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娛樂風雲

龍騰世紀 第三十二節 迎新晚會 (六) 文 / 嘯塵

    江藍雖然不知道歐陽在打什麼主義,但是現在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讓人打注意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況且歐陽也不見的就一定有什麼不好的圖謀。江藍同意了安平自然也就沒有話說了,兩人都跟著歐陽向前排走去。

    這個時候,節目已經開始了,從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是一個帥氣的男孩,只見他上台之後,向大家鞠了一躬說道:「大家好,我是表演系一年級的新生,向南!下面由我帶給大家一首《忘情水》!」

    江藍一聽笑了,《忘情水》不知道的人很少,但是選取這首歌難度可不小,雖然劉天王唱的其實也一般,但是人家是天王,這個向南要是唱不好,容易被圍攻,這個向南很有意思,要知道一般的人為了突顯自己巴不得唱些什麼英文的,日文的,法文的,反正只要你越聽不懂他就越覺得自己有水平,而且就算不選外文歌也會選一些高難度的歌曲,來突顯自己的不凡,要知道這次的迎新晚會可是有評比的,成績好的自然更能夠露臉,來參加比賽的人大多希望自己更出名,讓人記住。

    隨即音樂了放了起來,那向南端起話筒,開口唱了起來: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

    行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

    驀然回首情已遠身不由已在天邊

    才明白愛恨情仇最傷最痛是後悔

    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會懂得我傷悲

    當我眼中有淚別問我是為誰

    就讓我忘了這一切

    啊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夜不流淚

    所有真心真意任它雨打風吹

    付出的愛收不回

    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生不傷悲

    就算我會喝醉就算我會心碎

    不會看見我流淚」

    不得不說這個向南的聲音條件還是很不錯的,難怪會選這首歌,起碼在江藍聽著已經遠遠超過劉天王了,心裡卻道:可惜了這麼好的嗓音條件怎麼不去上音樂學院,卻來上電影學院,浪費資源啊!

    到底是唱的不錯,向南一唱完,底下掌聲如潮,顯然是頗受歡迎的,電影學院的學生也就罷了,畢竟大家都是極其出色的學生,那些外校自然沒有那麼複雜的想法,聽到好聽的就一個勁的鼓掌。

    向男演唱結束的時候,江藍三人已經來到了最前排的位置,在第一排的位置之前還有一排,那是評委們的御坐,在那一排長長的評委御坐中最靠左的位置還空出一個,顯然是給歐陽的,在歐陽的位置後面,也就是第一排的位置上還有三個空位,一般來說這個位置是留給那些評委帶來的人的,歐陽示意讓兩人坐在那薩那個位置上,兩人剛坐定,第二個節目就開始了。

    讓江藍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個出場竟然是劉一菲,他本來以為劉一菲就算不是壓軸也會是最後幾個才是符合身份的,沒想到第二個就出場了。

    一襲白衣的劉一菲剛一出場就給了在常眾人一個大大的震撼,在場的有不少是劉一菲的同學或者是老師,平日裡見到劉一菲的次數也不算少了,但是劉一菲這麼白衣飄飄地樣子卻是第一次見到,瞬間就征服了所有人。

    劉一菲沒有說什麼話,淡定的開始了古箏的演奏,悠揚的琴聲在整個舞台四周傳播,對於古箏,江藍沒有什麼研究,沒辦法,他前世是個小市民,哪有什麼機會接觸到這種古典的樂器,但是一些眾所周知的事情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古箏有所謂的十大名曲的說法,包括了《漁舟唱晚》《出水蓮》《高山流水》《林沖夜奔》《侗族舞曲》《漢宮秋月》《寒鴉戲水》《東海漁歌》《香山she鼓》《戰颱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高山流水》。劉一菲演奏的就是這一首《高山流水》。《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cāo,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做為古箏曲,高山流水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個版本,一個是山東箏派,一個是浙江箏派,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箏派。

    劉一菲的琴聲明朗、細膩、綺麗、幽雅是所謂典型的浙江箏,浙江箏即武林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是眾多古箏流派的一種。

    當然江藍是不懂這些什麼什麼流派,在他聽來古箏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他不懂不代表沒有人懂,在旁邊人低聲的討論中得知了這些信息,大感長見識了。

    一曲演奏完畢,在如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劉一菲淡定的走向後台,雖然江藍聽不大懂古箏曲,但是毫無疑問的在這一刻,他也被這演奏征服了,他想起了一句話,音樂無界限。

    有這一首曲子也不虛此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