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非主流清穿

《》正文 挖坑下套埋伏筆 文 / 我想吃肉

    「主子娘娘,萬壽節禮齊全了,您是不是過過目?」趙國士忙裡忙外,此時來匯報工作。禮單是早就擬定了的,由於暢春園在城郊,跑腿的工作就是他的了。

    如果是康熙的萬壽,在暢春園裡過了也就過了。但是胤礽的可不行,他過生日的慣例是到奉先殿去拜一拜母親。淑嘉一看這流程就知道要不好,大隊人馬殺回宮裡,看皇帝拜完牌位再回來?(胤礽表示,今年大宴就免了。)

    與此同時,京城內外的權貴人人明白——你自己生日說是要守孝不開宴,那上個月你老婆生日開宴的時候怎麼不拿這說事兒了?

    怨不得此君改了坤寧宮大門。

    人人心裡明白,人人口上不說。

    淑嘉當然也明白,胤礽不是不想慶祝生日,只是這生日的日期挺膈應人的。哪怕坤寧宮大門改了,心結去了很多,依然有生理性膈應感。她只好曲線一點,每每到了此時,自家都會關起門來提前慶祝,美其名曰:正日子的時候外面都是走形式了,一家人反倒不能真正團聚。「你過個生日,一天忙到晚,話也不得說。」

    這準備好的壽禮當然要提前送,此時大家還在暢春園,胤礽的心理負擔也輕些。

    彼此都升了級,壽禮也就跟著升級,不變的是淑嘉每年都會自己做一些針線,或是荷包、或是扇套,這會兒夠資格享用的也就這幾個人了。

    胤礽倒是不在乎壽禮有什麼,只要能舒心過個生日,哪怕這個生日是提前的、假的,他也樂意。人這一生,總有那麼個永遠也參不透的心結,對胤礽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了。

    提前過生日,正合胤礽之意。不過這全家聚會就有點難搞了,孩子小的時候還行,濟濟一堂。現在兒子們都大了,需要有個內外之別了。只好男一部、女一部,分開來坐了。

    茂妃、謙嬪都挺重視這次家庭聚餐,卻只是到了胤礽面前磕頭賀壽,隨後就還是混在女眷堆裡,跟一堆公主說話。分開來坐,連同淑嘉,都不太樂意了。胤礽卻頗為高興,兒子女兒數目都不少,兒子還都圍在身邊。

    男人和女人的思維總是不一樣的。

    胤礽在前邊兒看兒子的才藝表演,淑嘉只好在後邊與茂妃、謙嬪聊天,話題也比較枯燥,說的是簡王福晉的病情。

    寧蕙與淑嘉的關係可以上溯到二十年前一同參選,淑嘉對她自是比較關心。茂妃起了個頭兒說:「今兒在太皇太后那裡,沒見著簡王福晉,她上回是說這個日子過來請安的。」

    淑嘉就道:「我正愁著呢,她病了。」

    幾個格格乖乖坐著,並不插話,謙嬪道:「別是天氣太熱,悶的罷。」

    茂妃看看淑嘉,又說:「今年夏天尤其熱,又不能出京,這就是病因也說不定呢。她上回不是中過一次暑麼?」

    淑嘉看了茂妃一眼:「御醫可不是這麼說的。」

    簡王福晉寧蕙,並不是熱病的,她是凍病的!

    寧蕙也是嬌養大的閨秀,嫁得又好,平日裡體力勞動並不多,體質弱一點也不是那麼難理解的。她夭折了長子,那時候就打擊不小,先帝崩逝,她哭靈的位置也比較靠前,尤其要哭得賣力。身體就小有虧損。

    今夏還特別熱,她體弱就經不得熱,隨著雅爾江阿搬到京郊別墅方便雅爾江阿上班不說,屋裡的冰盆還要擺得更多——先前中過一回暑,為防事情再次發生,額外加了冰。

    這下好了,矯枉過正,又受了寒,病得讓人哭笑不得。

    幾人又說了一回凡事要有度一類的話,邊吃邊聊,不一會兒,外邊也結束了——無酒無戲,皇帝還在守孝,早早散了罷。

    胤礽卻多留了一會兒,他有話要囑咐淑嘉:「遇著密太嬪、老十五媳婦兒又或是平王福晉,她們說什麼,你都不要應承了。」

    淑嘉奇道:「怎麼了?」

    胤礽猶豫了一下,還是解釋了:「曹寅、李煦去年就請入京奔喪,我沒許。今年他們過了正月就遞折子,請先帝週年時返京。我要調他們回來,南邊兒另選人去。」

    「這……難不成他們不想回來?」

    「他們背著虧空,未必願意回來。」

    「我明白了。那——虧空呢?」

    「他們不負我,我必不負他們。」

    虧空到底算不算「負」呢?淑嘉思考著這個政治問題。

    胤礽伸手拍拍她的肩:「你早些安置了罷。」他還得回去批折子、挖坑等人跳。

    —————————————————————————————————————————

    法海扔到了戶部,胤礽自有打算。這傢伙脾氣雖不好,用對了地方照樣能有奇效。可法海只是個侍郎,光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胤礽又另想了一個人去坐鎮,這個人就是他四弟。

    但是現在還不行,雍王在內務府的差使還沒靠一段落,只好讓法海先去跟人結一結冤仇。這是個連環套兒,法海的脾氣,資歷比他老的他都不鳥人家,進了戶部必然得罪人。

    這要放在以往也就罷了,反正佟家勢大,沒人敢惹,大家吃點兒悶虧。現在時代不同了,佟國綱一枝受的打擊雖說不大,可大家都知道,他們家在走下坡路了。法海連這個下坡路的家族裡的家長都還沒混上,又沒抱好領導的大腿,再擺架子,大家的容忍度就會直線下降。

    兩邊兒有了過節,再給法海點兒支持,他就能幫著老四掀翻天。

    脾氣在那裡了,囧四是個認真的人,是那種你隨口說一句「你小時候學習不好」,他能翻出幼兒園時代的成績單一路翻到小學畢業,以證明他小時學習還不錯。(對不起,又想起《大義覺迷錄》了)

    他還會有一點神神叨叨的主人翁責任感,做事也頗有創意。而且,他數學很好,邏輯能力很強。胤礽很看好他,既然看好這個親兄弟,就不能讓他陷在這泥潭裡,法海就是胤礽找來給弟弟墊腳兼當盾牌的。

    胤礽捲了一回袖子又先放下了,不是他不想收拾貪官污吏,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作為當權者,別說他是最大的統治階層頭子什麼的,實際上他才是最討厭的人。腐的都是他的牆角,能開心得起來才怪!雖然反的出發點與人民群眾略有不同,他還是反的。

    然而有位先賢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甭管你對這個國家的各種問題有多麼地看不慣,都不可以憑一時激憤一拍腦袋就把什麼都給決定了,那樣遲早把國家玩壞了。

    得一步一步的來,法海這步棋放下了,下面就是準備老四。

    對於這個四弟,胤礽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需要一個較真一點的人來辦事兒,與此同時,此人還不能太笨了。幸好,他們家沒笨人。當然,老四還是非常好用的,讓他準備什麼工作,絕對是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這一點讓胤礽非常滿意。他打算等康熙週年祭過了之後,再把老四調到戶部去,現在麼,讓他繼續收拾內務府。

    內務府的一干老油條自四爺來了之後,就過得淒苦無比。大家都是混日子的,誰都知道什麼部門油水多,四爺建府之後過過一段苦日子來的,絕對知道「民間疾苦」以及黑幕回扣。

    四爺不同於九爺,他還有政治報復。簡單地說,九爺眼看政治上不能更上一層樓了,改走別的路了,四爺前途一片光明,當然要表現。

    四爺的表現,主要在兩個方面:一、一應辦的差使都力求圓滿完成,這個他做到了;二、收拾過份揩油的內務府官員。

    他老人家一口氣幹掉了三個郎中,內務府風氣為之一肅,卻也弄得內務府人心惶惶,家家燒香,就希望把這位煞星趕緊送走。但是卻發現這是一件有技術難度的工作——

    想告狀吧,求告無門,內務府主要是負責皇家生活等的,跟人家哥哥告他家弟弟?兩人還沒有矛盾,大家跟皇帝還不算很心腹,這會兒,原本討厭凌普覺得他貪得太多眼紅要擠兌走他的人又懷念起凌奶公來了。

    想壞他名聲吧,人家不怕,反而是皇帝看不過眼,出來挺他弟弟。

    內務府徹底沒轍了,最後一致求神:外頭多少軍國大事,四爺在咱們這兒混絕對是大材小用了,您發發慈悲,把他弄走吧!

    這些燒香的人家裡,絕對包括了李煦,至於有沒有曹寅,待考。

    鑒於三織造是先帝老臣,新帝與他四弟也沒有過於逼迫,更沒有在一開始就鎖拿進京。兩人不過是時不時寫封信過去:你們加油還錢啊∼其中胤礽事情多一點,寫的信少一點。四爺就是管這一塊兒的,拿出了勞模兼話癆的精神,實施精神轟炸,基本上就是一禮拜一份賬單寄過來。把曹、李二人弄得苦不堪言。

    兩人心裡也明白,江南是個豐肥的地方,誰當權了,不想拿這裡犒勞一下自家親信呢?兩人地位都有些尷尬。到了這會兒,曹寅就由衷地感謝康熙了,他有個鐵帽子王的女婿,京裡對他還算客氣,平王府也時有加護,曹寅比較透徹,最近身體還不好,正好沒力氣多做什麼小動作。

    李煦想的卻是,密嬪是他侄女兒,又是他從中做的冰人給了康熙,還生了兒子,允禑跟皇帝不但是兄弟還是連襟,怎麼著也不會把他逼得太狠,說不定還能再留在江南——經營數十載,哪能說放棄就放棄呢?所以,四爺您還是走吧,咱經不起您這「愛的問候」啊!

    在應對這件事情上頭,兩人的表現就有了高下。李煦同學四下送禮,幫忙求情,讓已經接手了他爹手裡各路密探的胤礽很不爽。曹寅只往京裡送了一樣兒禮物,還是直接送給胤礽的——他兒子,曹顒。理由就是兒子到了年紀了,該當差了。

    曹顒來京,也沒有傻到獨個兒直奔到內務府去報到,反正他爹的折子已經上了。他先在自家宅子裡住下,然後去了他姐姐家裡。接著平王帶著小舅子去拜會了又一位叔祖父——雍王。

    必須提出表揚的是,曹家的禮儀還是非常不錯的,雍王這樣龜毛性情,比較喜歡禮儀周到的人,能力是一回事,態度又是另外一回事兒,可以無能,但不可以無禮。

    雍王把曹顒的事兒跟胤礽匯報了。胤礽心情再不好,弟弟面子還是會給一點的,在這件事情上,胤礽兄弟的觀點是一致的:態度!

    胤礽道:「曹寅也是有心了,就把他兒子留下來吧,你酌情給他個差使。等等,把他叫來我看看。」

    胤礽有點顏控,曹顒長得還不壞。曹顒此時還是個小青年,身材比較魁梧,倒也有些看頭,樣貌也過得去。胤礽冷眼看他請安,倒也規矩恭謹,聽他自報家門口齒也清楚。

    胤礽又問他讀了什麼書,曹顒答道:「奴才父親也給奴才請過西席,授了些經史。」

    胤礽記性挺好,提問了幾條,他都答得上來,又問:「可通弓馬武藝?」

    曹顒垂手答道:「在江寧的時候略習過一些,稱不上精通。」

    胤礽挺閒,拎著他又去考較了一回,三箭兩中紅心,另一箭也在靶子上了。

    還行。胤礽扭頭對他四弟道:「曹寅倒還沒有忘本,這孩子留下了。你看著辦。」

    原本要呵斥一下的,由於有老四護航,胤礽的火就沒往曹家這裡發。但是他遷怒上了另一個人:李煦。此人兒子比曹寅多,不但有兒子還有孫子,居然不積極主動表示。

    胤礽心裡的小本本兒上,給李煦記了一條。打發走了曹顒,胤礽留下他弟弟說話:「依你看,曹李二人的虧空究竟還得上是還不上?」

    雍王低頭想了一下:「他們都老了。」辦事有點拖拉,就算能還上,也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胤礽冷哼了一聲:「我因看著他們還算忠心,才留到了現在。先帝崩逝,兩人皆上折請回京奔喪,我沒允,他們今年又請歸。你問問他們,可願意從此定居京城。」王八蛋!還敢再要求繼續要鹽政的差使,不給了,都給我滾回來,別想再損公肥私了。

    雍王吃了一驚:「那虧空呢?」

    「他們是指望不上了,找個能還的人去江南罷!」

    「庶。」

    tt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