雜著呢,除了創始人持股之外,還有不少風險投資。

    退一步來講,就算蘋果公司願意投懷送抱,可要是惹來正在調查市場壟斷的司法部更大程度的不滿怎麼辦。

    卡裡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左思右想之後,他決定憑借ibm自己的力量,來研發個人電腦產品,並在會議上旗幟鮮明地反覆強調,「我們需要ibm自己的微型計算機。」

    通用系統部的方案被否決之後,身為通用系統部實驗室主任的洛沃,順應卡裡的號召,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在ibm現有的企業官僚體制下,僅靠自身的力量,研發微型計算機的所有硬件和軟件,至少需要四年的時間。等產品開發完畢後,也在市場上落伍了。

    於是,洛沃提出了眼前這個象棋計劃的研發模式,而卡裡也大加讚賞,完全認可了下來。

    大企業裡的政治鬥爭就是如此激烈,洛沃即使反感這樣的氛圍,但為了工作,也只能捏著鼻子默默忍受。

    卡裡見會議的風頭又要發生變化,臉上毫不掩飾地露出了不悅之色,如果再不快刀斬亂麻的話,再好的計劃也要擱置。

    他沉聲問洛沃,「在一年時間內,能夠完成象棋計劃麼?」

    「沒有問題。」心頭冒火的洛沃,斬釘截鐵地答道。

    「那好,馬上繼續下一步的工作,並向我直接匯報進展。」卡裡當即拍板。

    「我有一個請求,研發小組的工作地點要換一個地方,不能在亞特蘭大。」說到這裡,洛沃瞪了一眼自己的上司。

    「也好。」卡裡沉吟了一下,「我們在佛羅里達州的博卡拉頓工業區,有一個研發中心,就去那裡吧。」

    見有些冷場,卡裡打趣道:「那個地方的條件可能會簡陋一些,但我聽說蘋果電腦就是在一個車庫裡研發成功的,甚至成了一個勵志的硅谷佳話,希望你們也能譜寫一段傳奇。」

    「我想會的,先生。」洛沃語氣堅定地表了態。

    好不容易熬到會議結束,餘怒未消的洛沃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唐·埃斯特利奇會合到一處。

    他剛要抱怨一下剛才的種種不順利,便發現對方手裡拿著兩個包裝盒,於是忍不住開口問道:「這是什麼?還挺寶貝的。」

    「鼠標,一種可以用在蘋果電腦上,能夠控制屏幕光標的輸入設備。這個是擴展卡,這個就是鼠標。」埃斯特利奇解釋了一下。

    洛沃拿過鼠標看了一下,見包裝上印著zeronemouseforappleii,他不由糾結地嘀咕了一句,「見鬼,又是這個哲儒,也不知道我們的一年時間夠不夠用。」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