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水漫泗州城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三打鷹遊山(二十一) 文 / 龔理成

    眾將撇下兵丁和糧草,隨楊東旭向中軍帳而去。

    與此同時,眾副將也指揮隊伍向營寨而去,由於人馬過多,道路上顯得十分擁擠。

    此時,朱由檢和張國紀正在中軍帳內品茶談話,一杯茶飲盡,侍衛提著壺替杯子滿上。就在這時,一名門衛跨進中軍帳,單膝跪地:「報告皇上、太師!楊先鋒已領著眾將回來,正在門外候旨。」

    朱由檢抬一下手腕:「傳朕的口諭,讓眾愛卿帳篷內見駕。」

    「是!」門衛轉身而去。

    片刻,楊東旭領著眾將進入中軍帳,齊刷刷跪倒一大片,異口同聲道:「我等叩拜皇上,祝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端坐在文書案後的椅子上,抬一下雙手,笑容滿面道:「眾愛卿免禮平身,一旁看坐。」

    「謝皇上!」眾將領爬將起來,在一旁椅子上坐下。

    朱由檢打量鄭天壽身旁的四名將領問:「鄭愛卿,你身旁的四位,是你在途中收留的好漢嗎?他們姓甚名誰?在哪座山寨居住?」

    「回皇上話,他們是臣路經大伊山時與他們交手後結義的。」鄭天壽指著身旁四位,向朱由檢、張國紀和眾將領一一作了介紹,「這一位姓周名雲,人稱賽羅成,使一桿長槍;乃是東林黨人周宗建之子。」

    朱由檢聽後,為之一振,打量周雲片刻,重複道:「你是周宗建兒子?」

    「回皇上話,草民正是。」周雲如實回答,「當年家父與其他東林黨人一樣,慘遭閹黨迫害,死的死,亡的亡。為了躲避閹黨追殺,草民提前混出京城,過著流亡生活。最後到大伊山時,在與幾位寨主交手後,便結為異姓兄弟,推草民為大寨主。」

    「原來是這樣。」朱由檢十分同情當年東林黨人的遭遇,開口道,「當年皇長兄體弱多病,實權都掌握在魏忠賢及其爪牙手裡;對東林黨人肆意迫害殺戮,為所欲為。朕當時雖然貴為王爺,但卻是徒有虛名,眼睜睜見東林黨人慘遭迫害,卻無能為力啊!」

    「你們能逃出閹黨的魔爪,乃是不幸之中萬幸。」太師張國紀接過話茬,「當時老夫想竭盡全力救出所有東林黨後代,但力量必定有限。老夫親手救出的寥寥無幾,但老夫曾去你府上一趟,讓你父親暗中串聯一班忠臣良將,使東林黨後人逃難時,少了許多傷亡。」

    朱由檢平靜一下心態,問周云:「周愛卿,你是否知曉東林黨人其他後代流落到什麼地方?」

    周雲搖搖頭:「草民自從在大伊山落草後,曾多次打聽其他忠良後代下落,卻是音訊皆無。」

    「嗯,這也難怪,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到哪裡打聽?」朱由檢轉過話題,問鄭天壽,「鄭愛卿,另外三位好漢姓甚名誰?請一一介紹。」

    「好的!」鄭天壽指著其中一個道,「這位是山寨二寨主,名叫錢飛虎,使一根狼牙棒,有萬夫不擋之勇,綽號穿山甲,登山躍澗,如屢平地。」

    「嗯,是條漢子。」朱由檢打量錢飛虎片刻,「我們隊伍需要更多這樣的人才。鄭愛卿,繼續介紹!」

    「哎!」鄭天壽應了一聲,指著另外兩個道,「這位是三寨主阮林,使一把勾鐮刀,人稱鬼見愁,在與敵交手時,如戰勝對手便罷,要是出現敗跡,便賣個破綻,跳出圈外,以勾鐮刀砍斷對手馬腿,使其敗中取勝,後法治人。這一位乃是四寨主趙通,使一根生鐵棍,臂力過人,綽號活閻羅。」

    「好啊!人才倍出,正是隊伍中所需要的。」朱由檢又問,「鄭愛卿,你所率領的車隊,是如何闖到大伊山地段,與幾位好漢交上了手?」

    「皇上、張太師、各位將領,情況是這樣的。」鄭天壽限於回憶之中。

    那一天,鄭天壽率領押糧車隊,在揚州城北外五十處,與朱由檢、朱由楫、左增輝等一班侍衛不期而遇。彼此交談片刻,朱由檢率眾北上;而鄭天壽則率領車隊趕往揚州城。

    當他們到達揚州城後,首先見了知府劉鋒,並向劉知府說明在途中遇到皇上、齊思王爺和左將軍等人。劉鋒笑微微道:「為了加快你們的行程,皇上和左將軍臨行前一再叮囑,要下官提前裝灌糧食;下官哪有不執行之理?」

    「現在裝妥沒有?」鄭天壽問。

    「估計早就裝完了。」劉鋒做個手勢,「走,將騾車直接趕到糧倉前,裝上車便走人。」

    「這樣最好,到達目的地,與皇上他們最多懸殊一兩天時間。」鄭天壽向眾兵丁揮一下手,「掉轉車頭,將車趕到倉庫前。」

    當下,劉鋒、鄭天壽在前帶路,其他人掉轉車頭隨後,離開府衙門前,向倉庫而去。時間不大,車隊已到倉庫前,按順緒排列下來。

    守在倉庫內的公差和兵丁見此,一起迎出來。劉鋒掃視一眼眾人灰頭土臉、汗流浹背的樣子,問:「王班頭,你們的糧食都裝灌齊了嗎?」

    「回大人話,都裝齊了。」王班頭回答。

    「那好,鄭頭領的車隊已到,你們與眾兵丁一道,幫助上車。」揚州知府劉鋒發出命令。

    「屬下遵令!」王班頭向眾公差和守倉庫兵丁揮一下手,「各位弟兄!為了前方將士吃飽飯,奮勇殺敵,我們在後方應做好後勤工作,大家快扛包上車,早一點讓鄭將軍他們將糧食拉到前線去。」

    說著,回庫裡扛一麻袋糧食,轉臉之間便送到一輛騾車上。

    在他的帶動下,眾公差和守庫人員紛紛進庫房內扛糧食。你來我往,穿梭不斷。

    鄭天壽見此情景,深受感動,向押糧兵丁揮一下手:「各位弟兄!我們也不能閒住,也幫助扛糧袋裝車!」

    隨著他一聲號令,所有押糧兵丁一起行動起來。有的在車旁裝車,有的往返於倉庫內扛糧食,一片熱火朝天景象。不到一個時辰,上百輛車已經裝完。然後,用繩索將麻袋拴牢,確保沿途不易掉下。

    接下來,知府劉鋒清點裝車麻袋數目,作好筆錄,寫成兩張賬單,蓋上官印後。他自己留一份作為根據,另一份交給鄭天壽,笑逐顏開道:「鄭頭領,糧食已經上齊,手續已經交付。因時間緊迫,下官也不敢留你小酌幾杯,抓緊趕路去吧!」

    「劉知府說得正是,喝酒以後有的是時間。等攻下鷹遊山,奪回傳國玉璽,我們好好痛飲一場。」鄭天壽與劉鋒握別後,指揮車隊離開知府衙門,出離揚州北門,沿途而進。

    為了趕時間,他們晝夜兼程,實在走得疲憊不堪時,便停下騾車,圍成一個圓形,就地宿營。休息幾個時辰後,繼續趕路。這一天夜裡,他們到淮yin北面八十里處,卻走岔了路,沿著一條通往大伊山的道路而上。因為夜晚,他們辨別不出道路的準確方位,直顧向前走。到天亮後,他們見前邊十多里外有一座山峰,所有人都十分驚異,覺得腳下的道路不對勁。

    一名小頭目對鄭天壽道:「鄭頭領,我們夜間慌不擇路,竟然岔了道也不知,這條路是通往通往古海州的。是否要返回重走?」

    鄭天壽坐在馬背上,前後望了一會,顯得十分無奈:「回頭要往返二百多里路,與其這樣,還不如繼續前行。到海州段面時,再問當地居民,看哪條道可以折向雲台山?這樣,就不至於再走彎路了。」

    小頭目想了想,覺得鄭天壽的話也有道理,便對趕車的大聲道:「路雖然走錯了,但總方向沒有錯,諸位也不必自責,沿途繼續北上,到雲台山地段路就好找了。以前,我們隨鄭頭領在雲台山山寨裡,對哪一條路都熟悉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