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蒙山軍

正文 第三十三節洪粵誠二 文 / wanglong

    歐陽中很快搞來一堆熟食,還有一罐米酒,許思將洪粵誠亂糟糟的桌子收拾了一下,用幾張報紙墊著,將歐陽買來的熟食擺開,找了兩個杯子洗淨了,為龍、洪二人倒上了清亮的米酒。

    洪粵誠肯定看出穿了男裝的許思是女人了,但他沒有吭氣,而是繼續著與龍謙的交談。

    「洪先生,咱們是不是一面喝酒一面聊?我可是有點餓了。」龍謙笑道。

    「哈哈,我也是。那就不客氣了。」洪粵誠伸手從烤鵝身上撕下一大塊,「啊,好吃,好吃。正合我的胃口。」

    「敬先生,為我們的第413章中資源,而實現工業化進程是應對列強欺凌的唯一有效途徑……」

    「龍將軍,必須承認,這是我聽到的關於解決中國問題最具份量的結論。我還有一個問題……」

    「請講。」

    「或許我是管中窺豹了,我總覺得將軍治魯,似乎是走了一條中庸之路。盡量協調各方面的利益,不願意對社會結構做根本的改變。愚以為,吾國之問題,已經積重難返。非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不可。所以,洪某一度時間很贊同孫文一黨的主張。後來覺得其黨空言甚多,力量甚弱,其鼓吹的排滿革命實難成功。等洪某遊歷山東,看到濟南、魯南等地的情勢,覺得或許山東可以走向全國也未可知。等將軍率軍南下,用雷霆手段平息亂局,繼而收編廣東軍權,洪某始信將軍有不臣之心。所以,才撰寫文章,替將軍整頓巡防營張目……」

    「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事有緩急,為政者必須抓綱舉目。當今最緊要者,乃是軍事問題。自龍謙佔據山東,已經引起朝廷側目。既有龍某手中軍隊的威脅,更有山東實業,特別是軍火工業的誘惑。朝廷是不會容忍下面坐大的,換做我也一樣,不足為奇。自第413章團。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就不可能奪取全國政權。不奪取全國政權,一切的為政措施都無從談起,就像山東搞鄉村自治,畏手畏腳,不免被人笑話……」

    「明白了。將軍是打定主意佔據兩廣。進而圖謀兩湖了。」

    「還是要一步步走。不知道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

    「說的好。但你現在是在玩火,在賭博。賭得是朝廷現在無暇顧及你。對嗎?」

    「哦,為何說我在賭博,朝廷又為何無力顧及廣東?」

    洪粵誠笑笑。「龍將軍,我怕是朝廷這回不會放過你了。慈禧雖然老邁,但並不糊塗。如果她這回再縱容於你,我情願關了這間報館。」

    「這是你的賭資?」龍謙微笑道,「洪先生,不妨咱們就此談一談,你認為朝廷會如何措手?」

    「唯有將你調離你的軍隊一途了。」

    「喔,若是,我該如何?」

    「上策是停止廣東的變革,厚幣甘言,使朝廷收回成命,靜待時局之變。中策是就此與朝廷攤牌,與滿清逐鹿中原。下策嘛,自然就是奉調進京,從此被囚牢籠,但因山東及第413章後,宇內當數袁氏,沒想到強中自有強中手,所有人,包括我。都低估你了。」

    「過獎。」龍謙其實很自負當初出兵關外的決策。他堅信,一旦局勢大變,魯山的十八鎮將是決定性殺著。

    「洪某還是不信,十八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成,期間還經歷了日俄戰爭,將軍是何時佈局關外的?」

    「1903年秋。我先後派了六批人員出關。他們在日俄戰爭前便拉起了隊伍,幫著俄國人很是打了幾個好仗,這才隨著俄軍撤至北滿,最終才有了第十八鎮。」

    「真是不可思議。朝廷難道真的沒有懷疑十八鎮的來歷?」

    「盲區。人都有盲區。不往那裡想,自然就不存在。以先生大才。不也吃了一嚇?」

    「厲害,厲害。」洪粵誠搖搖頭,「我現在才徹底相信,袁世凱不是你的對手。」

    「先生過獎了。」

    「照此看來,我說的中策倒是上策了。軍事我是一知半解,但想必不會輕易輸了。為何隱忍至今?」

    「不願意內戰啊。據說老袁有個理論,將滿清比作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的大樹,他就是在做搖晃樹幹的艱苦工作。我呢,差不多。想著果熟蒂落。為國家多留幾分元氣。便是北洋勁旅,何嘗不能成為為國戍邊的國防軍?」

    「將軍真這樣想?」

    「當然。我是很佩服袁某人的。他手下的段祺瑞、王士珍等都是一時俊彥。滿清是不成了,如果能順利鼎革,大家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新國家。該有多好?」

    「那,將軍如何對待孫文一系的革命黨?」

    「容得下北洋,自然也容得下革命黨。」

    「想的容易。怕是經歷了兩場事變,革命黨連折大將,現在你又在摧毀孫文在兩粵之基礎,他們早已恨你入骨了。」

    龍謙看了眼歐陽中,後者插話道,「洪先生有所不知,劉揆一之弟劉道一及同盟會蔡紹南雖落我手,但都活得好好的。贛西殺人不過是掩人耳目。至於前段時間哄傳天下的秋瑾女士,也被我家將軍冒死救出,現在就在廣州。洪先生,這還不足以表明我家將軍對待孫文一黨的誠意嗎?」

    「啊?秋瑾真的被你救了?」洪粵誠一下子站起來。他為此在自己的報紙上連發兩文,譏諷清廷連殺人都不敢公開。

    「自然。洪先生若是想見秋女俠,只要她願意,隨時可以。」龍謙微笑著點點頭。

    「那就容易了。同盟會實力其實不足慮,可慮者在輿論,在人心。將軍深謀遠慮,令洪某欽佩無已。且不說這個,我可以聽聽將軍想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嗎?」

    「政治有序,經濟繁榮,國防強大,社會公平。」

    「好宏偉的構想,好高遠的目標,談何容易!且不說後三條,難道將軍難道沒有想著稱帝?察我國民心態,最適應帝制,或者便是梁啟超所說的開明**,效仿日本也未嘗不可。若是走孫文鼓吹的minzhu共和,國家卻會走向動亂。這點,將軍想過嗎?」

    「就我現在所想,是絕不容帝制再生。知道我最尊崇的人是誰嗎?華盛頓。但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政治的妙諦在於妥協,在於循序漸進。等新中國的曙光初現,咱們再來討論這些好不好?」

    「也好。龍將軍,你可知道你現在欠缺了一個大步驟嗎?」

    「哦?先生是指我只有一支軍隊,卻沒有文官集團嗎?」

    「正是。文武相濟,方能成功。但文官集團之招攬,因將軍的地位,卻難以在一朝一夕造就。倒是有一個法子……」

    「什麼辦法?」

    「民智漸開,輿論的威力你已經見識了。所以,將軍必須著手建立一個政黨了。」

    這卻與龍謙所思不謀而合。所以,不由得去看了許思一眼,幸虧她推薦了眼前這個人,「方鳴皋在四年前已有此議。但政黨往往是代表某種經濟地位階層的政治集團,先生旁觀者清,依你看,這個政黨應該代表誰呢?」

    「企業主,商人。」洪粵誠顯然思考過這個問題了,「將軍治魯,以實業為先,其實已經走出了很好的一步。若是取得這個階層的鼎力支持,以廣東、山東經濟為支撐,足以供將軍掃平宇內,一展宏圖了。」

    「那好,龍某這便正式委先生主其事如何?先生大才,先屈就第五鎮高參之職,我也好朝夕請教。」龍謙站起來,深深為洪粵誠鞠了一躬。

    洪粵誠竟然不避,「大帥,洪某脾氣很臭,我將話說在頭裡,如果意見不合,洪某還來干自己的報館,大帥萬勿刁難。」

    「哈哈,難道洪先生懷疑龍某連這點雅量都沒有嗎?」龍謙開心大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