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娘親難為

正文 改名與入戶口 文 / 商七

    求收藏,求推薦,求評論。

    第二天一大早,於瑞秋抓了一把黑面和白面一起,烙了千層餅,上面撒了一層蔥花,香得剛起床的張安然硬要過來燒火。

    就著昨晚美味的大骨蘿蔔湯,一口餅一口湯,娘倆早餐吃的肚子滾圓。

    早餐過後,於瑞秋把昨天當的銀子拿出十七兩,用香囊裝好,揣在懷裡。然後把昨天掛在井上的五花肉拿出來,再拿出原主前些天買的雞蛋,一起裝在籃子,然後拉著張安然的小手,一起往裡正家走去。

    裡正家是村裡少有的住的起青磚大瓦的人家,在村中央,從於瑞秋家裡走過去要十分鐘左右。

    「娘,我們去裡正家把名字改了是嗎?」

    「嗯,以後然然就跟娘一起姓于了,然然以後就是咱家的頂梁戶,然然開不開心?」

    「娘開心然然就開心。」

    對於給張安然改姓的事情,於瑞秋想了幾遍,還是覺得這姓要改。原主因為父親被貶為庶民,夫家就能隨便按個罪名休了自己,而且還侵吞了自己的嫁妝。張安然這個小孩子,雖然有些許自閉,不愛理人,但是教啥都會認真學,身為張家的嫡長子,在這個重視子嗣的封建社會裡,說放棄就放棄,張安然即然不能享受這個姓氏給予的一切,而且將來還有可能會受到這個姓氏的拖累,倒不如直接利益最大化原則,直接放棄這個姓氏,改為姓于好。

    想著兒子以後叫於安然,於瑞秋不自覺地彎了彎嘴角,腳步也快了幾分。

    「娘,走慢點,我跟不上」,身後響起一個聲音。

    於瑞然回頭一看,可不是麼,小傢伙走的滿頭大汗,邊?{汗水,邊努力跟上自己的腳步。

    於瑞秋一汗,放慢腳步,拉緊兒子的小手,心想,自己果然沒有當媽的自覺,要改,要改。

    終於走到裡正家,於瑞秋把禮物放下,喝了一口裡正夫人倒的白開水,直道來意。

    裡正想了想,說,「你們原來不是本村的村民,若想在黃子嶺村落戶,只能通過縣裡的主薄,只是需要十兩銀子的打點。」

    於瑞秋一聽,馬上從香囊裡拿出一錠銀子,放到桌上,正是當金步搖和珍珠耳環的銀子。

    「銀子我準備好了,就勞煩裡正大人了。」

    裡正撇了一眼那錠銀子,心道,以我與主薄的交情,8兩銀子就可以把這事辦好,還有2兩的跑腿費,跑一趟,2兩銀子跑腿費,不錯,不錯。「大概需要十天的時間,到時你有空再來我這跑一趟。」

    於瑞秋又道:「既然落戶,我們娘倆也是想在黃子嶺村扎根,如此,便想問問裡正大人,現如今我住的地方,村裡可賣?若賣,多少銀子願賣?」

    「你原先住的房子裡村裡的絕戶李大娘的,李大娘一家於因前些年家裡鬧旱災,投奔到黃子嶺村的,沒兩年,李大娘的丈夫上山打獵,一去不回,他兒子,又體弱多病,在他丈夫去世後也去了,留下李大娘一個人孤苦伶仃。三年前,李大娘也去了,留下這屋子。李大娘在村裡沒有別的親屬,自她去後,這屋子,是歸入村中,如果你要買的話,連著房子外邊的一塊空地,一起五兩銀子就行了,到時過縣衙過個紅印就行了。」

    於瑞秋一聽,這敢情好,五兩銀子買了個屋子還有將近一畝的空地,趕忙又把剩餘的七兩銀子拿出來,說,「那就麻煩裡正大人把房契和地契給我了,還有二兩銀子,裡正大人拿去買酒喝。」

    裡正拿了二兩銀子,卻把五兩銀子推到於瑞秋跟前,道:「這二兩當訂金吧,我把房契與地契拿到縣衙過紅印,十日後你再拿銀子過來拿房契與地契。」

    於瑞秋聽了,把五兩銀子放入香囊,道:「那就勞煩裡正大人跑一趟了,我十日過再過來。」

    回到家後,於瑞秋把抱在懷裡的兒子放下,讓他自個去洗洗臉,散散熱,自己則轉身到了廚房,準備午餐。

    午飯很簡單,於瑞秋用和了白面,把面拉成二細,然後到小菜園裡摘了兩個番茄,和一把小油菜,做了一個番茄炒蛋面。

    酸酸甜甜的番茄炒蛋,綠油油的油菜,泛著熱氣的面,雖是炎熱的中午,兩個人吃的滿頭大汗,卻直呼好吃。

    飯後,於安然揉著自己吃撐的小肚子,跑到廚房對正在洗碗的於瑞秋說:「娘親,今天我們去裡正大人家,裡正大人說買這房子只要五兩銀子,您為什麼多給二兩銀子給裡正買酒喝?」

    於瑞秋一聽,心想,這小傢伙,今天在裡正家端端正正地坐著,還以為他不感興趣呢,原來也那麼細心觀察。也罷,雖然兒子小,但是要從小開始教育,今天,就開始對他講一些人情事故,以後對他的人生也有益。

    於瑞秋理了理思路,道:「我們是外來戶,能留在村裡也是托也裡正的福。一般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同時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說,這個村落的人家家家戶戶都有有關係的,他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所以一般不歡迎外來戶,特別是不知底細的外來戶,免的一不小心給村裡帶來災難。裡正是看我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所以才收留我們在村裡,並同意將村裡的房子賃給我們住,這個恩情,安然以後要記得還。我們去落戶並買房子,是求裡正幫忙。雖然裡正管理這事,但是論理來說,我們請人幫忙總是會給予別人一些好處,以還人情。他付出了幸虧,我們付出了金錢。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少數人之外,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不求回報地幫助你。古語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裡正雖說會把房子賣給我們,但是去縣衙過紅印這件事,卻不在他的權職範圍內,讓人家幫忙,就得給予人家好處。所以娘親才會給2兩銀子他買酒喝。這種事情很平常,就像平常去幫別人家下地一樣,人家也會留你吃飯。吃飯和給銀子的性質是一樣的。等你考上童生後,娘會帶你去遊歷,到時見的多,你就明白了。」

    「嗯,也就是說,要讓別人幫忙,得給予好處。」於安然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邊說邊點頭。

    「嗯,好了,你出去玩一會,消消食,等會回來睡個午覺,然後練大字,回頭娘給你啟蒙。」於瑞秋用布擦乾自己因洗碗而弄濕的手,吩咐於安然。

    「那我去園子裡玩了,娘你忙完後喊我。」於安然道。

    「去吧,去吧,娘把廚房收拾完,把昨天的衣服洗乾淨,就去喊你。」於瑞秋朝兒子揮揮手,示意他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