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三章 星墜五丈原(上) 文 / 沉睡的天空

    第一百零三章星墜五丈原(上)——演義中的諸葛亮

    (演義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杜甫在《蜀相》一書中寫下的兩句話,自然,杜甫生活在唐朝,對於演義中的諸葛亮並沒有太大認識,他這《蜀相》自然說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然而,這兩句話卻正是為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奠定了基礎,便就是悲劇英雄。

    悲劇與英雄並不常常被人喜歡,有人喜歡喜劇,有些喜歡小人物主角。實際上,我們也有太過的悲劇與太多的英雄了,甚至有人覺得悲劇實在太多了,悲劇英雄實在太多了。真的多嗎?其實細細尋找,喜劇,悲劇,兩者並沒有太大的數量差距,之所以給人那種太多的感覺,完全是因為悲劇,悲劇中的英雄給人的印象太深了。

    是的,悲劇英雄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為什麼能被讀者喜歡,關鍵在於他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能否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悲劇英雄便是能引起讀者共鳴,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為什麼悲劇能做到這點呢,關鍵就在於悲劇英雄人生的跌蕩起伏,讓人有深刻的共鳴。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仈jiu,縱使權貴如皇帝,貌美如潘安,豪富可敵國,心裡還是會有幾分遺憾,年紀越大,那份遺憾越重,總是事事平安者,也有少時夢想未能實現之缺憾,而這一點,正可以與書中的悲劇英雄結合起來,形成強有力的共鳴。而相對的,喜劇雖也可在談笑中提點人生,但是總少了幾份人生棒喝,尤其是那些童話般的英雄喜劇,更是如此,因為結局總是皆大歡喜,之前情節即便再過跌蕩,也只是為主角最終的好事做一鋪墊而已,要是情節太過曲折,更是流於太假了。自然,作為成人童話或者勵志故事,卻是再好不過。而以小人物為主角的小說,雖然可以與大多數同是小人物的讀者引起共鳴,但是情節卻又少起伏,若是情節太過起伏的話,那經過這麼精彩人生的主角還能稱之為小人物嗎?究其說來,這也是悲劇英雄能深入人心的一大要素。

    當然,真要想寫出深入人心的悲劇英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就拿諸葛亮來說吧。

    諸葛亮的出場很遲,三十多回,近四十回的時候才出場,全書都過了近三分之一了,尤其之前的篇幅也有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在前三國人物的介紹中都談到了,比如曹操,劉備,關羽,呂布,這些人物在歷史上本就是這個時期的英雄,演義中又將這幾人在前三國的形象或多或少加深了幾分,要突破這些前三國的英雄人物。談何容易。

    但是,諸葛亮卻做到了。從他亮相開始,他就成為了演義中獨一無二的主角,別說劉備曹操,便是戲份頗重的關羽,也被他拋得遠遠的。自然,這是在作者的妙筆之下。

    諸葛亮未出場,就開始了造星運動,從第三十五章司馬徽提到臥龍到第三十八章劉備三顧諸葛亮正式登場,整整四章為諸葛亮的出場做鋪墊,便是徐庶在其中章節的登場實際上也只是扮演再度推薦諸葛亮的角色。(不過徐庶在歷史中好像也是扮演這個角色。)之後三顧更是將其推到了頂峰,這樣的登場,之前之後沒有一個角色可以相提並論,劉備關羽曹操孫堅孫策孫權司馬懿呂布,沒有一個角色有如此華麗的登場。單就這樣的登場,便可以將大部分的讀者的眼球吸引過來,這樣的人物,怎麼能不吸引住別人的注意。

    單單只有登場自然不行,假如之後的情節安排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但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諸葛亮只有隆中對與江東說服孫權兩點在歷史上值得一書,那應該如此是好呢?

    這是演義,自然可以由作者來添寫,諸葛亮登場之後,很快就用幾場火戰不單贏得了劉備手下眾將的信任,也引得了讀者的信任,之後更是所向披靡,到處都是他的身影,而演義中其中的幾招我們都介紹過了。

    其一者:奪人功績,這奪人功績也要有選擇性的,比如曹操那邊奪不了,曹操打下了關中,總不能把這個事跡挪到敵營中的諸葛亮身上去吧。所以要奪的也自然是奪自己陣營中的,比如劉備就是被大奪特奪,在演義中諸葛亮出現後,劉備基本上沒什麼事可做了,唯一的印象只怕就是「軍師,計將安出?」剩下的我們只需要看諸葛亮怎麼佈置便可以了。在劉備死前,這招用的頗為頻繁,這也是無奈之舉,劉備死前諸葛亮的記載不多,又多是政務,演義讀者誰有興趣看諸葛亮去研究那些繁瑣的政務啊。

    其二者:對照強者,說起來這也是變相的奪人功績,奪人功績也未必要用直接的辦法,用間接的辦法也可以,而這都是找那些公認的強者,如曹操周瑜司馬懿。如去江東,歷史上諸葛亮去了江東說服了孫權就回來了,但是演義中就可以安排諸葛亮留在孫權軍中,這安排是為了什麼?自然是為了赤壁一戰。儘管在演義中指揮赤壁江東大軍的還是周瑜,但是演義中安排諸葛亮在其中,處處領先周瑜一招,更是每每猜中周瑜心事,這樣一來就讓人留下一個印象,周瑜都能做到,超過周瑜的諸葛亮更能做到。之後更是用借東風將眾人的焦點集中在諸葛亮身上,假如聽過說書先生的肯定注意到對借東風重要性的渲染,為何,這是諸葛亮做的。之後三氣周瑜只是負產品而已。其實便是曹操在對諸葛亮的時候也是狼狽不堪,只是曹操這種情形也比較多,反沒有周瑜那麼引人注意了,便是司馬懿也是如此。這是小說的慣用手法。

    其三者:料事如神:料事如神這一點在演義中的諸多軍師中都有此特色,但是以諸葛亮最為鮮明,每事都能料中,無論敵方已方,無論好事壞事,無論對手如何變幻,總是在諸葛亮計算之中,所以每次都能成功,甚至每每有夜觀天象之說,唯一的缺陷就是料中但是來不及補救。這也是魯迅稱「諸葛亮多智近乎妖」的原因了。當然,這也本是演義中對軍師人物的通常寫法了。

    其四者:以小現大。諸葛亮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尤其是前期,而且蜀漢的記載又不詳細,但是在演義中卻給了作者很好的發揮空間,可以將這個沒有記載,記載不詳細的功績加在諸葛亮身上,這總比改歷史好些。這招其實倒也不希奇,在關羽身上已經用過了,過五關斬六將便是。在諸葛亮身上只是多加了幾條,比如奪荊南四郡,諸葛亮率軍入蜀,七擒七縱,這在歷史中記載得都很不詳細,但是在演義中便可以大書特書其諸葛亮的功績了,不過這類也算不得什麼,小說嘛,總是要給人發揮空間的,給點想像空白就發揮,這是作者的一向作風。

    正是有這四點,神奇的諸葛亮形象在我們心中誕生了。可是,若演義到這裡就喜劇結尾,那諸葛亮在我們心中只是個戰無不勝的神話人物,但是形象卻不高大,至多也就是徐茂公那種等級,根本稱不得英雄,更不用說悲劇英雄。

    只有五丈原的諸葛亮,才是完整的諸葛亮,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這一切自然從托孤開始,劉備身死,托孤於諸葛亮,這是三顧的延續,也是另一個三顧,只是,之前的三顧,諸葛亮出山,以布衣輔佐劉備,笑傲天下,可如今的托孤,諸葛亮已是一朝丞相,可當年邀其出山的英雄,今日只能在病榻之上了。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知遇之恩,以忠相報,以死相報,這一「死」字,或許便為諸葛亮的後段演義定下了基調。

    劉備死前的諸葛亮,雖然有時也會感傷,但多得是意氣奮發,劉備死後的諸葛亮,雖然也有意氣奮發之時,但更多的是壯士未酬的傷懷,演義已經悄悄的將故事的基調指向一個悲劇,一種傷懷。

    所以,儘管還有之前的諸多招數,雖然諸葛亮依舊還是料事如神,雖然諸葛亮還是每戰必勝,但是,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

    七擒七縱,雖是威風,諸葛亮見火燒籐甲卻是傷心落淚。「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大勝歸來,回來遇到陰魂擋路,諸葛亮取饅頭祭奠祭文,痛感三軍。

    七擒七縱此時,諸葛亮還是頗為順利,但是在之後,便屢事不順了。六出祁山,乃是諸葛亮最後的日子,也是其悲劇英雄的定稿,我們將看到一個掙扎著對抗天命的英雄。

    一出祁山,誤用馬謖失街亭,揮淚斬之。

    二出祁山,趙雲病死,「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

    三出祁山,張苞病死,孔明得知後吐血得病,不得不班師。

    四出祁山,大勝之餘,卻得後方奸臣作祟,引得後主令孔明班師。

    五出祁山,又是李嚴弄事,不得不班師回朝。

    雖然這都是演義虛構出來的,但是這其中那種種憾事,卻為諸葛亮的事業做下了基調,便是最終將會失敗,但是,演義正是要寫的是一個面對失敗的前景,不停的掙扎,與天命對抗的英雄。

    好了,到了六出祁山,我們可以看到大結局了。

    一開始,就有一個灰暗的開局,關興病死,演義中不停的安排一個個諸葛亮親近之人的病死,莫不是就在為諸葛亮之死作準備呢?

    出師還是順利的,在演義中,諸葛亮的計謀依舊是無敵的,在本回中,更是引來了高潮,司馬懿這個一直對諸葛亮作對的大反派落入了陷阱,要被燒死在谷中了,相信第一次看演義的人,都會心中一喜,司馬懿一去,誰還能擋諸葛武侯,恢復中原,再興漢室,終於可期了。

    但是,高興的太早了,天雨,或者是天意撲滅了火器,演義中安排這一情節,是想說明天意不亡司馬懿?諸葛亮此番還是失敗?還是在顯示人終不能勝天嗎?

    人可以勝天嗎?至少我們都希望能看到諸葛亮可以勝天,所以在看到諸葛亮逆天改命,第七日主燈尚明時,心中肯定欣喜異常吧!至少我當時是這樣的。

    但是人終不可勝天,演義的基調是如此,所以,諸葛亮就成為了演義作者手中的祭品,為的就是證明這一天嗎?

    或許不是,或許作者只是想展現一個真實的諸葛亮,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敢於與天意對抗的諸葛亮,一個悲劇英雄罷了。

    星墜五丈原,諸葛亮走了,走的是那麼簡單,演義中如此記載。

    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

    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壽五十四歲。

    英雄的走,也只是記載下日期與年齡而已。只是英雄的走,把演義的魂帶走了大半了罷。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