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科技狂人

正文 第0125章 中醫在美國 文 / 傑奏

    中醫衰落的原因,實在太多太複雜了,淺顯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比如,看個普通病症感冒,按照西醫的方式,吃藥打針掛吊瓶,一招比一招見效快,中醫則相形見絀了。

    再如,各種各樣的藥材,摻起假來太容易,而辯真則困難得多。

    但西醫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打個疫苗還可能碰上概率極低的倒霉事變成植物人呢。大樣本中的那個微乎其微的意外,對於個體來講,就意味著百分之百的不幸。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中醫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要被自己人和對手出於各種目的進行打壓,而招搖撞騙的敗類更是層出不窮。

    這樣的害群之馬,很快就會隨著改革開放,在大陸蜂擁而出,藉著一**的熱潮,透支著中醫、氣功、周易等等的本來就越來越差的影響力。

    用最冠冕堂皇的話來講,中醫缺乏現代科學的手段來規範和發展,無法用精確的數字來控制,屬於偽科學。

    但話說回來,科學又是什麼,科學能夠解決人類所有的疑問麼,目前美國和蘇聯還不是偷偷地研究各種超自然現象。

    在唐煥看來,中醫的本質可能並非當下意義上的科學,但可以用適當的現代科學方法去研究和發揮其中的部分中醫理論。

    中醫即使「不是科學」,可也無法否定中醫療法的療效,它在輔助性治療方面體現出了比西藥更好的優越性。

    用「不是黑就是白」的姿態,來斷然否定中醫,本身就是不科學。

    另外,這種強勢對弱勢的打壓,誰知道裡面有沒有經濟利益在作怪。

    畢竟像輝瑞、強生、默克、葛蘭素史克之類的全球頂尖醫藥公司,可是一直獲利極豐,即使頂著在世界欠發達地區用不道德手段來做實驗的惡名,也無法阻擋他們擴張的腳步。

    前世裡,這些大鱷們,也在研究中藥,甚至除了關注從中藥中提取單一化合物外,還開始收購復方中草藥項目。

    不盲目吹捧,不惡意醜化,適度地給中醫一個溫和寬容的發展空間,現在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人類社會太複雜,中醫的課題也太大,唐煥無法給出完整的解決方案,他能做的也就是幫著中醫在世界上擴大一些正面的影響,讓一些華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因為就像中餐一樣,西方人想要掌握中醫的方法可沒有那麼容易,往往還是華人表現得更好。

    另外,利用先知先覺帶來的信息不對稱,唐煥也想在西藥研發上湊湊熱鬧,反正草根們都要受高藥價盤剝,誰都無力改變這種格局,那不如也讓自己占一下便宜。

    不過術業有專攻,唐煥能在it方面揮灑自如地控制項目進度,但在製藥方面就力有未逮了,比如前世裡讓輝瑞名利雙收的萬艾可,他就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問世。

    好在研發方向是明確的,而且中間有著足夠的時間差,唐混倒也不用擔心花落他家,只要下面的人努力幹活就是了。

    唐煥從來不給自己增添無謂的煩惱,聽完唐文煥匯報的他,現在正享受著推拿,消除宿酒、旅途、時差等等因素混在一起所帶來的身體不適。

    德克安琪瑞奇蓋奇醫院的名字,包含了三個人名,稱呼起來略嫌麻煩,於是唐煥將其中文名定為寶藏醫院。

    雖然醫院大樓還沒有開建,但人員配置方面已經開始籌劃了,這個事情還不至於太專業得無從下手,唐文茂頂著神農基金會的名頭去招攬合適的院長就行了。有了專業的首腦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會越來越有條理了。

    如果說這些事情還屬於遠景,那麼在硅谷庫比蒂諾哲儒美國總部不遠處剛開業的寶藏醫院中醫保健部就是眼前的成果了。

    哲儒的工程師們,可是能給唐煥帶來滾滾財源的寶貝疙瘩,萬一有了關節炎、頸椎勞損之類的毛病,還怎麼加班幹活?

    為了有個好身板,搞好平日裡的保健是必不可少的,做為輔助性手段的中醫,無疑是比較經濟的方式,畢竟美國不像其它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那樣有全民醫保。

    硅谷的公司裡,以年輕人居多,而且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至於有那麼多的固執和偏見,因而面對老闆給的中餐和中醫保健福利,個個都享受得異常滋潤,唐煥都是排隊進來的。

    「我外公家祖上就是開藥鋪的,我還跟著師父學了幾年中醫,來美國後,本來打算考個針灸醫師執照,結果流程太麻煩,最後放棄了。」唐煥和那位中年華人聊起了天。

    「的確不容易啊,好在是美國法律承認的正式工作,勉強可以餬口了。而且運氣也來了,這家公司的老闆唐先生看得起這個行業,專門請了我們。如此一來,收入比以前穩定多了。」對方笑著回答,顯然他還不知道這位剛剛在電腦上登記過哲儒公司工作牌的年輕人,就是自己口中所說的唐老闆。

    加州是美國第一個立法監管「針灸學」的州份,早在1976年便開始向針灸師發放專業執照。

    在英文中,acupuncture即「針灸學」或者acupuncturists即「針灸師」一詞,意思等同於「中醫」和「中醫師」。

    以加州為例,根據《businessandprofessionscode》即《商業和專業條例》的定義,「針灸師」是指為改善、保持和復原健康,而提供針療、電力針療、中式按摩、穴位按摩、灸療、拔罐、呼吸技巧療法、運動療法、熱療、冷療、磁力療法、營養學療法、飲食療養、草藥療法、植物療法、動物療法、礦物療法、膳食補充療法等治療的專業人員。

    由此可見,從法律角度來講,美國的「針灸師」就是「中醫師」。

    由於現代科學從組織學和生理學方面尚未發現氣、經絡或者穴位的存在,加上部分當代針灸使用者並非依據傳統理論體系來進行實踐,所以針灸缺乏足夠的現代醫學實驗證實其有效性,在西方發達國家一般只被列為替代療法。

    同時,美國制定了非常嚴格的針灸執照發放制度。

    申請人要在高教部認可的針灸學校學習針灸的相關課程,從1700到4000學時不等,還要擁有950小時的臨床實習經驗,滿足這些條件後,方可獲許參加針灸執照考試。

    另外,針灸執照的持有者,每一年或每兩年需要為其針灸執照續期,否則其針灸執照將會被除消。

    針灸執照續期的手續,除了包括更新資料外,還要求針灸師提供持續進修的證據,一般為每年數十個小時的專業持續進修課程,如此才可獲得續期。

    如果一個人沒有有效執照,卻宣稱自己為專業針灸師,或者提供中醫治療,其行為就構成了刑事犯罪,會被監禁和罰款。

    雖然中醫被美國設定了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進行約束,但也算是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認可,華人多了一項謀生的選擇,不過這個過程並沒有那麼順利。

    美國第一個中醫方案於1973年4月20日在內華達州誕生,發起人是一位紐約律師出身的地產大亨arthursteinberg即斯坦勃。

    此人曾往來於紐約和拉斯維加斯之間做房地產生意20餘年,賺了很多錢,後來還買下了拉斯維加斯最大賭場的地產,並將全家搬遷到拉斯維加斯定居。

    斯坦勃的夫人bia是一位華人,被偏頭痛折磨了很多年,看過許多醫生,也沒有找到有效療法,西醫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她精神太緊張所致。

    1972年夏季,斯坦勃攜夫人到亞洲旅行,在香港停留期間拜訪了著名的針灸大師lokyeekung即陸易公,經其中醫診斷和針灸治療,bia的偏頭痛明顯好轉。

    斯坦勃深受震動,他認為針灸對美國來講是個好東西,於是拍了150分鐘的針灸治療紀實電影片,在1972年8月帶回了內華達。

    不過,美國醫學界對此不感興趣,而且越是大牌的醫生,越是不屑一顧。

    斯坦勃要將「針灸這個好東西」合法地引進美國的心思很堅定,他決定繞開美國醫學會,從內華達州開始逐一突破,因為美國的行醫執照歸各州管理,而內華達州不大,選民少,比較好溝通,州參眾兩院的立法委員也很接近選民。

    但以蛇做為標誌的美國醫學會,對此明確反對,當時一家雜誌將這場立法之爭稱為中醫龍和西醫蛇的「龍蛇大戰」。

    整個過程的各種明爭暗鬥一言難盡,而陸易公在美國的示範更具說服力,甚至很多議員親身參與了這種治療。

    當時來自拉斯維加斯的黑人民主黨眾議員貝內特說過:「議長先生,我們將要討論的這個提案十分特殊。支持本提案的證人們以親身經歷說明這個療法的作用。這是患者的希望、窮人的夢想,我強烈要求通過。」

    從中不難看出,美國對經濟實用的針灸有著內在的需求,在重重阻力之下通過立法,實屬必然。

    美國那一方考慮的是利益,而針灸則依靠療效來贏得尊重,這才是世界的真實面目。

    這位中年醫師非常善談,見唐煥感興趣,便將近幾年中醫在美國各州合法化過程裡的一些故事娓娓道來。

    推拿完後,對方還為唐煥進一步補充了檔案,這是寶藏醫院的規定,中醫只有與時俱進才能長久發展,而各種樣本數據的收集是最基層的工作。

    唐煥觀察了一下,發現這個華人雖然操作電腦不太熟練,但已經入了門。

    「你寫的這些資料還要錄入進電腦裡麼?」唐煥問了一句正在紙上記錄的醫師。

    「是啊,醫院方面要考核的,而且哲儒公司還特意為此開發了一個軟件。」對方回答道。

    唐煥點了點頭,說聲再見,走到了外面的街上,回頭瞧瞧,又望了一眼哲儒的辦公樓,心說這個公司吃著中餐、享受著中醫保健,算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神清氣爽的唐煥,邁著輕盈的步子進了寫字樓,並且特意去開發大廳轉了一圈,結果看到一個性子開朗的程序員正詢問附近的幾個人,「你們去推拿的時候,腳底板很痛麼?腎虛什麼意思?」

    唐煥聽到之後,忍不住哈哈大笑,「邁克,不用向別人打聽了,回去問問你女朋友是否滿意你在床上的表現,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