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三國霸主公孫康

龍騰世紀 第九十一章 公孫伯珪的反擊 文 / 道心連衣

    代郡,公孫康收到了孟益的命令,命令他出代郡兵力一萬出擊,公孫康就感到很為難,如今的代郡在長城上守衛了一萬人,而且在西面一代還預備了五千兵力這樣就用去了代郡近一半的兵力,只剩下一萬九的兵力還要防止代郡山內的烏桓部落也造反,這樣子沒有一萬人也不行啊,另外還有居庸關的防禦怎麼可能一下子出兵一萬人啊。

    公孫康一面命令招兵,一邊向孟益發出信函告訴他自己無法立刻出兵的原因,可是代郡經過幾次徵兵哪裡還有兵力可以徵召,雖然新收了流民可是公孫康收兵嚴格,那個流民剛剛安居下來,可是體格還是不合格需要在農閒時鍛煉和營養不然一群瘦漢子怎麼上的了戰場。

    「康,招兵倒是可以慢慢來,而且你也想辦法去解除烏桓族的武裝了,只是我從情報看這個孟益是個富家子,這次只是靠著各處來賺取功勳的,如今邀請你和公孫瓚一同去支援,看來他是打算用你們的兵力給他佔功績啊。」王宇邊按公孫康穴道邊說道。

    公孫康舒服的緩了緩筋骨說道:「宇,放心好了,這時候有人搶功比我們快,如今的我們就在這裡慢慢的等,這個孟益雖然是富家子卻還扳不倒我,如今的幽州三強在鼎立,而且父親那裡也被逼急了如今放棄了整個遼東郡退守玄菟郡和樂浪郡,這時候賊勢正猛,我們出去也不過是送兵而已。」

    王宇停下了手,用一手拖下巴道:「好呀,你也那麼壞,搞了半天你是不想出兵啊?」

    公孫康點點頭難為的道:「丘力居是我的好友,那張舉是我的大姨夫,你讓我去平他們,我的心裡過不去。」

    王宇這才點頭的,然後接著按摩,心理想:「難怪,都是親戚啊,唉,這幽州大族之間都是有關係的啊。」這才明白公孫康的心。

    孟益收到了公孫康的信件,果然如王宇預料的發火了,他帳下不少謀士乘機挑撥,其中幽州刺史郭恂挑的更厲害,他是一個勁地說公孫康的壞話,把前面幽州大戰明明是自己貪功卻說是公孫康怕死才讓州府單獨對敵,然後說自己要他繳納糧草卻只是給予了一些陳谷使得此次大軍糧草多有發霉軍中有人拉稀的也很多,最後又說那場大的瘟疫是因為公孫康強制從州府遷徙流民,搞得瘟疫大起。

    甚至還唆使別人說公孫康和慕容鮮卑族有暗地聯繫有串通,甚至還和黃巾有關係。不過也是這最後一條讓孟益燒燬了自己想告公孫康的奏章,說公孫康和黃巾串通,孟益雖然傲氣對於幽州的事情不瞭解可是卻知道黃巾的張角和張梁都死在公孫康手上,說他和黃巾有關係恐怕普天下沒人會信的。其實他還真不知道了,公孫康真和黃巾有關,只是呢是有段德出面去幫忙的,不過如果公孫康出面的話也許黃巾的張寶早不去河套了而是全力攻打鄴城了。

    接著郭恂就把公孫父子給排除在外了,一個出兵也不肯出,一個還等著奪回失地呢,這樣子以來討伐軍就以公孫瓚為討伐軍的先鋒,郭恂管軍糧物資的發放,孟益為中軍,而孟益帳下督軍劉虞卻也給予了五千人獨領一軍在左邊督軍,其實是孟益要趕出這個威望能力什麼都超過自己的督軍。

    薊城,公孫瓚失敗之處,此時公孫瓚又領兵前來討伐,他要贏回自己的面子,這些烏桓族士兵平時公孫瓚沒少給他們好處啊,誰知道說反水就反水了。

    張舉和張純已經帶兵三萬在城外擺開了戰爭,公孫瓚在幽州的威望很高特別是烏桓族,他們欺負公孫瓚這次只是出兵了七千多人,所以把自己的家丁和收編的全部部隊拿了出來打算以兵力的強盛大敗公孫瓚這樣他們徵召烏桓的兵力也就簡單多了。

    遠處的薊城還是依然在那裡,公孫瓚也發現了張舉兄弟的兵力集結了,公孫瓚帶領手下將領前往前面山上親自去觀察戰爭。望去但見那張舉兄弟的陣地裡還是一樣的規規矩矩的陣營,四方的平行,最前面的是槍盾兵,後面的是弓箭手,中軍之處都是長矛兵,而騎兵卻在後方並且都配上了重甲。

    公孫越看著眼前的軍陣說道:「哥哥,張舉兄弟不愧是文官啊,我幽州以弓騎兵為主,如今不僅將騎兵放在最後還披上重甲,這不是找死嗎?」

    公孫瓚點頭的說道:「二弟,你說的不錯,不過你只是看出了其中的一點,卻沒有看出這只部隊的另外一個很大的缺點啊。」

    公孫越再仔細看了看道:「大哥,我真的看不出來。」

    公孫瓚說道:「不用著急,三弟,你看的出來嗎?」

    公孫范卻搖頭的說道:「二哥看到的,我倒是沒怎麼在意,只是我發現各處都有一小部分督軍,看來這些各處投降的兵馬,張軍兄弟並沒有信任他們,還派出兵馬來監管,如此看情況這軍隊只要受到挫折,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大敗他們了。」

    公孫康讚許的點頭說道:「二位弟弟說的都是戰爭之內啊,卻沒發現張舉兄弟放棄城池不守,這城內的守將大部分都是因為賊勢強大被迫投降的,如今我軍大壓城下,我們只需要宣佈這次命令只誅賊首,我看十成他們會打開城門,所以我們可以模仿韓信的背水之戰,等會我和越一起出兵用騎射去拖住張舉兄弟,如果他們出動騎兵,反而更好,而三弟你帶騎兵繞過前往北門外進入,讓城內迅速換取城池的旗幟,這樣子我看這張氏兄弟怎麼辦。」

    二人這才發現兩人還是不如公孫瓚他們的心思都在這裡,人家公孫瓚竟然學習韓信了公孫范拍馬道:「還是大哥厲害,人家都說大哥是當世李廣,我看啊大哥那是當世韓信啊。」

    公孫瓚聽了雖然沒說什麼心裡卻非常舒服。大軍裡公孫瓚看著公孫范帶領五百騎兵偷偷的從後面消失,然後公孫瓚帶著自己的騎兵來到了陣前。

    張純騎著馬來到陣前喊道:「伯珪,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亡,總有一天會變得成為地方稱霸的,你何必如此執迷不悟,甘為漢室走狗,不如你我一同起義,我等佔據漁陽上谷,其餘之地就給伯珪,到時候我等一起打天下同為王,你看如何?」

    「張純小賊,爾等為了私心,不體恤民情,造反作亂,我受陛下所托前來誅殺爾等。」公孫瓚卻沒有像張舉張純兄弟那麼腦殘,他知道漢室雖然實力弱了,地方割據已經成為現實,可是他學自盧植,知道什麼叫名不正言不順之意,漢室這桿大旗還是響亮的,而且天下劉氏大部分是漢室宗親,他們也會支持漢室的,這樣子誰敢造反。

    張純被罵的臉紅,那股暴脾氣又發作了,連連命令手下放箭,可是兩軍都在一箭之地外,那些箭支只是落在了公孫瓚大軍的面前,只是公孫瓚都是騎兵張純沒有傻到讓軍隊出擊。

    公孫瓚催動自己的戰馬,不過不是去衝陣而是帶著兵馬在四周騎射,讓張舉兄弟連連的罵娘,最後張舉無奈派出了自己的重甲騎兵去打公孫瓚的部隊,那公孫瓚見到重甲騎兵出現,帶兵前去衝陣,一衝下損失了幾百人,公孫瓚見狀喊了一聲帶騎兵撤退,同時還命令士兵扔掉一些備用的兵器或者手中的兵器,並且陣腳也搞的很亂,騎兵四散著逃跑,張舉兄弟看到後,都哈哈大笑,這段時間裡他們遇到這種事情多了,沒想到名動外族的公孫瓚也如此,二人連忙指揮全軍進攻。

    誰知道才追擊了不到五里,公孫瓚的部隊卻殺回來了,這時候二人才發現問題的嚴重了,他們的是重甲騎兵追久了馬匹就累了,公孫瓚的是輕騎兵又丟掉那麼多重兵器,此時反擊自然把那沒有衝力的騎兵給屠殺了,而二人的部隊又因為行動本來的防衛陣型早沒了,瞬間兵敗如山倒,他們現在只希望薊城還在,這樣那麼的基地不失去,等到丘力居的兵來了也可以把公孫瓚大敗的。誰知道到了薊城發現薊城上已經遍佈漢軍的旗幟,這下二人可是慌了連忙帶親兵家丁向東部逃去,至於那些收降的軍隊就重新被公孫瓚給收編了。

    公孫瓚收容各處兵力後,指揮大軍進攻一下子這時候丘力居和張舉、張純三人的兵力每站必敗,公孫瓚接連的勝利已經和中軍拉開了距離。公孫瓚一下子收復了大片的失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