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古字
李落天毫不猶豫的去到了小木劍的擺放處。選取了一把做工精緻的九寸小木劍。
而李落星原本並不想要,可想想,還是隨性一些吧,就隨手選了一隻木頭小狗。
接著,四人便去尋找孔氏、林夢梅三人了。
找到時,只見三人也是剛剛離開布偶攤,正準備朝李落星四人走來。
此時,李落月左手抱著一隻小花鹿布偶,右手提了一隻小灰熊布偶。身後,林夢梅還幫忙拿了一隻小豬和一隻小狗布偶。
她滿是開心的跑了過來。見李落天只買了一把小木劍,就滿是得意的看著他。
李落天有些不服氣,就耍起木劍來,似乎是要說:我的劍比你的四個木偶都要好。
******
一行七人,又開始閒逛起來。
突然,逛到了一個字畫攤,李落星不由停了下來,眾人見了也都停了腳步。
眾人也都知道李落星真正的習性愛好,所以也不出言打擾,只是靜靜的在一旁任由李落星挑選。
書畫攤的主人,是一個年輕的讀書人,一身青衫,長相並不是十分出眾。
攤主說:「這位小兄弟,可是看中我這字畫攤上的什麼東西了。」
李落星抬頭,看了一眼,不由一愣,之前李落星被字畫吸引,不曾注意這個年輕的攤主。
此時一見,突然一驚。
這個攤主,年紀輕輕,長相也很普通,看起來也沒什麼出眾之處,扔在人堆裡也沒有人能發現。
可是,李落星卻發現這個攤主的眼睛非常清明,精光閃爍,炯炯有神,顯得極為精明幹練。
他朝自己看來,彷彿,自己所有的秘密都被他看透了一般。
李落星心中一緊,暗道:此人不簡單。
心中雖有些緊張,可是李落星表面上卻是沒有表現出來。
他微微笑道,說:「還沒,我只是隨便看看,再挑挑吧。」
李落星鎮定下來,仔細觀看這一些字畫。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以李落星的眼光水準,發現這些字畫竟是張張不凡,放在地球上,那都稱得上是大師級的水準了,字有蘭花柔韻,有霸氣雄豪,有瘦骨銳鋒,有渾厚磅礡。畫有壯烈山河,有精緻花鳥,有栩栩生靈,有古樸器物。
張張都是精品,一時間,連他都選花了眼。
最後,經過一番挑選,他選了一副氣勢磅礡的《千山長河圖》,一副精美秀麗的《杜鵑啼血圖》,一副鋒渾並茂的《千碑揭石帖》。
李落星還想再挑一副字,可是看來看去再也不能從剩下的字中挑出一副更好的了。
就在李落星略微失望之際,忽然,他看到在字畫攤的角落處,有一副非常古舊的字畫,這幅字畫的畫軸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木頭,紙張看上去也沒有什麼特別,不過卻給人一種非常古舊的感覺。
李落星抄起那副字,緩緩打開,這幅字不大,篇幅也不長,只有一個字。
「心。」
李落星輕輕念道。
這一刻,他卻是看癡了。
小小一個字,在他眼中卻是被無限放大,無限深入,無限具化。
在這個『心』字當中,李落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
一個小沙彌,受一部魔道絕世神功的吸引,叛出佛門,變成了一個惡名遠揚的魔道巨梟。可是在一場魔道內亂當中,他誤殺了自己的兒子,他在悲傷之際,終於大徹大悟,放下屠刀,重歸佛門,潛心修行佛法,再不出世。
一個年輕的郎中,愛上了一個女子,後來二人成親,一直相濡以沫。可當有一ri,一位高僧告訴他,他娘子是一條蛇妖。可是,郎中深愛他的娘子,無法相信。高僧擔心郎中被害,強行江郎中帶回寺宇,蛇妖為救相公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生靈,被佛祖永鎮靈塔之下。郎中聞後,毅然出家,成為了一位掃塔僧。
一個帝皇,少年時就登基稱帝,坐擁天下。但是他愛上一個女子,並迎娶她做了貴妃。但是這位貴妃體弱多病,撐了數年,終於還是駕鶴西去了。帝皇萬念俱灰,在留下一個子嗣以後,不顧宗族反對,毅然出家為僧,從此歸隱山林。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惡魔。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惡魔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後,佛陀轉身問那惡魔:「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惡魔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那惡魔摸摸鼻子走了。
一個老翁丟了一匹馬,他正在為失馬而傷心的時候,那匹馬回來了,還帶回了胡人的駿馬。得了駿馬老人非常高興,可是,卻因騎馬摔傷了兒子。兒子殘廢了,老人又痛心不已。此時,戰火紛起,朝廷徵兵,他的兒子因傷殘被免除了兵役,避免了死於戰場。
------
一個個故事,一條條哲理都被濃縮在這一字當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恆河。
此刻,李落星卻彷彿是明白了這個道理。
李落星立刻也認識到這副字一定非常不凡。
攤主見李落星看著那副字看的出神,便問道:「小兄弟,可是看出了這幅字有何問題。」
李落星微笑著說:「先生嚴重了,我只不過是看著這幅字寫的有些意味,多看了幾眼罷了。就選這四幅吧。」
攤主說:「小兄弟如此喜歡字畫,想必也是同道中人,這幾幅字畫就送給你吧。」
「哦,那就多謝先生了,不知先生貴姓,府邸何處,改日落星一定登門拜訪。」
攤主笑說:「一介寒儒,當不得『先生』,在下孟雲儒,現居住在城南的白馬書院,若是小兄弟有興趣隨時都可以來。」
看著李落星一行七人離開的背影,孟雲儒若有所思。
他喃喃自語道:「那幅古字,我從『萬佛聖遺』發現帶出來以後一直也沒有發現它的秘密,可那個孩子卻似乎看出了什麼玄奧,真是奇怪。難道正如佛門所言,一切講究緣。」
說完又微微歎氣:「唉,那就讓他一切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