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一百章諸葛亮之將略
(演義第一百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
本回演義中的故事自然都是虛構的,諸葛亮在這次出征中並沒有和曹魏主力進行會戰,曹魏那邊因為連日下雨無法進軍就退兵了,蜀漢見此也退兵,魏延與郭淮倒是打了一仗,但是並非主力會戰,自然也沒有司馬懿過來與諸葛亮斗陣的故事。至於那個陳式被殺的事件也大有問題,在三國誌中陳式早在劉備時代便被點用,在諸葛亮時代也是被重用的大將,不過其中並沒有記載其被殺一事,或者說其死都沒有記載。另有一說陳式是陳壽父親,但是這也只是傳說而已,其因乃是陳壽父親早亡,且當年陳壽父親為馬謖參軍,在馬謖被殺後也同受牽連受罰,有觀點便認為陳式便是陳壽之父,但是在之後攻打yin平武都兩郡時陳式被委以重任,這點與前者有悖。所以說陳壽的父親為誰?陳式之死都是一個大謎團,至於演義中的那個陳式被殺是肯定不可能的。
我們繼續說下來,本回演義並無太多歷史事實,倒是虛構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陣,在此我們正好可以說說諸葛亮的將略。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經談到過關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對於演義中那些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無限擴大擴張甚至如仙人一般,或者將如劉備龐統等其他人的軍事戰績挪移到諸葛亮身上的事進行了一番介紹,相信在這些介紹之後大家對於演義中的諸葛亮之軍事才能是不會再認同了。
確實,在劉備生前,諸葛亮並沒有真正的掌握軍權,自然更不會像演義一樣在幕後指揮劉備,只有在劉備死後,根據其臨終囑托,諸葛亮才正式的開始執掌蜀漢的軍權,而即便是其後的大段歷史,在演義中也有被誇大之處。
但是,這並非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便可以小視了,雖然說陳壽在諸葛亮傳最後對諸葛亮的評語稱其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但是在三國之後的歷代,對諸葛亮的軍事評價卻十分的高,司馬懿稱其為天下奇才,兩晉時代對於諸葛亮的評價也越來越高,這從裴注中便可以看出,雖然說有許多不認同諸葛亮軍事才能的看法,但是相對起來認為諸葛亮擅長軍事的看法明顯處於上風,而到了唐朝,建立武廟的時候,諸葛亮作為名將便進入其中,從此一直常駐在內,而到了宋代說三分漸漸流傳開乃至三國演義成書後的歷史自然不需說了,便就其三國演義說三國之後的歷代對諸葛亮的評價來看,都是認為其是相當傑出的軍事家。
為何歷代對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如此推崇呢?我們還是先看他的軍事生涯,其實諸葛亮的行軍打仗並不太多,東漢末年那段亂世前期他沒有介入,後期參加了劉備一邊,但是主要在後方處理政務,準備後勤補給與軍事訓練,前方還是劉備關羽這些人為主,只有到了劉備死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諸葛亮才開始執掌大權,其南征之事因為敵手太弱倒不必說,我們就說他北伐之戰,演義稱他是六出祁山,我們自然知道並沒有那麼多次。而在第一次北伐中諸葛亮誤用馬謖,街亭慘敗,無功而返;第二次圍陳倉,久攻不下,也是無功而返。這樣看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在很有限。但是在之後的幾次北伐中,面對司馬懿這樣的傑出將領,諸葛亮卻能逼得其避戰不出,雖然說這其中司馬懿本來就持有固守不出,待其後勤不足退兵的戰略目的,但是就司馬懿這一生作戰來看,只要敵人弱於自己,有機可趁,他必不會放棄機會,定會選擇對陣殲滅之,但是在與諸葛亮的作戰中,曹魏之兵並非不多,但是司馬懿卻硬是做縮頭烏龜,小心為上,在偶爾的幾次正面交鋒中還遭慘敗,可見諸葛亮在正面對戰上確實要勝出司馬懿一籌。而且在幾次撤退之中,也從未給司馬懿等人佔得任何便宜,由此看來,諸葛亮在布軍上有所一套。
確實如此,在我來看,諸葛亮確實是個軍事家,但是並不等同於那種善於沙場作戰機動應變的戰將,諸葛亮之將略是在其治軍行軍之道上。日後多有兵書以諸葛亮之名撰寫,這是有其道理的,諸葛亮以一介書生,跟隨劉備轉戰,在吸收當時的軍事精華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在當時來說頗有成效的治軍行軍之法。這套兵法對於日後的將領來說都有其意義。
其一者:講究以法治軍,街亭之敗,為馬謖等說情者不在少數,其中也多有諸葛亮身邊親信,但是諸葛亮仍以嚴懲,並自降官職。當時世上如曹操等人便也是以法治軍,從而帶出一支鐵軍來,諸葛亮以法治國治軍之思想乃是長期以來貫徹,無論是其政事還是軍事都是如此,蜀漢能得以度過一段困難期,諸葛亮之法治功不可沒。
另說之:這其實本就是軍事的基礎常識,兵法中多有闡釋之,兵事乃國之重事,不可以常事待之,往日之小事,放到軍營之中則可能就禍及無數人之性命,所以軍營行事需要慎之又慎,法令非嚴無以治軍。如以平時之準則來做軍中之軍務,則軍務便無從上令下達,文人治軍為何是大忌?便是文人將平日之準則來從軍務,軍令不行,則軍紀不整,軍紀不整,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那軍人則離心背德,打自己的小算盤,自然不會有勝利。
其二者:重權,諸葛亮認為兵權乃是兵中大事,不可隨意處置之,兵權也不可被分,兵權不可被牽制,兵權如此重要,只能由重臣任之。所以在諸葛亮出師之前給劉禪上表,一方面是為了表明自己出師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請求劉禪在後方不要任意左右他的計劃。終其諸葛亮幾次出師,劉禪都做到了這點,在演義中那樣的近臣進言讓諸葛亮回師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那其中倒更多有岳飛的影子。
另說之: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是古代作戰的準則之一,這一方面是因為後方君主未必如前方將領知兵,另一方面也是古代消息並不靈通,情況不能及時送打後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給前方的將領足夠的空間,讓其見機行事,才能獲取最大的戰果。假若後方不顧實際,給予前方百般牽制,就好比如北宋什麼陣圖一般,便是兵士再英勇,將領再能幹,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然而,正因為行軍打仗大權都集中在主將身上,掌握生殺大權,使得威脅性也增大之,早先統治者或許還能親自帶兵,不使大權旁落,如曹操劉備,等得後幾代皇帝只能待在深宮之中,對下面的大將便開始不放心起來了,監軍這樣的制度也開始建立起來,這種情況自然不符合兵法之道,但是卻符合政治之說,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其三者:整軍。諸葛亮在整軍之上有自己的一套,在街亭之敗後,一方面嚴格治軍,另一方面也開始整備軍事,兵士不增反減。但是兵士的戰鬥力卻得以上升,在與曹魏的對峙中佔得上風。諸葛亮在北伐的休止期就是主要便是講武練兵,整備軍械,研發如連弩木牛流馬這樣的器械為軍事所用。
另說之:都說精兵精兵,但是何者之兵才能稱之為精兵卻是眾說紛紜,衡量的角度也是各個不同,所以在討論戰力時常常還是以能戰之兵的數量作為準繩。但是對於精兵的追求卻是不見得少,甚至還有得十萬精兵掃平天下之說。但是,要訓練出一支精兵又談何容易,挑選,花費幾何,幾千年歷史中軍士不下億萬,可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精兵屈指可數。因為精兵不單挑選花費甚耗時耗力,關鍵是還要經過沙場考驗,便是如此,一支精兵輝煌也不到幾十年而已,但是期間往往能造就一個時代。
其四著:正面作戰,這可說是劉備時代便留下的傳統,在相同的兵力上,正面作戰大都不吃虧,到得諸葛亮時期,更是將之發揚光大,便是兵力稍少於對方猶可勝之。有此依仗,諸葛亮才敢幾度北伐。
另說之:都說兵法乃是詭道,但是若要取得最終勝利,正面作戰必不可少,雖然以多打少乃是兵法要術,但如無一定的單兵作戰實力,便是以多也未必能勝少。最終會戰的勝利才是戰爭的關鍵。
其五者:後勤,諸葛亮在後勤上耗費心血,漢中之途險峻無比,曹操當年進來未戰便心生退意,諸葛亮幾度出征,連年在此等險路上奔波,若不是研製出木牛流馬這樣的運輸工具外加諸葛亮治軍嚴整,賞罰分明,眾軍不起異心,以蜀漢弱小之國力,確實無力北伐。
另說之:後勤乃是軍事出征之重點,古今亦然,多少能征善戰之輩便是被那兩招堅壁清野與拉長戰線攻擊補給而打垮。所以人馬未動,糧草先行便實在是演義給我們的真正寶典,不知保障後勤的將領絕不是好將領。諸葛亮在那種情況猶能保證作戰實在不易了,而後勤補給也確實是其蜀漢北伐的短處。
其六者:撤兵,諸葛亮在撤兵上頗下了一番心思,凡是曹魏追兵,都免不了遭到阻擊,大敗特敗之。便如張郃這樣的名將也不例外。
另說之:撤兵在軍事行動中實在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危險的事,因為撤兵往往是後勤不暢或者行軍失利,這都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影響軍心,這就需要小心謹慎,沿途設伏,以防追兵,這需要軍隊有相當的素養,那種衝鋒英勇後退也同樣英勇的軍隊遇到追兵只能大潰敗之。只有訓練有素的兵士才能作到完美的撤退。
其七者:不擾民,諸葛亮在政務上很有一套,在此他也運用到了軍事之中,蜀漢如此少眾支持這麼多的軍隊,而後在屯田時也能作到軍民之間秋毫無犯,這實在難能可貴,無論是政治或者是軍事上都要有相當的造詣才行。
另說之:不擾民可說是最難的一點,世間有許多軍隊戰力十足,但是也野性十足,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禍害百姓,而有些將領為了煽動其戰力,還故意放任之,這也是日後百姓對軍隊不滿的很大原因,能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實在是一個艱巨的任務,能做到這點的將領便可以說是名將了。
其實這七點,並不是什麼苛刻的要點,不需要將領有太多天賦,有什麼知覺,靈機一動,或者靠運氣作戰,或者設出什麼妙計取勝,都不需要,這些都是很簡單可以按照教條來一步步完成的東西,是中人之資的將領就可以做到的。不需要天才。用一句話來說,是誰都可以作到的。
其實兵法有兩種,一種是給出許多戰例,分析之,但是運用起來還是要靠將領自己領會,還要運氣的,這種兵法需要有運氣的天才才能做到。另一種便是可以重複的,一般的將領用心領會就可以做到的,比如治軍,比如正面的作戰,比如撤退中的設伏。都是可以用心做到的,但是往往這點還比前者少有人做到。
諸葛亮其實只是認真的把這些應該做到的事都做到的,尤其在治軍等事上可說做的完美,有這樣的成績,再加上他戰略與政治上的才能,便是機變上少一些也可稱得上名將了。
諸葛亮這位名將不是如曹操這樣善於機變沙場征戰的名將,更不是如演義中那樣善於料敵於先,近乎如妖的名將,而相反,他只是一個認真做事,把所有的事做到比別人做的更完美的名將罷了。因為用一生來兢兢業業做事的人本就不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