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樓之四爺在上

《》第三卷 動盪生 第579章 胤禟的成績 文 / 陌筱白

    弘暉的後事在伊爾根覺羅氏的操辦下很順利的辦完了,說是伊爾根覺羅氏操辦,其實她不過也就是掛個名兒而已,事實上,在弘暉出事之後,她的精神狀態就不是很好,對於這個時代的女人來說,死了男人那就和天塌了沒什麼區別。

    尤其是永琨年紀還小,身體又不怎麼好,要是他也有個萬一,那剩下弘暉府上的那些個女人,就真的是沒什麼奔頭了。

    弘暉的後事,胤禛和烏喇那拉氏都派了人前去襄理,事實上也就是他們做主了,弘昊兄弟三人也從旁看著,務必要讓弘暉體體面面的去。

    在弘暉下葬之後,朝廷上下的目光就更多的集中到了弘昊身上。弘暉這個嫡長子的死,讓排行第四的弘昊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子,再加上他的生母是除了皇后烏喇那拉氏之外位份最高的純貴妃,身份貴重,他本身也是文武雙全,既讓漢臣們欣賞,又讓滿臣們稱讚,頗有些眾望所歸的架勢。

    與此同時,弘晝的小動作也更加頻繁起來。他今年也開始上朝參政了,和佟家走得近的一些勢力自然是圍在了他的身邊。

    康熙朝九龍奪嫡的事情讓大臣們有了更多的念想,一開始被寄予厚望的不一定能笑道最後,一開始沒什麼優勢的也能夠獲得勝利。尤其是現在胤禛的身體狀況也是非常的健康,這也讓朝臣們覺得屬於雍正帝的時代還有很長的時間,未必沒有後起之秀反超的情況出現。

    甚至還有的人朝弘壽靠攏,想要挑起他的野心。雙生子又怎麼了?這不是模樣完全不同麼。是順治爺的轉世又怎麼了?順治爺能當皇帝不就更意味著六阿哥有皇帝的命?

    至於順治帝做的那些蠢事就不在眾人的考慮之中了,只要能夠給他們從龍之功,誰管你這個皇帝到底當得稱職不稱職?再說,這都轉世重生了,看六阿哥的性格和當初的順治爺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異的。順治爺喜文厭武,六阿哥卻剛好相反,對文化課沒什麼太大的興趣,倒是很喜歡騎射武藝。

    大清是馬上得的天下,有個喜武的皇帝不是正相宜麼?

    至於弘昭,倒是沒人把他當做奪嫡的主力來看,畢竟他娶的是蒙古女人,現在的大清是絕對不會接受一個蒙古皇后的。不過不管是弘昊的支持者還是弘壽的支持者,都極力勸他們兩個要拉攏弘昭,畢竟他們是親兄弟,要拉攏的話,有著先天的便利。

    這天弘壽就在黛玉跟前兒給她說起這個笑話來,「那些蠢貨,天天在兒子耳邊念叨,要兒子防備著四哥,說兒子和五哥是雙生子,應該更加親近一些才是。想來大哥那邊也差不多。」

    弘昊淡定的點頭。

    弘昭頭疼的道:「我說四哥、老六,你們這主意太缺德了吧?把大臣們玩得團團轉不說,那是他們咎由自取。可是為什麼把我也牽扯進去啊?你們不知道,現在你們的那些奴才也是一有機會就在我跟前兒嘮叨。四哥的人就說四哥是多麼的疼愛弟弟,說老六還要和四哥爭,是為不悌。老六的人就說老六是順治爺轉世,這輩子也是天生的皇帝命,說四哥應該自覺禮讓才對。我這段時間可是被煩得不行了。」

    黛玉看兒子愁眉苦臉的模樣,就覺得可樂,笑得快喘不過氣來了。

    這事兒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一開始有人在弘壽耳邊挑唆,弘壽就跟弘昊說了,兄弟兩個一嘀咕,覺得這還真是一個辦法,與其搞個「兩極分化」,還不如搞個「三足鼎立」,多一個出頭的,兄弟兩個就能多拉到一部分勢力,畢竟總是有些人不喜歡弘昊的行事作風而偏向於弘壽的。與其是把這些人放過,讓他們投到了弘晝那邊去,還不如弘壽站出來把他們收攏起來。兄弟兩個表面上鬥一鬥,也好安別人的心。

    也就是在弘昊兄弟幾個中才能夠把這個想法實施下去,要是換了別的兄弟,肯定是誰也信不過誰的。但是在弘昊兄弟之間卻不存在這個問題。畢竟弘昊很清楚,相比起人世間短短幾十年的帝王生涯,他的兩個兄弟是更加嚮往與天同壽的修行之路的。便是他,如果可以修行,怕是也不願被人世間這些俗世所束縛。

    每每想起兄妹們能夠和額娘長長久久的相伴,他心中就又是羨慕又是悲傷。他唯一能走的就是做一個好皇帝,讓大清矗立在世界的東方,成為所有國度仰望的存在。唯有這樣,或許在遙遠的將來,他的額娘和兄妹們才能偶爾想起他來……

    「對了額娘,聽說九叔就快回京了。」

    聽到弘壽的話,黛玉恍惚了一下,「時間過得真快啊,這又三年了。」

    當初胤禟還不大樂意去天賜大陸,宜妃還特意來請她向胤禛求情,沒想到胤禟最後還是答應了。這三年來,胤禟在天賜大陸的所作所為黛玉是很清楚的,他還真是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以前的天賜大陸只是貴族階層賺錢的渠道,天賜大陸上面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有些是大清本土上所沒有的,有些權貴家族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每年往返在天賜大陸和大清本土之間,將天賜大陸上特殊的或者是廉價的物產運到大清本土來高價販賣,賺取了不少的利潤。

    這樣的事情當然是給天賜大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促動的,可是這些權貴家族和大商行們到底還是守舊的,發現了好東西自然是不願意和別人共享,所以,這些商機只成為了他們牟利的工具,對天賜大陸的開發所起到的作用很小。

    在胤禟離京之前,林如海和他交談了很久,將許多先進而又開明的思想傳授給他,更重要的是教他從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來看待問題。胤禟也確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胤禟去了天賜大陸,就讓人彙集整理了天賜大陸有價值的物產資料,又派人進行更加詳細的考察,尋找更多有價值的資源。之後,他把這些資料整理好,派人將這些資料和實物帶回大清本土,在各個省府進行宣傳。

    天賜大陸的好處至今還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裡,有更多的中低階層的商人雖然知道天賜大陸的存在,但是航線什麼的卻是完全不清楚。要知道,遠渡重洋沒有具體的航線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人財兩失。而那些掌控著天賜大陸航海圖的人,又如何願意把這個財路和別人共享。

    這一次胤禟的所作所為卻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只要願意帶上一百個奴僕前往天賜大陸定居的,就無償發給航海圖和天賜大陸上面的物產分佈圖,如果個人實力不夠的,還可以和別人一起「組團」獲得一張航海圖。

    這個想法胤禟詳細的寫了一份折子遞給胤禛,經過朝廷一個多月的論證在最終在胤禛的強勢拍板下通過的。主要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願意將天賜大陸的利益分潤出來,因此百般阻撓,更以天賜大陸是滿洲最後的退路為借口,阻止漢人進入。

    不過這一點胤禟早就想到了,他提出,作為航海圖條件的一百個遷往天賜大陸定居的奴僕,在天賜大陸生活五年之後就可以除去原來的奴籍,列入八旗包衣。這是朝廷強制規定的,他們原本的主子不得有任何異議。

    只要是被劃入了八旗包衣,那麼就是滿洲人的奴才了,對奴才是不用防備的。

    選擇將奴僕劃入包衣,一是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是奴才,身上已經有了奴性,再把他們化作包衣,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甚至從普通的奴才變成包衣奴才,在大清來說都是一種身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他們進入包衣籍之後,朝廷還會給予那一百個奴僕每人五畝良田、十畝山地。他們只會對朝廷感激,不會有什麼逆反的心理。

    甚至胤禟還在秘折中提出,在那些奴才成為包衣奴才之後,在天賜大陸耕耘二十年以上的,將在其中選擇優秀的人才提拔入漢軍旗,將這些人裡面的優秀人才慢慢的轉變為滿人。

    胤禛看到了其中的好處,強勢通過了這一新條例。

    倒是胤禟另外一個想法被暫時壓了下來。胤禟提出,如果有旗人願意前往天賜大陸定居的,每人給予一頃兩天,兩頃山地,並且允許他們經商。

    現在大清的祖制是旗人不許經商。雖然許多權貴家族都是陽奉陰違,讓門下奴才出面經營他們的產業,但是當胤禟提出來允許旗人經商的這一條的時候,卻是大部分的滿大臣都予以嚴厲的反對。

    在他們看來,士農工商,商人是漢人眼中最低賤的人,而他們滿人應該是最為高貴的,豈能做那些連漢人也歧視的事情?他們寧願讓很多的旗人每個月只領著朝廷很少的一點補貼,過得比許多漢人還貧窮落寞,也不願讓他們出去賺錢,自己養活自己,過上穿金戴銀的生活……r1148

    baidu_clb_fillslot("95751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