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三國霸主公孫康

龍騰世紀 第九十五章 朝中變動 文 / 道心連衣

    雖然公孫康的奏章很快遞給了盧植,盧植也巧妙的把奏章送到了靈帝面前,可惜十常侍卻從中作梗,盧植有不想這事麻煩呂強,所以奏章靈帝雖然看過,卻沒有在意了因為張讓說黃巾已經歸降,只是一種要把中原的教徒遷徙去河套,這樣子中原也就沒有亂軍了,可以一網打淨,也不知道靈帝是傻了還是怎麼得,竟然信以為真了所以反而高興的說了句這真是好事啊。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一八八年,大漢朝又一次爆發了農民的起義,中原大地上青、徐、兗、豫,西北的涼州,西南的益州,以及最大的荊州和遙遠的交州再次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黃巾起義,這次雖然沒有了上次張角發動的更全面延續力更大,可是這次的暴亂卻更團結,各處都設有最高長官,最高的統帥可以按照形勢指揮大軍,如果兩軍合作那麼以實力多者為統帥,一切不用向河套地區匯報戰績。

    加急軍情很快傳到了洛陽,靈帝再次看到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不少清廉之士再次發表對十常侍等宦官集團的聲討,靈帝意思一下拉出了一些小宦官說了他們的罪然後打入北大牢了,可是就是沒有下文,最後靈帝發下軍文,本來要去討伐河套地區的軍隊全部回來,去征伐各處的叛亂分子。

    洛陽城,盧植的府上

    盧植今日裡邀請了有剛剛恢復官職的皇甫嵩和宮中的呂強他們要商討這次伐中原戰場的局勢。

    「兩位放心,這裡是一個密室沒人聽得到我說話了。」盧植命令下人走出去後。

    二人看了這個地窖四周嚴密的石牆,呂強說道:「盧御史,沒想到你這裡還有這麼一個密室啊。」這個是呂強沒想到了,平時也沒看盧植做這些舉動啊。

    盧植搖頭的說道:「呂常侍說笑了,植並沒有挖這裡,這裡本來只是一處酒窖,植買下宅子時就在了,如今就是把酒給喝光了而已。」

    皇甫嵩道:「怪不得這裡還殘有酒味,不過這次你叫我二人前來不知道是不是和新的黃巾起義有關?」

    盧植請二人坐下說道:「昔年我前往代郡看公孫康之時大家知道吧。」說著用眼睛看呂強。

    呂強道:「其實我還得謝謝他,我剛回來那會知道如果那時候我回來恐怕當下就會被陷害死。」

    看得出這是真心話,盧植才放心的說道:「當初在代郡我就問公孫康為什麼不去朝廷願意做地方官,你們知道他是怎麼回答的嗎?」

    只見二人搖頭.

    盧植說道:「他說,如今朝內局勢不穩當,不如地方官員帶兵守衛邊境來的重要。」

    呂強聽了問道:「這不是說擁兵自重嗎,陛下可是最討厭這樣子的。」後者皇甫嵩也點頭,當初他擁有兵馬佔據冀州之時就有人勸他擁兵換掉靈帝,當時他就阻止了。

    盧植點頭道:「何嘗不是如此,初時我也如常侍一般,但今日看來這何嘗不是辦法,如今我等力量薄弱,張讓等賊又不除,不如擁兵在外,待洛陽有變之事可以伺機保衛洛陽捍衛漢室。」

    呂強聽了好奇的問道:「就算擁兵,可是我等清廉之士中有多少人會帶兵打仗啊,唯一會的你們三位您和義真是不能離開朝廷的,朱雋又領兵在三輔之地抵擋西涼叛賊,這沒有人可以帶兵在外做太守啊。」

    盧植不言語看向皇甫嵩,皇甫嵩仔細考量之後說道:「其實年輕一輩中我到有認識的,可惜公孫康已經是一郡太守了,曹孟德又是新組建的西園八校尉直接掌兵在洛陽,孫文台又遠在長沙,諸位看還有什麼人選沒有?」

    盧植聽了也無可奈何,這後生輩中能人多但是這幾個都有要職了。事情就陷入了沉思還是呂強先想到說:「其實還有一人,就是如今的御史中丞劉備,前不久因為各種關係,已經被奪去兵權變成御史中丞了,不過這人帶過兵打過仗雖然是漢室宗親實際上早就是一個空殼用處不大,不如讓他帶兵在外做個太守你們看如何?」

    盧植也知道劉備這個到哪裡都說是自己徒弟的傢伙他卻是是不喜歡,而且為人又虛偽表裡不一,在朝中被人看不起,不過百姓裡卻很有聲望,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忠厚長者,這點到時候有高祖之風,也因此讓他看到了劉備的野心。

    「萬萬不可。」正要反對還是皇甫嵩先說出了反對的話。

    呂強不明白的問道:「我知道義真你擔心的是什麼,劉備為人確實有點虛,這也和他的生活環境有關,畢竟這自幼喪父所以如此,可是劉備又極重面子要在人前擺出君子風度,這個也是他的缺陷,正好如今我等無可用之人此人倒是可以一用,並且說句難聽的就算他又高祖之風,可是好歹也是高祖之後吧,左右還是劉氏的江山啊。」

    眾人一想還真是,雖然劉備為人假了點,而且心胸並沒有他表現的那麼強大,可是勝在在年輕輩中能力也算出眾,而且也是漢室宗親再怎麼著也得捍衛啊。

    最後大家一致同意舉薦劉備為一路討伐軍,同時思考給劉備的太守地方,本來穎川是最好的,那裡是學子的生產地,中原大部分士族和豪族的良家子弟都在那裡學習,如果劉備擔任那裡,能得到眾人擁戴是最好的事情了,可惜劉備出生不高,這個重門第的時代不是一個什麼漢室宗親可以,畢竟天下劉氏十有七八是高祖之後,這滿大街抓個人都可以是漢室宗親了,誰叫當年王莽之亂後不少劉氏改姓了,東漢初要恢復劉氏,什麼張冠李戴的全部說自己是漢室宗親的比比皆是。

    最後實在沒地方了,眾人想到了沛國,那是高祖的龍起之地,因此更能接納漢室的劉備,商量之後有皇甫嵩和盧植舉薦,而呂強在靈帝耳邊吹風。

    不過多久,靈帝在組建了八校尉之後就派出了各路大軍討伐中原叛亂,其中劉備被任命為討賊校尉,領沛縣縣令一職,本來靈帝要給劉備沛國了,誰知道張讓等人氣劉備一直給他們臉色看又是呂強在吹風,他們也紛紛吹風說劉備能力不知,能否勝任太守一職,還是降低點,那沛縣不是不設置縣令嘛,看在劉備是漢室的份上就給劉備沛縣縣令一職也好讓他包圍高祖的祖籍之地,這麼一來靈帝想想也答應了,所以劉備就從太守降到了七品縣令了。

    各路討伐軍出發離開了司隸之後可惜中原卻已經不成樣子了,各處官員被殺嚴重,特別是青州,青州刺史龔景被殺,整個青州的政令失靈,各處縣城淪陷,只剩下那些豪族的私有堡壘沒有攻破,而青州黃巾軍也多大百餘萬人,聲勢一下子是多路黃巾中的最強一路,特別是泰山賊臧霸率領的尤為精銳。不過也有好的,比如西涼的叛軍又被打回去了,而益州的叛亂也被益州牧劉焉給平定了荊州南部的叛亂被長沙太守孫堅給平定了。

    不過朝中這次怕各路將領擁兵自重帶出去的大軍之中分成了數波,其中當以濟北相鮑信、新任徐州刺史陶謙、和沛縣縣令劉備的三路軍隊進展順利了,這只軍隊一路平定了不少地方的叛亂,特別是漢朝的陳留郡平定是的朝廷控制著三川之地後靈帝就才安心。

    三人的軍隊其實是聯合在一起,各路黃巾軍沒有能打得過的,最後讓三人安全的到達了自己的封地那裡,才開始邊治理,邊整理自己領地的叛軍,而且又要防止青州黃巾的入侵。

    其餘各路叛軍中都是各有勝負,唯一的一路就是攻打青州的那路全軍覆沒連新任的青州刺史也葬身了。

    最後靈帝憤怒的問下面大臣讓他們出策,大將軍何進沒辦法之計就說了句可以從幽州出兵去平定後,靈帝就問大臣哪個大臣可以去,朝中開始舉薦公孫瓚、公孫度還有舉薦劉虞的最後還是一直受公孫康好處的張讓趙忠想給公孫康功勞就推薦了他,靈帝一想到這個少年將軍,當即就下旨以公孫康為楊威將軍,領青州刺史率領代郡軍隊和烏桓族兵三千討伐青州。

    當然這個絕對卻讓三人苦笑,一個是公孫康,他苦心經營的代郡就這麼送人了,一個是劉備他怎麼樣陞官也沒有買的快,最後一個大家猜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