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之戰短促而激烈。令所有關注青島戰事的人們:上到自以為操縱天下大勢於股掌間的政治家,下到平頭百姓,都沒有想到戰事以那樣一種方式戛然而止。
英國在山東是有軍事基地的,雖然力量很弱。當中國正式通過外交渠道要求德國歸還青島時,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便意識到青島戰事已經不可避免了。朱爾典是從中德雙方的決策者性格推斷的,威廉二世是出了名的目空一切,出於自尊,決不允許德軍不戰而讓出青島。假如德國出於全局的考慮,主動讓出青島是可能的,就像已經證實的德國對中國開出的「條件」。但在中國的威脅下出讓要塞就不可能了。但中國是一定要打的,朱爾典的證據是龍謙的性格。他在給格雷外長的密電中說,「他(指龍謙)是中國人中少有的對明國家毫無敬畏的人,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民族自豪感,他手下的武將們由於其首領的性格,對任何人都有一種目空一切的狂傲……鑒於此,中國一定會嘗試用武力奪取青島,以杜絕日本對山東的覬覦。就讓德國人給中國人上一課吧,用武力教訓一下越來越狂妄的中國人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
朱爾典致信山東駐軍司令卡登上校,請他關注青島局勢,必要的話派出觀察員就近觀摩戰局。
卡登上校執行了朱爾典大使的指示,8月23日。就在中國向德國提出「最後通牒」的第二天,卡登上校正式向中央軍區提出派出軍事觀察員的要求,代表龍謙「督戰」的司徒均總長立即批准了卡登的申請,三名英國陸軍軍官抵達了青島前線,他們目睹了小湛山攻擊戰的過程,向卡登上校遞交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被朱爾典全轉報國內。
朱爾典根本沒想到青島之戰會在一天內結束!如果不是那三名「實話實說」的觀察員,朱爾典會認為德國放棄青島完全是一個策略,但是,觀察員的報告粉碎了朱爾典的臆想。
「德國人守不住了!最多三天。華軍第6師即可奪取青島!」這是觀察員的結論。當然,觀察員用一系列事實來證明這個結論:華軍武器精良,戰術得當尚在其次,但華軍士氣的無比高昂給三名英軍觀察員留下了極為深刻甚至是震驚的印象。「華軍陸軍攻擊精神的旺盛完全不次於歐洲強軍。與其說是德軍被絕對優勢的華軍兵力壓倒。不如說是華軍的犧牲精神壓倒了德軍,如果華軍攻擊我基地,最多需要48小時!」
這份報告令朱爾典極為懊喪。出於對大英帝國利益的考慮。他必須正視接下來的各種可能了,如果日本仍執意進攻青島,可能演化為中日間的全面開戰,由於英日同盟的束縛,英國不能像俄法一樣置身亞洲局外專顧歐戰,英國必然被日本拉下水!那麼,英國在中國的利益將受到重大損失,所有的基地租界將完全喪失,甚至連香港都難以保證安全!
當然,這個結果朱爾典在獲知日本已經決定對青島用兵時就考慮到了,但青島之戰擊碎了朱爾典的幻想——華軍完全有能力與日本「掰手腕」,日本不能迅速戰勝中國,英國將被迫承擔巨大的戰略風險!進一步講,如果中國僥倖戰勝日本,他們甚至可以越過喜馬拉山攻擊印度!這幅圖畫嚇壞了朱爾典,印度是大英帝國的生命線,沒有了印度,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就徹底崩潰了!
朱爾典的設想並非沒有依據。1912年,就在新中華建國後的第三年,西南軍區第13師克服了重重困難從四川進軍西藏,駐兵拉薩和日喀則,雖然為此付出了數千官兵的生命,但中國人完成了這一壯舉!指揮這次進軍的西南軍區司令官藍心治,第13師師長曹錕,旅長吳佩孚等大批將領獲得嘉獎和晉陞,他們可以將兩個大編製旅開入西藏,為什麼不能調更多的部隊過去?
青島戰事後,朱爾典給國內的專項報告中講述了自己的看法。建議格雷外長通過渠道告誡日本出兵的危險性,強烈要求帝國取消日本的軍事冒險!朱爾典已經意識到,日本加入協約國的目的並非直接參加歐戰,而是準備在亞洲「撈一把」,如果日本人的舉動不損害大英帝國的利益,帝國可以默許。但現在完全不同了,日本人對山東的攻擊有可能極度惡化亞洲局勢,甚至直接影響歐戰戰局!
在等待國內指示的當口,朱爾典跟法俄兩國同行研究了青島之戰帶來的變數,法國已經惶惶不可終日,「施裡芬」計劃已經展開了獠牙,強大的德軍右翼正在席捲比利時從法國西部攻入了法國,目標直指巴黎。霞飛已經遭遇最大的危機,他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攻擊失敗了,法軍開始後撤。而東線也出了大危機,就在華軍強攻青島的那天,坦能堡會戰爆發,由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接手的德國第八集團軍上演了本次大戰的第一個奇跡,至8月29日,也就是昨天,俄軍第一,第二兩個集團軍三十萬人馬煙消雲散,此戰像一根棍子狠狠敲在了俄國人頭上,德奧一方大肆宣傳,而協約一方則垂頭喪氣,英法希望俄軍在東線牽制更多的德軍兵力的希望落空了。坦能堡戰役暴露了俄軍的虛弱,三十萬病員的損失不是大問題,俄軍有五百萬呢。三十萬大軍的裝備給養損失也不是不能承受,但信心,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某種意義上,坦能堡會戰彰示了一種可能,即德奧擊敗英法俄的可能。如果法國頂不住德國而失敗,俄國的失敗也不肯避免,英國將被驅逐出歐洲大陸。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帶來的是全球局勢的大變。英國將徹底喪失二百年來建立的全球霸權。
朱爾典希望法俄兩國正視這種危險,避免亞洲局勢的失控。
廓索維茨大使在接到消息後很是低沉,對於朱爾典所談的完全贊同,「決不能讓日本人搗亂!決不能!」
現在跟一個月前的形勢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朱爾典非常恐懼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如果說一個月前格雷外長的指示給朱爾典打了一針強心劑的話,現在藥效完全過去了,恐懼再次佔了上風。
強大的青島要塞啊,中國人只要三天,只用一個精銳師就可以奪取。難道他們還是虛張聲勢?
英國外交部對朱爾典的回復在8月31日上午正式抵達北
京。帝國同意朱爾典的建議,認為在這種局勢下保持中國的中立是有利的。應當採取有力的措施維護中國的中立。
朱爾典立即前往日本大使館找林權助面談。空氣中似乎仍飄散著中國人慶祝青島「解放」的鞭炮味道。路邊走過的中國人似乎更加趾高氣揚。朱爾典當然不會忘記8月27日北京為慶祝國防軍奪取青島而舉行的群眾集會。自從蒙山軍建國,群眾集會成為了常態,每一次的集會在朱爾典看來都是對大英帝國所建立的全球秩序的挑戰,每一次集會都是喚醒這個沉睡已久的古老民族覺醒的良方。就在那天晚上。朱爾典出席了外交部舉行了酒會。顧維鈞助理通報了青島戰事的結束。德軍已經徹底解除武裝離開了青島,要塞已被國防軍正式接管,不僅是青島。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的管理權已經正式收回——顧維鈞迴避了關鍵的問題,避而不談與德國的關係,特別是德國投資的處理,只是通報了這一事實。
酒會上滿面紅光的唐外長對他的敬酒似乎帶著嘲諷。
青島之戰提振了中國的信心,更加樹立了龍謙總統的絕對權威,那些質疑用武力奪取青島的聲音全部消失了,連病重轉入協和醫院治療的民黨領袖黃興都致函龍謙表示祝賀和敬意。
一個整合了內部可以全力對外的中國是可畏的,儘管她目前還很虛弱,但足以在亞洲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林權助拒絕了朱爾典的勸告。他對朱爾典說,帝國攻擊青島的決心不可改變,「奉帝國政府之命,我已向支那政府遞交了外交照會,要求華軍立即撤出青島,並將德軍及裝備移交帝國。此為避免戰爭爆發的前提條件。大使先生,您要知道,支那人教訓的不是德國人而是整個世界!如果放縱這種行為將帶來什麼後果您是知道的。他們可以奪取青島,也可能奪取威海甚至香港!和平中立的旗號簡直是無恥的謊言!德國人配合中國人上演了一出拙劣的雙簧戲——那是一種可笑的中國舞台劇,一個人在前面表演,另一個人躲在背後操縱。帝國絕不允許這種挑戰世界秩序的行為發生!」
林權助其實已別無選擇。因為帝國已經「收不住」了!第一個準備用於青島的陸軍師團已經集結完畢,國內情緒激昂,這種時候叫停是會出大事的!林權助當然不會告訴朱爾典日本國內的詳情,他完全可以想到現在的日本是何等局面。
的確,青島之戰嚴重刺激了日本。
8月26日,青島德軍投降的消息傳到日本,軍部立即大嘩。內閣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中國人無視日本的警告激怒了日本,而青島之戰在一天內結束更是令軍部措手不及!
陸軍大臣岡市之助強硬地要求內閣追加戰費,動員至少三個滿編師團用於青島戰事。
參謀總長長谷川好道列席了內閣會議,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華軍在山東半島集結了四個陸軍師,總兵力超過了十四萬(情報有誤)!原先計劃的用兩個師團奪取山東顯然不夠了,必須再動員一個滿編師團,而且要求海軍全力配合。
沒有海軍,陸軍無法登陸山東,而且,在德軍拱手讓出青島後,德軍青島要塞的所有大炮和炮彈,特別是重彈全部落入支那人之手,沒有海軍的火力,陸軍無法「迅速」奪取青島。
大隈重信首相焦頭爛額。他立即向陸軍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中國因青島問題而在滿洲和冀東動手呢?三個師團?三個師團可以包打天下嗎?
此前,大隈重信已經拜會了陸軍的靈魂人物山縣有朋,就青島之變徵求了山縣元老的意見,明確指出,如果在山東、直隸和滿洲三處與支那全面開戰,陸軍做好了準備嗎?究竟需要多少兵力?五個,還是十個師團?先不說國內經濟能否承受一場不亞於日俄戰爭的大戰,時間呢?需要多少時間?三個月夠嗎?支那人會給我們三個月時間嗎?如果支那不計後果全面發動,直隸的支那駐屯軍將全軍覆沒,滿洲亦將不保,帝國採取添油戰術去對付如此龐大的支那合適嗎?
山縣並未正面回答大隈首相的問題,「軍事問題自有陸軍考慮,不需要閣下費心。但閣下要明白,如果帝國再不動手,以後將再無機會了。」
大隈重信內心同意山縣元老的判斷。新中國立國五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點,他們的發展速度遠超帝國,即使他們不能出海爭雄,但幾十年來帝國無數志士仁人苦心孤詣的大陸政策將徹底失敗,日俄戰爭的成果將付之東流!這不僅不能被陸軍所接受,而且不能被全體國民所接受!誰敢接受這一可怕的事實,誰將死無葬身之地!
「閣下勿憂。陸軍選擇山東是有道理的,滿洲涉及俄國,進攻北滿將刺激俄國,因為他們對帝國的戒心遠勝支那。至於您所擔心的局面失控,我認為並不會出現。中國人一樣沒有做好準備。以身經百戰的帝國陸軍,擊敗山東之華軍易如反掌!您想一想吧,陸軍在山東獲勝,支那無疑將退縮,局面並非不能控制。但就此罷手,滿洲將更加被動。至於英國,完全不用考慮,歐戰對於帝國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大隈重信有些放心了。山縣的態度就是陸軍的態度,他們並非要對支那全面開戰,山東之戰只是一次顯示帝國武力的膺懲行動而已。
日本國內並非全部支持對華開戰,西園寺公爵就明確反對。但大正天皇剛登基不久,對朝局的掌控力根本不能比死去的明治天皇。帝國朝局實際是元老們在掌控,山縣既然同意陸軍出兵山東,內閣就很難挽回了。
日本內閣和軍部就此連續三天召開會議,研究動員和戰費問題。最終在8月29日議定,動員第18、第6和第3師團用於山東戰場,以奪取青島、控制膠濟鐵路為最低目標。動員第12師團增援滿洲,嚴防支那之蠢動。另外增強朝鮮之兵力最少一個師團,以策應南滿之安全。
為此,日本內閣增發戰費5000萬日元。
 
所以,面對朱爾典停止軍事行動的要求,林權助斷然予以拒絕。但是,在內閣確定了出兵後,為了贏得軍隊集結的時間,日本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展開行動,在林權助措辭嚴厲的外交照會之後,日本人聯合英法俄等過向中國提出了就青島問題的一系列建議,建議雙方就青島歸宿問題展開商談。日本人的理由是,青島問題不獨為中德所有,涉及到列強在華的諸項利益,中**隊的莽撞之舉引發了明世界的憂懼,如果中國將青島設為對協約國開放的不駐軍的自由港,日本政府將表示歡迎,可以確保青島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