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馬超與馬文鷺入王宮來見我,我自知是為馬文鷺之事而來。馬文鷺見兩位王妃對其一見如故,自不知所措,又問及此事,更是不知如何應對。
此時有兵來報趙雲夫婦來見,我使其傳趙雲夫婦二人來此見。趙雲來見,拱手道:「子龍見過殿下、兩位王妃。」
詩夢、欣怡上迎樊娟道:「娟姐,你來了啊。快來見,這位便是馬文鷺妹妹。」二人將樊娟拉至馬文鷺身前見介紹著。
樊娟見馬文鷺,拉著其手道:「這就是文鷺妹妹啊,我便是子龍之妻樊氏,你與子龍之事我已知曉,我無異意,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妹妹,今後我也有個妹妹作伴。」
馬文鷺不知說什麼好,yu笑無顏,欲哭無淚。樊娟又道:「文鷺妹妹不必見怪,從今日起你可不要再任性,子龍日夜繁忙,不可再給他添亂。」馬文鷺不停點頭允之。
趙雲見此終可放下心矣,馬超亦如此,今後不必為小妹煩惱矣。此時我道:「子龍、孟起她等女人之事就由他自個說長道短去吧。正好你二人來,軍師一會便來與我等有事相商,你二人隨我去見軍師。」
我與趙雲,馬超剛至議事朝堂,武飛來報道:「殿下,諸葛軍師,張松張大人,許靖許大人等人來見。」我命其傳孔明等人入見。
孔明入見道:「屬下見過殿下。趙將軍、馬將軍也在此啊。」
我道:「軍師,張大人,許大人,眾位大人起來說話。」眾人起,我命人為其等人看坐。我道:「軍師,眾位大人,最近幾日真是勞累大家矣。」
孔明道:「殿下,如今我大蜀已平定西北,蜀南(指蜀中南方氐族馬兒敢、鄧麻等地帶)一帶;也勞師動眾,我軍欠缺整治,以我觀之,現正乃我軍整治內政,加強習練兵士之時,以待日後發兵中原。」
張松道:「殿下,軍師所言極是,不可空耗我蜀實力啊。」
我道:「那依眾位大人之見,應如何?」
許靖道:「殿下,我大蜀乃一國,國就乃有國法、軍規、律令,正所謂不以規矩便不成方圓。雖說我大蜀在殿下昔日進位蜀王時已立下一些軍規法定,但並非完美,要治好一國,不但要仁政,亦要以規章制度來適當地約束。以此懲治**,罰惡賞善、安民定居」
聽完許靖之言,我道:「許大人言之有理。軍師此事就交與你、張松大人、許靖大人去辦,分向各郡頒發軍規律令。」
孔明領命道:「是,殿下。」
「哦,對了,軍師,凡各郡縣有軍民建議、進諫等,皆一一記錄報之而上。」我道,「我乃君王,你等乃為官者,皆在上;民乃在下,皆知治理有方無方,乃民情中便乃實知,君王所想,未必乃全美之策;正所謂偏聽則暗,廣聽則明。」
孔明道:「是殿下。對了,殿下昔日你言有關百姓土地之事,不知是何事?」
我道:「軍師不提及,我還差點忘矣。自秦漢以來,土地皆為各郡縣地主所有,百姓乃租用其地,每年每季向地方交納地租、稅務等之類雜七雜八的稅款,苦者乃百姓者也。」
許靖道:「那以殿下之意是?」
我道:「在我大蜀國法中,我想如此規定:我大蜀領土將直屬國家所有,各郡各縣的土地按人均土質肥沃分別分與百姓,每年每季向直接向國家交納一定的稅糧、農稅,此在稅收制度裡規定交納多少,並且一旦規定,此稅收只可降低,不得上浮;除非戰亂發生,可由王下令向百姓徵集糧草,否則無論百姓如何如何豐收,而且受災之地不但免收,更應發糧賑濟,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許靖道:「殿下,臣等知殿下德天仁厚,愛民如子。依殿下之言也並無不可,但以臣之見,殿下可令找一郡一縣試之,如若成效見佳,再全國施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我對張松道:「張大人,你意如何?」
張松道:「殿下,許大人所言也並無道理,可先試之;再者我大蜀若強施其政,百姓自是歡天喜地,但各大小郡縣地主土豪難豈能接受,殿下可步步為營,不可急於一時,萬一地主土豪發生兵變,傷及乃是無辜百姓矣。」
我一聽,心想原來君王也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尤其是如若要做一名仁德之君,真是難!我對孔明道:「軍師,你意如何?」
孔明道:「殿下,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我觀之,殿下之政策可早施之。」
孔明之見與眾人不同,我驚道:「哦?軍師可言其利。」
孔明道:「自秦漢以來,百姓皆乃為地主土豪種地,稅糧等雜稅之多且高,使百姓不能盡其力耕種,如若土地乃百姓所有,自己必盡責盡力勤耕勞作經營自家土地,自除交納稅糧,農稅之外,所剩乃歸自所有,百姓又何樂而不為呢?不過殿下,現天下未定,軍備所需糧草不可少,殿下需多向百姓徵集糧草。」
我道:「那是當然。對了,至於張大人、許大人所說地主土豪我自有良策處之,二位大人可放心。」
張松道:「殿下,以我觀之,可封任地方富主豪門為地方官管治各地方。」
孔明道:「張大人,官不可隨意而任,乃有才可任,豈可皆任之?再說殿下對自己的臣民一視同仁,無論是黎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皆平等分有土地,如此不可行乎?」
張松道:「殿下,臣」
我起身道:「永年,我知你等皆為我分憂,為百姓而憂,你等也不必爭執,此事就此作定,還望眾位大人助我為大蜀建制,子雲感激不盡。」說完向眾人鞠躬作揖。
張松、許靖、孔明等人忙來扶,張松道:「殿下為國為民,臣等真乃慚愧,臣既為君臣定當為殿下盡心盡力,在所不辭。」
我大喜,道:「好,明日你等同我親至一縣化分土地。看有何不對之策?」
次日,我與孔明、趙雲、馬超、張松、許靖等人至蜀都一縣,初試此政策。先命縣令招集百姓集合,再命孔明頒布法令,孔明道:「大蜀國法律令定曰:我大蜀領土皆屬國家所有,各郡各縣的土地按人均土質肥沃分別分與百姓,百姓擁有土地的使用權,此地不可**,待土地使用者去世以後由國家收回;每年每季向直接向國家交納一定的稅糧、農稅,此在稅收制度裡規定交納多少,並且一旦規定,此稅收只可降低,不得上浮;除非戰亂發生,可由王下令向百姓徵集糧草,否則無論百姓如何如何豐收,稅收不得上浮,而且受災之地不但免收,更應發糧賑濟。」
待孔明說完,眾百姓議論紛紛,一民出道:「大王,每年每季稅收,除了稅糧、農稅,還有此什麼啊?」
我道:「除此兩稅並無其他,各位父老鄉親意下如何?」
眾百姓立跪拜而謝道:「多謝殿下,我等百姓自殿下到蜀中以來,三年多矣,我蜀中百姓豐衣足食,此乃皆是殿下仁德所在。」
我試問道:「那以眾鄉親之見,每年每季應向國家交納收入的幾成稅糧?」
眾百姓莫不敢言,我乃知其恐言語出錯,縱怒王顏。我道:「穩中有各鄉親不必恐慌,也不必怕說錯話,我不會怪罪於你等。」
一老農出道:「老農以為收入之三成向國家交納尚可,不過今我軍軍備所需,以老農之見多交納四成,殿下意下如何?」
正所謂有商有量,百姓乃尊敬我,故乃如此之說。我道:「不行,還是只收三成便可,軍備所需,我自會使人向百姓徵集採購。」
眾鄉親拜謝,我命縣令化分土地,施此政策。並親自視察,監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