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娘親難為

正文 211 討要嫁妝 文 / 商七

    經過香滿樓裡的一席話,於瑞秋的名聲算是保住了。

    梁氏估計不知道,於瑞秋雖是一個大家閨秀,但是卻是著一手好本事。

    只是京城裡還是有不少人疑惑,這個於瑞秋是一個三品官員的女子,怎麼會做那些菜?

    周氏也疑惑,她的心比於宗海和於瑞春要細些,察覺出一絲不對勁來。

    於瑞秋一個大家閨秀,在於家的時候幾乎什麼都不用做,而且,出嫁後也是嫁到了張家,雖說張家貧窮了些,但是像煮飯這事粗活都有下人代勞,她是不用下廚的。

    雖說周氏也會幾個拿手好菜,那是未出嫁的時候在家裡由著廚娘教的,真正能像於瑞秋那樣做的菜能賣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怎麼會學的如此廚藝。

    她有些不解,但是轉而想到奉氏那個性子,然後瞭然。

    於瑞秋定是因為在張家要做很多活,所以才學到一手好廚藝。

    禍福難料。

    因為在張家裡受了苦難,一個正妻要下廚煮飯,被休棄的時候,就靠著這一手養活了自己的兒子。

    怪不得這些日子於瑞秋下廚房,她看於瑞秋的廚藝也是不錯的。

    應該是在張家和黃子嶺村

    於瑞秋對於這一件事情毫無所知。

    整天都在內宅裡,而且她又沒有培養婆子下人幫她打探消息,知道內情的人都因為害怕她傷心所以沒有告訴她,導致這一件事情平息了她也不知道。

    只是就算知道了。依著於瑞秋的性子,必定要報復回去。

    這些人毀了她不要緊,還要毀了於安然和整個於府。

    這時傳出一些對她名譽受損的話來,對於府和於安然的前途肯定是有害無益。

    香滿樓事件發生的第二天。

    於宗海就給了張府下了帖子,言明他和於瑞春明天要去張府把於瑞秋的嫁妝要回來了,讓他們先行準備云云。

    張府那邊沒有回應。

    於宗海親自叫了一個小廝去把這一張帖子交給張之英的,所以張府肯定是收到了這一件帖子,但是至今為什麼沒有回應。於宗海用膝蓋就能想到——張府並不打算把於瑞秋的嫁妝歸還。

    他們想要霸佔著於瑞秋的嫁妝。

    於宗海對此並不理會。

    反正那張帖子是通知張府的人,他們到點就要上門去收娶嫁妝,而不是上門去商量著的。

    張府用了於瑞秋的嫁妝那麼多年,也是時候要回來了。

    明天他們就拉著車過去,大張旗鼓地去把嫁妝要回來了。

    張家就是想霸佔著這些嫁妝,也沒有理。

    這些嫁妝都是於瑞秋的,張家的人一分也不得。

    張之英正看著於府的帖子發愁。

    他那天被人打的身上還隱隱作痛,今天看到這張帖子,更痛了。

    原本前幾天他聽到於瑞秋的流言心裡好受了些。今天看到這帖子,心情又開始重新低落了。

    原以為於府不會過來要這些嫁妝了的,原以為於府不會把這些小財放在眼裡。但是現在是怎麼回事。這於府叔怎麼下貼了?

    他明天要怎麼辦才好?

    怎麼才能不把於瑞秋的嫁妝還給他們?

    雖說他這些年有了梁氏的嫁妝,但是府裡還是依賴著於瑞秋的嫁妝存活,準確來說,是依賴著於瑞秋的那幾間鋪子還有田契、地契等存活。

    若是於家把這些東西要回去,他們張府明天就能沒有飯吃。

    這些年,他一直沒有利用於瑞秋這的銀子來生銀子。而是一直靠著那些嫁妝的銀子生活。

    他從來沒有收到過,有一天於瑞秋這些嫁妝會被於府要回。

    在他的觀念裡,這些嫁妝跟著於瑞秋嫁給他們張家,就是他們張家的,於家怎麼可能要回?沒有這個理。

    所以當年他休棄於瑞秋。拋棄於安然的時候,沒有把嫁妝給回他們。就是想著這些嫁妝既然來了他們張家就是他們張家的。

    就算是梁氏,她嫁到了張家,她現在的嫁妝也是給他用呀。

    他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只是,這個於府,怎麼會想要回於瑞秋的嫁妝?

    而後,他又想到了於瑞秋改嫁的事情,心裡又是一恨。

    於瑞秋要改嫁就改嫁,做什麼要這樣子,把他的兒子帶去改嫁不算,現在還把屬於他們張家的嫁妝拿回去!

    這個賤人!

    真不是一個好的,枉費他當初對她那麼好。

    張之英看著那張帖子,歎了一口氣。

    他細細地思索著怎麼辦?

    還回去是不可能的?

    但是現在於府一定要他們張家把這些東西歸還。

    有些歸還也無所謂,於瑞秋當初帶來的那些櫃子,桌子、床什麼的,他當年和梁氏成親的時候,就把那些東西給放庫房了,這些東西他也用不上,還回去,可以。

    只是這些鋪子,金銀、田契、地契、古玩字畫等,這些東西斷斷不可還回去。

    除了一些已經去當了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支撐著他張府的日常開支,若是還回去,他們張府後天就要喝西北風了。

    怎麼辦才好呢?

    不提張之英這邊,於瑞秋聽到於宗海和於瑞春明天要去張府把她的嫁妝要回來很高興。

    這一天終於來了。

    那張之英,全家用著她的嫁妝,不僅找門上麻煩,還想把她兒子接回去!

    若是真的父子情深便罷了,她能讓於安然回去,但是那個張之英明顯就是打上了於安然的主意,想要通過於安然攀上安然背後的肅王府和尹文皓。

    還好於安然得了那個免死金牌的消息沒有多少個人知道。京城裡的人估計也是知道是一個叫「於安然」的少年得到金牌,但是整個束王朝有多少個同名同姓的於安然,不一定會想到她兒子身上,這一點,於瑞秋並不擔心於安然會暴露,除非他見到了給他發金牌的那個孟大將軍,要不然,過了那麼久。誰還記得一個只是那一面之緣的人?!

    還好這一消息沒有傳出去,要不然,那個張之英肯定要死命地貼上來,估計還要打著父親的旗號把這個金牌要過去。

    這個金牌可是她弄給安然做保命用的,斷然不可能給別人。

    於瑞秋調過於宗海和於瑞春,然後就回到了自己房裡。

    一切就等著明天的到來。

    她不無惡意地想著,這會兒,她把她的嫁妝要回來了,張府再靠著梁氏的嫁妝。聽說梁氏的嫁妝這幾年為了張之英也貼進去不少,這下,張府肯定會更難過。

    而且。若是用著那梁氏的嫁妝。到時梁氏是選擇張之英呢,還是選擇她和她的兒女?

    第二日。張府。

    許是為了方便於府出行,今天居然出了一些太陽,雖是不大,但是也感覺到一絲溫暖。

    於宗海和於瑞春、於瑞冬一大早就帶著於瑞秋的嫁妝單子和於瑞秋那份休書的原件套上馬上,就去了張府。

    他們帶的人挺多。除了他們幾個,然後就是有一些尹文皓給的練家子。

    這個人主要是為了防止張家做出什麼事情來。

    於瑞冬也跟著一起去了。

    他是於瑞秋的弟弟,也有這個資格去給於瑞秋討還嫁妝。

    雖然他只有十歲,但是也是一個半大的大人了。

    「爹爹,要是張府不還我姐的嫁妝怎麼辦?」路上。於瑞冬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不會不還的,沒有這個理。秋兒已經被他們張家休棄。我們有休書作證,而且衙門那裡還有張之英的備證,張之英不敢不還。」於瑞春出口解釋道。

    「哦哦,不還我們打到他還。」於瑞冬說道。他前些日子跟著於瑞秋學了武,這些日子又跟著於安然練拳,武功比以前大有進步。

    剛好想要找人試試手。

    「胡鬧。人家一介朝廷命官,等會你給我放機靈點,千萬不要沖去過把人打了。他不還,我們可以去衙門上告,這一件事情鬧出去,臉上無光的是他們張府!」於宗海呵斥道。

    於瑞冬扁了扁嘴,卻不敢不聽於宗海的話。

    車子很快就到了張府。

    於宗海遣人小廝於九去敲門。

    門打開了。

    一個穿著灰色衣裳的中年男子張的張自己的嘴巴,一臉不耐煩道:「大清早的,敲什麼門?」

    於九臉色頓時不好。

    真是有什麼樣的主子就有什麼樣的奴才。

    張之英那個樣子,這張府的奴才也好不到那裡去。

    「我們是於府的,昨天投了貼子,要過來張府討嫁妝。」於九也說道。

    「啥,於府,沒有聽說過,我們老爺上衙去了,你們明日再來吧。」那個中年男子說完話,就想把門把關上。

    於九急忙把用手擋住門。

    這門關了,要開可就難了。

    「大膽,你這一人狗奴才,居然不去通報就把門關上了。我們老爺可是特地過來拿回我們小姐的嫁妝的。張大人不在,叫一個主事的人出來。」於九道。

    於宗海也聽到這些話了。

    這個張之英,擺明是不想見他們,不想把秋兒的嫁妝給回。

    所以來的那麼一出。

    要是真的想要把嫁妝給回,今天就應該告假在家裡等著他們,而不是讓一個守門的小廝說沒有人在家。

    「既然張大人在家,我們就在門前等他回來再說。」於宗海發話。

    那小廝傲慢地往於宗海等人身上打量,然後把門大聲一關。

    於宗海等人也不急,就回馬車裡坐著等著張之英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