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蒙山軍

正文 第八節兗州行二 文 / wanglong

    聽到龍謙到來的傳報,兗州知府吳永顧不上更衣,慌忙迎出府外。門子卻告訴知府大人,鎮守使大人並未停留,直接去了藥廠了。他讓大人您也過去。

    吳永苦笑下,匆匆回到內衙換了官服,帶著幾個隨從騎馬去了設在兗州南郊的中興藥廠。

    時間緊公務繁忙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龍謙那廝根本就不按官場的規矩出牌,對上還好,對下簡直沒有一點官威章法。兩年來,吳知府已經適應了龍謙的快節奏,從來是騎馬辦差而不是坐轎子。為此,兗州百姓將其換做馬上知府。吳永曉得,這是在誇獎他而不是譏笑他。

    也是啊,如果沒有迥然他地的快節奏,兗州乃至整個魯南如何能有這般驚人的變化?

    連著兩年,省府對他的考績都是卓異。

    李鴻章死後,吳永以為自己完蛋了。官場就是這樣,你永遠得有一個管你的人,之前可以仗著曾氏父子的餘蔭,但岳父故去後,他只能依靠李鴻章了。前年李鴻章病逝,吳永覺得他不會再有好運了。誰知跟上了龍謙,竟然在兗州做出了如此大的局面!有生之年升入三品**看來是十拿九穩了!

    其實龍謙並不是他的上峰。但吳永心裡早就將龍謙當做了自己的靠山。

    那是一個嚴厲的上峰,永遠不願看到部下的推諉,扯皮,模稜兩可,無所作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官場習氣;那是一個認真的上峰,交辦的事情總是要求下面雷厲風行,馬上行動;那是一個隨和的上峰,永遠沒有一絲的官威,即使對馬弁、農夫甚至**著**業的戲子商販,也是禮貌有加,溫煦如兄弟友朋;那是一個見識卓越的人,他決定的事項總是有著光明的前程;那更是有一個目光遠大,心胸開闊的上峰,只要你努力辦差,其他的事情都會替你安排的妥妥帖帖。

    這兩年,吳永在兗州知府的任上雖然干的很累,但充實,快樂,充滿了對前程的信心。

    吳永趕到與兗州所有實業都格局不同的中興藥廠時,龍謙已經與老狄文、阿圖爾等洋人去了廠房了。他趕到廠房,穿了一身白色的工作服的龍謙剛從車間出來。

    「永川兄,下面就是大力推廣這種新藥了。可以就叫阿司匹林,習慣就好了。部隊將是你們的第一個大用戶,我要盡快看到你們的宣傳方案。不僅是我的軍隊,魯南官府及帶有官府色彩的部門都會率先使用新藥。」

    阿圖爾很興奮,「將軍,官府的人帶頭用就是最好的廣告。這比什麼樣的廣告都有效。」

    但消瘦如竹竿的老狄文卻搖頭,「龍將軍,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驗證才好。這是藥,不是玩具。」

    「拜耳公司不是在五年前就推向市場了嗎?程序當然要走,但是可以快一些。你們的實驗室還要擴大,不要捨不得錢。」

    從藥廠出來,龍謙叫了吳永去了化工廠。

    藥廠與化工廠是中興實業旗下投資最大的兩個廠子,設備完全購自國外,從業的洋人最多,管理最為嚴格,但收益卻最差。藥廠之前生產的藥品尚不足產生利潤,化工廠生產的火炸藥倒是供不應求,光是中興煤礦和華源鐵礦就包圓了,現在加上了軍工廠,產能不足的矛盾更加凸顯。

    龍謙來化工廠是商定兩件事,其一是化工廠的產能擴大,其二是將目前仍設在化工廠名下的軍工廠duli出來。

    吳永在化工廠找到龍謙,跟著他將所有的車間轉了一遍。吳永對這種地方心有畏懼,但又不好意思離開。但龍謙走的很慢,問的很細,有時還會停下來問**作著的工人一些問題。

    在看過手榴彈組裝車間後,龍謙帶著一幫人回到了辦公室。

    「軍工廠肯定是要賠錢的。列在化工廠就會導致經營成果不真實。」龍謙對化工廠的負責人說,「將來手榴彈廠是要按照市場價向化工廠購買炸藥及雷管的,軍工廠的管理歸後勤處。經費來源來自軍費,渠道要劃分清楚。樹鵬,你馬上著手安排廠子的搬遷,批量生產就要在新廠址進行了。」

    這次他來兗州,帶了後勤處副處長連樹鵬,他還兼著中興實業的副總裁兼軍工廠廠長,「是,司令。預計在兩個月後即可進入批量生產了。就是這人員……」試制階段都是用的化工廠的工人,調化工廠的人過去,人家又不幹。

    「這個好辦。」龍謙將目光轉向化工廠廠長王炎,「老王,你要支援一點人,軍工廠是我們的根本,你是老人了,這個道理我就不給你講了。但只能給一部分骨幹,其餘的人手,樹鵬你自己想辦法,從技術學校裡招,從沂州選,都可以。軍工廠的工人參照軍隊的管理辦法,要經情報處考核甄別,要簽訂特殊的協議。」

    王炎是中興煤礦的人,組建化工廠被張蓮芬推薦過來的,「可以,只能給你五六個人。這邊要擴建,人手緊的很。」王炎沖連樹鵬笑了笑。

    「這個你們自己商量著辦。我的要求是在中秋之前投入批量生產。每月的產量不低於5000枚!到年底,要將產量擴大至一萬枚!」

    「這樣啊,炸藥和雷管應當供得上,不過就影響其他訂單了。另外,殼體鑄造有些問題。」連樹鵬琢磨道。

    「那是你的事。我不管。你可以找張大人商議去。」龍謙擺擺手。

    殼體鑄造是在嶧縣完成的,兗州這邊鑄造能力還沒有形成。

    「沂州鐵廠已經投產,周撫台本來是要來兗州的,因為其他原因沒有來。生鐵的供應沒有問題。我建議在兗州辦一個鑄造廠,算作那邊的分廠也可以。這邊的鑄件需求越來越大,有這個必要。樹鵬,你去趟嶧縣,找張大人合計下。」

    「是。」

    「管理要嚴。剛才我看了現場還是亂,標識不清,通道不暢,問題不少。安全是你們的大問題,尤其是火藥車間!一旦發生爆炸就會死人的!另外,再調jing衛營一個排來,化工廠的安全不能交給保安公司,軍工廠更是如此。」

    「遵命。」「是。」王炎和跟隨龍謙來的jing衛營副營長柴守業同時回答。不同之處是,連樹鵬是站起來立正回答的,王炎只是欠了欠身子。

    「另外,我讓你們建立的規章制度還是不行。工人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或者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牢記並理解安全制度,工藝紀律的一律不准上生產線!西格爾先生就沒有提出過批評嗎?他去哪兒了?為什麼不在?」龍謙銳利的目光盯住了王炎。

    漢斯.西格爾是化工廠的外籍工程師,德裔瑞士人,曾與王炎發生過嚴重衝突,龍謙支持了西格爾。但今天那位古板認真的老頭沒有見到。

    「西格爾病了。發燒。」王炎回答道。

    「取三枚手榴彈,去試驗場等我。讓吳大人看一看威力如何。」龍謙吩咐道,「我去看看西格爾。王廠長,你也去。」

    「好吧。」王炎有些不情願。他確實有些受不了西格爾的刻板,兩人的關係還是不融洽。

    在去往西格爾所住的專家樓的路上,龍謙對王炎說,「子夏先生,你還是對洋人有成見。」

    「是的。洋人每一個好東西。他們就是為了來撈錢,盤剝我們。當初沒有張大人的堅持,咱們的鐵路也會落在德國人手裡。」王炎的一個親戚在去年在膠東發生的築路風波中死於與德國人的衝突中。讓王炎更加恨透了洋人,尤其是德國人。偏偏西格爾是德裔瑞士人。

    「你還是眼界太窄啊。」龍謙輕歎口氣。他最頭痛的不是事情繁鉅,而是要和落伍的觀念做鬥爭,還要注意不要傷害這些「愛國人士」的心,「子夏先生,我理解你的愛國心。洋人欺凌我國是事實,但這個世界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因為我們弱,所以才受欺負。幾十年來,有識之士發起洋務運動,目的也是強國。只所以請這些洋專家來,為得就是將他們的技術、管理手段學到手,然後再發揚光大,方能超越他們啊。你覺得沒有西格爾他們,你的廠子能造出tnt?」

    三硝基甲苯俗稱tnt,已經取代了苦味酸成為最通行了炸藥。但西方大規模使用tnt的時間也很短。這是龍謙讓設在瑞士的斑馬公司購買專利和技術設備的緣故。這是魯南實業佈局中花錢最大的一塊,林林總總花掉了近三百萬美元。但高,一下子就追上了國際先進水平。從安全性和威力上,tnt都不是苦味酸可比的。出身嶧縣煤礦的王炎當然清楚。

    「我不信咱們就不如洋人……」王炎咬牙切齒。

    「有志氣是好的。但技術的落後不是光憑志氣就可以追上的!人家埋頭搞研究已經二百年了。這兩百年來我們在做什麼?念四書五經,講三綱五常是不夠的。而且,你必須承認,我們中國人辦實業比起西洋人而言,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技術上的差距。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認真,幹什麼都馬馬虎虎。這個毛病會害死我們的!西格爾的古板不通融,在我看來是個優點,大優點。特別是化工廠,每天與爆炸物打交道,稍不小心就會出大亂子!必須要有西格爾的那種刻板精神,一是一,二是二,決不能似是而非。比起我上次來,廠子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是有的,但很不夠!我不懂技術,但我懂管理,辦廠子就像是帶兵,必須懂得兩條,一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子上,二是敬畏制度。就是你這個廠長,也要在制度面前低頭。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會辦好廠子。我知道你對西格爾們的高薪有意見,但人家從瑞士跑到中國,圖的就是掙錢嘛。」龍謙站住腳,盯著王炎,「子夏兄,你願意實業救國,但洋人們跟中國有啥感情?像大衛那樣的有幾個?只能花錢買管理,買技術嘛。想通這個道理,你就會和西格爾們搞好關係,就會認真地將他們先進的東西學過來。如果有志氣,咱們苦幹上二十年,三十年,在技術和管理上超越他們,你心裡憋著的這口氣就順暢了。」

    「司令,」中興和華源的管理者們都習慣叫龍謙司令了,「咱們真的能超過他們?」

    「你看,怎麼又沒信心了?為什麼不行?原先你能想到咱們也能造最先進的炸藥?沒有吧?tnt是目前最好的炸藥,但它絕不會永遠是最先進的!還會有威力更大的炸藥被發明出來。如果你心裡有氣,就朝這方面努力吧。現在咱們什麼都要從人家手裡買。但願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洋人也低三下四地找咱們買專利,買技術,買設備……」

    「司令,我相信,只要你在,一定能行!」王炎說的是心裡話。兩年的時光,兩年的打拼,讓他徹底服氣了這個比他還小一輪的武將。

    「好,咱們共同努力。」龍謙伸出手來,握住了王炎的手。這是一個實幹勁頭很足的人,張蓮芬薦人得當,如果沒有王炎等一幫人的努力,化工廠絕不會只用了一年半就投產。

    看過西格爾,龍謙與王炎回到了試驗場。武器試驗場在化工廠外的空地,周圍有鐵絲網圍著,設了游動哨兵。中間挖了一個深坑,裡面插了木板圍成了四方形,當手榴彈在其間爆炸時,根據木板上的情況,可以量化手榴彈的爆炸威力。

    十幾個人已經等在了那裡。他們是龍謙的貼身衛士,柴守業及軍工廠的相關技術人員,只有一個吳永是「外人」。但龍謙不準備對吳永保密。

    試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技術已經基本解決。現在的型號已經是第三號了,軍工廠的內部編號即為三號手榴彈。

    「永川兄,敢不敢扔一顆試試?」

    吳永搖搖手。

    龍謙從擺在一塊黑布上的三顆手榴彈中取了一顆,俯身察看兩人多深的坑中的木板。

    「司令,是新換的。」柴守業輕聲報告。

    「嗯,大家稍微退後些。不,用不著趴下。」龍謙看吳永的隨從已經趴到了地上,笑了,「沒那麼威力大。如果……哈哈,算了,想趴就趴著吧。」他擰開後蓋,將拉火環掏出來,右手握著手榴彈舉起來,然後拉了下拉火環,木柄裡嗤嗤地冒出了青煙,他隨手將手榴彈丟進了坑裡,往後退了一步。

    震耳的爆炸聲響起,坑裡騰起一股濃煙。

    等了半分鐘,龍謙從側面修築的坡道上下了坑。在場的人都跟著下去了。

    吳永好奇地察看被炸壞的一堵木板牆,「喔,好厲害!這要是炸著人,非給撕成碎塊不可。」他誇張地叫道。

    龍謙沒吭氣,仔細數著四周的炸痕,兩塊拇指大的碎片插在了木板上。

    「不錯!最少破裂了十塊!老張,給鑄造廠帶話過去,幹的不錯。」手榴彈全靠碎片殺傷,碎片越多,理論上殺傷力越大。

    「感覺有幾個問題,」龍謙沉思道,「重量可以再減輕五十克。不減裝藥,減彈體的壁厚。第二就是引火時間長了,七秒即可,絕不要超過十秒,否則敵人會抓住扔回來。」

    技術人員記下了龍謙的話。

    「再改進一次就可以定型了。最關鍵的就是雷管的可靠性。將那兩顆也試一試。」他揮揮手,大家又從原路爬上來。

    兩顆手榴彈被龍謙的衛士先後仍進了坑。不錯,全都炸響了。

    「發獎金!給這次改進有功的人員發獎金。記功一次。」龍謙微笑著對王炎說。

    「退思!倘若前年你手裡有這玩意,絕不止一個西沽大捷了。」吳永被手榴彈的威力所震撼。

    「是呀是呀,」龍謙搓著手,「打仗不能光靠勇敢。還要有精良的武器。今天的試驗繼續保密,誰都不准說出去!」

    「是。」

    「永川兄,借一步說話。」龍謙喊過吳永,將周馥的決定告訴了他。

    「什麼?少川要去奉天當巡撫?」吳永驚訝之餘,又有些捨不得兗州了,「非要我去嗎?」

    「當然。如果有合適的人也不會調你。咱們已是在一條船上了,一切為了大局。」龍謙拍拍吳永的肩膀,「不要擔心,那邊會安排好,不會委屈嫂夫人與公子小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