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雄霸天下

《》章 節目錄 第167章 夜下論勝敗 文 / 東一方

    軍營,永遠是強者為尊的地方。

    王炎當著眾人的面,展現出絕對強悍的武力,夏侯惇服了,夏侯淵、曹洪、曹仁等人也沒有了閒話。

    回到營帳中後,眾人談笑甚歡,很歡迎王炎的加入。

    一番慶賀,已然是入夜。

    中軍大帳中,燈火通明,此時眾人都已經去休息,只剩下曹操和王炎相對而坐。

    兩人面前,擺放著一壺熱茶。

    曹操呷了口茶,感受著熱氣騰騰的茶水在胃裡翻滾而過,心中無盡舒坦。他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豪邁說道:「賢弟,此番討伐董賊,響應者無數,各路諸侯紛紛相助。此戰,必定能勤王興國。大漢江山,必定再一次中興。」

    發出討伐檄文後,曹操意氣風發,覺得自己的抱負很快就能得到施展。

    曹操出生在黨錮之禍之後,那段時日,正逢朝政黑暗,局勢日漸糜爛。眼所見,耳所聞,都刺激了曹操,讓曹操生出力挽狂瀾中興大漢朝的想法。

    如今,天下的諸侯即將到虎牢關會盟,滅董在即,曹操自是意氣風發。

    王炎穿越而來,對這次討伐董卓的結果非常清楚。見到曹操意氣風發的神態,他心中一歎,卻是不忍打破曹操的念想。

    曹操察覺到王炎神色異樣,問道:「賢弟,莫非你認為不妥?」

    王炎笑了笑,回答道:「沒有,我是為孟德兄即將一展胸中的抱負而感到高興。」

    曹操搖頭說道:「不,絕對不是這樣的。你我共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知曉你。如果你認可我的話,那便不是這樣的神態。」

    王炎沉默一會兒,只得說道:「兵法雲,未算勝而先算敗。我做事情,向來是先考慮可能失敗的情況,再分析最好的結果。」

    一番解釋,王炎把剛才的事情遮掩了過去。

    曹操追問道:「賢弟怎麼考慮的,說來聽一聽。」

    王炎沒打算分析,搖頭道:「都是喪氣話,不值一提。」

    曹操道:「三人行,必有我師。況且,賢弟才華出眾,你的一家之言,必定有助於討伐董賊。而且我也贊同未算勝而先算敗,所以我必須知道可能造成失敗的因素,才能防患於未然。賢弟,請不吝賜教,愚兄洗耳恭聽。」

    王炎見狀,知道不說個所以然,曹操真的是不會罷休的。當即,王炎道:「孟德兄,在我看來,造成失敗的原因有四。」

    曹操身子微微前傾,問道:「哪四個原因呢?」

    王炎說道:「其一,糧食問題。」

    「大多數討伐董賊的諸侯都是勞師遠征,率軍來虎牢關會盟。無形中,已經拉長了補給線。甚至於,有一部分諸侯根本沒有補給線,需要聯軍相助才行。」

    「比如,長沙太守孫堅,他響應號召來參加會盟。孫堅是長沙太守,從長沙到虎牢關,途徑千山萬水,路途遙遙無盡。讓孫堅從長沙運來糧食,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現實;又比如幽州的公孫瓚,他從北方而來,長途跋涉,能有足夠的糧食嗎?顯然也需要人提供糧食。」

    「別的因素不說,單是糧食一項,就會制約盟軍。」

    王炎神色嚴肅,道:「如果糧食的問題處理不當,很可能成為致命的因素。數十萬大軍沒有糧食,孟德兄應當明白後果。」

    曹操一臉贊同的神情,道:「賢弟之言,很有道理。這一情況,我會牢記在心。不過糧食的事情,冀州牧韓馥已經答應了供給糧食。冀州土地肥沃,自古便是產糧的地方。以冀州之地,供應數十萬聯軍,必定沒有問題。不過,其中的關鍵環節,我會再梳理一遍,以防出錯。」

    王炎心中搖頭,你再梳理有用嗎?等各路諸侯會盟後,袁紹就會擔任盟主,你曹操縱然有滿腹的韜略,也難以施展出來。

    這一情況,王炎自然不會細說。

    王炎接著繼續道:「其二,軍隊的戰鬥力。」

    「董賊麾下的士兵多達十數萬人,馬上的控弦之士更是多達數萬。更重要的是,董賊麾下的士兵都是從西涼苦寒之地出來的,桀驁驍勇,個個都悍不畏死,是精銳中的精銳。更重要的是,西涼軍統一聽從董卓的調遣,令行禁止,戰鬥力能發揮到最大。」

    「再看討伐董賊的各路諸侯,他們都有各自的軍隊,雖然會盟後要行統一的調遣,但人都有私心,很容易就會出現各自為政的局面,或者是不負軍令的情況。」

    「或許每一路諸侯的戰鬥力都厲害,軍隊的戰鬥力都不弱。但難以保證,所有的軍隊能統一起來,能擰成一股繩。」

    「一頭羊率領的一群獅子,絕對不敵一群餓狼。」

    王炎說道:「個人認為,這一戰的情況並不樂觀。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判斷,具體情況,還要各路諸侯抵達後,再綜合的考量才能下結論。」

    曹操笑了笑,說道:「賢弟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正如你最後提及的事情,這事情得各路諸侯抵達後,才能真正的下判斷。」

    王炎不再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話鋒一轉,繼續道:「其三,地利的影響。」

    「虎牢關乃是天險,董賊麾下的軍隊駐守虎牢關,便立下了一道天塹。以西涼軍的戰鬥力,他們駐守虎牢關,恐怕真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聯軍想攻破虎牢關,並不容易。」

    「尤其是人有私心,在攻打虎牢關的時候,必定出現慘烈的傷亡。這打頭陣的事情,誰願意去呢?畢竟打頭陣的功勞最小,損失最大,誰都不會願意甘願當做先鋒送死。」

    「再者,虎牢關內有天險可守,這是有利於西涼軍的。而虎牢關外,聯軍沒有天險據守。一旦聯軍內部出現爭執,很可能會遭到西涼軍狂風暴雨的打擊。」

    王炎感慨說道:「地利因素,不得不考慮啊」

    曹操說道:「這一分析,很有道理。不過賢弟請放心,為了讓聯軍齊心協力攻打虎牢關,我曹操麾下的軍隊,必定打頭陣。」

    王炎笑道:「一人之力,能攻破虎牢關嗎?」

    不過,王炎懶得爭辯,繼續分析道:「其四,人和因素。」

    「各路諸侯,都是執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要誰服誰?恐怕不容易。要懾服各路諸侯,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頭羊。如果這一點達不到,這次會盟多半會失敗了。」

    王炎分析一番後,笑道:「不過具體的情況,也得會盟後才知曉。暫時,我也就是說說而已,可能是杞人憂天了。」

    事實上,王炎知道袁紹當盟主,必定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只是,曹操不會相信,所以王炎說還要看情況。

    曹操對王炎的一部分分析不贊同,但絕大部分,卻相當的贊同。尤其是在王炎這個年紀,能有這樣的眼光已經實屬不易。曹操說道:「賢弟分析的因素,我會盡力處理,避免攻打董賊的時候再出現。」

    「如此甚好!」王炎輕笑道:「夜深了,孟德兄早些休息,我回去休息了。」

    曹操起身送王炎離開,然後才回到榻上休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