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縱橫三國史

正文 第十八節 許仲康汝南從軍 賈文和宛城相投 文 / 貼拉所依朵

    因為文章的主角和主要內容不是林霧,所以由不得他發揮,故在下面幾卷中,不會鋪張,能簡就簡,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勢力形成的太過簡潔,甚至覺得不可思議,不當支出請多多包涵,總不能讓彥晨到四十卷才出來吧,那麼他這個主角就更不可思議了。謝謝大家支持

    第十八卷許仲康汝南從軍賈文和宛城相投

    卻說我收服羊山黃巾賊後,每日操練,一面派人前往洛陽打探消息。經探子回報,那董卓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早把我忘的一乾二淨,這邊李儒和呂布為爭寵也暗鬥的激烈,沒有心思再來顧我這800軍馬。

    我見小不點身體虛弱,趁機在羊山養病,一面勤加練兵,叫張遼多提拔一些將領,以便減輕張遼帶軍的壓力。轉眼半年過去了,張遼陸續從將士中向我推薦了四個牙將,王穡,俞昆,廖賈,關旭,我分別拜為驍騎校尉,令其四人各統步兵500,協助張遼。

    我看小不點身體已漸漸康復,心想若不趁著亂世發展自己的勢力,就算找到彥晨,陳豐,只怕到時候又要依附他人,過那洛陽城的日子了。於是和張遼等諸將商量妥當,整頓軍士,先往汝南剿黃巾賊何儀!

    這何儀與黃劭原來一起在張角帳下做賊,張角敗後一起引眾嘍囉扎於羊山,後與黃劭不和,方引眾賊去了汝南。黃劭被我剿滅之事那何儀早有耳聞,今聞我率軍直奔汝南,忙召集諸將商議。

    眾賊聽說我一天之內破黃劭,砍何曼,心中怯懦,如何敢戰!何儀無奈,想率眾躲避,忽有一賊獻計道:「大王不如詐降林賊,待其不疑時再暗算他,那林賊軍中多是黃劭手下,與大王有舊,大王到時反林賊,易如反掌耳。」

    何儀大喜,忙率眾詐降於葛坡。

    我軍出了羊山,過穎陽,出古城,5日後便到汝南境內。這一路上,我嚴令麾下眾將士,膽敢犯百姓利益者,必嚴懲不怠!

    這軍隊經張遼等5將半年嚴格訓練,頗有成效,一路上軍紀嚴明,深受百姓愛戴。那汝南百姓向來受黃巾賊的痛苦,聽說我引軍前來,都四下奔告,格外開心。

    待我行軍到了葛坡腳下,見坡上錦旗遍佈,忙喚來五將,以王穡為先鋒,俞昆,廖賈分為兩翼,只待賊軍大敗,上陣撕殺,關旭則引軍去狹道埋伏,待賊軍敗逃,半路殺出遷滅逃兵。我佈置完後,和張遼統大軍上去葛坡,想趁機顯現一下派兵部署的能力,讓那張遼諸將見識一下我的實力。

    可是行到坡上,見先鋒王穡竟引軍而返,而後面又無賊軍,大驚,喝問道:「你為何不戰自退,可是欺負我的刀不夠快?」

    王穡聞言大驚,忙下馬拜道:「非穡不yu戰,乃何儀見主公神威,不戰請降,請主公定奪。」

    我問張遼是否受降,張遼答道:「委實難以決斷,如果受降,則可以減少傷亡,而且以後遇到黃巾賊,必可不戰而降,但就怕賊心不服,將來造反;如果堅決不同意,則黃巾賊必定拚死奮戰,會有一定的傷亡,只是取勝後一定能大振軍心,況且老百姓一定很開心,請主公決定」

    其實,我是非常想戰的(玩三國誌的時候就是個好戰派),原因是養了這麼多的兵,出來沒的打心裡鬱悶啊,再加上剛想顯現一下自己的指揮才能,就這麼放棄了多可惜啊。

    所以我問張遼只是做做樣子而已,見他不堅決反對,厲聲對王穡道:「何儀詐降,怎麼能夠相信,我相信將軍是一時被何儀蒙蔽,請速速提何儀人頭來見。」(我所說的詐降只是一個借口,並非真的知道何儀詐降)。

    王穡聽聞,上馬挺搶而出。

    卻說那何儀見王穡去而復返,本以為是來受降的,忙迎了出來。不料王穡舉搶便刺,可憐那何儀,頓時斃命,這邊眾賊見死了頭領,皆大亂而敗,俞昆,廖賈早領兵出,四下殺散,賊死傷無數。卻有一賊將,見勢不妙,引數千賊往城外逃跑。

    行至狹道,關旭殺出,那賊將見無退路,遂奮力死戰,各賊亦死戰。關旭兵少,漸漸不敵。

    忽一壯士引數百家丁,只一合便活捉賊將,賊眾皆降。這邊我吩咐王穡清理戰場,和眾將士在中軍帳上論功行賞,見關旭引壯士和降卒前來領功,聽關旭說剛才戰事,忙讓壯士就座,問他的鄉貫和姓名。

    壯士道:「我乃譙國譙縣人也,姓許,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亂,聚宗族數百人,築堅壁於塢中以御之。今聞將軍前往擒賊,特來助耳。」

    我聽聞是許褚大喜,學那演義裡曹操的口吻:「吾聞大名久矣,還肯降否?」

    許褚曰:「固所意也。」

    遂招引宗族數百人俱降。我將許褚拜為都蔚,送了些黃金給他們,又對眾將士犒勞完畢,就讓他們在汝南休息三天。其間斐元紹,周倉兩個山賊頭子前來投軍,各封為校蔚。

    我見汝南一破城,幾經黃巾賊的洗禮,只怕要養活兵士很難。而且上有曹操,下有劉表,就憑我現在7000左右的兵力還不足於諸侯抗衡,權衡之下,還是進軍宛城比較合算。遂以破黃巾賊為名,望宛城而來。

    那宛城的黃巾賊聽我要來,早嚇的四散奔走,是一座空城。等我入城,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天地反覆兮,火yu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yu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我大驚,暗道這不是徐庶投劉備時所唱歌謠嗎,可徐元直怎麼會跑到宛城來啊?心裡雖然疑惑,還是下馬邀請入營中,問他姓名。答曰:「某乃武威姑臧人,姓賈名詡,字文和,久聞將軍為民除害,造福鄉里,yu來投托,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

    我聽了大喜,正愁無一軍師,竟脫口而出:「吾得文和,猶魚得水也。」遂拜為軍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