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蒙山軍

正文 第九節勘電一出天下驚一 文 / wanglong

    7.23成為蒙山軍軍史上永久的痛。也成為後世研究當代史的歷史學家繞不開的課題。這一天確實值得記住。因為清廷在這一天終於確鑿地獲得了龍謙謀反的鐵證。

    就在馮侖發動叛亂的當日,鄭篤派回的信使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京師,帶回了鄭篤親筆寫就的關於龍謙部韶關、廣州兩次會議的「精神」,馮侖向鄭篤透漏的絕密情報(不是周毅)自然震驚了中樞。這是龍謙蓄謀已久反清的鐵證,最令清廷震驚的還不是廣東和山東,而是吉林和黑龍江,鎮守北滿不斷擴充實力的第十八鎮竟然是龍謙的部隊!

    相比這個消息,九年前龍謙借勤王之機打劫莊、慶兩座王府的「罪行」就無關要緊了。

    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漢字的千變萬化,都沒有一個合適的詞語形容清廷中樞在看到這份情報後的震驚。

    載灃顫抖著手看完這份報告,問鐵良,「這會不會是假的?」

    「回攝政王的話,臣以為是真的。即便有虛誇之成分,亦應以實待之。」

    「怎麼辦?」不滿三十歲的載灃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大陣仗,說話的聲音都變了。

    「臣當召集議之。容後稟報。」鐵良此刻還在想著鄭篤可以說服周毅歸順中央,有第十鎮的羈絆,龍謙在廣東就不能無所顧忌了。

    次日,徹夜未眠與蔭昌、良弼(一直未回山東,中樞有意保護)載濤諸人密議出一個草案的鐵良再次進宮,向載灃奏報了陸軍部的應變方案。

    鄭篤傳回的情報只是講了龍謙韶關、廣州兩次會議部署的反清大略,並無具體的日期和計劃。從好的一方面講,龍謙肯定沒想到朝廷在他兩次謀反會議後祭出了分裂第五鎮的一招。從龍謙「非常配合」地割出第十協成立第十鎮以及鳳山至廣州後的局面,鐵良認為龍謙還在等待時機,並無立即發動之準備。不然,龍謙就不會有「讓出」第十協和遷出廣州城的舉動了。

    參加會議的滿族貴族們認同鐵良的判斷。這個假設成立,眾人的頭腦就清楚了,現在最為關鍵的是第十鎮了。如果第十鎮歸順中央,龍謙將受到有力的牽制,足以允許中樞完成對山東用兵之部署!如果第十鎮死心塌地追隨龍謙謀反,那麼中樞必須正視南方的巨大威脅,在長江以南,只有第九鎮和勉強算作江南部隊的第八鎮可以抵擋龍謙。各省巡防營倒是不少,雲南、四川等省也在籌劃組建新軍,但統統不頂用或者遠水不解近渴。

    會議的第一項內容是研究南方局勢。結論是加強對第十鎮的工作,只要周毅歸順過來,封王都不是不可以。其次就是通知已經返回湖北的張彪和黎元洪立即加強戰備,準備應對南方的叛亂。

    至於徐紹幀統領的第九鎮,陸軍部的意見是以武昌會cāo的名義迅速集結,作為第八鎮的後援,隨時準備逆江而上增援武昌。為此,需要調動海軍給予支持。這件事交給了滿腹韜略,也算是滿人千里駒的兩江總督端方。

    在德國學習過陸軍的蔭昌說,從軍事上講,龍謙兵鋒東指的可能性不大,江南雖是膏腴之地,卻是軍事上的死地!當年太平天國亂起,太平軍自廣西入湖南克武昌,不以武昌為基地而是順流東下,定都南京,從此攻守異勢,難有作為了。

    但中樞若是失去了江浙膏腴之地,等於切斷了經濟上的生命線,也是受不了的。

    良弼堅持將第九、第八兩鎮合兵一處。寧願放棄江浙也不能讓龍謙佔據武昌形勝之地。但良弼的意見孤立,沒有被採納。

    會議的第二項就是關外的危險。應立即通知駐奉天之二十鎮與山海關一線之第六鎮加強戒備,最好令第六鎮立即東進,會合第二十鎮消滅龍謙這枚陰險之極的「暗子」。

    第十八鎮自成軍以來,一直是朝廷的棄子,除了撥過一兩次軍餉,連一支槍一門炮一顆子彈都沒有撥付過。在中樞眼裡,這支親俄的軍隊就是後娘養的,朝廷也沒有多餘的錢糧武器給他們,老實呆在北滿就可以了。

    但現在棄子成了殺著。

    十八鎮有多少兵?裝備多少?戰力如何?一切都說不清楚。只有良弼還知道一些。良弼堅持說十八鎮不可小覷,非得第六鎮出關,不然奉天不保。

    鐵良認同了這個意見。

    7月24ri,就在龍謙囚禁周毅,整頓第二師的那天,鐵良與載濤入宮,向軍機處奏報了陸軍部應對危局的策略。袁世凱已經被載灃趕回了老家,張之洞病重告假,奕劻那個老財迷聞知竟是自己一力扶持的龍謙在九年前打劫了自己,一氣之下也病倒了。軍機處群龍無首,世續、那桐之流說大話可以,真正應對危局的本事真不如鐵良這幫人。

    還能怎麼辦?軍機處全盤接受了陸軍部的意見。唯有鐵良操控第十鎮這招棋子並不為所有軍機大臣所知悉。說起來還是袁世凱未雨綢繆,借彰德秋cāo布下了暗子。軍機大臣們希望盡快收到廣西的好消息,如果周毅公開宣佈脫離龍謙,朝廷不吝封侯之賞。

    封王還是捨不得。說什麼異姓封王不得善終,到了江山顛覆的當口,還在打小九九,1909年的滿清決策層比起其先祖的魄力差多了。當年為了拿下朱明江山,一口氣封了多少異姓王爺?

    這個時候,中樞並不知道因為龍謙到廣西,逼著馮侖發動,提前擠掉了蒙山軍的一個大膿包,成也蕭何敗蕭何,鄭篤送出了龍謙謀反的鐵證,給滿清中樞爭取了時間,也讓龍謙意識到了自己的計劃可能已經洩露,自己將失去突然性,時間並不在自己一邊了。所以龍謙在安頓後第二師返回廣東總部之前,用無線電台指示總部立即發動,不必等他了。

    而中樞最後的決策是,北面調第六鎮入奉天,聯合第二十鎮擊破吉林第十八鎮,解除後背威脅。對山東用兵的計劃不變而且加緊進行,在擊破山東後集中北洋主力與龍謙部決戰江南。南邊取守勢,在查明情況後決定第九鎮的使用方向。如果龍謙出江浙,則留第二十九混成協防守武昌,第八鎮主力順江而下支援東南。如龍謙出湖南圖謀武昌,則調第九鎮西進武昌。

    陸軍部搜索全國,尚有兩個混成協可用。第一是四年前劉永慶出任江北提督編練的第十三混成協,目前駐徐州,有一定的戰鬥力,劉永慶已死,現在統帶該部的是張勳,素來忠義,想必不會臨陣倒戈。該部本yu用於山東戰場,擔負南線攻擊牽制山東軍之任務。現在南方局勢更加危急,該混成協應做好南下之準備。其次是山西剛剛成軍的第四十三混成協,人員裝備多有不齊,很難使用。但是大戰一觸即發,鐵良還是決定將這支部隊調入河南應急。

    軍機處會議後,鐵良立即行動起來,相關命令次第發出。值得一提的是,那天中午還是艷陽高照,等鐵良出宮返回陸軍部的時候,天黑如墨,瓢潑大雨突然降臨京師。心急如焚珍惜每一秒的鐵良不等太監侍衛取來雨具便跑出了東華門,短短一段路便將鐵良淋了個落湯雞。坐進轎子裡的鐵良連連噴嚏不斷,望著雨中的京師,心中一片茫然。

    廣西。7月25ri。

    新寧再次發生的大變只在南寧一帶引起了騷動,畢竟新寧距南寧甚近,兩地相距不過百里。駐守桂林的廣西巡撫張人駿獲知南寧守將陸榮廷關於新寧再次生變的消息立即電告中樞,「今日獲悉第十鎮十九協駐新寧所部兩日前發生叛亂,死傷甚重,槍炮聲徹夜不息……另,第十鎮各部近日調動頻繁,請示處置。」

    處置是空話。廣西方面是根本無力對付第十鎮的。如果廣西武力堪用,也不會被黃興的一幫烏合之眾一路逼到太平,震動全省了。若不是十九協抄了黃興的後路,或許連太平州也被打下了。

    正在緊張應對危局的中樞接電大驚,尚未來得及回電,張人駿的第二封電報到了,「據總兵陸榮廷奏報,有十鎮亂兵逃入南寧,招認龍謙已密來桂省,新寧兵變是否與龍謙之行有關,尚需偵知。」

    親自掌握周毅這條線的鐵良立即叫苦不迭。中樞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如果第十鎮落在龍謙手裡,第五鎮將失去最有力的牽制,只靠鳳山手裡那幾個兵根本拖不住第五鎮的!從最壞處想,如果第十鎮被龍謙強力收回,南方局勢將徹底糜爛,朝廷進攻山東的計劃將受到嚴重影響。

    鐵良當即電示張人駿,命他派員去太平府,瞭解第十鎮兵變實情。

    張人駿照辦了。謝天謝地,現在有了電報,中樞的指示總算可以瞬息到達了。

    但張人駿派出的人馬一去不回。他們被第二師扣押了。

    預感到局勢危急的張人駿隨即得到了第十鎮大肆招兵與部隊集結的消息,而且,桂南一帶被大量徵糧征派民夫,南寧以南不斷出現第十鎮騎兵,戰爭的跡像已經很明顯了。

    7月27ri晚,就在張人駿電告廣西局勢一觸即發的當口,中樞接到了廣東事變的電報。電報只說了幾句話,隨後電報就不通了。住在陸軍部機關關注著南粵局勢變化的鐵良憂心如焚,判斷龍謙正式造反了,電報局已被叛軍控制。

    中樞與廣東的聯繫就此斷絕。

    此時龍謙尚在返回廣東總部的路上。

    留守蒙山軍肇慶總部諸將在接到龍謙廣西來電後,顧不上探求第二師發生的兵變,當機立斷研究了舉事事宜。之前,參謀處——如今的蒙山軍總參謀部(有點名不副實)已經拿出了兩份行動計劃,一份是佔領廣州建立北伐大本營的計劃,另一份當然是主力分兩路北進,直取武昌的軍事行動方案。

    北伐的前提是徹底控制廣東,這項重任落在了王明遠身上。

    需要指出的是,龍謙離開廣東奔赴廣西時,指定副總司令王明遠負責廣東全局。在龍謙心中,王明遠雖缺少捷才,卻忠誠可靠,處事穩重,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性格。有他在,大本營可保無虞。另外,廣東擁有兵權的諸將幾乎都是王明遠的老部下,不存在指揮不暢的問題。

    接到龍謙來自廣東的電令,王明遠召集司徒均、封國柱諸人秘密商議行動步驟,確定後王明遠慨然說道,「沒有時間了,真不能等司令了。咱們幹起來吧。司徒,你專務北伐大計,統籌全軍出動之計劃,國柱,你的第一師立即行動起來,胡宗玉交給你,將你駐兵之州的保安團全部解決掉。廣州之事,我負完全責任!」最後他對已入總部就任高級參議的洪粵誠拱拱手,「洪先生,反清檄文就拜託先生了。司令已有明示,不需等他看了。擬就立即通電發出吧。」

    洪粵誠畢竟是文人,可沒有這三位雖然年輕但經歷複雜的蒙山軍大將舉重若輕,手上幹著驚天動地的大事,說起來好像簡單之極,彷彿踏春郊遊一般。

    「洪某敢不從命!只是擔心不合司令的心思。另外,通電全國,也需你們佔領廣州才能做到。」」

    「這個無須擔心。」王明遠微微一笑,顯然成竹在胸。

    封國柱哈哈大笑,「也不怕你笑話。我雖識得幾個字,哪裡比得上洪先生滿腹經綸,胸中自有錦繡文章。這檄文嘛,不過就是個佈告,給天下人講講我們為什麼要反朝廷就是了。嘿嘿,自從十幾年前跟隨司令,俺就認定司令能成事,司令干皇帝,肯定比滿清韃子強的多!跟蒙山軍干的,榮華富貴不會少,跟蒙山軍作對的,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看看夠不夠做俺們的對手!」

    洪粵誠一驚,龍謙可是明確講過自己絕不稱帝的,怎麼這位封師長說出龍謙要做皇帝?這可不是含糊的,檄文雖是佈告,卻是對天下人的承諾,豈敢出爾反爾?

    「封師長,司令可是不止一次對洪某說過他絕不稱帝的!」

    司徒均一笑,「莫聽封師長胡言,不過是開個玩笑。檄文決不可寫入司令稱帝的話語。」

    這是絕大的關礙。洪粵誠雖然狂放,但在這等大事上也不得不謹慎,史書翻遍,誰不是為了自己坐江山?雖說西風東漸,泰西多有共和立國者,同盟會這些年更是高舉建立民國的大旗文攻武舉,可是龍謙這樣手握強兵的軍閥究竟是怎麼想的,洪粵誠被封國柱的一句話搞糊塗了,「是不是等大帥回返再說?」

    「司令說了不要等,舉事在即,名不正則言不順,洪高參便動手起草吧。司令絕不稱帝,這個我清楚。無須顧慮,決不可寫入稱帝以誤司令終身。其餘的,你與參謀長計議便是,但文辭盡可直白一些,最好讓百姓都聽得明白才好。告訴大家,蒙山軍推翻清廷,為的是天下百姓,泱泱中華!」王明遠一句話定了調子。

    洪粵誠投靠龍謙半年餘,早已熟悉了龍謙手下諸位大將,對王明遠的印象是忠厚樸實,並無多少才氣。今日才曉得龍謙將廣東大局托付此人,算是目光如炬。幹大事須有擔當,草莽中自有英豪,換做自己,絕對不會像人家這樣篤定,連自己主公的前程,談笑間便決定了。之前還因王、封等人出身低微而輕視其人的念頭,在這個晚上洪粵誠算是服氣了。

    「遵命,洪某這就去辦。」洪粵誠笨拙地向王明遠敬了個軍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