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的第一卷《新中華》結束了。刪掉了後面大約二十節的內容,為了使本書的節奏快一些。冗長乏味的鋪墊更多的讀者不喜歡,大家想看到的是痛痛快快的廝殺,在虛構的世界裡體會現實所沒有的快感。
本書上部的主題是顛覆滿清,這個已經完成了。合理不合理,讀者有著自己的評判。
中部的主題是抓住一次大戰帶給中華的機遇發展自己,還有就是主人公對於政治的革新,主動退出歷史舞台也是本人一直琢磨的重點。我曾寫過一部完全架空的《英雄記》,在那本書中闡述過自己的世界觀。就真實的歷史而言,很多偉大的歷史英雄由於晚年的失誤極大地損害了自己的威望,甚至成為一個笑柄。主動退位是對自己奠定體系的自信,是高度的政治智慧,是偉大的人格體現,是建立在後人超越前人的判斷之上的英明決策。
但做到這一點卻很難。總認為別人不行,或者能力上的,或者品質上的。
下部是對虛構體制的反動。主人公的幻想基本破滅,彰示了我們這個有著數千年封建歷史傳統國家建立民主制度的艱難以及民主制度自身的缺陷。對外政策激化了內部矛盾,軍隊在失去了其創始人的絕對權威後開始插手政治,用流血的兵變促使國家向軍國化轉變。由於國家面臨第二次世界範圍大戰的考驗,主人公不得不被迫出山收拾殘局。龍謙的家人,特別是他的三個兒子在激越的大時代裡將走上不同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棄子將不自覺地被捲進了政治漩渦之中,演繹一段傳奇人生。
任何一個企圖寫歷史小說,哪怕是網絡歷史小說的人,都不可能不閱讀正史。因為《蒙山軍》,本人將讀史集中於晚清、民國以及共和國史上很久了。最大的感觸就是敬畏。敬畏那些成功以及失敗的歷史人物。虛構一部小說比起參與構建真實歷史的那些名人們簡直就是兒戲。曾經藐視過的那些人,在重新閱讀下讓我心生敬畏。
我國的歷史大致是這樣,正史多掩蓋,野史多虛妄。閱讀歷史,體會歷史,必須對歷史人物有深切的同情,必須盡可能置身於歷史時代,方可有所理解歷史人物的選擇。站在河岸上評點別人的泳姿是相對容易的,換做自己或許早淹死了。就以本朝歷史為例,本人便經歷經了崇拜——質疑——否定——同情的過程。那些飽受後人爭議的事件和決策如果對當時的局勢真切地理解就會別有心境:外交的一面倒,對思想化界的整肅,土地革命及後來的公社化,乃至脫離規律的經濟藍圖和十年風雨均是如此。如果再深切地理解主人公們的出身、性格、經歷和化背景,那些枯燥的事件便鮮活起來。
紙上談兵容易,譜寫真實的歷史就難了。所以,就本書中部第一卷《新中華》花了大量的筆墨去描述一個虛構國家的誕生。那些故事對於小說自身似乎是不必要的,也無助於刻畫人物。所以,決定捨棄原先的提綱和已經寫就的稿子,直接進入到大事件中去。今後也將如此。
但奠基真的很難。反覆閱讀黨史第二卷(1949~1878)和可以看到的人物傳記等,對於新中國建國史真的感慨良多。一個基礎孱弱至極的農業國實現工業化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依靠犧牲農民乃至農業來為發展,光靠外援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冷戰形成的大環境下。但如果時間往前推,在二戰乃至一戰之前,如果明瞭局勢的演變,國家確有利用國際局勢發展自己的可能,確有利用某些國家的地緣戰略從中佔便宜的可能。這是本人設定小說時間段的出發點。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現在出版的書籍夠多了。就大戰的起因至今仍撲朔迷離。薩拉熱窩的刺殺並非不可逆轉的因素,不然很難解釋6月28日刺殺即發生,一直拖到8月初才爆發戰爭。對於大戰的結果,我個人認為是難以逆轉的。美國無疑是一個決定性的籌碼,因為世界性強國只有美國一直置身局外,就像三十年代中原大戰時的奉軍是決定戰爭的關鍵因素一樣。但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美國只會選擇協約一方,不可能去支持同盟國。德國搞不搞無限制潛艇戰不是原因,沒有潛艇,也會有別的原因導致美國的參戰。以美國的國力,在1917年雙方已經血流成河精疲力竭之際仍不介入,它就不是美國,它就不配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對於一戰中德國的所謂暴行,都是勝利者書寫歷史的權利,用毒氣殺人和用炮彈殺人並無本質性的區別。
但虛構的中國要加入了。加入的本錢不多:一個還算堅強的中央政府,一支還算有戰鬥力的軍隊。置身於歐戰大戰場是不夠資格的,那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看看凡爾登,看看索姆河,看看伊普爾就知道一個剛窺到工業化門徑的國家是沒資格參加這樣的大戰的。1915年的德國,每月的炮彈生產量是400萬發,剛剛能滿足戰爭的需要。所以,對於充滿巨大機遇的一戰,龍謙的目光似乎不應離開亞洲,離開俄國。
歡迎讀者對本書的走向提出你們的意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