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天下乾坤

龍騰世紀 廿三 漢陽峰新交原有意 黃龍寺故友杳無蹤 文 / 成至柔

    康山向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此山東偎鄱陽湖,南靠滕王閣,北枕滔滔長江,為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

    傳說周威烈王之時,有一位匡俗先生,在此山學道求仙。周天子曾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卻屢次迴避,反而潛入了深山之中。後來,其人竟無影無蹤,不少人便說他成仙去了,於是便將匡俗求仙之地稱為「神仙之廬」。此山便就此得名為廬山。同時因為「成仙」之人姓匡,所以又稱為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本朝年間,為了避太祖之諱,而改稱康山。

    這康山綿延九十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贛北。其間,青峰秀巒巍峨挺拔,銀泉飛瀑噴雪鳴雷,雲海奇觀瞬息萬變……尤以盛夏如春之涼爽為世人所嚮往,乃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名震贛中的天幽幫總壇,便位於此山之中。

    康山的最高峰大漢陽峰上有一石砌平台,名為禹王台,乃是昔日大禹治水的登臨之處。相傳在月明風清之夜,站於峰巔,可觀漢陽燈火,故而得名。

    此刻,禹王台上卻有二人。只見二人都是錦袍華服,當先一人四十出頭年紀,濃眉明目,白面長鬚,但見他行走之時龍驤虎步,極盡一代宗主之氣勢——正是天幽幫幫主顧子淵。另一人卻是個年方弱冠的錦袍少年,其人形貌瀟灑,容顏俊美,舉手投足間雍容不迫,卻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超逸之氣。

    只聽顧子淵向那少年笑道:「這大漢陽峰乃是康山第一峰,夜間來此,可觀盡漢陽之燈火……」

    那錦衣少年向外眺望,遠見長江滾滾東流,近觀鄱湖水波浩渺,俯視腳下群山連綿,真正是山河壯麗,氣象萬千。不由道:「此時雖是白晝,此處之景色倒也令人心曠神怡。顧幫主守著如此一塊風水寶地,目下這些近峰遠山折服腳下……便是遠處那長江漢水,楚天吳國也是一覽無遺啊……」

    顧子淵聽他話中有話,微微一笑,道:「應公子莫要取笑顧某。閣下少年得志,年紀輕輕便已位列大理三公之一,哪如我們這些江湖草莽……今日能請得閣下前來康山一遊,顧某已是不上榮光了。」

    那少年聽罷,卻是笑而不語,只是遠望康山美景,半晌卻吟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他轉頭向顧子淵笑道:「顧幫主在皖贛一帶江湖之中,威望如日中天,又何必如此自謙?我大理不過偏安於西南一隅,又怎及得上中原大宋的萬里山河。」

    原來這少年卻是西南大理國的三公之一——大司空應笑問。他在大理國中,位於數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不知為何竟會與江湖上邪派九幫之一的天幽幫有所來往。

    只見他停了一停,又開口道:「應某這次前來中原,不過是有些私事處理。卻想不到顧幫主會派人前來相邀……幫主邀我至此,卻不是為了看這康山風景罷?」

    顧子淵聞言,卻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應公子果是妙人,無需顧某多言。人言公子博古通今,想必亦知曉我天幽幫乃是因何起家的罷?」

    應笑問看著他笑道:「天幽幫素稱邪道九大幫會之一,應某自然不會一無所知。」

    顧子淵接口道:「古語有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世上什麼事情自然都是瞞不住的……」

    他的話尚未說完,應笑問卻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話雖是古今至理……但顧幫主方纔那句話,此刻卻應顛倒過來說才是……」

    顧子淵微微一怔,「不知公子指的是哪一句?」

    應笑問淡淡道:「自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一句……天幽幫的內中詳情,怕是只有顧幫主自身方知其中奧妙罷?」

    顧子淵凝視了他片刻,忽然轉頭向山外看去,笑道:「顧某素來仰慕公子大才,此次知公子遠赴中原,不勝欣喜,這才特意遣人請應公子來康山一遊……顧某聽說西南之地,多屬蠻夷之統,便是大理段氏,亦不過是白蠻之姓……公子身為漢家血統,又何苦屈居僰人之下?」

    應笑問聞言,雪玉一般的面頰上卻似閃過一絲揶揄之色,當下道:「顧幫主既知雲南為蠻夷之統,卻又為何忘了大理本是天南佛國?」

    應笑問此言,卻是不虛。遠在先朝開元二年,佛教便已傳入雲貴一帶,最初傳入的乃是大乘佛教密宗的阿吒叻教派。其實天南尚屬南詔國統治,佛教傳入之後,迅速得到了南詔王室的支持,成為了南詔國的國教,著名寺院「崇聖寺」便於此時修建。古書記載,「原崇聖寺初建於詔初,為詔王閣羅風與吐蕃國師贊錯證盟處,為吐蕃使臣駐地。」

    到了南詔豐佑之時,國主重用海壽**師,法師便獻策云:「以南詔為佛國,重修崇聖寺為護國大崇聖寺」。於是,崇聖寺之香火更旺,就此成為了名揚天南的「佛都」,乃是王室貴族禮佛之妙處。

    待得到了大理國之時,「國教」佛教更加興盛。除密宗之外,更信奉禪宗、華嚴宗等。只是,此時的佛教卻已成為了大理國王朝用來鞏固政權的工具。大理國的歷代國主都爭相建寺造塔,鑄佛寫經。甚至連朝中官員都要從僧侶中選拔,而大理王室貴族更有多人出家為僧,一時之間,朝野上下竟相倣傚。

    顧子淵尚未答言,卻見應笑問已於峰巔負手笑道:「顧幫主可聽說過我大理的四大景觀麼?」

    顧子淵見他話題忽轉,卻不知何意,只得道:「大理國『風花雪月』四大奇景,顧某自是嚮往已久。」

    應笑問於峰巔之上眺望西南,錦衣飄飛,猶如仙國帝子,只聽他朗聲吟道:「風過天地聽梵音,花如迦葉悟前塵。雪似明鏡光澄澈,月若輪迴蕩人魂……倘若顧幫主有朝一日能一遊大理,自然便能體會這風花雪月之中的禪機。」

    顧子淵的面上閃過一絲不悅之色,當下冷笑道:「既然應公子已然了悟佛境,卻又何必千里迢迢來到中原,再惹紅塵?」

    應笑問如何聽不出顧子淵話語之中的嘲弄之意,當下反而一笑,道:「顧幫主只怕是誤解了應某之意。人生在世,皆為凡夫俗子,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無慾無求?文人寒窗十載,不過是盼望金榜題名;將士奮勇當先,也不過是為了金殿封侯……應某心中自然亦有所念,只不過卻與顧幫主心中之念稍有不同罷了。」

    顧子淵身為邪道九大幫會之主,豈是凡人,自然聽得出應笑問的話中之意,當下便也笑道:「應公子之境界高深,顧某自是遠遠不及。卻不知應公子自天南遠道而來中原,卻是所為何事?」

    此番話卻已絲毫不含嘲弄之意,發言反而極是誠懇。

    應笑問淡淡道:「顧幫主既然知道應某乃漢家後裔,在中原自然便也有些親朋故交。此次前來中土不過是為了訪友而已。」

    顧子淵道:「卻不知這世上何人能入得應公子之目?算得上是閣下的朋友?」

    應笑問明知他一語雙關,表面上卻似完全聽不出他話中之意,只向顧子淵問道:「顧幫主可聽說過黃龍寺麼?」

    顧子淵道:「黃龍寺?莫非便是浙南縉雲的黃龍寺麼?」

    應笑問搖頭笑道:「非也。應某所說之黃龍寺卻是幕阜山東麓之黃龍古剎。」

    顧子淵笑道:「顧某與佛無緣,於天下之寺院更是所知甚少,真是貽笑方家。莫非應公子在那黃龍寺中卻有舊識?」

    應笑問點了點頭,道:「應某有一位總角之交,自幼便在黃龍寺中皈依。自應某歸於大理之後,便再未見過。此番前來中原,便是為了尋訪此人。誰知日前到了黃龍寺內,才知道這人已於數年之前雲遊四方去了。」他說到此處,卻不勝唏噓。

    顧子淵見狀,便道:「應公子無需憂愁。想來此人既是黃龍寺中僧人,總有一日會回歸本寺,公子又何必唏噓至此?」

    應笑問聞言搖頭道:「此人雖然在黃龍寺中皈依,卻並非出家之人……他一向喜歡於各處遊歷,且又行跡樸素,不肯招搖,想要尋他卻是甚難。」

    顧子淵恍然道:「原來不是僧人……這卻難了。卻不知此人何名何姓?相貌如何?天幽幫在皖贛一帶也算得有些勢力,顧某可助公子尋到此人。」

    應笑問緩緩道:「這人姓黃,名心悟,相貌不甚出眾,但其人之秉性卻是超凡脫俗……」

    他提到此人之時,似乎已經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顧子淵見狀,心中卻已轉過了多個念頭

    ——黃心悟?武林之中卻似乎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

    ——依應笑問所言,此人大約不是江湖中人……

    ——應笑問在大理國養尊處優,卻為何會對此人如此上心,以至於千里迢迢前來探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