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雄霸天下

《》章 節目錄 第84章 妖孽 文 / 東一方

    荀威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欣慰和自豪。

    王炎剛到琅琊國的時候,年不滿十六。如今,也不過十六歲。

    這樣的年齡擔任陽都縣的縣令,已經是破格提拔,甚至在琅琊國絕無僅有。荀威任命王炎擔任縣令,頂著巨大的壓力。如今,王炎擊敗了管亥,用事實證明,他慧眼識人,為陽都縣挖掘出了一個具備封侯拜將潛力的俊才。

    荀威面含微笑,忍不住打趣道:「開陽縣被包圍,你小子一千人就敢和一萬人對抗,膽子夠大的。」

    涉及到調兵遣將的事,王炎自信回答:「黃巾兵看似強橫,實則是紙老虎,外強中乾,不堪一擊。對付這些人,一千人足矣。這一戰,晚輩的損失不足一百士兵。再者,先生任命晚輩擔任陽都縣的縣令,恩情如山,小子豈能坐視不理。」

    荀威捋了捋鬍須,滿意的點頭,他話鋒一轉,道:「你領兵的能力,老夫不懷疑。如今,你擔任陽都縣的縣令已經半年,對陽都縣的大致情況已經有所瞭解。現在,說說接下來治理陽都縣的一些想法吧。」

    對於治理陽都縣的方向,王炎心中早已經有了腹稿。

    半年時間,王炎不僅僅是把精力放在軍隊的訓練上面,更全盤瞭解陽都縣的情況,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執政思路。

    王炎正襟危坐,不急不緩的說道:「對陽都縣的治理想法,晚輩只有十二個字。興農業、修水利、築集市、鑄強兵。」

    荀威說道:「太模糊了。」

    王炎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晚輩便詳細的闡述一下,方便先生瞭解。」

    「老夫洗耳恭聽。」

    荀威神情認真,和煦的笑容中,帶著濃濃的期待。

    王炎說道:「其一,興農業。民以食為天,田地裡的收成,決定了百姓能不能吃飽肚子,能不能活下去。我主政陽都縣,接下來必定要鼓勵農耕,減輕賦稅,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頓了頓,王炎又道:「事實上,陽都縣九鎮十八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很適合耕種。再加上連年的戰事,百姓流離失所,土地荒蕪。只要官府大力支持,百姓就可以開荒種地,一年後便可以獲得豐收。」

    荀威輕笑道:「理論上可行,但要真正的落實下去,並不容易。陽都縣的財政一直都不寬裕,你想要大力支持農耕,存在很大的難度。」

    王炎自信從容,微笑道:「財政上的問題,我能解決。」

    荀威說道:「接著往下說。」

    王炎繼續道:「第二點,修水利。經過黃巾賊造反後,民生凋敝,世道艱難,百姓能吃飽肚子,就已經是相當的不錯。故此,如果僅是第一條的興農方針,無法徹底的緩解百姓的困苦。」

    「陽都縣地勢平坦,而沂水又途徑陽都縣,這對灌溉陽都縣的農田,有著極大的優勢和便利。在這樣的情況下,由官府出錢,以工代賑,徵募陽都縣的百姓開鑿溝渠,便能夠修建起振興農耕的溝渠。」

    「通過以工代賑,既能讓百姓賺錢度日,也能為農耕奠定夯實的基礎。一旦完成,陽都縣的農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王炎的思路,非常清晰。

    這一切,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方針。

    「以工代賑是不錯的辦法,但操作的難度卻非常大。」荀威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沉聲道:「陽都縣的財政,是極大的問題。即使你有另外的錢財補貼,也難以長久支持。這不是一點錢財能完成的。」

    王炎說道:「我不能支持的時候,還可以求助先生嘛。先生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難道真的眼看著陽都縣的百姓流離失所不管嗎?」

    荀威苦笑,這小子,倒是會想辦法。

    王炎繼續道:「第三,築集市。任何一個地方,想要發展,都離不開商人。開陽縣作為琅琊國的治所,商人雲集,極為繁華;京都洛陽作為國之中心,三教九流,商人雲集,不可謂不繁華。陽都縣想真正的繁華起來,需要大批商人的加入,才能帶動陽都縣的發展。我會減輕賦稅,鼓勵商人。有商人參與,幾年後,陽都縣必定會實現真正的崛起。」

    「第四,鑄強兵。黃巾賊雖然偃旗息鼓,可天下卻是盜賊橫行。連琅琊國的治所開陽縣都被管亥包圍,別說是陽都縣這樣的縣城,面臨的危險更是嚴峻。因此,必須鑄造精兵,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軍隊保駕護航,才能保持陽都縣的穩定。」

    王炎的眸子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更有著無窮的自信。

    治理陽都縣,王炎有足夠的信心。

    荀威思索一番後,不得不承認,王炎的治理方針涵蓋面很廣,一旦推行開來,陽都縣必定會發展迅速。只是,荀威也看出了其中的漏洞,沉聲道:「你的計策很不錯,可是,缺點也很明顯。」

    「什麼缺點?」王炎問道。

    荀威肅然說道:「這天下,士族佔據了主流。你的治理方針,涵蓋了農、工、商,可是士人和讀書人呢?沒有士人的支持,沒有大量人才的輔助,你難以推行制定的方針。」

    王炎笑了笑,說道:「我築得梧桐樹,自有鳳凰棲息。我相信,自有俊才賢達會主動投效。至於不遵從命令的士族,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荀威說道:「你這樣的手段太霸道,治理一縣,當行仁道。」

    王炎搖頭道:「先生,晚輩認為治理國家,單純的行王道,以人為本,以德服人,太過堂堂正正,過於柔軟,難以徹底的貫徹下去;單純的行霸道,又太過強權,過於狠辣,令人難以接受。治理一國,當敬天憫人,王、霸之術相輔相成。小子認為治理陽都縣,也是相同的道理。不過,現在正處亂世,亂世當用重典,以霸道為主,王道為輔。」

    荀威瞪大了眼睛,滿是風霜的臉上,浮現出無盡的震驚。

    驚訝!

    實在是令人驚訝!

    荀威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王炎。他更是想不明白,王炎這小子是怎麼教導出來的。

    在荀威看來,王炎的見識、能力、手段都堪稱妖孽。

    這小子,必成大器。

    荀威深吸口氣,再沒有勸說王炎的心思,話鋒一轉,轉而談及開陽縣,以及擔任琅琊國督軍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情況對王炎而言,即使王炎重活一世,也不及荀威經驗老道,認真的聽荀威教導。

    兩個人,一個指點得興起,一個聽得認真,甚是融洽。

    王炎在府上吃了午飯,下午又繼續向荀威請教,傍晚時分才起身告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